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漢代畫像磚石中的鼗

2021-08-04 01:38湯思雨
大觀 2021年2期

湯思雨

摘 要:漢代的鼗,主要呈現(xiàn)為一柄一鼓,形制較為小巧,表演形態(tài)為手持播奏。鼗發(fā)展至漢代,不再僅用于祭祀、宮廷儀禮、軍事、出行儀仗等雅樂場合,在貴族豪門的宴飲娛樂、世俗場合的舞臺表演中,鼗的身影也屢見不鮮。漢代的鼗,不僅實現(xiàn)了運用場合上的“雅俗”兼具,還與舞蹈、雜技融合,成為這兩門藝術(shù)表演中不可或缺的實用道具?,F(xiàn)如今出土的漢代畫像磚石中,豐富的鼗形象,即可證明這一觀點。文章從音樂藝術(shù)的角度,把漢代畫像磚石中的鼗形象分為鼗樂、鼗戲、鼗舞、鼗舞戲四類,并對其進行分析,探究漢代鼗之奧秘。

關(guān)鍵詞:鼗;鼗樂;鼗舞;漢畫像磚石

鼗,作為一種古老的打擊樂器,又有鞀、鞉、鼗鼓之稱。鼗由一木柄穿過鼓腰而成,一般由一至三鼓串成,鼓腹兩旁——左右鼓腰相對稱位置——各嵌有拴繩子的紐,繩子尾端系小球,通過水平旋轉(zhuǎn)木柄甩動小球敲擊鼓腹發(fā)聲。

漢代畫像磚石被后世稱為“敦煌前的敦煌”,它用浮雕、平面繪畫、翻模、壓印等手法,來表達圖畫磚的主要內(nèi)容。漢代畫像磚石制作精良、題材多樣、圖像生動,主要砌于古代墓葬之中。圖畫題材涉及政治經(jīng)濟、思想觀念、建筑藝術(shù)以及樂舞雜技等各個方面,主要用于墓室的建筑構(gòu)建、藝術(shù)裝飾,以彰顯墓主人身份,表達墓主人意愿。

從文獻中得知,鼗發(fā)展至漢代,主要保留了一鼓兩面革的形態(tài)。鼗的使用范圍已從宮廷雅樂拓寬至民間俗樂。漢代統(tǒng)治階級尊崇儒家文化,重建禮樂制度。在漢朝形成的“禮樂復(fù)興時代”,從王室至平民,由上至下,他們將音樂運用于社會生活的各種場景。漢代人們對音樂的喜愛不僅體現(xiàn)在日常生活中,他們在自己死后也將音樂帶入墓穴之中,以此表達墓主人進入極樂世界后繼續(xù)享樂的心愿,還能夠起到彰顯身前的社會地位的作用。如此一來,漢代主要用于墓穴之中的畫像磚石,成為了記錄漢代音樂的最重要文獻。漢代畫像磚石中的音樂圖像,能使我們更為直觀地了解漢代音樂文化,得出更接近史實的答案。

對漢代的鼗進行研究,筆者從漢代畫像磚石所體現(xiàn)的音樂場景入手,將漢代畫像磚中的鼗形象分為四類:第一類,鼗樂,分鼗樂獨奏、鼗樂合奏;第二類,鼗戲,即以鼗為百戲道具,邊奏邊戲耍;第三類,鼗舞,即舞者播鼗,邊奏邊舞;第四類,鼗舞戲,即播鼗、舞蹈、百戲,三者共同表演。

有必要提出,漢代上至宮廷下至百姓,藝術(shù)生活都十分豐富,音樂、舞蹈、百戲等姊妹藝術(shù)常常在同一場合演出??v觀古今中外,視覺藝術(shù)為充分表達其內(nèi)容思想,無一不使用夸張手法。畫像磚石作為漢代文化中的奇葩,同樣會出于藝術(shù)效果,運用夸張手法。匠人為使圖案更加美觀,會將各種藝術(shù)場景創(chuàng)作于同一塊磚石中。對于磚石中的圖像,不同的藝術(shù)專業(yè)學(xué)者會給出不同的解析。在本文中,筆者對漢代畫像磚石中的鼗形象進行分析,從音樂藝術(shù)專業(yè)的角度出發(fā),得出了四種分類結(jié)果。

