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是人類的一種偉大而高尚的情感,是人類借以維持自身發(fā)展和繁衍的基本力量?,F(xiàn)在家庭的孩子大多數(shù)是獨生子女,父母的溺愛使孩子缺乏愛心,不少父母看上去很愛孩子,但他們的做法其實不是理智的愛,而是溺愛。有些家長害怕自己孩子磕著、碰著或怕被別的孩子欺負,把孩子圈在家里不與其他孩子接觸,久而久之使孩子變得任性、自私、孤獨、易發(fā)脾氣而又無能,這是我們現(xiàn)行教育的一種缺失:他們覺得父母愛自己的孩子是天經(jīng)地義的,如果任由這種現(xiàn)象發(fā)展下去,我們的幼兒將來很難適應未來社會的發(fā)展,更不可能擔負起建設祖國的重任。
那么如何對幼兒進行愛心教育,我們?nèi)绾伟褠鄣姆N子撒播到孩子們心中呢?我覺得幼兒愛心的培養(yǎng)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培養(yǎng):
一、家長要為幼兒做出榜樣。
家庭是幼兒成長的沃土,父母是幼兒的第一任老師,又是幼兒認同、模仿的主要對象,所以,家長的一言一行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幼兒。因此,我們想要改變幼兒就要首先從轉(zhuǎn)變家長的觀念入手,引起家長對培養(yǎng)幼兒的同情心、愛心的高度重視。通過聽取講座和相互討論,家長們認識到只重視知識教育和智力開發(fā)是不行的,還要對幼兒進行良好的社會性素質(zhì)教育,使他們從小富有愛心,對人關心、體貼。其次,引導家長充分發(fā)揮榜樣作用,不僅言傳,還要適時適地進行“身教”。家長對周圍人的同情至愛,都會記在幼兒的心里,天長日久,這種無聲的教育就會逐漸在幼兒的心靈中產(chǎn)生深刻的影響,使幼兒慢慢形成關愛他人的品質(zhì)。
二、在幼兒園里開展適宜的主題教育活動,讓幼兒學會關愛他人。
在我們幼兒園關于“愛心”行為的教育目標還不像其他學科要求的那樣明確,因此我們教師應根據(jù)孩子的年齡特點和班級的實際情況有目的、有意識地制定相關“愛心”行為培養(yǎng)的目標,我們教師應采用靈活多樣的教育方法,有目的、有計劃地設計出教育主體活動來進行。幼兒學習的特點對事物的認識上處于一種直觀感知階段,因此直觀形象這一教學特點是孩子比較喜歡而且還樂于接受的.我們針對幼兒這一特點我們利用文學作品、美術活動、情景表演等藝術手段進行了培養(yǎng)幼兒愛心的探索和實踐。比如在國際殘疾人日時我們開展了美術欣賞活動《盲女》,在活動中讓幼兒進行了盲人扮演和路人扮演,讓孩子在一定的情節(jié)中選擇出自己扮演的角色,并通過語言、行為、動作等來表現(xiàn)出該角色的特征,從而讓孩子在進行角色扮演的同時,體驗對盲人做任何事情都不方便,以及盲人渴望光明的想法表示同情以及愿意去主動幫助他們的愿望,從而讓他們懂得在生活中我們應該同情弱者,樂意去和主動去幫助和關心需要幫助的人。
三、讓愛心教育滲透到各個節(jié)日中去。
一年中,有許多節(jié)日蘊含了愛心教育的資源,我們可利用各個節(jié)日對幼兒進行愛心教育。如“三八”婦女節(jié)、“五一”勞動節(jié)、“九九”重陽節(jié)、 “十一”國慶節(jié)等等,因此,我們積極利用節(jié)假日開展親子活動,讓孩子在享受愛的同時,學會主動示愛,將自己的愛心表達出來。在“三八”節(jié),根據(jù)幼兒的年齡特點,邀請了媽媽們來幼兒園參加豐富多彩的各項節(jié)日活動。如小班幼兒,孩子們與媽媽共同制作節(jié)日賀卡,一張小小的卡片,凝聚著一片親情,是一份厚重的節(jié)日禮物。中班幼兒,孩子們和媽媽一起包餃子,當孩子們把合作做的餃子喂送到媽媽嘴里時,媽媽們激動的說不出話來,這是他們這輩子吃的最好吃的食物,因為品嘗的不僅是餃子的味道,更是孩子那份拳拳愛心。大班幼兒給媽媽洗洗臉、捶捶背、一起做親子操,一系列活動不是節(jié)日的作秀,而是搭建了幼兒主動表示愛心的平臺。愛是雙向的,幼兒園提供的愛心平臺讓孩子和媽媽共同體會了那份親情。重陽節(jié),爺爺奶奶們進了課堂與孩子一起過節(jié)日,孩子們給長輩剝糖、送鮮花,祝賀老人節(jié)日快樂,老人們感慨:“那是花錢也買不回來的?!薄?jié)日承載了人們對某一群體的關注,通過節(jié)日活動,孩子們感受了愛的氛圍,學會了表達自己的愛意。
四、讓愛心教育貫穿在一日生活之中。
生活是愛心教育最好的土壤,幼兒的一日活動中,蘊涵著很多的愛心教育契機,關鍵在于我們教師是否能及時發(fā)現(xiàn),善于捕捉。教師要做個有心人,善于觀察,及時捕捉,隨機進行愛心教育。如在點名環(huán)節(jié),我通過讓“看一看、找一找、猜一猜”的方法,引導幼兒關注未入園的同伴?!敖裉焖麨槭裁礇]有來,如果是生病了,我們該怎么去關心他?” 在教師有意識的引導下,孩子們學會了關心同伴,用電話問候、歸園后主動詢問等表達自己對同伴的關心。又如在生活環(huán)節(jié)喝水、如廁排隊時,我經(jīng)常提醒幼兒同伴間不推不擠,應有序,還要關心班上能力弱的孩子;吃加餐時不要光想著自己,挑大的、好的,而應多想想同伴,做一個會替他人著想的好孩子。在游戲時,孩子往往會因為搶自己喜歡的角色或區(qū)角材料而發(fā)生爭執(zhí),我們教師除了在規(guī)則上進行規(guī)范以外,還組織幼兒討論,“如何做到謙讓?”讓孩子懂得,大家一起玩是快樂的,慢慢地孩子學會了商量和禮讓。
愛心是幼兒園教育的永恒話題,對幼兒的“愛心”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實現(xiàn)的,也不是給予幼兒點滴的教育就能終生受益的,我們的責任不是為孩子營造一個安樂窩,而是讓他們知道怎樣給別人帶去快樂。冰心曾說:“有了愛就有了一切?!睈凼侨祟愖顐ゴ蟮那楦?,是所有高尚品質(zhì)和美好道德的核心。在以后的工作中還需要我們幼兒園和家庭共同努力,為孩子營造一個愛的氛圍,讓每一個孩子都擁有一顆愛心,讓我們家園攜手為幼兒創(chuàng)造更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吧!
河南省許昌市長葛市實驗幼兒園?郭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