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作文。(60分)
現(xiàn)代社會,人們似乎失去了讀詩、寫詩的能力。人們沉浸于日常事務或是娛樂中,卻忘記了“詩意”是什么。對此,有人表示痛惜,有人視作理所當然,有人努力尋找詩歌。
對此,你有怎樣的體驗與思考?寫一篇文章,談談自己的看法。
要求:自選角度,確定立意,自擬題目;明確文體,不得寫成詩歌;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襲、套作。
一精準審題
閱讀這則材料,我們首先梳理其中的主要信息,找到材料隱含的方向,然后去提取關鍵詞句,找到它們之間的關聯(lián),以確定立意。
首先,這則材料中說“人們似乎失去了讀詩、寫詩的能力”,人們似乎“忘記了‘詩意是什么”,應當明確的是,盡管出現(xiàn)了“詩”和“詩意”兩個概念,但這中間是存在邏輯的,恰恰因為人們不再感受何謂“詩意”,所以“詩”也就式微了。
其次,材料中寫到“現(xiàn)代社會”,這說明我們今天的論述應該結合時代背景展開。結合下文的“人們沉浸于日常事務或是娛樂中”,可以大致總結歸納詩歌式微、詩意失落的理由。
最后是大家對此的看法:“對此,有人表示痛惜,有人視作理所當然,有人努力尋找詩歌。”這三類觀點代表了三種不同的立場,考生可從中選取一種立場入手作答;也可找到幾種立場間對立統(tǒng)一的部分,深入探究其緣由,讓立意更為深刻。
二立意角度
1.常規(guī)角度:詩意被遺忘反映了現(xiàn)代人精神的貧瘠
詩歌式微,一方面源于現(xiàn)代社會沒能很好地開發(fā)出新物象的美學價值;另一方面也因為現(xiàn)代社會對名利無止境的追求,在客觀上貶低了書寫詩歌、訴說美學的價值和意義。詩歌是應對時代物欲癥的精神藥房。從這個層面上說,人們或痛惜,或找尋,都是在呼喚詩、呼喚詩意。這種呼喚體現(xiàn)著人們對美的永恒追求。
2.創(chuàng)新角度:保留詩意的內核、革新詩歌的樣式是解決詩歌式微的有效方法
現(xiàn)代社會多樣的藝術形式革新了我們對傳統(tǒng)藝術形式的認知。在這個過程中,有新的更適應時代的藝術載體出現(xiàn),如攝影、動畫、影視劇等,而詩歌則被擠占了空間。從這個意義上說,詩歌的式微某種程度上也成了藝術市場樣式豐富的一個佐證。因此,我們不應糾結于用傳統(tǒng)寫作方式復興詩歌,而是應讓詩歌以更為立體多姿的生成形式,參與到與其他藝術媒介的互動、共生關系當中。
適用素材
康德說:“美是對功利的刪除?!?/p>
朱光潛在《談美》里說:“實用的態(tài)度以善為最高目的,科學的態(tài)度以真為最高目的,美感的態(tài)度以美為最高目的?!?/p>
適用主題
詩的本質、美的價值。
運用示范
我們將詩歌式微的原因歸結于現(xiàn)代社會具體事務的泛濫,這既正確,也不正確。說正確是因為從現(xiàn)象上來說,快節(jié)奏的現(xiàn)代社會、泛濫的物欲癥從結果上貶損了詩歌;說不正確是因為從本質上講,我們混淆了實用主義和美學主義的標準———前者以善為最高目的,后者以美為最高目的。所以問題不在于社會上存在著兩套不同的評判體系,而在于我們以實用的標準要求詩歌,得出詩歌無用的結論,從而將它驅逐。恰如康德所言:“美是對功利的刪除?!敝挥卸眠@一點,我們才能讓“詩”與“事”各得其分、各安其所。
適用素材
陸游去世時,給兒子留下了這樣一份遺囑:“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毙翖壖苍鳌榜R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去世時連喊三聲“殺敵”。陸游和辛棄疾雖已逝去,但是,這些詩句包含的精神氣質卻長存。
適用主題
詩的恒久性、詩的精神氣質。
運用示范
詩,是一種高度凝練的精神表現(xiàn)。這種精神結晶超越一切速朽性的外在因素,而擁有恒久的共振性力量。無論是陸游的“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還是辛棄疾的“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他們所面對的敵人都已在滄海桑田的時間偉力面前失去了原有的意義。但偉大的詩歌銘記的就是這種精神,至于他去哪里、敵人是誰,都不重要。
適用素材
“戶庭無塵雜,虛室有余閑。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碧諟Y明擺脫不自由的生活,開始了詩意的生活。
適用主題
詩意的生活。
運用示范
陶淵明在《歸園田居》中寫道:“戶庭無塵雜,虛室有余閑。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本迷诟≡晷鷩汤锏娜藗儯卩l(xiāng)村美食博主李子柒的鏡像生活里看到了煙火氣里的和諧與清雅———庭院,小巷,雞犬,炊煙,落英繽紛,瓜果四季。閑適自然的煙火日子,有簡素的純凈,更有詩情的薄霧。簡單的俗世生活,一半煙火,一半詩書,觸發(fā)了人們內心對自然的追求和詩意生活的向往。
詩意的歸宿
浙江省杭州學軍中學高三鄔同奕
詩正逐漸失去它的立足之地。詩從遠古走來,支撐起南北朝時文人的風骨,塑造了大唐盛世的文化繁榮,卻被如今的鋼筋水泥、車水馬龍圍困。詩的四面楚歌,究竟是因其形式的古老與社會的嶄新格格不入,還是因我們正逐漸喪失詩意?
