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玲鈴
摘要:童話是兒童文學的一種樣式,她通過豐富的想象、優(yōu)美的語言刻畫了動人的情節(jié)、真實可感的環(huán)境以及有血有肉的人物(動物)形象,寄寓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因為這種文體在表達方式上的可親可愛,更因之她能夠在潛移默化之中陶冶學生的情操,因此深受師生的喜歡。在各種版本的小學語文教材中,都收入了許多的童話故事。鑒于此,文章結合筆者多年工作經(jīng)驗,對新課程下小學語文開展童話創(chuàng)新教學的思考發(fā)表了一些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望與諸位同仁共同學習,共同為基礎教育行業(yè)奉獻一份力量。
關鍵詞:小學語文;童話創(chuàng)新教學;思考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09-308
引言
兒童的成長不僅包括身體的發(fā)育,心理發(fā)育也同樣重要。小學語文教學是開展德育、情感教育、美育等的有效途徑,其中的童話教學更是引導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的重要陣地。充滿趣味又富含寓意的童話故事可以啟迪學生智慧,豐富學生體驗,同時還能傳達正確的價值觀念與積極的情感傾向。所以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與學生特點創(chuàng)新和優(yōu)化教學,吸引學生自主參與課堂學習,引導其樹立正確的三觀,保持樂觀向上的心態(tài)迎接學習與生活中的挑戰(zhàn)。
一、小學語文童話教學中的現(xiàn)狀分析
當前的小學語文童話教學中存在一些誤區(qū)和不足之處,導致學生們的學習興趣降低,課堂氛圍死氣沉沉。當前的童話教學出現(xiàn)的問題可歸納為以下幾點:其一,對童話教學的認識不夠正確。有的教師將童話教學等同于道德說教,在引導學生們學習一篇課文后,就要告訴學生們明白了哪些道理?在學習《咕咚》后,要學生們明白遇事不要著急,要弄清事實的真相;學習《烏鴉喝水》,要學生們明白遇事要聰明,要懂得嘗試從不同的角度思考,不要蠻干而要運用智慧和技巧。道德教育提升到了主體地位,而童話本身的趣味性、多元性和豐富性則被掩蓋。其二,課堂教學內容單一。在教學中就只是針對文本教材中的內容展開,而不涉及或者很少涉及到課外知識。童話學習應該以閱讀為主,在學生們有興趣后,才引導學生們將興趣轉化為學習動力,強制性的灌輸無疑讓學生們對童話學習提不起興趣。
二、新課程下小學語文開展童話創(chuàng)新教學的策略
(一)善于運用多媒體設備,豐富教學的內容形式
如今信息技術發(fā)展迅速,方便了各學科的備課和教學工作。教師在童話教學中可以提前制作精美課件,根據(jù)教學內容引入色彩豐富的圖片、相關知識等,激發(fā)學生興趣,拓展其知識面。另外,教師還可以在課堂上播放童話故事的視頻短片,讓學生獲取直觀認知,幫助其全面了解文章內容與寓意。觀看短片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展開模仿表演,不僅能活躍課堂氛圍,還有助于學生融入情境之中,深入了解角色。
(二)優(yōu)化童話教學過程
在很多的時候,我們的語文老師只是更多地把重心放在粗通文意、梳理故事情節(jié)、分析人物形象以及文本所蘊含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上面。而對于熟讀深思,體會文本在語言運用、思維發(fā)展等方面的“語文味”的東西視而不見。這樣長久地教學下來就會造成學生對童話文本學習的誤解,使得他們以為童話文本的學習不過是自讀篇目,更傾向于學生個性化的文學鑒賞范疇。所以說,為了改變小學童話教學的囧境,讓童話課堂教學受到原本應有的重視,提升童話課堂教學效益,促進學生語文專業(yè)素養(yǎng)的提升,我們小學語文老師要積極改變教育教學觀念,致力于優(yōu)化童話教學過程的研究,營造一種輕松高效的課堂教學氛圍。
(三)適度拓展,主動學習
在正確認識童話教學后,我們在小學語文的童話教學中,要有意識擴展童話教學的空間。一方面,就當前的小學語文節(jié)選的童話文本來說,有些童話故事體量小、故事短,學生們在學習時候總是帶有意猶未盡之感。相反,學生們對其他方面的語文知識學習,學習的興趣和動力均顯得不足。另一方面,當前小學語文教材文本中節(jié)選的童話故事,有些是經(jīng)過改編的,而改編者加入了自己的主觀態(tài)度和價值取向。改編的童話故事,雖然縮短了內容以適應學生們的學習,符合小學生的認知水平,但是和原本對比不難發(fā)現(xiàn),文本的中心思想已經(jīng)發(fā)生了重大轉變,乃至于與原作者的本意南轅北轍。因此,在當前的童話教學中,我們要適度拓展課堂,在教學之余,鼓勵學生們閱讀趣味性強的童話故事。在適度拓展學生們童話閱讀量時,我建議以群文閱讀的方式開展。群文閱讀作為學生們的課堂內外閱讀方式,其優(yōu)勢是非常明顯的,比如說,可以持續(xù)學生們的閱讀興趣。我們有的家長和教師擔心學生們閱讀量過大,特別是閱讀課外讀物影響學習,認為課外閱讀可有可無,多了反而無益。這種想法顯然不正確,開卷有益,學生們拓展閱讀對語文學習有著積極的、正向的促進作用。
(四)更新童話教學方法
為了提高小學童話課堂教學效率,語文老師要從根本上改變以往目標不明確的散亂式教學狀況,盯準教學目標,優(yōu)化教學過程、更新教學方法。從教學理念上來說,首先要做到用學生喜歡的方式進行教學,也就是要在教學中充分發(fā)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引導他們主動地從語言文字、從思維方式方法等角度去思考問題,強調學生的精讀感悟而不是教師的單純“說教”;其次是要做到講練結合。因為學生對于語言文字以及情感態(tài)度的理解多是內隱性質的,他們由感性認識層面升到理性認識還需要一個過程。所以就需要有學生的課堂精煉和反思提高。從具體操作上來說,我們語文老師要盡量減少教師授課的時間,把大部分的課堂學習時間交還給學生,組織引導他們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
結束語
童話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重要的組成部分,童話契合小學生天真爛漫的本性,對學生們的身心健康發(fā)展意義重大。在童話教學中,我們教師要正確把握童話教學的方向,更新教學理念,重視并提高學生們的主體地位。適度拓展,以群文閱讀的方式豐富學生們的閱讀量,引導學生們自主學習,自主閱讀。運用游戲的方式,活躍課堂氛圍,強化學生們的學習印象,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呂科英.童話教學中的問題及對策探究[J].小學科學(教師版),2020(04):101.
[2]楊蘇林.小學語文童話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西部素質教育,2020,6(06):242+244.
[3]秦建芳.讓孩子成為教育主角——以生為本視角下小學語文童話閱讀教學策略探析[J].天津教育,2020(08):112-113.
阜康市第一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