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式澍
摘要:小學階段的學習,是學生終身學習的基礎階段,而當學生能夠掌握更加牢固的小學知識以后,學生日后的學習也就會變得更加高效。這時候,小學語文教師是否能夠創(chuàng)設出有效的語文課堂就顯得尤為重要了。筆者在本文主要從“創(chuàng)設良好的語文教學氛圍”、“重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采取小組合作的組織形式”這三個策略,對小學語文的有效教學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小學語文;有效教學;策略
當前的時代一直都在快速的發(fā)展,學生的思維也在不斷的發(fā)生著變化,教師在課堂上所采取的教學手段也應該要不斷的創(chuàng)新和改革。只有當跟上了時代的步伐以后,才能更加快速地推動學生的發(fā)展。但是,在我國目前的小學語文課堂上依然存在著課堂教學方法傳統(tǒng)、課堂教學形式老化等現象,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會阻礙學生的語文進步。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應該在充分考慮學生本身語文能力以及語文教材的前提下,通過采用多種課堂教學策略,讓語文課堂的形式和內容變得更加豐富,最終為學生打好語文知識基礎。
一、創(chuàng)設良好的語文教學氛圍
在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課堂上,教師往往會有著較大的威望,同時也處于一個比較高的地位,也不會主動的去與學生交換語文想法,導致了師生之間沒有一些交流與互動。而這對小學語文課堂的有效性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應該創(chuàng)設良好的語文教學氛圍。教師應該轉變自身的課堂教學思想,將學生作為平等交流的對象,并且要充分尊重學生的真實想法,讓學生能夠在更加輕松的語文環(huán)境中學習語文知識,最終促進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個性的語文成長和發(fā)展。
比如,在學習《景陽岡》的時候,首先,教師可以播放《好漢歌》,交代學習內容:“一曲熱血滿滿的《好漢歌》,一段梁山英雄的聚義豪情。這節(jié)課,讓我們走進我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去結識豪氣沖天的梁山好漢?!蓖ㄟ^播放歌曲,讓小學語文的課堂氛圍變得更加輕松。其次,教師可以課件出示《水滸傳》,并且進行介紹:“是我國著名的古代長篇小說,寫的是北宋末期以宋江為首的一百單八將在水泊梁山起義的故事,塑造了眾多人物形象?!端疂G傳》這本書的作者是施耐庵,這本書講的是北宋末期以宋江為首的108位好漢在水泊梁山起義的故事。《水滸傳》中的108位好漢,你都知道哪些?”這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主動分享自己所知道的好漢,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主動性就會得到調動。
二、重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不難發(fā)現,造成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學生本身難以對語文教學內容產生出較大的興趣,再加上教師所采取的課堂教學方式老化,語文課堂缺乏活力,學生的語文興趣更是難以產生。而語文興趣,是提升學生在語文課堂上學習積極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應該重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采取一些先進的教學資源,讓多媒體設施走入小學語文課堂,充分利用多媒體設施豐富的表現力,讓小學語文課堂變得更加有趣、更加豐富,相信學生對小學語文這門課程的興趣也就會逐漸得到提升。
比如,在學習《青山處處埋忠骨》的時候,首先,教師可以談話導入:“學習了前面兩篇課文,我們領略了毛澤東作為詩人和領袖的風采。不過,領袖也是人,他也有普通人的喜、怒、哀、樂,今天就讓我們走進偉人的內心,去感受作為普通人的毛澤東的情感世界?!庇纱思ぐl(fā)出學生的語文探究興趣。其次,教師可以繼續(xù)引導學生分析課文內容:“噩耗傳來,痛失愛子的老父親在想什么?從對毛主席心理活動的描寫中,你感受到什么?”由此引導學生得出:“可以感受到毛主席無比悲痛的心情。毛主席與愛子毛岸英聚少離多,前面三次的分離,岸英都平平安安回到了他的身邊,而這一次卻回不來了?!弊詈?,教師還可以提問學生:“課文在體現人物的內心世界上有什么值得我們學習之處呢?”根據此,讓學生可以總結得出:“本文通過對毛澤東動作、語言、神態(tài)的細致刻畫來反映他的內心世界,通過心理描寫來突出性格特點?!?/p>
三、采取小組合作的組織形式
語文課程,是學生需要終身學習的,這也就說明了指導學生掌握到學習這門課程的方法比直接向學生傳授更多的語文知識要好太多。但是,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本身語文知識體系不夠穩(wěn)固,再加上語文學習的經驗也比較少,若是讓學生展開單獨的語文探究過程,那么學生的效率就會不盡人意。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可以采取小組合作的組織形式。教師可以將學生進行科學的分組,讓學生共同合作完成語文知識的學習,這對學生語文自學能力的提升有著很大的好處,同時還可以讓學生在相互交流中有效拓展自身的語文思維。
比如,在學習《軍神》的時候,首先,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分組,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完成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其次,教師可以設置語文學習目標:朗讀課文,能讀出人物說話的語氣;能說出沃克醫(yī)生是怎么發(fā)現劉伯承是軍人的,以及稱他為“軍神”的原因;能從描寫人物動作、語言、神態(tài)的語句中體會人物的內心;能用沃克醫(yī)生的口吻講述這個故事。相信學生在完成了這些語文學習目標之后,也就可以完整的掌握本篇課文。
綜上所述,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需要靈活采用各種有效的課堂教學策略,激發(fā)出學生對小學語文這門課程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自信,只有當學生能夠更加積極的學習語文知識,才能讓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得到明顯提升。
參考文獻:
[1]葛飛.小學語文有效教學的策略淺析[J].課外語文,2017(30):37.
[2]高鑫.小學語文有效教學的研究[J].課外語文,2017(3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