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今
【適用話題】耐心與功夫 匠人心 快速與緩慢
鹽雞在福建省漳州極負盛名。
到云巖洞去玩,有一道長長的石級迤迤邐邐地伸向高高的洞口,石級兩旁,露天小食店多如過江之鯽,全都主打鹽雞。
點了一只。
伙計從雞籠里把鮮蹦活跳的雞子抓出來,刀起刀落,嫩雞魂歸離恨天。剝毛、洗凈,居中剖開,放入黑色大鍋中,再將一層粗鹽和多叢班蘭葉密密地覆蓋在雞子身上,然后,把黑鍋擱在以磚塊砌成的土灶上,壓上蓋子,用慢火天長地久地燒。在緩緩升高的溫度里,鹽氣與鹽味不動聲色地形成了一股氣流,強悍橫蠻地侵襲雞只,雞束手無策,被勢如破竹的氣流團團夾攻。
一個小時后,取出。哇,嫩嫩的雞肉,軟軟的雞骨,全都纏著縷縷若有若無的鹽香,熱騰騰香噴噴光艷艷,是美味的極致,吃得心花怒放,幸福滿滿。
次日,到鬧市的一家餐館,意猶未盡,再點鹽雞。
然而,只淺嘗一口,便擱箸悲嘆——雞肉綿軟無彈性,味兒死咸,簡直就是在蹂躪我可憐的味蕾。
當?shù)嘏笥严蛭曳治?,小食店做鹽雞,用的是自己下足心思飼養(yǎng)的嫩雞,現(xiàn)宰現(xiàn)煮;而在烹制時,又不怕麻煩地采用了傳統(tǒng)的老法子,自然風味十足了。大餐館呢,用的是養(yǎng)雞場大量生產(chǎn)的“樣板雞”,又采取“急就章”的方式來烹制,當然也就味同嚼蠟了。
記得在南非旅行時,我也曾碰過類似的經(jīng)驗。
好些餐館,總愛在菜單上慎重地聲明:“本店的牛扒是炭燒的”。原本不知道炭燒與鐵板燒有何差別,嘗過之后,才知道天差地別。
鐵板燒,只要輕輕松松地調(diào)好燒烤的時間,時間一到,便大功告成。五分熟、七分熟、九分熟或者是全熟,一絲不茍,規(guī)規(guī)矩矩,一切都在意料中,是“制服化”的產(chǎn)品;像畜養(yǎng)的小牛,溫馴乖巧。
炭火燒呢,卻是耐心與功夫的考驗。守在熱氣逼人的炭火前,慢慢翻轉(zhuǎn)、慢慢燒烤,火候全由人力控制??竞玫呐0?,焦焦黑黑無甚看頭,一咬下去,偏又咬出一泡軟軟香香的油脂;表面上枯干如柴,嚼在嘴里偏又嫩滑如水。一塊小小的牛扒,千回百轉(zhuǎn),處處給人難以意料的驚喜,像一頭桀驁不馴的野牛,充滿魅力。
用了多少功夫,便顯現(xiàn)多少成績,放諸四海而皆準。
(從容摘自《遼沈晚報》2020年6月9日)
【素材分析】陶鑄曾說:“做學問的功夫,是細嚼慢咽的功夫。好比吃飯一樣,要嚼得爛,才好消化,才會對人體有益。”其實,我們做任何事情都離不開“細嚼慢咽”。就像炭燒牛扒,慢慢翻轉(zhuǎn)、慢慢燒烤,把握火上功夫,千回百轉(zhuǎn)中,處處給人難以意料的驚喜;也像我們的青春,耐著性子,越過千溝萬壑,走過春夏秋冬,一定會開出最美的花朵。
【速用名言】
1.認真做事只是把事情做對,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全國三八紅旗手李素麗
2.要想成功,就千萬不能忽視任何事情……他必須對一切都下功夫,那也許還能有所收獲?!韲骷彝栏衲?/p>
(特約教師 金遠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