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稅平 關佳征
摘 要 :目前,跨學科的發(fā)展和研究已經(jīng)成為了一種新的趨勢,跨學科研究不僅可以增加研究方向的多樣性,對自身學科也具有一定的意義。如微生物學與藝術設計的交融,微生物較普通的生物而言有著獨特的形態(tài)特征,藝術設計借助微生物的這些特征,可以在服裝設計、室內(nèi)裝飾、醫(yī)療包裝設計等領域進行新的創(chuàng)作。這不僅推動了藝術設計的發(fā)展,還推動了各個學科之間的融合。
關鍵詞 :藝術設計 ;微生物學 ;融合
中圖分類號 :G206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碼 :1672-7053(2021)07-0030-02
Abstract :At present, interdisciplinary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has become a new trend,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can not only increase the diversity of research direction, but also has a certain significance for one's own discipline. For example, in the integration of microbiology and art design, microbes have uniqu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compared with ordinary organisms. With the help of these characteristics of microorganisms, art design has carried out new creations in clothing design, interior decoration and medical packaging design. This not only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art design, but also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gration of various disciplines.
Key Words :Art and Design; Microbiology; Integration
1 研究背景與意義
學科融合是為了打破各個學科的界限,是產(chǎn)生創(chuàng)新性成果的途徑,也是一種必然的趨勢。在這種趨勢下,微生物學與藝術設計二者之間的關系被提出,它們是可以互相融合的,通過論證二者之間的融合對論證學科融合具有一定的意義。
如今,雖有人已經(jīng)試著在探討微生物學與藝術設計的融合,但是內(nèi)容略顯單薄。文章通過列舉藝術設計在服裝服飾、室內(nèi)裝飾、醫(yī)療包裝設計上做出的創(chuàng)新改變,來探討藝術設計通過提取微生物中的獨特元素運用到新作品中的方法,從而使藝術設計與微生物學相互融合。
微生物是在微觀的層面上,藝術設計是站在宏觀的層面上,兩者站在不同層面,卻能交融在一起,從側面體現(xiàn)出藝術設計的包容性。微觀世界與宏觀世界的相互碰撞,讓人感到震撼,眼前一亮。
2 微生物學與藝術設計的相關概述
微生物學是研究各種微小生物的生命活動和生物學特性的科學 [1]。微生物是指一切肉眼看不見或看不清楚的微小生物的總稱。人們要觀察它們的形態(tài)和結構,往往需要借助一些輔助的工具,如光學顯微鏡或電子顯微鏡。
所謂藝術設計,就是將藝術形式的美感體現(xiàn)在與平常生活密切相關的設計產(chǎn)品中,使其不僅具有審美功能,而且具有實用功能 [2]。也就是說,藝術設計在以人為本的同時,還得與社會、文化、經(jīng)濟、科技等方面因素相結合,從而使之具有不一樣的美感。藝術設計具有獨立性和綜合性 ;獨立性在于藝術設計不同于傳統(tǒng)的藝術學科,它的服務對象和研究內(nèi)容不同 ;綜合性在于藝術設計可以融合不同種類、不同領域的學科,因而可以從多種角度、多種方面來創(chuàng)新設計。同時,藝術設計還兼具服務性,藝術設計產(chǎn)生產(chǎn)品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服務人類。所以必須要站在體驗者、用戶的角度,一切都要以人的體驗為出發(fā)點。
3 藝術設計與微生物學的融合思路
3.1 服裝服飾設計與微生物學的融合
衣、食、住、行是人們最基本的要求和不可缺少的部分。服裝排在第一位,顯示了它對人們的重要性。據(jù)相關報道稱,現(xiàn)在的服裝產(chǎn)業(yè)已經(jīng)成為了世界上第二大污染產(chǎn)業(yè),僅次于石油產(chǎn)業(yè),該行業(yè)會消耗大量的水并且產(chǎn)生大量的碳排放。同時,廢舊衣物也會帶來很多問題,一件衣服埋在土里被分解大約要 3 年,而焚燒衣物會產(chǎn)生許多有毒和致癌的氣體。從這些角度來看,都不是處理廢舊衣物的最佳方法。微生物可以在服裝服飾上做什么?有些人已經(jīng)在嘗試了。
