沈月婷
摘要:現(xiàn)代初中生最需要的教育就是德育教育,因為初中階段正是學生的豆蔻年華,青少年的德育問題最近層出不窮,所以我們要探索對學生如何進行有效的德育教育。樹德明智、習禮養(yǎng)心就可以當成德育教育里的宗旨。樹德就是樹立美德,習禮就是學習禮儀,我們應當對其充分重視,給學生樹立美德,讓他們懂道理、有遠見,讓學生學習禮儀,從而達到修身養(yǎng)性的效果。只有有效地樹立美德、學習禮儀,才能提高學生的道德水平,讓他們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樹德明智;習禮養(yǎng)心;初中德育;策略研究
引言:
處于初中階段的學生自我意識變得很強,自控和自律意識也開始兩極分化,有的學生突然意識到應該積極進取,努力學習,但有的學生既針對家長又針對教師,把自己青春期的那些表現(xiàn)都淋漓盡致地表現(xiàn)出來,所以,正處于叛逆時期的初中生是“最難管”的,樹立德行的意識,注重禮儀的教育對于他們來說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就從樹德明智、習禮養(yǎng)心的角度出發(fā)談一談初中德育教育的有效策略和方法。
一、關于樹德明智、習禮養(yǎng)心
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要繼續(xù)傳承和弘揚下去,需要從小抓起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中小學生的德育教育尤為重要,其中德行的樹立就是最核心的部分,只有樹立了德行,人們的品行變得有素質了,才能開智明心,幫助學生們身心的健康。
關于習禮養(yǎng)心,孔子云:“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守?!闭f明了做人、做事、國家都要講禮,所以在初中,禮儀的學習也是必不可少的。
另外,在初中階段應形成一個良好的人格,要想形成良好的人格,就需要學會養(yǎng)心。養(yǎng)心在詞語解釋中的表面意思是保護心臟,那么在做人道理和形成人格方面就可以解釋成修身養(yǎng)性,樹立高尚的品格。
二、初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素質教育已經(jīng)實行了多年,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初中學生的德育教育就顯得更加重要,因為素質教育提倡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之前的應試教育只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其他的都比較忽視,包括德育教育。綜合的發(fā)展就是讓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其中第一項就是“德”,所以德育教育無論是在哪個教育階段,無論是在哪所學校都應當是重點的教育內(nèi)容。
三、初中德育教育具體策略
(一)利用各種課余時間多進行德育教育,增強學生樹德的意識
德育教育的重擔總是落在班主任身上,班主任最大、最重要的任務也是此項內(nèi)容。德育教育一般都是在班會、校會時進行的,班主任要抓住班會的時間,詳細地做一個教案,要像上科任課一樣,認真對待德育教育,增強學生對中華民族美德的意識。
比如,我們要進行集體主義觀念的教育,其實在真正步入初中之前的軍訓上就開始了集體主義教育,每天唱著《團結就是力量》,讓剛剛建立的班級有集體歸屬感,讓之前不熟悉的同學變得快速熟悉起來。在軍訓后我們要真正地進入校園,在第一次班會之前,班主任可以讓同學們寫出自己對軍訓的心得體會,在班會上給大家分享出來,這樣做不僅讓學生的集體主義觀念增強還有利于學生之間的關系變得融洽和諧。
再比如,我們的愛國主義教育也要時刻進行,愛國是每一個中國人都必備的道德理念,學校每天7:00都會進行升旗儀式,在升旗奏國歌的過程中,進校的學生和教師都要停下自己的腳步,目光注視國旗,以示對國家的敬仰。作為一名教師,看到自己班級里的一位男同學在進入校門口時正好開始了升旗儀式,他停下了腳步,但是恰好在他旁邊走過他認識的朋友,于是就在該唱國歌的時候和那個朋友小聲說話,于是,教師就可以就在升旗儀式過后,去找那位同學進行愛國的機會教育。
(二)語文和歷史教師利用自己課程的教學內(nèi)容加入德育教育內(nèi)容
德育教育往往和語文課堂難解難分,因為語文的教學內(nèi)容與德育教育內(nèi)容之間有交叉,比如春秋時期的孔子是古代教育家的祖先,他提出的許多觀點都是有關德育教育的,直到現(xiàn)在還可以沿用。所以語文教師要充分利用自己課堂的教學時間,在學習課文的同時強調(diào)相關的德育內(nèi)容[1]。
初中階段開始學習歷史了,在歷史教學中也有許多內(nèi)容會觸碰到美德教育。比如我們在講曾國藩時,就可以仔細和學生們講一講曾國藩的家訓名言,其中“學問之道無窮,而總以有恒為主”就是教導人們學習要持之以恒的,還有“養(yǎng)得胸中一種恬靜”就是養(yǎng)心的內(nèi)容。
(三)教師要以身作則,給學生樹立榜樣
德育教育不能忽視榜樣的力量,學生在家期間會模仿家長的一舉一動,在校期間就會以教師為榜樣做事了,所以教師的以身作則非常重要。