一、鼗樂

(一)鼗樂獨奏

河南省南陽市發(fā)掘出的大量漢代畫像磚石中,南召縣崔莊鄉(xiāng)一古墓中出土了一幅鼗樂獨奏的畫像。此畫像刻在古墓中一石柱的表面。這是我國目前所見唯一一件僅刻有鼗獨奏圖案的畫像石(圖1)。該石柱上刻有一位樂人,頭戴低帽,身著長袍,屈背站立,形象端莊,右手拂袖置于身前。此樂人的左手持一鼗,鼗高舉過頭頂。鼗的鼓腹邊的兩小球飛躍于空中,呈演奏狀態(tài)。雖然細節(jié)模糊,但此圖生動再現(xiàn)了樂人播鼗的場景。畫像中的樂人傳達出的肅穆、優(yōu)雅、神圣之感,這可能描繪的是播鼗樂人為宮廷宴飲、豪門宴會等場合演奏的場景。鼗在漢代成為一種單獨演奏的樂器,或者說鼗圖像成為能單獨刻印在畫像磚石上的樂器。這一畫像,揭示了鼗的主要演奏狀態(tài)中的一種,也證明了鼗在漢代人民音樂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二)鼗樂合奏

漢代樂隊鼗樂合奏的組成人員中,播鼗者一般為一人,鼗的數(shù)量一般僅一個。目前所見的漢代畫像磚石中的鼗,大多以鼗樂合奏的形象出現(xiàn)。對漢代畫像磚石中的鼗樂合奏的形象的分析,成為鼗在漢代的形象研究的重要部分。河南省鄭州市金水區(qū)新通橋出土的漢代畫像石(圖2),刻有一幅鼗樂合奏的圖像。畫面中共四名樂人,播鼗者位于圖片左側(cè),相貌清晰。播鼗者身形纖細,居左跽坐(指兩膝著地,小腿貼地,臀部坐在小腿及腳跟上),雙手舉高、右手播鼗,演奏狀態(tài)活潑雀躍。漢代的鼗樂合奏中,鼗常常與建鼓相配,在鼓吹樂中使用。新通橋出土的這塊漢代畫像石中,展現(xiàn)了鼗在漢代的鼓吹樂中,與建鼓相配合時的經(jīng)典形象。鼗除了與建鼓一同表演外,在鼗樂合奏時還會加入少量吹奏樂器,有時加入青銅樂器或弦樂器。鼗在漢代的盛行,使得漢代的器樂合奏的形式更加豐富多彩。

二、鼗戲

鼗戲,指的是漢代百戲表演時,以鼗作為雜耍道具,一邊播鼗,一邊雜技表演的漢族民間表演藝術(shù)。鼗戲與鼗樂不同的是,鼗在雜耍者手中時,其形態(tài)不拘泥于豎直演奏的單一狀態(tài)。鼗隨表演者姿態(tài)的改變,靈活變換其演奏形態(tài)。河南省南陽市出土的鼗戲漢代畫像石(圖3),生動再現(xiàn)了漢代的百戲伎藝。畫像中一共兩人。圖左女伎,身形嬌小,著短衣長褲,表演“倒植”(倒立)或“逆行連倒”(以倒立的姿勢連續(xù)向后反轉(zhuǎn))。右側(cè)男伎,上身赤裸,大腹便便,前腿跨步,后腿半跪。男伎雙手各持一鼗,播鼗時,其兩只手臂向外擴展開來,手臂與地面呈平行的狀態(tài)。畫像磚石中所繪二人,播鼗男伎與倒植女伎相互配合、一胖一瘦,風(fēng)格迥異,表現(xiàn)出詼諧幽默的漢代百戲表演場景。鼗在其中,不僅以它小巧靈動的形態(tài),與百戲演員的夸張動作相映成趣,還起到了控制表演節(jié)奏,豐富觀眾音樂體驗的作用。鼗在漢代,成為了百戲表演中,一種兼具觀感與音響作用的實用道具。

