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景雪
[摘 ? ? ? ? ? 要] ?培智學校學生能力發(fā)展與普通學校學生不同,他們存在智力障礙、認知障礙、行為障礙、情緒障礙及溝通障礙等問題。隨著年齡及學段的增加,培智學生各方面的能力也會有所變化,因此,培智學生的發(fā)展需求較之前也會有所變化。在沒有課標的情況下,根據培智學校中職學生學情,結合學生發(fā)展需求及時代發(fā)展特點,對音樂課堂教學理念、教學內容、教學手段、課程資源進行探索與實踐,以促進培智學校中職學生更加全面地發(fā)展。
[關 ? ?鍵 ? 詞] ?培智中職學生;身心發(fā)展特點;音樂教學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21)25-0224-02
一、培智中職音樂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
目前,培智學校學生一般為智力障礙學生、自閉癥譜系學生與腦性癱瘓學生。智力障礙學生智力一般低于正常人,且存在一定的社會行為能力障礙。自閉癥譜系學生主要存在語言交流障礙、社會性互動障礙、重復刻板的行為模式及情緒障礙。腦性癱瘓是指由于胎兒和嬰兒階段腦部受到非進行性損傷而引起的運動與姿勢發(fā)育的活動受限,表現為中樞性運動障礙和姿勢異常。因此,腦性癱瘓學生在有肢體障礙的同時具有智力障礙,并伴有溝通交流及社會適應障礙等。隨著年齡及學段的增加,其發(fā)展需求較之培智義務教育段學生的需求有較多的變化,中職學生的發(fā)展更加傾向于職業(yè)發(fā)展。加之目前培智學校招收的學生多為義務教育段學生,培智中職段學生較少,培智中職學生的音樂教學有較多需要完善與探索的地方。本文提出培智中職音樂教學存在的兩個問題。
(一)國家未統(tǒng)一頒布培智中職段音樂課程標準
課程標準規(guī)定了課程性質、課程內容與目標、課程理念及課程實施建議等指導性內容,是教師實施教學的指導性文件。課程標準為教師對課程內容及教學目標的把握,對教學理念的理解,為教學內容的設計提供了明確的方向。
目前,我國僅有國家統(tǒng)一頒布的《培智學校義務教育唱游與律動課程標準》,該標準針對義務教育段培智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結合唱游與律動這門課程的性質,構建了“感受與欣賞”“演唱”“音樂游戲”“律動”四個領域,并且滲透康復理念,以發(fā)展學生各方面能力。培智中職段學生在身心發(fā)展、自我認知及評價、社會需求等方面較之培智義務教育段學生都有較大變化。如,中職段學生隨著年齡的增長要逐漸融入社會,需要循序漸進地了解社會發(fā)展,有一定的社會生存能力,較之義務教育段學生對提高社會適應能力有更強烈的需求。因此,在課程內容及目標上,已有的《培智學校義務教育唱游與律動課程標準》已經不適應培智中職段學生的發(fā)展。
(二)音樂教材有待開發(fā)
教材依據課程標準編制,是系統(tǒng)反映學科內容的教學用書。教材具體體現了課程標準中規(guī)定的課程內容與教學目標,是課程標準的具體化。目前,國家推行的培智學校音樂教材為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適用于全日制培智學校一至九年級學生,該教材為試用教材。然而,各地各校學生障礙情況較為復雜,且同年級不同班級、同班級不同學生的障礙情況也參差不齊,使用固定的教材往往不適應學生的需求與發(fā)展。并且,培智中職段學生在需求與發(fā)展上也有變化,教師在教學時應當根據學情選擇適合的教學內容,因此,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年齡的增長以及學生障礙程度的不同而開發(fā)相應的校本教材,進行個別化教育,以促進學生發(fā)展非常重要。
二、培智中職學生音樂教學探索與實踐
目前,我國培智學校中職段音樂教學有較多需要探索的教學因素,如教學目標及教學理念的確定、教學內容的選擇、校本教材的開發(fā)、教學形式、教學手段等教學因素都需要認真探索與實踐。
(一)教學理念
培智中職學生在障礙類型上較為復雜,因此,依然會存在智力障礙、行為障礙、情緒障礙及溝通障礙等問題。不同的是,隨著身心的發(fā)展,培智中職學生已經進入青春期,對自己的認知、各種人際關系的認知、社會的認知以及情感的需求都發(fā)生新的變化。因此,根據培智中職學生的需求,應當繼續(xù)保持醫(yī)教結合的理念,教師需將康復理念與教學相結合,將音樂治療融入課堂教學,實行個別化教育,根據學生不同學情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及教學方式,做到一生一案。
在進行教學設計時,針對腦性癱瘓學生智力障礙及自閉癥學生更加傾向“動”與“靜”結合的身心特點加之簡單的音樂律動,更加容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更好地融入課堂,教師應在教學時適當地加入音樂律動。培智學生中有較多學生的發(fā)音及溝通能力都有所欠缺,可以在音樂課堂中加入簡單的歌唱發(fā)聲練習及適齡的音樂游戲,通過發(fā)聲練習著重練習口型及發(fā)音部位以增強發(fā)音能力,通過音樂游戲提高交往能力。制定符合學生發(fā)展的教學目標,并且通過簡單易行的音樂表演實踐活動提升培智學生的自信心,學生通過音樂表演活動可以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更好地展現自己。
(二)教學內容的制定及校本教材的開發(fā)
目前,我國推行的培智音樂教材為人民教育出版社于1994年首次出版的試用教材,該教材適用于一至九年級培智學生。由于不斷變化的學生情況及時代的發(fā)展,教學內容也應隨之發(fā)生改變。因此,根據本校學生的年齡段及身心發(fā)展特點制定適合的教學內容、開發(fā)適用的校本教材就變得尤為重要。
然而,教學內容及校本教材都要根據課程標準來制定與開發(fā)。前面提到,目前我國培智音樂課程標準只有國家統(tǒng)一頒布的《培智學校義務教育唱游與律動課程標準》,該標準構建了“感受與欣賞”“演唱”“音樂游戲”“律動”四個領域。根據培智中職學生身心發(fā)展特點及需求,可將以上標準中規(guī)定的教學內容及教材內容做調整與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