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鵬 于洋洋 孟祥德 張學(xué)玲 張俊紅
(1.天津理工大學(xué),天津市先進機電系統(tǒng)設(shè)計與智能控制重點實驗室 天津 300384;2.天津大學(xué)內(nèi)燃機燃燒學(xué)國家重點實驗室 天津300072;3.天津大學(xué)仁愛學(xué)院 天津301636;4.天津捷強動力裝備股份有限公司 天津 300410)
被動液壓減振器由于工藝成熟,成本適中等特點,在汽車懸架中得到普遍的應(yīng)用[1]。在不斷追求汽車平順性、舒適性和安全性的要求下,對被動液壓減振器減振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其動態(tài)阻尼特性對汽車的動態(tài)性能有著很大影響[2-3]。隨著減振器的長期使用,同時伴隨著失效的問題,常見的缺陷有機械損傷、裂紋、體內(nèi)凹陷、彎曲桿,活塞的破壞、失效和自然磨損等[4]。其中彎曲桿尤為突出,在使用過程中,輕微彎曲,導(dǎo)致活塞傾斜,導(dǎo)致阻尼力過大,對汽車的平順性、舒適性和安全性造成嚴重的影響,因此,該問題也成為值得研究的方向。
目前,在研究雙筒液壓減振器性能的方法中均應(yīng)用了流體力學(xué)理論,且都是基于數(shù)學(xué)模型的方法。DUYM[5]、YUNG和COLE[6]在對減振器內(nèi)部結(jié)構(gòu)和運行過程進行詳細建模的基礎(chǔ)上,提出了物理模型,分析了減振器的減振性能。陳齊平等[7]對減振器的閥系結(jié)構(gòu)進行了分析,獲得了減振器復(fù)原閥阻尼力特性曲線和內(nèi)部閥系在不同工況下的壓力場特性。BERGER[8]、LION和LOOSE[9]提出了由緩沖器、彈簧和摩擦元件組成的流變模型,分析了減振性能以及結(jié)構(gòu)參數(shù)對阻尼特性的影響。朱海燕等[10]研究了某型號雙筒液壓減振器的動態(tài)阻尼特性,通過MTS 減振器綜合性能測試示功機實驗驗證了常溫20 ℃下減振器的動態(tài)阻尼特性。鄒琳等人[11]建立了減振器阻尼力數(shù)學(xué)模型,研究了活塞桿直徑、復(fù)原閥片外半徑和沖入氣體對動態(tài)阻尼的影響。李朝峰等[12]建立了局部載荷作用下彈支環(huán)形閥片的力學(xué)模型,并討論了閥片變形的影響規(guī)律,得到閥片環(huán)形受載面積對阻尼力有顯著影響的結(jié)論。趙立軍等[13]提出了液壓減振器的油液流量與壓降關(guān)系的理論分析模型,并建立等效參數(shù)化仿真模型,分析液壓式饋能減振器外特性和能量回收特性。鄧佳林等[14]針對液壓減振器故障參數(shù)的可測性較差的特點,基于故障診斷技術(shù)研究了故障狀態(tài)下減振器的阻尼特性。孫曉幫等[15]基于能量法研究了減振器的開閥與畸變特性,得到隨充氣壓力的增加減振器抗畸變能力增強的結(jié)論。目前對充氣式液壓減振器的理論研究中大都認為活塞縫隙為環(huán)形偏心縫隙,通過縫隙時的流量計算得到阻尼力,但活塞與減振器缸筒之間存在著復(fù)雜的動態(tài)潤滑性能,尤其在活塞桿發(fā)生輕微傾斜時,導(dǎo)致活塞偏心和傾斜,活塞與缸筒產(chǎn)生楔形間隙,造成阻尼力的增加,從而影響汽車的舒適性。但目前還沒有相關(guān)的研究文獻考慮此因素求解摩擦阻尼對減振器的影響。因此,有必要考慮活塞偏心和傾斜的流體摩擦因素建立減振器系統(tǒng)的仿真模型,分析減振器活塞偏心和傾斜對減振器動態(tài)阻尼特性的影響。