①開門見山點現(xiàn)象,并且發(fā)出詩為何四面楚歌的疑問,吸引讀者注意力。
原因恐怕是后者。我們仍能從過去的詩中獲得熱淚與安寧,詩卻不再從我們筆下誕生。當詩人停筆,朗誦家“失聲”,我們便應醒悟:詩的棲息地正逐漸消失。
②簡明扼要地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首先,讓詩“無家可歸”的是經濟社會的文化景觀。鱗次櫛比的大廈限制了詩意的舒展,堅硬的柏油瀝青又阻斷了詩與大地的聯(lián)系。哪怕是大詩人屈原的故土,曾經縈繞著楚辭之聲的云夢澤也失去了它的榮光———取而代之的是小了一半的湖域與喧鬧的商業(yè)中心。大地被一塊塊建設用地分割,美麗被一點一滴地剝離。當資本企圖重新定義自然與人文時,詩意又能寄居何處?
其次,層出不窮的網絡熱詞讓詩失去了文字依托?;ヂ?lián)網時代,各類文化碰撞融合,而種種符號與漢字混雜的“網絡黑話”擴大了它在文化生活中的勢力范圍,更給詩意套上了枷鎖。音韻是詩的魔力,是涌入大腦讓人震顫的電流,如余光中先生所說,異國他鄉(xiāng)的人也會對他吟哦的唐詩給予熱烈回應??扇缃竦摹昂谠挕蹦挠衅截瓶裳??于是詩又失去了它的家園。
再者,詩本就是一種由讀者賦予意義的文學形式。但在這躁動的世界中,詩的小夜曲反倒顯得冗長無力。當生活被繁瑣的事務充斥,人的思維被泛娛樂化式的社會風氣裹挾時,詩意也就又一次被遺忘了。
③這三段并列式的結構,結合時代背景很好地點出了詩歌式微的三大理由:經濟社會的文化景觀限制了詩,“網絡黑話”讓詩失去了文字的依托,泛
娛樂化的社會風氣讓詩失去了廣泛的讀者基礎。三點可以說談得已頗為深入,只是第三點還可以再明確和深入些。
但詩的困窘恰恰呼喚詩的價值與意義。物質化的生活、日益單薄與扁平的思想都在熱切盼望詩的回歸。因為人需要一種讓事物“陌生化”的力量。人需要從司空見慣的日出日落、萬物生長中找回最初的驚異與感動,并借此重新認識自己。而這正是詩能帶給我們的。詩讓語言擺脫單純的符號功能而回歸詩性本質。詩能發(fā)覺“山頭斜照卻相迎”的灑脫,描繪“落葉滿階紅不掃”的凄美。借由回歸詩性的文字,我們便能沿著時間溯流而上,對生活的麻木將會逐漸退去,而那些被壓抑、被丟失的認知維度也會與我們重逢。我們的父母也曾在貧困的環(huán)境中艱難生活,但他們并沒有被壓垮,而是從朦朧的詩意中獲得力量,學會更加積極樂觀地看待未來。
④在條分縷析地分析完理由后,提出詩歌在這個時代更具備意義的觀點,讓文章得以升華。語言上化用了前人的詩句,證明詩歌帶給人的“陌生化”的力量,頗有文采和見地。
所以讀詩吧,因為我們對詩意的一次次找尋也是對自我的一次次呼喚。落魄的詩意能夠從打開自己的人身上找到躲避風雨的歸宿,而懷揣詩意的人也終將因風借力,飛向更高的天空,發(fā)現(xiàn)地平線以外的新世界。
⑤結尾運用比喻論證,文辭優(yōu)美,富有意蘊。
教師點評
教師總評:53分。
內容上,賦值23分。本文切合題意,中心突出,內容充實。表達上,賦值23分。文章符合文體要求,使用“并列層進”結構,結構清晰,層次明確,可謂考場議論文結構的典范。發(fā)展等級賦值7分。文章觀點具有啟發(fā)性,能從多角度看待一個現(xiàn)象,對詩歌的“陌生化”有自己的見解,構思新巧,推理有獨到之處。(葉安慧)
沉默詩語
浙江省杭州學軍中學高三李子超
詩是近乎神性的。詩在誕生之初便以人性中某種最為大膽、浪漫而崇高的追求重新定義了自身。所有美好的文學、美好的幻想都有詩意的影子。詩意能給文字以生命,予思想以青春。
①開頭點出了詩歌的價值與意義,精練的語言讓人眼前一亮,同時以對詩意的歌頌很好地引出了下文。