用微生物做衣服。當代藝術家唐娜 · 富蘭克林創(chuàng)造出世界第一件以葡萄酒做成的連衣裙(如圖 1)[3]。她在紅葡萄酒中加入醋酸細菌(在含有葡萄糖的溶液里會發(fā)生反應生成纖維素),通過反應從而產(chǎn)生出纖維狀纖維素制成布料。纖維素的綜合結構特征與棉相似,可以用纖維素來代替棉生產(chǎn)衣服。當然,包括啤酒在內(nèi)的其它酒類也可以替代葡萄酒。
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服裝制造商開始嘗試利用菌絲體(菌絲體是菌絲的集合體)來生產(chǎn)皮革材料(如圖 2)。雖然還沒有量產(chǎn)普及,但是他們的做法已經(jīng)表明了可以使用另一種材料來代替?zhèn)鹘y(tǒng)的布料來生產(chǎn)衣服。菌絲體還有其他的優(yōu)點,例如降解性、堅固性、可塑性強、可持續(xù)性和廉價性等。
藝術設計以微生物產(chǎn)生的產(chǎn)物為原料制造衣物。這不僅給我們帶來了新的改變、新的嘗試,也帶來了新的思考。
3.2 室內(nèi)裝飾設計與微生物學的融合
硬裝,簡單地來說就是那些依附在物體表面或融入在物體內(nèi)部無法移動且固定的裝飾物 [4-5]。比如地面裝飾,地面裝飾主要是通過裝飾地面起到易潔凈、更舒適、更美觀的效果。在居民住宅的地磚拼花設計中選用類似于微生物的色彩,營造出一種舒服安逸的居住體驗。而在微生物博物館的特定體驗區(qū),地磚可以使用仿真菌肌理進行拼花設計,從而展現(xiàn)出錯綜交錯的微生物小世界。在生物科技博物館里,布置真菌肌理墻面和使用有微生物元素圖案的吊頂及地板磚,可以營造出真菌科技文化。
軟裝,通俗說就是在居室中可以移動的元素。由于軟裝自身的特性,所以其裝飾很靈活,設計方法也多種多樣。通常都是選擇在軟裝的裝飾物上加入微生物結構的簡易圖案,來強化裝飾物的藝術氣息。如,對于沙發(fā)上的抱枕而言,可以在抱枕上加入微生物的圖案,使得居住空間更時尚、新穎,同時又增添了些許微生物的氣息。對于部分家具而言,可以選擇在其外形中加入適量微生物的結構特征,在隱約中體現(xiàn)出微生物的風格。
提取微生物的元素運用在室內(nèi)裝飾上,不論是在硬裝設計還是在軟裝設計上都可以給予人獨特的感覺,營造出不一樣的空間氛圍。
3.3 醫(yī)療包裝設計與微生物學的融合
在醫(yī)療的領域,傳統(tǒng)的醫(yī)療藥物的外包裝,無論是配色還是外包裝的圖案以及形狀都比較單一,這導致了無法在緊急情況下及時地找到相應的藥物,如何改善這個問題呢?其實可以嘗試用微生物的特征來包裝產(chǎn)品。眾所周知,每種微生物都有著各自的特征。例如青霉素,如果醫(yī)療藥物的主要成分是青霉素,我們可以利用青霉的外形特征來包裝。青霉呈綠色、藍色或黃色,多呈現(xiàn)掃帚狀,在對這部分醫(yī)療產(chǎn)品進行包裝設計時就可以將包裝配色改為青霉的顏色,而外殼外形可以模仿青霉的大致外形 ;而紅霉素主要是由一些放線菌產(chǎn)生的,在對此類產(chǎn)品包裝設計時就可以用放線菌的外形特征或者本身的圖案來包裝,這樣即使不看包裝上的名字,也能很直觀的認出來。
藝術設計借助微生物,能夠更直觀地幫助人們更快地在緊急的情況下,準確無誤地找到目標醫(yī)療藥物。藝術設計與微生物學的融合,可以通過在醫(yī)療產(chǎn)品外包裝上的改變?yōu)槿藗兲峁┍憷?/p>
4 結語
總的來看,無論是服裝設計、室內(nèi)裝飾、醫(yī)療包裝設計,藝術設計都是通過提取微生物的某些特點運用到產(chǎn)品設計中,促使微生物學與藝術設計融合。這也為其它學科之間的融合提供了重要借鑒。目前,微生物學與藝術設計的融合面還比較簡單,融合方式也很單一。未來還需要我們對微生物、藝術設計進行更廣闊的探究,從而使藝術設計與微生物學能夠可以更好地融合。藝術設計與微生物學融合的種子已經(jīng)漸漸發(fā)芽,我們還應該對微生物學進行更深層次、更全面地研究,發(fā)掘微生物這座寶庫,提取更多的元素為藝術設計運用。本文僅僅論述了藝術設計通過微生物在服裝服飾、室內(nèi)裝飾以及醫(yī)療包裝設計上的運用這三個層面,但是這只是冰山一角,未來還可以從更多的方向來研究。藝術設計和微生物學雖然是不同領域、不同層面的學科,但是它們也是可以相融的,藝術設計能從微生物的形態(tài)結構、特征等方面提取相關的元素創(chuàng)作新的作品 [6]。社會的發(fā)展是多元化的,藝術設計亦是如此,當代藝術的語言表達不應該再局限于單一的表現(xiàn)形式和傳統(tǒng)的藝術媒介,我們應該嘗試著用新的方法或媒介來表達藝術設計。微生物學就是如此,但我們不能停止對跨學科領域的探索,還應該去發(fā)現(xiàn)更多適合藝術設計表達的媒介,相信隨著跨學科融合的深入研究,其它學科也能夠成為藝術設計表達的媒介與形式。
參考文獻
[1] 第二屆微生物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微生物學名詞(第二版)[M].北京 :科學出版社,2012.
[2] 袁維坤,袁金戈,李紅霞.藝術設計 [M].湖南 :湖南大學出版社,2012.
[3] 張志民.澳藝術家以葡萄酒制作紅裙 [EB/OL].http://news.meishujia.cn/?act=app&appid=4096&mid=8733&p=view,2021-01-11.
[4] 許鳳來,田志宏.微生物藝術在室內(nèi)設計中的應用 [J].科技視界,2020(16):232-234.
[5] 徐巍.探討低碳設計在室內(nèi)藝術設計中的運用 [J].工業(yè)設計,2017(06):108-109.
[6] 饒鑒,曾繁文.微生物新媒介――現(xiàn)代藝術設計的新起點 [J].大眾文藝,2018(02):12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