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慶玲
【摘? ? 要】水無論在自然界還是生活中都是極其重要的,“水”部字在字源和字義上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關,因此在對外漢字教學中進行專門的水部字教學是有意義的。本文先對水部字進行釋源,然后從《漢語水平詞匯與漢字等級大綱》入手,對甲級水部字進行歸納與分析,并就如何進行水部字教學提出了相應的建議與策略,以期幫助學習者系統(tǒng)、快速、深入地學習漢字,最終達到運用漢語進行交際的目的。
【關鍵詞】水部字? 釋源? 甲級字?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3.132
在傳統(tǒng)文字學中部首也叫字根,其意義穩(wěn)定且單一,它們不僅能夠隨形而存,同時還保留了字源的原始意義,并能在意義上統(tǒng)領以該字為部件的再生字?!八本褪沁@樣一個部首,當其以構字部件參與到漢字之中,便形成以“氵”、“水”這種形式的漢字組合,如“江”“河”“水”等,這些字的部件相同,所以它們在意義上也有著一定程度上的聯(lián)系,并且都被“水”這個部件所概括,因“水”重要且獨特的自然屬性,“水”部字以及“水”詞群成為現(xiàn)代漢語中的常用字和基本詞匯,也經(jīng)常出現(xiàn)于對外漢語教材中。
一、部首“水”的釋源
水作為表示自然界事物的概念,一直以來都是漢語中的常用詞匯,“水”作為構字部件活躍于漢字之中,“氵”具有極強的能產(chǎn)性,我國的第一部字典《說文解字》中水部字就有400多個,《現(xiàn)代漢語詞典》中用“氵”作為部首的字有600多個,同時“水”組成的詞語也是漢語中的常用詞,比如水作為前綴可以組成:“水筆”“水庫”“水手”等詞語,作為后綴也可以組成很多詞語如:“海水”“酒水”“藥水”等等。
水是人類生存的必備條件,是生命之源?!墩f文·水部》:“水,凖也。北方之行,象眾水並碰,中有微陽之氣也,凡之屬皆從水。”從甲骨文到小篆,“水”雖然經(jīng)歷了形體演變,但總體上看,將“水”字翻轉橫看就像繪畫中的水流,其基本形態(tài)像水流動的樣子。在楷書中,左邊的水旁經(jīng)常寫作“氵”。從字形結構來看“水”部中的“氵”有絕對優(yōu)勢,漢字從造字之初到現(xiàn)階段,經(jīng)歷了很長時間的發(fā)展演變,雖然許多漢字逐漸喪失了表意作用,但部件卻沒有完全脫離原來象形的基礎,它依然具有極強的拼義性,所以看到“氵”,就能聯(lián)想到該字在意義上是與水有關的。
二、大綱中甲級水部字的歸納與分析
《漢語水平詞匯與漢字等級大綱》是我國對外漢語教學的重要依據(jù),它在我國對外漢語教學中起著重要的規(guī)范和指導作用,漢字等級大綱符合對外漢字教學的實際需要,不同等級的學習者學習不同等級的漢字,具有一定的針對性和科學性。筆者對漢字大綱中的800個甲級字整理歸納得出其中水部字共有28個,按音序從a-z依次為:法、海、漢、河、湖、活、濟、江、酒、渴、流、滿、沒、派、漂、汽、淺、清、深、水、湯、洗、消、演、泳、游、澡、治。
(一)按造字法對水部甲級字的分析
為了更好地進行“水”部字教學,筆者將對甲級字中的水部字按造字法進行分類得出:28個甲級水部字中除了一個象形字“水”,兩個會意字“沒”“派”之外其余的都是形聲字,因此在進行“水”部字教學時,教學重點應該放在形聲字教學上。
(二)水部甲級字的字形結構
本文借鑒了前人對于漢字平面結構的研究成果,同時結合甲級水部字中的28個漢字,歸納出水部字共有以下幾種平面結構:獨體、左右、左中右,其中左右結構占25個,占了整個水部字的絕大多數(shù)。如下:
1. 獨體結構:水
2.左右結構:法、海、漢、河、活、濟、江、酒、渴、流、滿、沒、派、漂、汽、淺、清、深、湯、洗、消、演、泳、游、澡、治
3.左中右結構:湖、游
(三)水部甲級字的筆畫分析
筆畫是漢字的最小構形單位,筆者對大綱中水部甲級字進行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最少筆畫為4畫,最多為16畫,具體筆畫展示如下,總體而言,水部字筆畫簡單,記憶方便。
4筆畫的有:水;? ? ? ? ? ? ? ? ? ? ? ? ? ? 5筆畫的有:漢;
6筆畫的有:江、湯;? ? ? ? ? ? ? ? ? ? ? 7筆畫的有:沒、汽;
