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華
【摘要】初中班主任在學生的學習與生活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班主任教師不僅需要完成日常的教學任務,還需要進行班級日常生活的管理。班主任教師對于學生而言既是可以值得信任的交流對象,同時也是家長了解孩子在學校學習的紐帶。班主任教師需要利用課余教學時間,充分了解班級中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做到因材施教,針對學生的不同性格和問題進行引導,給每個孩子成長進步的空間,進而促使教育教學工作更好的為學生的成長進行服務。
【關鍵詞】管理;班級;以人為本
前言:初中班主任在對學生進行班級管理的同時,要緊跟教育發(fā)展的潮流。班主任在班級當中承擔著重要的管理角色,除了需要對學生進行高質(zhì)量的文化知識教學,還需要具備獨特的班級管理能力。初中階段正是學生成長教育的關鍵階段,教師需要注重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行為習慣,讓學生保持高尚的行為品質(zhì)。初中階段學生心理素質(zhì)比較弱,教師針對學生學習中產(chǎn)生的問題要注意適當?shù)姆绞椒椒?,通過創(chuàng)新性的思維對班級工作進行管理,不斷調(diào)整課堂教學的策略。
一、培養(yǎng)自我管理意識,增強辨別是非能力
學生在班主任的帶領之下進行文化知識的學習,需要樹立自我管理的意識,并不能在課堂上單純聽教師進行知識的講解。學生是具有獨立自主意識的個體,他們有著自身的價值觀念,班主任教師對學生進行班級管理最主要的目的是不斷領導學生走向正確的道路,讓學生在教師的帶領下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班主任教師在這一過程中一定要實施一系列措施,對學生進行不斷的引導和影響,讓學生養(yǎng)成自我管理的意識,才能夠在以人為本教學理念的引導之下,幫助學生樹立辨別是非的學習能力。例如:教師在日常的班級管理中,可以在召開班會之前,為學生布置班會探究任務,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進行問題的解決,讓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在進行文化知識接受中存在的不足,然后想辦法進行問題的解決,逐步提高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學生在參與班會的過程中會認識到在今后的學習中,應該積極參與到班級的團體活動中,促使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提升。在班級管理的過程中,學生是重要的因素,教師要讓學生作為班級管理的主體,提高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二、注意觀察學生情況,關愛學生鼓勵學生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堅持以人為本的課堂教學理念,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發(fā)展情況,在平時的教學中觀察學生的思想和舉動,通過教師的逐步引導,學生能夠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不斷糾正自己的不良學習行為。尤其是班級中一部分學生會有自己的個性差異,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尊重和理解,針對學生的不同差異進行針對性的教學管理,這樣班級中的學生才能在教師的帶領下得到成長和進步。教師也要不斷探求多種課堂教學方式,了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個性差異,這樣才能在學生出現(xiàn)學習問題之后進行及時的引導。例如:初中階段雖然有部分學生文化課程學習成績不太好,但是他們在參與班級活動中有很大的優(yōu)勢,他們在文體活動中能夠更好的展示自我,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在活動中的表現(xiàn)對學生進行鼓勵和表揚,這樣學生能夠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關愛,他們會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文化知識的學習過程中,在學生集中注意力的前提下,教師對學生多進行鼓勵和肯定,這樣能夠有效的提高教師在課堂上的教學管理水平,學生也能夠得到與自己能力相適應的發(fā)展。
三、正視學生存在問題,積極正向引導學生
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青春期,而且學生在家庭中容易受到家人的寵愛,他們難免會存在自尊心強、敏感自私的情況。教師在對學生進行班級管理的過程中,要正視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基于以人為本的教學管理理念,引導學生對于問題的來龍去脈進行了解,并且結合學生的性格特點,從學生長遠的發(fā)展角度對學生進行引導,盡量避免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嚴厲的批評,這樣容易造成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出現(xiàn)心理負擔的情況。例如:初中階段學生由于自身思想不夠成熟,因為一些虛榮心,想拿到更好的考試成績,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考試作弊的情況,但是學生并沒有意識到考試作弊對自己未來成長與發(fā)展帶來的危害。班主任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育教學的時候,需要引導學生對于作弊的嚴重性進行認識,只有做到誠實守信,才能夠在未來走向社會之后,更好的為人處事。在班級日常事物的管理中,教師做到對學生進行嚴格管理,同時也讓學生樹立誠實守信的學習意識,這樣學生在步入社會之后才能夠做到自覺守信。
四、積極溝通聯(lián)系家長,做到系統(tǒng)連貫教學
班主任教師是學校與家庭之間的橋梁,班主任教師只有協(xié)調(diào)好與家長之間的關系,才能夠構建和諧的教育環(huán)境,為班級學生健康成長注入學習的動力。因此,班主任教師要積極的與班級中學生的家長進行溝通交流,在學生成長與發(fā)展中出現(xiàn)問題之后及時的進行溝通交流。班主任教師在平時教學之余,可以深入走進學生的家庭中進行溝通,針對學生在學習中出現(xiàn)的問題制定教育對策,將對學生的教育管理延伸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之中,進而為學生構建和諧的教育氛圍,讓學生在高質(zhì)量的教學氛圍中得到學習效果的提升。例如:為了為學生構建高效率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教師要積極主動的和家長進行溝通交流,讓家長了解孩子在學校的學習和生活情況,爭取在家長和教師的共同努力之下做到系統(tǒng)化的教學。
結語:班主任是陪伴學生最長的老師,在班級里,班主任需要為學生貫徹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尊重學生在班級管理中的主體地位,根據(jù)學生的性格特點和學習能力,對學生進行個性化的班級管理。這樣學生能夠在教師的逐步引導之下提高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參考文獻:
[1]劉良勇.分析初中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級管理工作——基于"以生為本"的視角[J].商情,2020(11):211.
[2]譚巧珍.以生為本的初中班級高效管理的策略探討[J].新智慧,2020(15):21.
[3]謝粉霞.初中班主任如何"以生為本"做好班級管理工作[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9,13(2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