液壓減振器的活塞偏心或傾斜對汽車的舒適性能有著嚴重的影響,本文作者考慮活塞偏心和傾斜與減振器缸筒之間的摩擦與潤滑因素,建立雙筒式液壓減振器的阻尼特性數(shù)學(xué)模型和動壓潤滑方程,分析了活塞偏心距比、傾斜角度,活塞傾斜時活塞運動速度、活塞半徑、活塞寬度等因素對摩擦阻尼的影響,以及各摩擦因素對減振器動態(tài)阻尼特性的影響,為改善活塞偏心和傾斜時減振器動態(tài)阻尼特性提供理論參考。
雙筒液壓減振器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如圖 1所示,左右圖分別反映了復(fù)原行程和壓縮行程的工作過程。通過自身的復(fù)原與壓縮運動,工作缸與儲油缸內(nèi)的油液流過閥系和縫隙,產(chǎn)生阻尼力,衰減振動的能量,從而吸收路面?zhèn)鱽淼臎_擊振動。
圖1 液壓減振器結(jié)構(gòu)示意Fig 1 Structure of hydraulic shock absorber
復(fù)原閥開閥前,油液流過常通節(jié)流孔和活塞縫隙,常通節(jié)流孔流量為QT,活塞縫隙流量為Qxl,其表達式為
(1)
(2)
式中:Cq為常通節(jié)流孔的流量系數(shù);AT為常通節(jié)流孔的總面積,m2;ρ為油液密度,kg/m3;dh為活塞直徑,m;μ為油液動力黏度,Pa·s;Ly為活塞軸向?qū)挾?,m;h0為活塞與缸筒之間油膜厚度,m;p1為減振器上腔壓力,Pa;p2為減振器下腔壓力,Pa。
開閥前油液從上腔室流入下腔室總流量為
Qfh=QT+Qxl
(3)
復(fù)原閥打開后,總流量Qfh是經(jīng)過常通節(jié)流孔流量QT與復(fù)原閥孔流量Qf的和;其中復(fù)原閥孔流量包括復(fù)原閥節(jié)流孔流量Qfc和環(huán)形平面縫隙流量Qff,Qfc和Qff是串聯(lián)關(guān)系即:Qfc=Qff,可得:
(4)
(5)
δrf=frf-frf0
式中:εfc為復(fù)原閥節(jié)流孔的流量系數(shù);Afc為復(fù)原閥常通孔的總面積,m2;rbf為原節(jié)流閥片的外半徑,m;rkf為復(fù)原節(jié)流閥片缺口半徑,m;δrf為復(fù)原閥片的開度,m;frf0為復(fù)原閥片的預(yù)變形量,m。
油液流過壓縮閥常通孔流量Qyc,補償閥流量Qyb的表達式為
(6)
(7)
式中:εyc為壓縮閥常通孔流量系數(shù);Ayc為壓縮閥常通孔的總面積,m2;p3為儲油腔內(nèi)的壓力,Pa;rbb為補償閥片的外半徑,m;rkb為補償閥片缺口半徑,m;δyb為補償閥片的開度,m。
閥片的變形量:
(8)
式中:hffp為閥片厚度,m;Grffp為閥片變形系數(shù)。
圓環(huán)形閥片在任意半徑r處的彎曲變形[16]為
Gr=Tc1lnr+Tc2r2lnr+Tc3r2+Tc4+TBr4
閥片變形曲線如圖2所示。
圖2 閥片變形曲線Fig 2 Deformation curve of valve plate
開閥后油液從上腔流到下腔總流量為
Qfh=QT+Qf
(9)
油液從下腔流到儲油腔總流量為
Qyd=Qyc+Qyb
(10)
儲油腔的氣體作為理想氣體,滿足方程:
p3(t)V(t)=p30V0
(11)
V(t)=V0+YAg
(12)
式中:V0為初始體積,m3;p30為初始壓力,Pa;V(t)為儲油腔內(nèi)氣體的體積,m3;Y為活塞的相對位移,m;Ag為活塞桿截面積,m2。
激勵近似認為是正弦激勵,作用于減振器得到活塞的相對位移:
(13)
由復(fù)原和壓縮行程中流經(jīng)活塞和底閥總成的油液流量與活塞速度之間的關(guān)系式(14),可計算得到減振器上腔壓力p1、減振器下腔壓力p2和儲油腔內(nèi)的壓力p3。
(14)
式中:U為活塞速度,m/s;Ah為活塞截面積,m2;Qyh為壓縮行程流經(jīng)活塞的油液流量,m3。