三、鼗舞

漢代的鼗舞為兩人以上的多人舞的模式,一般不超過五人。鼗舞的形式有兩種:一是多位播鼗者的群舞,二是若干播鼗者與其他舞者共舞的群舞。鼗舞與鼗樂、鼗戲有著明顯的區(qū)別。鼗樂中,播鼗者的姿態(tài)常為跽坐,偶為站立,身體處于靜止?fàn)顟B(tài),端莊肅穆。鼗舞中,播鼗舞者均是行動的狀態(tài),靈動活潑。鼗戲中,播鼗的百戲伎,一般僅有一位,與其他戲伎共舞,詼諧幽默。鼗舞中,播鼗的舞者一般一人以上,與其他舞者共舞,姿態(tài)婀娜優(yōu)雅。山東省曲阜市梁公林村出土的鼗舞漢代畫像石(圖4),表現(xiàn)了兩位播鼗舞者與其他舞者共舞的群舞的場景。這塊漢代畫像石中,共繪制十一人,其中播鼗者兩人。圖像的正中間一人,雙手持鼗,曲膝起舞;圖像的右下方一人,雙手持鼗,曲膝起舞。從圖像中,我們清晰可見,二位舞伎都是女性,身著寬袖長衣,發(fā)髻高梳,腰身纖細,體態(tài)輕盈。畫像正中間的播鼗舞者,雙手各持一鼗,與跳長巾舞的舞者相對起舞。鼗舞與長巾舞,二者一張一弛,配合默契。畫像右下方的鼗舞者,與其他舞者有一定距離,獨自起舞。這位播鼗舞者與正中間的播鼗舞者的不同之處是,獨自起舞的播鼗舞者,其舞姿更加地舒展。不僅如此,獨自起舞的播鼗舞者,其持鼗的形態(tài)與鼗戲中的播鼗者的持鼗形態(tài)有一個共同之處,即他們在使用鼗進行表演時,都不會使鼗拘泥于某一種單一的演奏形態(tài)。在鼗戲與鼗舞中,鼗會隨著播鼗者的表演需要,改變其演奏形態(tài)。從梁公林村出土的這塊漢代畫像石所表現(xiàn)的鼗舞形象,可以看出,鼗舞與柔美大氣的長巾舞相配,可以形成飽滿的戲劇性樂舞畫面。播鼗舞者加入豐富夸張的舞蹈動作后,還可在群舞中不與其他舞者相配,獨自起舞。漢代的鼗在作為樂舞道具時,可隨舞者舞蹈風(fēng)格的不同,改變其器樂性格,如內(nèi)斂、夸張等,凸顯出了鼗作為一種樂器,與舞蹈藝術(shù)的高度契合。

四、鼗舞戲

漢代鼗舞戲是音樂、舞蹈、百戲三者同時演出的舞臺表演方式,是樂、舞、戲三者高度結(jié)合的綜合藝術(shù)形式。在鼗舞戲表演中,一定有鼗的參與,播鼗的人數(shù),一般一至兩人。鼗在鼗舞戲中的使用方式,一般有三種情況:第一種,鼗作為鼗舞樂的表演中樂人手中的伴奏樂器,僅具有樂器的性質(zhì),不具有表演道具的性質(zhì);第二種,鼗作為鼗舞樂的表演中,舞者手中的道具,具有樂器的性質(zhì),還為舞者增添舞蹈的風(fēng)格色彩,具有表演道具的性質(zhì);第三種,鼗作為鼗舞樂表演中,百戲伎手中的道具,用于控制節(jié)奏,具有樂器的性質(zhì),還為表演者增添了雜耍的夸張效果,具有表演道具的性質(zhì)。河南省南陽市南召縣崔莊鄉(xiāng)出土的漢代畫像石(圖5),再現(xiàn)了漢代鼗舞戲表演的鮮活場景。此塊漢代畫像石中,共繪制八人,分左右兩個部分。左邊三人,從左至右分別為:長巾舞伎、播鼗“鋺瓶”百戲伎、“倒植”百戲伎。右邊五人,從左至右分別為:鼓琴伎、播鼗吹簫伎、吹塤伎、播鼗吹簫伎、擊鉦伎?!颁憽睘楣糯陌夹谓饘倨髅螅墙饘僦频耐?。“鋺瓶”,指的是以鋺或瓶為道具的百戲表演動作。播鼗“鋺瓶”伎,頭戴假面,上身赤裸,右手“鋺瓶”,左手播鼗。兩名播鼗吹簫伎,頭戴高帽,呈跽坐姿勢,左手持簫,右手播鼗。這塊漢代畫像磚石上,共有三只鼗。此時的鼗不僅是百戲伎的表演道具,還是樂伎的樂器。鼗在百戲伎手中,為鼗舞戲的表演增添視覺藝術(shù)的效果。鼗在樂伎的手中,與樂隊中的其他樂器相互配合,為舞蹈、百戲伴奏,控制表演的節(jié)奏,奏出美妙的音樂,使鼗舞戲這一綜合藝術(shù)形式的表現(xiàn)得更加飽滿。

鼗發(fā)展至漢代,與漢代以前的鼗相比,有了更加豐富的面貌。鼗在人民藝術(shù)生活中的使用范圍越來越廣,使用頻率越來越高。鼗的發(fā)展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首先,鼗不再僅作為樂器使用;其次,鼗不再僅用于雅樂場合。

