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心教學,潛心育人,把所有的愛獻給學生”,這是謝燕一直踐行的教育理念,她將如涓涓細流般的愛,澆灌在學生心田,必將影響他們一生。
“想當一名好老師,用自己的熱情、激情、愛心、耐心去感染身邊的每一名學生。”說起從教初心,謝燕眼里都是光。
但剛接觸教學時,她也曾遇到過不少難題。是為師者的仁愛與耐心讓她堅持了下來,并在不斷探索中感受著教育的魅力。
剛接手一年級時,也是謝燕第一次當班主任。原本對教育的美好遐想,因為一個“多動癥”孩子而讓她哭笑不得。據(jù)謝燕介紹,這個孩子在教室里始終無法集中注意力,老師上課的時候,他要么做自己的事,要么在教室里隨意走動,全然不把上學當一回事。
開學一周,謝燕班上就已是“雞飛狗跳”,學生忙著找她告狀,老師也在不停抱怨,還有家長接連不斷的電話,全是關于這個“多動癥”孩子的。謝燕有些心灰意冷,可她在心里告訴自己,決不能就這么放棄。
于是,謝燕開始試著走進這個孩子,每天抽出時間找他聊聊天。終于有一天,這個孩子對她說出了自己的心事,原來這是一個自幼兒園起就一直住在學校的孩子,他的父母很長時間才能去看望他一次。他在幼兒園里調(diào)皮搗蛋的時候,老師就把他“鎖”在座位上,不管不顧……
謝燕終于理解了他始終無法安靜下來的原因。每次聊天時,謝燕都聊他開心的事,并及時表揚他當天的進步,慢慢地,這個孩子變得越來越信任她,也越來越有自信。為了鍛煉他,轉(zhuǎn)移他過剩的精力,謝燕安排他做自己的小助手,下課時幫忙抱本子、發(fā)作業(yè),還讓他當值周干部,大課間時負責關燈、關電教設備,負責整理好桌椅等等。一年之后,這個孩子行為習慣有了大變化,成績也有了進步。
在學生心目中,謝燕是“一個美麗、親切、隨和又不失威信的老師”。
教學方面,她喜歡帶著學生走出課堂采風。校園櫻花下,操場大樹下、圖書館前、校園圍墻邊都曾留下了她和學生的身影。讓學生仔細觀察、用心感受,然后匯成汩汩流淌的靈感和美麗動人的習作。她還經(jīng)常讓學生在課堂上以小組為單位開展PK賽。當學生疲倦,沒有精神,注意力不集中時,她會讓他們原地跳躍,通過運動讓他們提神醒腦,賦予他們能量。
在教學中,她提倡“啟發(fā)式”教學而不是“灌輸式”教學,引導學生進行有意義的學習。如教《伯牙絕弦》時,她給學生們講解當時的背景,讓學生知道俞伯牙與鐘子期互為知音,懂得俞伯牙做出驚人舉動的原因,了解俞伯牙“鐘期久已沒,世上無知音”的落寞。
孟子說:“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弊鳛榘嘀魅?,謝燕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她的班上曾有過一個性格古怪、情緒易怒的學生,有時候還會跟科任老師頂嘴。后來謝燕了解得知,這位學生從小父母離異,長期父母中的一方不在身邊,導致了他內(nèi)心缺少愛,生活中缺少安全感,雖然表面?zhèn)€性強但是內(nèi)心卻十分自卑,為了掩飾自卑,為了獲得安全感,他常常像一根尖刺一樣扎向別人。為了讓他感受愛,建立自信,謝燕多次與他促膝長談,在他有一點點變化時就及時肯定他。就這樣慢慢走進他的內(nèi)心,取得他的信任,最后在時機成熟時,謝燕提出自己的期望,最終學生慢慢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緒。
“靜心教學,潛心育人,把所有的愛獻給學生”,這是謝燕一直踐行的教育理念,她將如涓涓細流般的愛,澆灌在學生心田,必將影響他們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