減振器活塞/缸筒摩擦分析的平均Reynolds方程[17]表達式如下:
(15)
實際油膜厚度h的表達式為
h=h0+hp
(16)
式中:hp為活塞外表面偏心和傾斜時的油膜厚度,m。
考慮活塞偏心和傾斜因素,如圖3所示為活塞傾斜的主視圖。圖4所示活塞傾斜的油膜厚度,活塞傾斜膜厚方程[18]為
圖3 活塞傾斜主視圖Fig 3 Front view of piston tilt
(17)
式中:e為活塞中央截面的偏心距,m;θ為始于z軸的角坐標,rad;φ為OE2與z軸的夾角,rad;γ為活塞的傾斜角,rad;β為OE2與E1E3之間的夾角,rad。
減振器活塞/缸筒流場具有收斂的潤滑間隙,采用雷諾空化[19]邊界條件,p0為標準大氣壓力,其表達式為
p(x,y=0)=p1,p(x,y=Ly)=p2
p(x=0,y)=p0,p(x=2πR,y)=p0
利用五點差分公式對方程(15)離散,活塞周向和軸向劃分m×n=125×125個等距網(wǎng)格,坐標系(i,j)表示節(jié)點位置,其中 0≤i≤m,0≤j≤n。
采用五點差分法對式(15)進行離散,如圖5所示。
圖5 五點差分法關(guān)系Fig 5 Relation of five points difference method
差分形式如下:
同理可得:
代入式(15)得到離散的Reynolds方程為
(18)
(19)
式中:k為迭代次數(shù);α為超松弛迭代因子。
采用式(20)收斂準則取σ值為10-6進行收斂性判斷:
(20)
對油膜壓力p在流體域內(nèi)數(shù)值積分,得到活塞表面油膜承載力WN,具體表達式如下:
(21)
活塞表面油膜剪切摩擦力的計算式如下:
(22)
減振器的動態(tài)阻尼特性主要由阻尼力Ff決定,對活塞進行分析可得到阻尼力的求解公式為
Ff=p1(Ah-Ag)-p2Ah+Ffyou
(23)
式中:Ah為活塞截面積,m2;Ag為活塞桿截面積,m2;Ffyou為油膜剪切摩擦力,N。
阻尼力計算流程如圖6所示。
圖6 阻尼力計算程序Fig 6 Program of damping force calculation
減振器相關(guān)參數(shù)如表1所示,由參數(shù)數(shù)據(jù)仿真可得活塞外表面的壓力p分布,如圖7所示。
表1 減振器參數(shù)
圖7所示為利用五點差分法計算的活塞在0.051 rad的傾斜角和0.5h0的偏心距時活塞與缸筒之間的壓力p,表面油膜壓力和厚度變化趨勢基本相同,偏心和傾斜使油膜厚度呈現(xiàn)典型的楔形間隙,厚度h呈現(xiàn)逐漸增加或減小的趨勢,使得活塞與缸筒之間產(chǎn)生的壓力p較大。
圖7 活塞外表面的壓力分布Fig 7 Distribution of pressure on the outer surface of piston
當活塞存在偏心和小角度傾斜時,影響減振器油膜摩擦力Ffyou和動態(tài)阻尼特性的因素有偏心距比ξ=e/h0、活塞傾斜角度γ、活塞半徑R、活塞寬度Ly。
圖8所示為不同活塞速度下活塞傾斜時活塞偏心距比ξ對油膜摩擦力的影響。偏心距比的增加,使得在活塞與缸筒之間的油膜厚度h逐漸減少,楔形間隙逐漸變化,導(dǎo)致活塞外表面壓力p增加,利用公式(22)計算可得到活塞與缸筒之間的油膜摩擦力增加。偏心距比ξ在0~0.96之間,隨ξ的增加,摩擦力Ffyou增加。ξ在0~0.91之間摩擦力Ffyou呈二次函數(shù)形式增加,ξ較小時,增加緩慢,ξ較大時增加較快;當ξ大于0.91時,摩擦力Ffyou呈一次函數(shù)形式增加,且斜率較大,增加較快。摩擦力Ffyou隨活塞速度U的增加而增加?;钊獗砻鎵毫的增加,導(dǎo)致初始壓力p1和p2的增加,以及油膜摩擦力Ffyou的增加,導(dǎo)致示功圖面積和阻尼力的增加,如圖9所示為活塞傾斜時示功圖隨活塞偏心距比ξ的變化情況,示功圖面積隨活塞偏心距比ξ的增加而增加,且ξ越大,面積增加速率越大。圖10所示為活塞傾斜時速度特性隨ξ的變化情況,可知隨ξ的增加,阻尼力增加,且ξ越大,阻尼力增加速率越大。