從目前所見的漢代畫像磚石中的鼗形象來看,鼗舞戲的形象的漢代畫像磚石出土的數(shù)量較多。鼗舞戲的形象同鼗樂合奏的形象一樣,占全部漢代畫像磚石中的鼗形象的多數(shù)。鼗在漢代人民的藝術(shù)生活中,不再同以前一般,僅用于音樂生活中,還大量運用于鼗舞戲這樣的綜合藝術(shù)表演形式之中。鼗不再只握在樂伎的手中,停留于器樂演奏中,僅有樂器這一種性質(zhì)。鼗還在舞伎、百戲伎的手中,使舞蹈、百戲更有風(fēng)格色彩,增添了表演道具的性質(zhì)。

漢代的社會階級中,上至王公貴族、下至平民百姓,均是鼗藝術(shù)的受眾。鼗不僅用于雅樂場合,還用于俗樂場合。通過對出土的漢代畫像磚石中鼗形象的分析可知,在鼗戲、鼗舞、鼗舞戲這三類形象中,播鼗者以及與播鼗者同臺演出的舞伎、百戲伎,姿態(tài)夸張,著裝世俗化。在鼗戲、鼗舞、鼗舞戲中,表演者動作詼諧,常出現(xiàn)袒胸露背的表演場景。正如《漢書·禮樂志》中所描述的:“漢興,撥亂反正,日不暇給,猶命叔孫通制禮儀,以正君臣之位。”在“禮樂復(fù)興”的漢代,這樣的表演是登不了大雅之堂的。以這樣的形式表演的鼗,不可能出現(xiàn)在王公貴族高雅的宴會中,僅有可能出現(xiàn)在世俗娛樂的場景之中。發(fā)展至漢代,不僅在雅樂場合演奏,鼗還以鼗戲、鼗舞、鼗舞戲的方式,在世俗場合進行表演。鼗在漢代,是世俗場合的表演藝術(shù)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鼗在漢代畫像磚石中留下的種種痕跡,是研究鼗的必要參考資料,是歷史遺留的中華民族的文化珍寶。

參考文獻:

[1]高文.我國最早的弦鼗圖像[J].四川文物,1998(13):32-33.

[2]高晉南.商周族氏銘文中的鼗鼓形態(tài)與鼗族[J].民俗研究,2018(1):72-77.

[3]周菁葆.絲綢之路上的鼗鼓與雞婁鼓[J].樂器,2018(1):24-27.

[4]季偉.漢畫鼗鼓舞形態(tài)變遷考[J].北京舞蹈學(xué)院學(xué)報,2017(4):37-41.

[5]季偉.漢畫藝術(shù)中的鼗鼓舞形象[J].北京舞蹈學(xué)院學(xué)報,2016(5):7-19.

[6]郭學(xué)智.南陽漢畫像中鼗鼓的圖像學(xué)解讀[J].民族藝術(shù),2010(3):108-111.

[7]陳欣.論南陽漢畫像的樂舞形態(tài)及音樂文化特征[J].黃鐘,2008(3):46-53.

[8]郭學(xué)智.南陽漢畫像中鼗鼓的圖像學(xué)解讀[J].民族藝術(shù),2010(3):108-111.

[9]莊壯.敦煌壁畫上的打擊樂器[J].交響.西安音樂學(xué)院學(xué)報,2002(4):15-22.

[10]鄭延欣.南陽漢畫中的樂器與樂隊組合[J].許昌師專學(xué)報,2002(4):68-69.

[11]劉文榮.敦煌壁畫中所見鼗鼓與雞婁鼓兼奏圖論考[J].音樂文化研究,2018(4):19-35.

[12]李幼馨.南陽漢代畫像石刻中的音樂藝術(shù)[J].南都學(xué)壇,1992(4):14-19.

[13]許嘉璐.二十四史全譯[M].上海:漢語大辭典出版社,2004:454.

作者單位:

四川音樂學(xué)院

南宁市| 民和| 鹿邑县| 榆社县| 邢台县| 孟村| 南丹县| 庐江县| 罗平县| 长宁区| 株洲市| 琼结县| 康乐县| 伽师县| 辛集市| 巴林左旗| 松滋市| 荥经县| 沐川县| 桂林市| 仙游县| 平谷区| 贡觉县| 邻水| 商丘市| 清徐县| 马龙县| 山东省| 翼城县| 宜宾市| 承德市| 泾川县| 鹰潭市| 礼泉县| 沁源县| 萍乡市| 渭源县| 庆安县| 舒兰市| 曲沃县| 蒲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