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語欣 施諾
摘要:本文以對福州市某一公園的一天內(nèi)對人們行為觀察為主題,進行人類行為分析,以此對公園內(nèi)各個子空間進行有關(guān)的功能分析。一方面對公園這個公共空間進行功能屬性分析,另一方面對公園的發(fā)展提出建設性意見。
關(guān)鍵詞:行為,公園,調(diào)查,設計
引言
公園,古代是指官家的園子,而現(xiàn)代一般是指政府修建并經(jīng)營的作為自然觀賞區(qū)和供公眾的休息游玩的公共區(qū)域。在旅游景點中,通常被簡稱為"園"?!豆珗@設計規(guī)范》中定義:"公園是供公眾游覽、觀賞、休憩、開展科學文化及鍛煉身體等活動,有較完善的設施和良好的綠化環(huán)境的公共綠地"。具有改善城市生態(tài)、防火、避難等作用。公園一般可分為城市公園、森林公園、主題公園、專類園等。現(xiàn)代公園以其環(huán)境幽深和清涼避暑而受到人們的喜愛,也成為情侶們,老人們,孩子們的共同圣地,以至于在公園中發(fā)生了無數(shù)個故事,成為人們喜怒哀樂的又一聚集地,也因此很多的書籍,電影,連續(xù)劇的背景都選在了公園。就因為公園在人們的社會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因此對公園的設計,離不開對人們行為的周詳調(diào)查。
一、公園調(diào)查及行為分析
人生活在不斷變化的環(huán)境中,通過“五感”(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嗅覺等)感知環(huán)境的變化,并調(diào)整自己的行為活動。據(jù)統(tǒng)計,五感中,視覺從外界獲得的信息最多,占60%;聽覺獲得的信息量居第二位占20%;觸覺(皮膚感受冷、熱、痛、壓等刺激) 對環(huán)境的物理量變化敏感,占15%;味覺(舌辨別酸、甜、苦、咸)占3%;嗅覺(鼻對氣味敏感)獲取2%的信息。五感缺一不可,否則將造成個體的功能障礙。對環(huán)境展開調(diào)查,就需要打開觀察者的“五感”,真實記錄在公園內(nèi)獲取的各方面感知。
1、實地調(diào)研及分析
調(diào)研要求選取晴朗一天,從早8:00-22:00共14小時,每整點記錄一次。觀察公園內(nèi)九個子空間的人們行為,九空間包括:湖畔邊棧道、湖上、假山上、休息椅子、路口空地、公園內(nèi)草地上樹林邊、湖邊、橋上。以時間為調(diào)查矩陣表格的縱軸,空間為橫軸,在表格內(nèi),填寫觀察到的個人的行為,例如:停留、奔跑、散步、坐、劃船、對談、休息等。
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①在空間的利用上。第一,湖畔邊棧道和公園內(nèi)草地上發(fā)生的行為最多。這可能是因為棧道和草地上符合人們對公園的最大娛樂休息的需求。棧道是沿江棧道,在夜晚人們既可以在棧道上運動還可以沿著棧道觀察城市景色。草地可為人們提供休息的場所,尤其是綠色植物能讓人們更親近自然。其次,樹林旁和橋上也是人流量較大的兩處,究其原因是這兩處既能提供觀賞條件又能夠提供運動條件。第三,在湖面上的活動主要是捕魚、垂釣等。據(jù)觀察,捕魚者一般是早上較早和晚上較遲進湖捕魚,所以湖面上的活動大多集中在深夜和黎明。②在時間的占用上。14:00-16:00是公園一天內(nèi)人最少的時候,究其原因可能是陽光炙熱,人們難以忍受。8:00-10:00和18:00-22:00是公園內(nèi)兩個最活躍的時間段,但是18:00-22:00的人流量明顯高于8:00-10:00,原因是比起早間準備上班,晚上時間更加充裕。對于大部分的子空間來說,都是在10:00-12:00和18:00-22:00這一兩個時間段使用最頻繁,原因是與人們的生活作息相關(guān)。在12:00-18:00這個時間段,由于與人們工作的時間段的重合,公園內(nèi)人們的活動顯著減少。③在設施利用上,椅子是公園里使用量最大的設施,雖然其使用會隨著人流量的大小而改變,但基本上每一個時間段的使用量都不小于5 次,說明提供暫時休息的設施一直為公園需要,椅子的這種特質(zhì)必不可少。
2、深入觀察及分析
