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苑翠
摘要:部編版教材實現(xiàn)了“把課外閱讀納入教學計劃”的主張。面對課改的新變化,我們教師應從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入手,使學生在反復的閱讀過程中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結合小學低年級的教學實踐,筆者認為教師需要采用有效的策略來引發(fā)、激活和維持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促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進而提升學生語文閱讀素養(yǎng)。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課外閱讀 ;閱讀興趣;策略
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教科書總主編、北京大學語文教育研究所所長溫儒敏教授指出:“語文教學的效果好不好,不只是看課內和考試,很大程度上要看課外,看是否培養(yǎng)了閱讀的興趣和習慣?!盵1]他也提出了“把課外閱讀納入教學計劃” [2]的主張。部編教材已落實了該主張。那么,面對新變化,該如何采取有效策略來培養(yǎng)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成為當務之急。結合小學低年段教學實踐,筆者認為教師需要采取以下有效的策略來培養(yǎng)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首先,推薦合適讀物,引發(fā)閱讀興趣;其次,指導閱讀方法,激活閱讀興趣;最后,開展豐富活動,維持閱讀興趣。這三個策略層層遞進,推進學生閱讀興趣的加深,促成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進而提升學生語文閱讀素養(yǎng)。
一、推薦合適讀物,引發(fā)閱讀興趣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兒童是用形象、色彩、聲音來思維的。”[3]這句話告訴我們:小學低年段的孩子處在形象思維的階段,喜歡通過色彩、線條、聲音來了解世界。因此圖文并茂、趣味性強、通俗易懂的繪本、童話、寓言、神話等書籍更能引發(fā)他們的閱讀興趣。因此,教師要根據(jù)低年段學生的特點來選擇他們合適的讀物進行閱讀。此外,還要依據(jù)學生的實際需要來幫助學生選擇課外讀物。一開始,教師注重的是讓學生有讀的欲望,就可以給學生推薦一些圖多字少的讀物,繪本就是最好的選擇。例如,《小豬變形記》、《三個強盜》、《愛心樹》、《風婆婆》等等優(yōu)秀的繪本。隨著學生對漢語拼音的掌握,識字漸漸增多,可以推薦一些帶拼音又帶插圖的寓言、神話和童話故事,例如《伊索寓言》《中國神話故事》《神筆馬良》《沒頭腦和不高興》等等。也可以從學生的喜好入手推薦讀物,兒童天性喜歡游戲,兒歌、猜謎、腦筋急轉彎這類的讀物也是不錯的選擇。根據(jù)學生心理特點和實際需要,推薦合適的讀物,讓學生在圖畫與文字的合奏下,引發(fā)出他們的閱讀興趣,讓他們邁出閱讀的第一步,能動手去翻書,用眼去看書。
二、指導閱讀方法,激活閱讀興趣
古人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將好書推薦給了學生同時還要授予學生“漁”——教給學生閱讀方法,才能激活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在這里筆者重在推薦兩種閱讀方法:一是批注法。讓學生對自己感興趣的、認為寫得好的詞語和句子進行圈圈畫畫,并寫上一兩句的心得與感受。例如:在指導閱讀《神筆馬良》這本書時,教師意在引導學生從書中圈畫相關的詞句,感受馬良的勤奮和善良的優(yōu)秀品質。二是思維導圖法。在閱讀過程中利用思維導圖可以幫助學生梳理書中眾多的人物、跌宕的情節(jié)、人物前后行為的變化等等方面。比如:學生在初讀完《漢克,這頭鹿》之后,教師用了思維導圖的方法幫助學生梳理故事中的人物。先將書中的 21 個人物全部找出,接著選擇了“身份”這個角度將所有人物分成了四類:小孩、馬廄主人、公務人員和市民。然后以“駝鹿?jié)h克”為中心向四周展開分支構圖,因為書中所有人物都是因為這頭鹿而一一出場的。正所謂
“不動筆墨不讀書?!倍昙壠痖_始要求學生邊讀邊思、邊讀邊圈畫,既培養(yǎng)了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也提高了閱讀效率,大大激活了學生的閱讀興趣。
三、開展豐富活動,維持閱讀興趣
新課程標準明確將“喜歡閱讀,體會閱讀的樂趣” [4]作為小學低段學生閱讀的目標。當學生的閱讀興趣被激活,如果興趣得不到維持就會慢慢消退。為了維持學生的閱讀興趣,可以通過展開豐富多彩的閱讀活動來實現(xiàn)此目的。教師可以根據(jù)低年段學生的特點,圍繞閱讀書目設計一系列有趣的閱讀活動,既深化學生的閱讀能力,又能使學生始終維持閱讀的興趣。例如:教師在每節(jié)語文課前利用3分鐘讓學生展示自己的閱讀成果,可以通過朗讀精彩片段、講小故事、說讀后感、推薦好書等等簡單的方式來展現(xiàn)成果,內容既豐富操作也很容易。又如師生共讀《漢克,這頭鹿》時,教師為了讓學生感受此書的有趣,設計了一系列趣味性的活動,首先親子共讀,組織家庭閱讀會議,一起感受書中趣味;接著通過角色表演精彩片段,讓學生親身體驗書中語言的幽默;然后通過“我是小小評畫師”這一游戲環(huán)節(jié),讓學生評選出心中最有趣的插圖,從而體會書中插圖的滑稽;最后進行創(chuàng)意寫作,讓學生也能當小作家。教師通過各種各樣的活動,為學生提供展示的平臺,讓學生有更多機會獲得成功并感受成功帶來的喜悅。反之,成功的喜悅又會激勵學生,從而讓學生更加充滿自信。這樣的良性循環(huán)非常有利于閱讀興趣的長期維持。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培養(yǎng)小學低年段課外閱讀興趣的策略還有很多,比如渲染班級、學校及家庭的閱讀氛圍,提倡親子閱讀等等。但是本文提出的三個策略,既循序漸進地培養(yǎng)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又展現(xiàn)了閱讀過程中的三個環(huán)節(jié),即閱讀推薦——閱讀指導——閱讀交流。讓學生在每個閱讀環(huán)節(jié)中,都能以興趣為先導,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將老師的“要我閱讀”內化成“我要閱讀”。但是激發(fā)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花時間耗精力,是一個長久的工程。筆者相信只要教師有心做學生閱讀的點燈人,根據(jù)學生特點推薦適當?shù)恼n外讀物,指導有效的閱讀方法,開展多樣的活動進行閱讀交流,學生的閱讀興趣會漸漸培養(yǎng)起來,最終會體會到閱讀帶來的快樂。這樣,必定促成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進而提升學生的語文閱讀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溫儒敏. 溫儒敏論語文教育三集[M].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6.
[2]溫儒敏. 培養(yǎng)讀書興趣是語文教學的“牛鼻子”——從“呂叔湘之問”說起 [J]. 課程.教材.教法, 2016, (6): 3-11
[3]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S] .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2014.
[4]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S] .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廣東省廣州市從化區(qū)雅居樂小學 廣東省廣州市從化區(qū) 51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