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應海
在以寫人為主的記敘文中,人物活則文章活,人物有精神,文章才有味道。因此,是否寫出人物的精神,無疑是文章能否成功的關鍵所在。
那怎樣才能寫出人物的精神,讓人物形象躍然紙上,讓文章讀起來有滋有味,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讓讀者從人物身上吸取到正能量呢?
同學們可以按以下幾步去做:
第一步:正確理解精神一詞。這里的人物精神,實際上是指人物所獨有的思想、氣質(zhì)、品性等。說得再通俗一點,就是指人的風采神韻。比如鄧稼先對祖國的熱愛,對事業(yè)的盡職;比如聞一多做為學者的鍥而不舍,做為革命家的勇敢無畏;比如魯迅先生對青年人的愛護,以及做事的極端認真等。不難看出,精神應該是積極向上的,充滿正能量的個性品質(zhì)。消極、頹廢的東西絕不能稱之為精神。這是一個原則性問題,如果在這一點上出錯,那么文章的立意就有問題。比如,你把那些以欺負同學為樂的人稱之為有精神,把那些為了吸引公眾眼球而不守公德、故意出言不遜的人稱之為有精神,把性格叛逆,和老師、父母對著干的人稱之為有精神,從正面去寫他們的故事,那這樣的作文顯然是有問題的。
第二步:尋找有精神的人物。生活中,有個性的人物一定會很多,但有個性并不意味著有精神。什么樣的人是有精神的人呢?這樣的人物在哪里呢?一是我們的生活中熟悉或不熟悉的人,這樣的人在家庭、學校、社區(qū),以及其它公共場所,隨處可見。比如堅忍不拔的爸爸,心地善良的媽媽,勤奮好學的同學,兢兢業(yè)業(yè)的老師,臨危不懼的鄰居,見義勇為的環(huán)衛(wèi)工人……這些人身上都有一股精神,都是很好的寫作對象。二是藝術作品中的人物,像《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的保爾·柯察金,他從一名受人欺凌的童工,成長為一名英勇的布爾什維克戰(zhàn)士,最后在雙目失明的情況下,又成為一名作家?!氨柧瘛背蔀橐淮忠淮说木袷臣Z,鼓舞了無數(shù)人克服千難萬險去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再如電影《八佰》中的舍身為國的抗日官兵,他們孤軍堅守最后的防線,與日寇鏖戰(zhàn)四天,譜寫了一曲抗戰(zhàn)壯歌,他們更是有精神的人物。
三是我們自己。許多人自身就是一個樂觀向上、努力進取的人,聚焦自身,一樣能找到與眾不同的精神。
相信經(jīng)過一番尋找,每位同學都能找出不少有精神的人物,如此一來,寫誰的問題就解決了。
第三步:觀察人物獨特的精神。從眾多有精神的人物中確定好寫作對象,接下來,就應回過頭來對擬寫人物進行梳理和分析,準確把握他的精神實質(zhì),獲取能體現(xiàn)這種精神的各種素材,包括人物自身的故事,一些典型的外貌、動作、神態(tài)、心理等。必要時,可以對人物進行進一步的觀察和挖掘,還可以對他人進行采訪,從側(cè)面了解所要描寫的人物。一旦占有了足夠的資料,讓“食材”豐富起來,下面的“烹飪”過程就輕松多了。
第四步:把人物精神寫出來。要想把人物精神表現(xiàn)出來,首先要精選典型事例,以此來塑造人物形象。像《鄧稼先》一文,為了寫鄧稼先對待工作的態(tài)度,文中列舉了他下井遇到危險時,人們勸他回去,他卻說“我不能走”。這一典型事例突出了他危急關頭沉著堅定、身先士卒的高貴品質(zhì),可謂事半功倍。
其次,可對人物的外貌、神態(tài)、語言、動作、心理等展開描寫,以突出人物精神。比如在《說和做》一文中,寫聞一多在群眾大會上大罵特務,并指著這群敗類說:“你們站出來!你們站出來!”兩聲厲喝,一個斗士的形象躍然紙上。描寫過程中,特別提醒大家的是,一定要多寫細節(jié),因為細節(jié)更能體現(xiàn)人物的精神品質(zhì)。不妨來看《回憶魯迅先生》中魯迅寄書的那部分內(nèi)容,文中寫道:“魯迅先生把書包好了,用細繩捆上,那包方方正正的,連一個角也不準歪一點或扁一點,而后拿著剪刀,把捆書的那繩頭都剪得整整齊齊?!边@一細節(jié)描寫中,魯迅先生的認真、細致被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再次,可適當運用一些寫作技巧。比如在正面描寫的同時,可適當進行側(cè)面描寫,像寫見義勇為者,就可通過旁人的贊嘆來進一步突出主人公的勇敢。比如可在文中適當進行抒情和議論,以此來點明主旨,突出人物的精神品質(zh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