在學校,我們有校規(guī),要求學生不準吸煙、不準在課堂上玩手機等等,這些問題都是初中生容易犯的毛病,所以首先我們的教師就不要在校園內(nèi)吸煙,不要在課堂上看手機。再比如,孔子講到了許多禮儀,我國是傳統(tǒng)禮儀文化植入很深的國家,雖然許多禮儀有著森嚴的等級制度,封建色彩也較為嚴重,但是還是有很多內(nèi)容是適合現(xiàn)代的,像是尊重師長、孝敬父母、誠實守信等等。
(四)鼓勵學生多讀書,增長課外知識,達到明智的效果
樹立了美德后就要明智,學生要想成為懂道理、有遠見的人,就要多讀書。作為教師,我們要鼓勵學生多讀書,只要是已經(jīng)出版的圖書內(nèi)容就是積極向上的,就可以作為課外知識進行拓展,達到明智的效果[2]。
在每個區(qū)縣一級的地方,都有一個該級別的圖書館,我們要鼓勵學生利用周末的時間,經(jīng)常去圖書館自主學習或者借書、看書。圖書館的氛圍很神奇,墻上會有許多名言警句,比如筆者所在的圖書館自習室的墻上就有一篇用毛筆字寫的《陋室銘》,到了那里,自然而然地就會想學習,有了這樣的學習氣氛,學生的氣質就會增強,樹德明智的目的也會實現(xiàn)。比如學生去讀一些小說,小說中的人物刻畫對于初中生來說已經(jīng)能夠分清是非了,他們自己會懂得哪些是錯的,哪些是對的,好的人物刻畫會讓學生自己懂得做人的道理,待人接物應該具體如何做,有遠見的人是什么樣的。
(五)結合初中的心理課程,時刻關注學生的心理狀況
到了初中階段,已經(jīng)要開始學習心理健康的相關知識了。在這個時期,學生的“養(yǎng)心”就顯得十分重要了,因為他們正處于青春期階段,情緒波動非常巨大,所以懂得養(yǎng)心,引導學生修身養(yǎng)性的方法就是教師艱巨的任務。我們不止要在心理課程中教會學生各種心理衛(wèi)生與健康知識,還要時時刻刻關注學生的心理變化,不能讓學生走上犯罪的道路,遇到難以控制的學生要積極與家長聯(lián)系,以便共同進行德育教育的開展[3]。
另外,關于學生心理的建立和情緒的排解,不止要教師做出努力,還需要家長的介入,比如我們可以建立微信群,在這個網(wǎng)絡平臺里多溝通,學生、家長、教師三方共同溝通,這樣既有利于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又可以在群里討論德育問題,或者分享一些做人做事的心靈美文,讓學生讀一讀也是非常有好處的。
(六)鼓勵學生參加公益活動,提高學生的道德素養(yǎng)
公益活動就是出錢或者出力,用資金或者人力支持某項社會事業(yè)的活動,參與這樣的活動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道德素養(yǎng)。要知道,公益活動不是企業(yè)家提升信譽的專屬行為,我們普通的初中學生也要積極加入這項事業(yè)中去,在公益活動中能夠體現(xiàn)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的事情會有很多,讓家長帶領學生一起參加,回到學校后可與同學們分享經(jīng)驗。
比如,周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爬山,將沿途的垃圾撿起來并進行分類,這種活動既鍛煉了身體,又增強了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4]。再比如,我們可以加入志愿者微信群,在里面會找到很多組織,比如應急找失蹤老人的群,應急加入救險的群等等,我們可以通過加入這些群,得到一些公益活動的消息,讓學生和家長都積極參與進來。
(七)將德育納入學生的平時考核范圍
德育在初中的重要性不必多說,我們現(xiàn)在實行素質教育,一個學期的考核成績是由平時成績加最后的期末考試成績綜合計算的,平時成績又包括考勤、平時測驗等等,如果把德育教育也加入其中,那么學生就會對此給予相應的重視,也能起到提高學生道德素養(yǎng)的作用。不過,自覺的學生不會因為德育成績是否在考核范圍內(nèi),都會自覺遵守各種規(guī)章制度,形成習慣了,也就不用教師督促了。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德育從我們的老祖先開始就特別重視,中華民族美德的弘揚一直沒有松懈,對于初中生來說,德育教育在整體教育里的地位是非常高的,只有先把德育教育做好了,才能繼續(xù)談其他知識的積累和能力技能的教學。老祖宗的教育智慧很高超,我們一直在不斷學習,像樹德明智、習禮養(yǎng)心這樣的道理在古代就已經(jīng)很流行了,我們要秉持著這樣的理念,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德育教育。
參考文獻:
[1]陳景瑛.初中德育教育的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J].時代教育,2019(56).
[2]倪麗君.習禮,養(yǎng)心,明智,立身——淺談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課中參透德育[J].名師在線,2019,70(33):8-86.
[3]石艷艷.有關初中德育教育的若干思考[J].課外語文:2020(8).
[4]馮志光.也談初中班級德育施行的路徑與方法[J].新課程·下旬,2019(2):182-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