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閩景
“只要我還有一口氣,我就要站在講臺上,傾盡全力,奉獻所有,九死亦無悔?!?021年6月29日,張桂梅在“七一勛章”頒授儀式上講道。張桂梅是真正的時代楷模、時代英雄。疾病纏身的她,創(chuàng)辦華坪兒童之家,讓172 個孤兒有了溫暖的家,創(chuàng)辦華坪女子高中,讓近2000個女孩免費學習考進大學,她教會了大山里的女孩用知識改變命運,阻斷貧困的代際傳遞,她用生命托起了大山的希望。
張桂梅的可敬在于其堅守住了以人民為中心的辦學理念。華坪女高不設(shè)門檻、不收學費,辦學理念真誠質(zhì)樸,讓人感受到了人格的偉大和教育的初心。相比一些超級中學,通過“掐尖”來制造高考神話,通過公私不分辦學和超大規(guī)模招生來制造優(yōu)質(zhì)生源壟斷,通過催生教育焦慮來形成市場效應,然后謀求上市,這種以資本為中心,以盈利為目的,把孩子們當作工具來圈錢的做法,完全背離了教育的初心和教育方向,辦學者實際上已經(jīng)演變成為教育資本家。在張桂梅面前,他們應該感到羞愧。
張桂梅的可敬在于其努力踐行教育理想。教育,不僅僅是在傳授知識,更在于改變的力量。她無兒無女、無房無車,幾十年愛生如子,讓山村女孩從認命變?yōu)椴徽J命,從柔弱變?yōu)閺姶?,是張桂梅教育實踐最感動人心之處。華坪女高的孩子們后來從事的職業(yè)大多是醫(yī)生、教師、警察、軍人,看似普通的崗位,徹底打破了山村女孩祖祖輩輩貧窮無助的命運,讓她們和她們的后代擁有了選擇自己人生的權(quán)利與能力?!拔疑鷣砭褪歉呱蕉窍鳎矣谌悍逯畮p俯視平庸的溝壑。我生來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偉人之肩藐視卑微的懦夫!”華坪女子高中令人熱血沸騰的誓詞告訴我們:雖然大多數(shù)孩子會成為平凡而普通的人,但在平凡普通的崗位上,也可以擁有崇高的生命境界和高質(zhì)量的生活,這就是教育應該賦予每個人的靈性、自由和人文精神。有些學校也希望激勵孩子們努力學習,但是卻用“提高一分,干倒千人”的誓詞,樹立“考上名校去城里拱白菜”的目標,孰高孰低,一目了然。
張桂梅的可敬在于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有人說華坪女高采用的是灌輸式教學法,學校沒有給學生相對自由的求學氛圍,甚至把時間精準量化到分鐘,孩子們每天五點多起床,一直要拼命刷題。據(jù)說張桂梅也嘗試過寬松的教學方法,但是面對基礎(chǔ)薄弱的學生,只有這種看似不自由的學習方法,才能讓孩子們通過三年學習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績。教育工作需要理想,又最需要實事求是。電影《放牛班的春天》里,馬修老師用音樂教育改變了一群孩子的未來,有效而美好,但是音樂教育對華坪女高的孩子們來說,未必有效。同時,我們也需要對高中學生學習負擔有一個辯證的理解,減負最好的辦法,是提高學生承受負擔的能力。能夠承受別人不能承受的負擔和責任,是一個人的核心競爭力,也是城市和國家的核心競爭力,是比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教育目的之一。倡導減負,不是不需要學生努力學習、刻苦奮斗,關(guān)鍵問題是我們的教育者能否尋找恰當?shù)慕逃椒?,讓孩子們能夠充滿學習興趣,享受奮斗的快樂,在學習中磨礪精神、塑造理想、增添勇氣。
張桂梅的可敬在于心無旁騖地投身教育事業(yè)。世界變化很快,各種新誘惑、新概念充斥在教育領(lǐng)域,而張桂梅始終貼在孩子們身邊,把所有的一切都獻給了孩子們,在十分艱苦的環(huán)境里,堅守著教育的純粹和理想,她那份“三九嚴寒何所懼,一片丹心向陽開”的紅梅精神值得大家學習。經(jīng)過幾代人的努力,我國已經(jīng)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正向著建設(shè)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的目標奮進。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未來的建設(shè)者和接班人需要更強大的責任感和變革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這個責任比教育脫貧的難度還要大,需要教育者們?nèi)褙炞⒌厮伎己蛯嵺`,需要我們把握問題的實質(zhì)去攻堅克難。看似柔弱的張桂梅,擁有著強大的精神力量,恰恰是我們這個時代最需要的使命擔當和英雄氣質(zh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