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醒來,淡淡的晨霧彌漫著姑蘇,那是江南春雨浸潤的痕跡。微微細雨飄過古城每一處建筑,勾勒出飛挑的檐角,掩映著高低錯落的馬頭墻……驚蟄前后,連著幾天都在下雨,正如諺語所言,“未過驚蟄先打雷,四十九天云不開?!币馑际侨粼隗@蟄前炸雷,便容易出現(xiàn)雨水連綿不停的現(xiàn)象。我們知道,打雷是驚蟄代表性的“排場”,那春雨又何嘗遜色了呢。更何況是在蘇州,江南的富庶之地,豐沛的雨水滋潤著天光與地氣。
你讀,許錦鈺的《江南春雨》里,“淅淅瀝瀝雨聲,似江南絲竹般動聽,小鳥在枝頭上,如癡如醉唱個不停,朦朧春色是一首浪漫的詩,一曲沁入心扉甜軟的吳歌,楚楚動聽春滿人間的音符,撥動著古城千年思緒的弦,悠悠韻味帶有初戀般的美妙。我倚座在波光粼粼滄浪亭,細細品味嫩綠淳香的碧螺春,欣賞柔軟春雨帶來迷人美景,聆聽一陣春雨一陣風的美妙……江南春雨,有著甜甜蜜蜜的美,像吃了江南水鄉(xiāng)酒釀,有著朦朧的醉意。煙雨氤氳的春雨,有著水靈靈的靈性和情操,浪漫而溫婉動人。”
驚蟄的雨,是詩人筆下的冷雨。何為冷?尤其在江南一帶,三月的雨,經(jīng)歷了一個冬日的素裹,清清冷冷,淋淋漓漓,時而綿密,時而疏遠。驚蟄緊接著倒春寒,這時的雨,更添了幾許寒意,讓人體感冷颼颼的。
“杏花,春雨,江南。六個方塊字,或許那片土就在那里面。而無論赤縣也好神州也好中國也好,變來變?nèi)?,只要倉頡的靈感不滅,美麗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當必然長在……聽聽,那冷雨??纯矗抢溆?。嗅嗅聞聞,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雨在他的傘上、這城市百萬人的傘上、雨衣上、屋上、天線上,雨下在基隆港在防波堤海峽的船上,雨是女性,應該最富于感性。雨氣空而迷幻,細細嗅嗅,清清爽爽新新,有一點點薄荷的香味,濃的時候,竟發(fā)出草和樹林之后特有的淡淡土腥氣,也許那竟是蚯蚓的蝸牛的腥氣吧,畢竟是驚蟄了啊。也許地上的地下的生命,也許古中國層層疊疊的記憶皆蠢蠢而蠕,也許是植物的潛意識和夢緊,那腥氣……雨不但可嗅,可親,更可以聽。聽聽那冷雨。聽雨,只要不是石破天驚的臺風暴雨,在聽覺上總是一種美感。大陸上的秋天,無論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驟雨打荷葉,聽去總有一點凄涼,凄清,凄楚,于今在島上回味,則在凄楚之外,再籠上一層凄迷了,饒你多少豪情俠氣,怕也經(jīng)不起三番五次的風吹雨打……”再次被余光中的這段文字化的雨聲打動了。從不知道,一個人可以在雨聲中安放這么多情感。從文字里也能感受著,他心心念念的始終是杏花、春雨、江南。
驚蟄的雨,雖是冷了點,卻也奏響了江南春天的浪漫序曲。好雨知時節(jié),驚蟄雨,是水墨畫里那裊裊青煙,溫柔的,夾帶著江南獨有的氣質(zhì)。雨滑落,流淌在身上,拂在臉上,沁入肌理,便也印刻在江南人心靈深處。
話說回來,蘇州成為蘇州,始終離不開雨,若缺了雨,魚米之鄉(xiāng)哪來魚和米呢。
TIPS:專家說驚蟄
蔡斌? 蘇州市職業(yè)大學教育人文學院副教授
一年有二十四節(jié)氣,在此基礎上每兩個節(jié)氣形成一個月令。至元代吳澄《月令七十二物候集解》,形成了與古代農(nóng)耕生活相匹配的“三候為一節(jié)氣,六節(jié)氣為一時,四時為一歲”的“候、氣、時、歲”時間觀。其中,驚蟄為繼立春、雨水之后的第三個節(jié)氣,漢代《大戴禮記·夏小正》上說:“正月啟蟄,言發(fā)蟄也。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惫湃藢@一時間節(jié)點前后多春雷、經(jīng)冬眠復蘇后的蛇蟲漸趨活躍以及自然界動植物生長變化,有著敏銳洞察力。至南朝宗懔《荊楚歲時記》,將每五日為一候(即番),每候?qū)环N花的二十四番花信風匹配從小寒到谷雨的八個節(jié)氣,其中驚蟄節(jié)氣的花信風三候為“一候桃花,二候棣棠,三候薔薇”。清代中期住在蘇州山塘街的蘇州文士顧祿著有《清嘉錄》,里面提到蘇州本地流傳著一句諺語“驚蟄聞雷米似泥”,說的是如果驚蟄當天打雷的話,那就預示著一年會有好的收成,為佳兆。
郝驊,2002年生,蘇州評彈學校傳預班優(yōu)秀學生,擅長沈調(diào)、薛調(diào),尤以彈詞《九松亭》《哭塔》《方太太思子》為代表曲目。此外,擅寫草書。今年,本刊繼續(xù)推出二十四節(jié)氣的蘇州話音頻,同步在現(xiàn)代蘇州喜馬拉雅電臺上線,歡迎讀者們收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