8筆畫的有:法、河、淺、泳、治;? ? 9筆畫的有:活、濟、派、洗;
10筆畫的有:海、酒;? ? ? ? ? ? ? ? ? ? 11筆畫的有:清、深;
12筆畫的有:湖、渴;? ? ? ? ? ? ? ? ? ? 13筆畫的有:滿;
14筆畫的有:漂、演;? ? ? ? ? ? ? ? ? ? 16筆畫的有:澡。
(四)甲級水部字意義分析
水是自然界以及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水部漢字和水部詞匯也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筆者根據(jù)已有的水部漢字分類以及對大綱甲級漢字的統(tǒng)計,將水部字分為:與水流有關的字;與水有關的事物的字;與人的動作有關的字;與水的狀態(tài)有關的字;與食物有關的字。
1.與水流地貌有關的字:海、河、湖、江
2.與水有關的事物的字:法、漢、汽
3.與人的動作有關的字:派、漂、洗、演、游、澡、泳
4.與水的狀態(tài)相關的字:深、淺、清
5.與人的生活有關的字:酒
三、“水”部字的教學策略
全球有70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中國以外正在學習中文的人數(shù)約2500萬,漢字教學關乎著對外漢語教學的完整性。自1997年國家漢辦舉辦的對外漢字教學研討會以后,對外漢字教學的研究成為對外漢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怎么教漢字”“漢字應該教什么”成為研究的重點。在對外漢字教學過程中,教師既應該幫助學習者掌握音形義學會漢字書寫,同時也應該讓學習者了解漢字知識以及漢字豐富的文化內涵?;谇拔膶λ孔值姆治?,結合前人的教學經(jīng)驗,筆者總結并提出了水部字教學的相關策略。
(一)巧用造字法知識,建立漢字音形義間的關系
前面將大綱中的甲級水部漢字從造字法的角度分為象形字、會字和形聲字三類,筆者認為我們在漢字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造字法的知識來實施相應的教學。象形字對于初級階段的學習者來說較為簡單,教學過程中只需要對其進行溯源就可以理解。如水部字中的“水”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直接展示其形體結構,學習者即可理解其意義。根據(jù)筆者的統(tǒng)計,大綱中甲級水部形聲字共有25個,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形聲字應該是水部字的重點,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先將形聲字進行分解,將其分為形旁和聲旁,利用形旁和聲旁的聯(lián)系對漢字進行講解,首先讓學習者理解形旁“氵”與水有關,這樣可以減輕學習者記憶的壓力,其次再進行聲旁的教學以期讓學習者理解形音義之間的關系,最終提高學習者對水部字的識記效率。
(二)利用多媒體進行漢字演示
漢字分為筆畫、部件和整字三個層次,在前文的分析中看到甲級水部字構形結構多為左右結構,且筆畫數(shù)量少,便于教學識記。漢字書寫是漢語學習者的難點,因此漢字的展示在漢字教學中是必要的,對于學習者的書寫以及筆畫和部件的理解和認知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信息化程度越來越高,網(wǎng)絡資源也愈加豐富,教師應該巧用網(wǎng)絡資源,在講解漢字時,教師不僅可以在黑板上示范,還可以利用“漢字筆畫”app進行動態(tài)演示,動態(tài)漢字書寫演示直觀清晰,學習者不僅可以掌握筆畫的書寫規(guī)則,同時也可以掌握漢字的構形結構。比如展示“水”字,講解之后,教師可以將“水”字放在黑板上,讓學生說出漢字共有幾畫,應該怎么寫,學生每說一筆教師就在黑板上書寫一筆,最終完成全部練習。此外,教師將“氵”部字歸并到一起在多媒體上進行展示,通過教一個字教會一組字,如教“水”字可以引出帶“氵”的江、河、海、湖等。這樣學習一個字就可以認識一串字,既能增加學習者的漢字儲備,學習者也可以理解一組詞的相關意義進而節(jié)約時間。
(三)主題式識字教學