圖8 不同活塞速度下摩擦力Ffyou隨偏心距比ξ的變化Fig 8 Variation of oil film friction Ffyou with eccentricity ratioξ under different piston speed
圖9 示功圖隨偏心距比ξ的變化Fig 9 Variation of indicator diagram witheccentricity ratio ξ
圖10 速度特性隨偏心距比ξ的變化Fig 10 Variation of characteristic of velocitywith eccentricity ratio ξ
圖11所示為不同活塞速度下活塞傾斜角度γ對摩擦力的影響?;钊麅A斜角度γ的增加,使得在活塞與缸筒之間的油膜厚度h逐漸減少,楔形間隙逐漸變化,導(dǎo)致活塞外表面壓力p增加,利用公式(22)計算可得到活塞與缸筒之間的油膜摩擦力增加?;钊麅A斜角度γ在0.005~0.51 rad之間,隨γ的增加,摩擦力Ffyou增加,摩擦力Ffyou隨活塞速度U的增加而增加?;钊獗砻鎵毫的增加,導(dǎo)致初始壓力p1和p2的增加,以及油膜摩擦力Ffyou的增加,導(dǎo)致示功圖面積和阻尼力的增加,如圖12所示為活塞傾斜時示功圖隨活塞傾斜角度γ的變化情況,示功圖面積隨活塞傾斜角度γ的增加而增加,阻尼力也增加。圖13所示為活塞傾斜時速度特性隨活塞傾斜角度γ的變化情況,可知隨活塞傾斜角度γ的增加,阻尼力增加。
圖11 不同活塞速度下摩擦力Ffyou隨活塞傾斜角度γ的變化Fig 11 Variation of oil film friction Ffyou with piston inclinationangle γ under different piston speed
圖12 示功圖隨活塞傾斜角度γ的變化Fig 12 Variation of indicator diagram withpiston inclination angle γ
圖13 速度特性隨活塞傾斜角度γ的變化Fig 13 Variation of characteristic of velocity withpiston inclination angle γ
圖14所示是不同活塞速度下活塞傾斜時活塞半徑R對摩擦力的影響?;钊麅A斜時活塞半徑R的增加,使得在活塞與缸筒之間的油膜厚度h變化程度減少,導(dǎo)致活塞外表面壓力p減小,利用公式(22)計算可得到活塞與缸筒之間的油膜摩擦力減小。活塞半徑R在8~30 mm之間,隨活塞半徑R的增加,摩擦力Ffyou逐漸減小,摩擦力Ffyou隨活塞速度U的增加而增加?;钊獗砻鎵毫的減小,導(dǎo)致初始壓力p1和p2的減小,以及油膜摩擦力Ffyou的減小,導(dǎo)致示功圖面積和阻尼力的減小,如圖15所示為活塞傾斜時示功圖隨活塞半徑R的變化情況,活塞半徑R在8~18 mm時,截面面積隨活塞半徑R的增加而增加,復(fù)原阻尼力減小,壓縮阻尼力增加;活塞半徑R在18~30 mm時,截面面積隨活塞半徑R的增加而減小,阻尼力減小。圖16所示為活塞傾斜時速度特性隨活塞半徑R的變化情況,活塞半徑R在8~18 mm時,隨活塞半徑R的增加,復(fù)原阻尼力減小,壓縮阻尼力增加;活塞半徑R在18~30 nm時,隨活塞半徑R的增加,阻尼力減小。
圖14 不同活塞速度下摩擦力Ffyou隨活塞半徑R的變化Fig 14 Variation of oil film friction Ffyou with pistonradius R under different piston speed
