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茜琳
編者按:賀友直從事連環(huán)畫創(chuàng)作50多年,是著名的連環(huán)畫家和線描大師,被譽為“故事圣手,白描泰斗”。《幼兒美術》的《繪本》專欄不是第一次為讀者朋友推薦賀友直先生的連環(huán)畫作品了,比如2019年第6期給朋友們推薦了連環(huán)畫故事《包公審石頭》,2020年第1期推薦了《胖子和瘦子》和《曹沖稱象》,這些作品都出自賀友直之手。此次專欄為何推薦賀友直所繪的《大畫家給孩子的中國節(jié)日故事》這套連環(huán)畫作品給家長朋友做親子共讀?一起來瞧瞧!
對于當代父母而言,提到給3—6歲孩子進行親子共讀,普遍第一反應是琳瑯滿目的繪本。臺灣地區(qū)繪本閱讀推廣人郝廣才在《好繪本如何好》的開篇,就用“picture book”對繪本進行了說明,即運用一組連貫圖畫,去表達一個故事,或一個主題,“畫面連貫韻律的好壞,決定了一本繪本的好壞。圖畫連貫不起來,故事就體現(xiàn)不出來?!碑嬅鎸L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從這個角度看,我們不妨把連環(huán)畫稱為中國式繪本。
但是,并非所有連環(huán)畫都適合兒童閱讀,尤其用作親子共讀的讀本,對圖畫部分有更高的要求。賀友直曾在2012年九十歲高齡時接受《東方早報·藝術評論》專訪,提到給孩子創(chuàng)作的連環(huán)畫時,他說:“要好好地調查,分層次地調查,讀者喜歡什么,你要小孩子看老人的連環(huán)畫這是不可能的,你必須要有一批人、有童心的人去畫兒童的連環(huán)畫。我們現(xiàn)在畫出來的東西都是老氣橫秋,不是給小孩子看的。你必須像豐子愷那樣,有一顆童心,畫出來的是兒童要看的?!?/p>
基于這樣的思維,賀友直在晚年為孩子們創(chuàng)作了大放異彩的《大畫家給孩子的中國節(jié)日故事》連環(huán)畫系列。這套連環(huán)畫包含《元宵節(jié)》《龍頭節(jié)》《上巳節(jié)》《寒食節(jié)》《端午節(jié)》《乞巧姐》《中元節(jié)》《中秋節(jié)》《重陽節(jié)》《臘八節(jié)》《祭灶節(jié)》《春節(jié)》等12個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故事。賀友直為全套圖書奉獻了近200張繪畫作品,每幅作品飽含他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生活的理解與感悟,同時通過俏皮、幽默與智慧的繪畫語言踐行自己關于兒童連環(huán)畫創(chuàng)作的理解。
一言以蔽之,故事性、表演性及細節(jié)性是他繪畫語言的重要特點,也是為何我們選擇這套連環(huán)畫作品給家長朋友們做親子共讀的重要原因。下面結合這套書里的內容和具體畫面一起細聊。
下圖是《端午節(jié)》故事里的一頁插圖。如果不看文字,畫面的故事感也躍然紙上。對于賀友直而言,即便是畫單幅作品,也要呈現(xiàn)故事內容。在這幅畫面中,屈原被一群魚蝦團團圍住,他的身體蜷成一團;圈圈之外,百姓們擔心投入汨羅江的屈原被魚蝦吃掉,正拿著各種裝滿食物的盛器,紛紛對魚蝦做投喂的動作。通過這幅圖,我們既看到了投入汨羅江的屈原,也看到了被魚蝦圍住的屈原,更看到了百姓們?yōu)楸苊馇霍~蝦吃掉肉身而做的努力,百姓們對屈原的愛護之情也從而呼之欲出了。
