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涵
我家的房屋坐北朝南,清晨可見朝陽,黃昏可見落日。與房屋“命運相連”的庭院,曾是南北縱列分布的三大“地形區(qū)”,分別是盆地、平原和高原。
“盆地”位于院子?xùn)|側(cè)、廚房前面。為什么叫它“盆地”?因為這里本該與水泥地接壤,但不知什么原因被石頭、青磚隔開了。我經(jīng)常站在磚石上,仰望旭日東升,悠然自得。但美好的氣氛總會在低頭的瞬間被打破——地面坑坑洼洼、雜草叢生,像一只受傷的蟾蜍,斑駁丑陋。西側(cè)是“高原”,其上“怪石嶙峋”。位居“C位”的平原面積最大,用爺爺?shù)脑捳f,我小時候在此“撒潑打滾”得多了,所以還相對平坦。
八歲那年,我有了第一輛自行車,心中的興奮無以言表。但每次在“平原”上練習(xí)騎行,都得努力控制方向,因為稍不留神,就會沖進“盆地”,輕則腿腳破皮,重則頭破血流。無奈之下,我只能在腦海里描摹著理想中庭院的樣子。
一年前,老爸趕時髦買了一輛小轎車。白色的小轎車在國道上縱情穿梭,可一到家門口,就成了一堆廢鐵。看著自己的寶貝如此“落寞”,老爸終于把修建庭院提上了日程。
經(jīng)過半個月的規(guī)劃論證和“叩石墾壤”,小院搖身一變,成了別墅小花園。這下,老爸的車可以暢通無阻直抵家門了,我也可以在小花園里表演單手騎行了。當(dāng)然,開心愜意的還遠不止這些。
“高原”上建起了一排玻璃頂棚,棚下,一頭是盥洗池,池面由瓷磚鋪就,還通了自來水。奶奶再也不用挑著擔(dān)子去河邊洗衣洗菜了;另一頭用于停放電動車,細心的老爸還安裝了地插,這樣爺爺就不用每次都把電動車搬進屋里充電了。東側(cè)的“盆地”被規(guī)劃成“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研究基地”,有媽媽種的花、我種的多肉、奶奶種的小蔥大蒜,還有老爸和爺爺種的桃樹、葡萄樹等。
閉上眼想一想,我家這個小庭院,是不是養(yǎng)眼、養(yǎng)顏,還養(yǎng)神、養(yǎng)情?沒錯,每天茶余飯后,一家人可以盡情暢游在這小小的“宇宙”中。
與此同時,那個常站在“癩蛤蟆皮”上看日出日落的小女孩也已出落成亭亭玉立的少女。
徜徉在庭院里,我總會不經(jīng)意間放慢腳步,回憶這里的過去,憧憬這里的未來。
(安徽懷寧縣小市初級中學(xué)801班,指導(dǎo)老師:丁東明)
我來點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