圖15 示功圖隨活塞半徑R的變化Fig 15 Variation of indicator diagram with piston radius R
圖16 速度特性隨活塞半徑R的變化Fig 16 Variation of characteristic of velocity with piston radius R
圖17所示為不同活塞速度下活塞傾斜時活塞寬度Ly對摩擦力的影響。
圖17 不同活塞速度下摩擦力Ffyou隨活塞寬度Ly的變化Fig 17 Variation of oil film friction Ffyou with pistonwidth Ly under different piston speed
活塞寬度Ly的增加,使得在活塞與缸筒之間的油膜厚度h的變化區(qū)間增加,楔形間隙逐漸變化,導(dǎo)致活塞外表面壓力p增加,利用公式(22)計算可得到活塞與缸筒之間的油膜摩擦力增加??棙?gòu)深度Ly在5.5~20 mm之間,隨活塞寬度Ly的增加,摩擦力Ffyou增加,摩擦力Ffyou隨活塞速度U的增加而增加。活塞外表面壓力p的增加,導(dǎo)致初始壓力p1和p2的增加,以及油膜摩擦力Ffyou的增加,導(dǎo)致示功圖面積和阻尼力的增加,如圖18所示為活塞傾斜時示功圖隨活塞寬度Ly的變化情況,示功圖面積隨活塞寬度Ly的增加而增加,阻尼力也增加。圖19所示為活塞傾斜時速度特性隨活塞寬度Ly的變化情況,隨活塞寬度Ly的增加,阻尼力增加。
圖18 示功圖隨活塞寬度Ly的變化Fig 18 Variation of indicator diagramwith piston width Ly
圖19 速度特性隨活塞寬度Ly的變化Fig 19 Variation of characteristic of velocitywith piston width Ly
在活塞偏心距比ξ為0.55,活塞傾斜角度γ為0.051 rad,活塞半徑R為12 mm,活塞寬度Ly為20.5 mm時,模擬不同活塞位移和不同活塞速度下減振器阻尼特性,結(jié)果如圖20所示。結(jié)果表明,與活塞未偏心和未傾斜相比,由于偏心和傾斜導(dǎo)致初始壓力p1和p2的增加,以及油膜摩擦力Ffyou的增加,從而導(dǎo)致減振器的示功圖面積增加,功率提高,速度特性曲線斜率增大。如圖20(b)所示,減振器活塞發(fā)生偏心傾斜時,造成阻尼力的大幅增大,且隨著活塞速度增大,活塞發(fā)生偏心傾斜時的阻尼力增幅更大。如當活塞以1 m/s的速度運動時,活塞未偏心和傾斜時,計算出復(fù)原阻尼力為5 317 N,壓縮阻尼力為3 873 N;活塞偏心和傾斜時,計算出復(fù)原阻尼力為7 451 N,相比未偏心和傾斜時提高了40.14%,計算出壓縮阻尼力為4 897 N,相比未偏心和傾斜時提高了26.44%。如果阻尼力過大,會嚴重影響行駛的舒適性能。因此,在減振器活塞發(fā)生偏心傾斜時會造成阻尼力的大幅增大,嚴重影響行駛的舒適性能,且速度越快越嚴重影響舒適性。
(1)考慮活塞偏心和傾斜影響,研究活塞與缸筒之間的摩擦阻尼,建立雙筒液壓減振器阻尼力數(shù)學(xué)模型,并得到了相應(yīng)的阻尼力表達式。
(2)活塞傾斜時減振器活塞與缸筒之間的摩擦力Ffyou隨活塞速度U的增加而增加,隨偏心距比ξ的增加而增加,隨活塞傾斜角度γ的增加而增加,隨活塞半徑R的增加而減小,隨活塞寬度Ly的增加而增加。
(3)在減振器活塞發(fā)生傾斜時,造成阻尼力的大幅增加,嚴重影響行駛的舒適性能,且活塞速度越快,對舒適性影響越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