在充分打開“五感”的觀察中發(fā)現(xiàn)一些細致的行為特征。①公園內(nèi)座椅一般朝向活動方向,這符合人類行為與心理活動,表明一種對外界事物好奇的姿態(tài);②當娛樂設施不多時,孩子們會攀爬假山,即是在娛樂設施不完善的情況下,人們找到其他方式來達到來此場所的目的;③坐在公園長凳上的人,往往保持著一種遠遠超過了他們實際座位所需的距離,這是人與人之間隱私空間和距離感的需要;④人們通常喜歡座位的轉(zhuǎn)角處,或者其它具有可視界線的地點。這不但考慮到人們地域性的傾向同時也滿足其私密的需要;⑤任何年齡的人都喜歡同與自己身份相當?shù)娜司墼谝黄?,尋找一定的歸屬感;⑥噴泉的廣場周邊,也常常是一個午餐的理想地……。
3、公園調(diào)查的思考
由此,我們不僅要問:人為什么需要娛樂?有些人會認為是因為“無聊”,所以才需要娛樂。但我認為:人之所以感覺需要娛樂,其實是因為大腦“餓了”。人不光嘴需要吃飯,腦袋也需要“吃飯”。腦袋需要的是“精神食糧”。這種精神食糧可以是物質(zhì)和信息,獲取途徑不外乎是“五感”。
小孩子為何喜歡游戲?那是因為小孩子的頭腦中基本是空空的,知識量也很小,信息量也很小,腦袋里沒有太多東西要去處理。游戲可以充分占用大腦,并且調(diào)動手和眼協(xié)調(diào)。很多小孩子包括成年人在年少的時候都有整夜上網(wǎng)玩游戲的經(jīng)歷,甚至早上也不累。那是因為小孩子的精力好,體力好,有過多的腦力和體力,但又沒有什么有意思的事情去做,所以只有用游戲來填充自己。有人會說:小孩子學的課程也很多呀?但那些課程是被選擇性不想處理的東西,就像人吃東西還有愛吃和不愛吃,腦袋也是一樣的。一個事業(yè)忙碌的成年人,腦袋里裝著各種難以解決的問題,他一定沒心情去游戲的,因為他腦袋里有充足的東西要處理。
二、改進方案
隨著人們的生活壓力\工作壓力越來越大,放松身心的娛樂成為了人們的重要生理與心理需求。而一個娛樂領(lǐng)域能否給人們帶來足夠的娛樂需求成為了人們評價一個領(lǐng)域的重要依據(jù)。如果一個公園的設計依托了對人們行為的分析,相信一定能夠有助于這個公園提升其價值。城市公園為市民提供了有一定使用功能的、自然化的游憩生活境域,既具備娛樂設施,又擁有繁盛樹木綠植的城市之肺。人們選擇這里不只是選擇了娛樂放松,更是想在這里擁有親近大自然的機會,這是公園與城市其他娛樂場所最大的不同,為此提出以下幾個改進方案來發(fā)展公園設計:
①根據(jù)公園內(nèi)9個子空間的最活躍時間段顯示為8:00-10:00和18:00-22:00在這兩個時間段, 能否通過增加適合于這兩個時間段的娛樂設施以此增加人們在該活動時間段的娛樂性,更甚者,還能夠延長兩個時間段的娛樂時間。②在棧道和草地兩個位置里,增加棧道的修飾,以此提高人們對棧道使用的性能,比如說加上燈光,在適當?shù)穆窂街姓堁輪T表演,在適當?shù)墓?jié)日里舉辦節(jié)日活動。在草地上增加休息設施,比如說秋千、搖馬,還有孩子們喜歡的蹦床,沙坑等。③在樹林邊可以鋪路與棧道相連,加強兩個空間的交流,以此帶動樹林邊的使用。④在周末,可以舉辦龍舟比賽,增加公園的娛樂性、趣味性,增加湖面上的活動以此增加對湖面的利用。⑤是否能增加防曬頂棚提供游客野餐的場所。⑥公園雖為公共場所,但能否提供創(chuàng)造個人領(lǐng)域,來實現(xiàn)部分人的休息和娛樂需求。⑦要避免公園唯一的出入口通道或主要入口處過多布置頻繁使用的設施,同時從外部來源獲得的信息量應避免在公園內(nèi)設置唯一的通道或大量的設施,過多或過少地設置信息獲取設施都不恰當。⑧兒童游樂場主要用于消耗兒童體內(nèi)的多余能量,其中包括確保使兒童最大限度地合作使用游戲工具,從而更利于他們的成長和分工。
結(jié)語
通過一天來對公園的觀察,對人們的行為方式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人的行為和他的心理活動密切有關(guān)。每一個領(lǐng)域往往都有他能夠滿足人們特定需求的功能,必須牢牢把握,以便運用于設計。這種調(diào)研與觀察能力,在建筑設計原理的課程學習與未來的實踐工作中,都是極為重要的。
參考文獻
[1] (美)阿爾伯特·J·拉特利奇著.大眾行為與公園設計[M].王求是,高峰譯.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1990
作者簡介:
張語欣,女,福建工程學院建筑與城鄉(xiāng)規(guī)劃學院,本科生,350118,1443558854@qq.com
2 施諾,女,福建工程學院建筑與城鄉(xiāng)規(guī)劃學院,講師,350118,snowbenben3636@qq.com
福建工程學院 35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