主題式教學是針對漢字內容進行的教學,它具有豐富性和多樣性,教師確定一個主題后,可以啟發(fā)學生聯(lián)想到相關的漢字及詞匯,進而進行主題相關漢字的串聯(lián)式學習。水部字有著豐富的內涵,前文將水部字分為與水流有關的字;與水有關的事物的字;與人的動作有關的字;與水的狀態(tài)有關的字;與食物有關的字。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先確定一個主題,比如與人的動作有關的水部字,“游”“泳”先展示游泳的圖片,再讓學習者進行聯(lián)想還有哪些動作與水有關,教學過程中通過展示與該主題相關的內容,可以深化加速學生對于所學內容的理解。
(四)適當加入文化因素
漢字是中國文化的載體,是漢語的書面表達形式,其中蘊含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和豐富的中國文化,“水”部漢字又是漢字中很重要的組成部分,反映了豐富的水文化。教師在進行漢字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從漢字的具體形體出發(fā),適當闡釋漢字所承載的文化內涵,這一過程不僅可以提升學習者的學習興趣,同時還可以降低學習者學習漢字的情感過濾,以提高學習者的學習效率和認讀寫漢字的能力。例如,講“漢”字的時候,可以對“漢”所承載的文化進行簡單的闡釋,漢的本意就有兩種,一是指天河和銀河,《詩經(jīng)》:“維天有漢,監(jiān)亦有光?!倍侵秆船F(xiàn)在的漢水,后來“漢”逐漸演變?yōu)闈h族以及漢族人的稱呼,就可以解釋其他國家如英國的語言叫英語,法國的叫法語,而漢語就不會叫“中語”。又如,在講解與水流地貌有關的字時,可以結合地理文化對其進行教學,教師用PPT展示與水流地貌有關的“水”部漢字,如“河”“湖”“?!钡葓D片,讓學生分組比賽看圖猜字,還可以借助地圖,讓學生看地圖說出有哪些著名的“河”“湖”“?!焙汀把蟆钡鹊?,來建構已知信息與未知信息之間的聯(lián)系,但教學過程中應該把握重點,不可重文化而輕漢字。
(五)輔助教學策略
1.設置“水”部字的撲克游戲。以漢字“海、河、湖、江、法、漢、汽”為例,教師可以先將整字拆開,在卡片上寫出部首“氵”字音以及部件“每、可、胡、工、去、又、氣”,將學生分組每組一副卡片,讓學生進行游戲,最先拼好的一組獲勝,最終展示組合結果。
2.設計關于“水”部字的字謎游戲。字謎是中國傳統(tǒng)的游戲,將其用于對外漢字教學中不僅可以增加學生學習漢語的興趣,還可以提高學生對漢字音形義的掌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考慮到漢語學習者的學習水平,所以在字謎選擇的過程中應該選擇難度較小的字謎,同時也可以自己編一些字謎讓學習者猜,比如猜“湖”字,謎面為“水中又見古時月”對其進行解釋水中即“氵”,又見古時月中取“古”“月”兩字,拼合之后為“湖”。
3.以詞帶字,適當借助母語詞匯輔助教學。古漢語中單音節(jié)詞較為常見如江、河,江特指長江,河專指黃河,現(xiàn)代漢語中雙音節(jié)詞占優(yōu)勢,詞語表達的意思更加確切,所以在對外漢語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選擇展示詞匯,讓學習者有印象,進而再進行漢字講解,有些字用漢語解釋困難,可以適當用母語以促進理解。
“言者意之聲,書者言之記?!保ā渡袝な栊颉罚┱Z言和文字是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的,在對外漢語教學的過程中過好“漢字關”是漢語學習的基礎,可以擴大學習者的學習范圍,幫助學習者全面掌握漢語。本文選取大綱中的28個水部為研究對象,對其進行梳理匯總,并且提出了相應的教學策略,希望能豐富漢字教學理論,幫助筆者在以后的教學中更好地進行漢字教學實踐。
參考文獻
[1]許慎撰,徐鉉校定.說文解字[Z].北京:中華書局,2013.
[2]吳世雄.認知心理學的記憶源理對漢字教學的啟迪[J].語言教學與研究,1998(4).
[3]劉振平.漢字字形文化研究與對外漢字教學[J].天中學刊,2008(6).
[4]葉昌元.字理——漢字部件通解[M].北京:東方出版社,2008.
[5]張少芬.基于漢字系統(tǒng)性的“水”部漢字教學研究及微課設計——以布隆迪大學孔子學院為例[D].錦州:渤海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