在《龍頭節(jié)》的故事中,百姓們?yōu)榫扔颀埖教帉ふ視_花的金豆豆。后來,集市上走來一個老媽媽,她肩上扛著的布袋破了一個洞,從洞里面掉出來許多金黃色的玉米,這些玉米稀里嘩啦落了一地,在地上一蹦三跳,活像金豆豆。圍觀的人們從中獲得啟發(fā),笑逐顏開起來。左頁這幅畫面,描繪的正是人們“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之后的喜悅場景。這幅畫給人的畫面感和代入感很強。畫面中間的老媽媽和路人正低頭看著破洞口袋掉出來的玉米。周邊圍觀的人們,有的在竊竊私語、喜形于色地討論著,有的兩眼盯著捧在手心里的玉米喜笑顏開,有的雙手撐著雙腿膝蓋俯身凝視著地上的玉米,有的一手拍著腦門、一手捧著玉米,喜不自禁……人們找到方法后心滿意足的心情與豁然開朗、喜滋滋的神態(tài),就這般活靈活現(xiàn)地展現(xiàn)讀者面前,讀者仿佛自己走進畫面中與眾人一起為此歡呼雀躍。
這就是賀友直所說的繪畫語言的表演能力。在他的眼里,畫連環(huán)畫最難的是畫家的“表演能力”,畫家是否能夠在紙上做戲,即讓畫面中的人物活起來。這種繪畫語言的表演能力被賀友直運用得爐火純青。比如在《上巳節(jié)》故事中,賀友直筆下的人物形象鮮活而生動,他們的動作、表情與神態(tài),都無不帶戲。人們在三月初三這一天成群結隊到水邊清潔身體、祛除病氣。在畫面中,人們不顧暮春的寒涼,迫不及待褪去衣衫,爭相跳進水里的情形,仿佛就發(fā)生在我們面前。人們在水里自由暢快地嬉戲、打鬧,在花樹下泡在水中的小男孩正專心致志地聽爺爺講故事,岸上花樹后邊露出兩個腦袋,他們正彎著背邊竊竊私語邊享受春日好時光……當視線再回到水中,我們看見一個男人正舒服地撓著自己的胳肢窩,這個細節(jié)描寫讓我們同時也領略了一番賀友直繪畫語言的俏皮感。
賀友直特別強調連環(huán)畫的細節(jié)性。他認為,文字有文字的細節(jié),繪畫有繪畫的細節(jié),繪畫的細節(jié)要受眾看得懂。在《臘八節(jié)》中,老母親臨終前牽掛自己懶惰成性的兒子兒媳,叮嚀兒媳婦“好吃懶做,肚子挨餓”的時候,兒媳婦坐在床沿邊,翹著腿,斜眼往邊上看,一只手搭在腿上,另一只手摳著鼻孔……通過這些細節(jié)描寫,人物形象立即栩栩如生起來。兒媳婦的好吃懶做、心不在焉,對婆婆的忠告嗤之以鼻,對婆婆不久于人世的漠然態(tài)度,都通過這些細節(jié)動作惟妙惟肖地展現(xiàn)了出來。
再比如在《重陽節(jié)》故事中,恒景拜師學藝,跟著費長房和師兄弟們勤學苦練,賀友直在畫面的四個角落,巧妙地利用一年四季不同的植物品種這個細節(jié),象征時間的流逝。這個細節(jié)配合畫面中圍繞著師父、呈不同舞劍身姿的恒景,向我們訴說著他經年累月的努力。賀友直繪畫語言的智慧,通過這幅畫面也可見一斑了。
對賀友直而言,“畫畫連接著兩頭,一頭是生活,一頭是受眾的體驗,要把這兩樣東西對起來?!边@樣的認知始終貫穿于他為孩子們創(chuàng)作的這套連環(huán)畫讀本中。也正是賀友直帶著對生活這樣的觀察與感悟來創(chuàng)作,才使得這套連環(huán)畫作品的繪畫語言充滿了故事性、表演性和細節(jié)性,成為我們《繪本》欄目推薦作為親子共讀必備的連環(huán)畫讀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