詩歌的存在滿足了超語言式的、純美學式的表達需求。詩歌是表達人們情感的,讀詩,本質上是與詩人情感、自身情緒的合奏。理解詩歌需要在情緒面前滿懷兒童式的赤誠與純真。再沒有一種藝術形式,可以用幾個字繪盡滿江清月、大漠孤煙;再沒有一種藝術形式,可以用幾個字寄盡玉壺冰心、天涯路遠。而今日詩歌之被遺忘,代表著這種表達的需求被大多數(shù)人棄若敝屣,或束之高閣。
②本段延續(xù)開頭的思路,講述詩的意義。其中對于詩歌素材的運用值得一學:將典型的詩歌意象融入語段,代替抽象干癟的說理,既增添了文學性,也使得“而今日詩歌之被遺忘,代表著這種表達的需求被大多數(shù)人棄若敝屣,或束之高閣”結論的導出更令人信服。
詩意表達在今日的式微,反映了現(xiàn)代社會的某種無意識的苛刻與殘忍:非實用主義的一切事物都被罷黜,一切都被迫向“有用”這一單一化的評價標準低下頭顱。今天,絕大多數(shù)人選擇燈紅酒綠的城市、黑夜里的霓虹燈,因此詩意失落;喧鬧的繁華裹挾著黑夜在每個人背后瘋狂追逐,吞沒了屬于詩的滿園晴空,因此詩音漸弱。在美學被打入冷宮的后美學時代,人類心靈的孤島似乎不再渴望詩意的輕舟來聯(lián)通彼此。當今,“娛樂”與“空虛”之間的等號,正是放逐了詩歌之后的實用主義親手畫上的。一個美學干涸的社會,沒有一種娛樂能承托起“浪漫”二字。
③點出詩在當今社會式微的理由,很好地結合了時代背景,貼合材料。將詩式微的原因歸結于社會的美學干涸,這個歸因也較為高層次。
喧囂的社會顯然承托不起人類精神之沉重。當噪聲一步步占領感性的高地時,詩卻在喧囂中保持緘默。只有主動選擇靠近它的人,才能聽見它的低語。因為詩不容褻瀆,亦不容自身被輕易地解構。詩不曾死去,它只是沉默了。被詩性點化、賦予生命的月華還在傳遞相思的寄語,詩依舊無可爭辯地作為文化的風骨而存在,不容否認,不容替代。
④通過詩的存在反證詩歌的價值。但說理稍微有點兒繞,與上一段的論述相比略重復,可以適當壓縮。
詩,作為一種鮮活地生存著的藝術形式與表達形式,從來沒有脆弱到需要專業(yè)文藝工作者的收集和保護才能流傳。它從來不甘心屈服于這樣的命運:先被禁錮在博物館的玻璃“牢籠”中,然后再認識它的追隨者。因為,詩的存在具有其必然性,詩意只是沉默而非死亡,只是式微而非破碎。長夜并非無光,詩,為愛它的人打造了一艘諾亞方舟,駛向空洞繁華之上的晴空滿園。
⑤順著“詩歌依然存在”這個邏輯,否認了詩歌需要過度保護,認為詩的存在有其必然性。
當今,選擇詩意地生活,是最值得贊美的一種積極入世的生活態(tài)度。詩音漸弱,詩人失語,但詩依舊昂揚而鮮活地存在著,引領著所有需要它、熱愛它的人。屈原單薄的手臂一揮,摘下漫天星辰,于是后來的求索者的吶喊與追問讓星空更加絢爛;李白用三尺長劍托起一輪明月,引來破浪長風,于是后來的行路人得以借著淺淡的月華登上太行山。詩,是不愿向功利主義投誠的人的庇護所,是他們求索的最堅定的出發(fā)點。而前方的路,通向天際。
⑥結尾提出具體做法,即“選擇詩意地生活”?;昧饲屠畎椎脑娋?,文辭流暢優(yōu)美。
教師點評
教師總評:54分。
內容上,賦值24分。文章切合題意,中心突出,內容充實。表達上,賦值22分。文章符合文體要求,整體采用層進式結構,結構嚴謹,語言流暢。發(fā)展等級賦值8分。文章能夠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揭示事物的內在因果關系,意境深遠,用詞貼切靈活,善用對偶、引用,富有表現(xiàn)力,有很強的哲學思辨。(葉安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