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 嫻
(廣州美術學院,廣東廣州 510000)
“無為而無不為”出自老子的經典著作《道德經》第三十七章,“道常無為而無不為……”。“道”是老子哲學思想的核心,指世間萬物自身運行的內在規(guī)律和法則。“道”的本質是“無為”,又曰無不為,勸導人們要遵循自然之理,順應事物的規(guī)則而行事。
老子哲學中的“無”與“有”并非對立關系。“天下萬物皆生于有,有生于無”,在老子看來,“無”同于“道”,“有”從“無”而來,“無”是萬物的本源?!盀椤笨衫斫鉃椤白鳌被颉白觥保疤煜轮笞饔诩殹?,“為”是最一般的行為、動作,涵蓋人類在現實生活中從事的一切活動。“無為”即“無違”或“善為”。
自近代以來,國內外許多教育家與社會相關人士對美術教育研究做出了或大或小的貢獻,提出了各種關于教學的理念與策略。美術教育堅持“以人為本”為宗旨是毋庸置疑的,在教學實踐中各種教學理念見仁見智,其中就包括“無為而育”。“無為”思想提倡個體生命的自由發(fā)展,美術教育不應是教育者把教材中的知識或所熟悉的繪畫技法竭盡所能地傳授于受教育者,此為籠統的“有為”之教,也不應隨意放任學生自由進行繪畫活動,此為不負責任的“不為”教育,而應該是教育者通過“善為”,在有意或無意中培養(yǎng)受教育者感受美、認識美、鑒賞美、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以實現“無不為”理想目標的教育。在美術教育中,“無為”是順應自然、順應學生的天性,遵循教育自身的規(guī)律和受教育者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因勢利導,最大限度激發(fā)其學習潛能以達到最佳教育效果的教育方式。
對于教育者而言,實現“無為而無不為”的教育理想需要以全面且大量的知識積累與巧妙教學設計奠基,厚積薄發(fā)。如何在“無為”的美術教育中使教育對象的潛能得到充分的發(fā)揮,是值得所有當代美術教育者深究的問題。
1.明確教育主體——以學生為本
陶行知說:“我以為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羅杰斯等人本主義心理學家倡導以學生經驗為中心的“有意義的自由學習”,學生是教育與自我教育的主體,這個理念相對傳統教育方法而言是一大突破,是我們對人天性的肯定,相信人有主動向善、自主發(fā)展的潛力與趨向。最優(yōu)的“教”“學”關系是:以教育者為主導,在美術教育中起引導作用;受教育者為主體,即美術教育的主體,同時是自我教育的主體。教師作為引導學生獲取美術知識與培養(yǎng)自身藝術感的領路人,應給予學生真誠的尊重與信任,相信學生有的無限潛能和自我實現的能力,將學習的權力交還學生,幫助其在藝術氛圍里調動自身的力量,從自我教育中逐漸實現“悟化”。
在“以學生為本”的主旨下,堅持平等的原則是很重要的,在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生長環(huán)境以及不同社會經濟地位的影響下,同一個班級的學生對的審美能力有很大的不同,教育者應該保證來自不同背景的學生獲得同等的學習機會,采取重新配置人力資源和物理資源等方法來進行不同的引導,縮小學生之間因外在條件影響造成的審美能力差距。
“以學生為本”理念要求教育者以學生的健康和思維發(fā)展為本,以啟發(fā)創(chuàng)造性思考力為目標,根據學生的年齡階段下的思維發(fā)展狀況和心理特點對其進行恰當的引導和滿足?!笆谌艘贼~不如授人以漁”,美術教育者應把“以學生為本”理念貫穿于包括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學活動和教學評價在內的整個美術教育教學過程,引導學生掌握學習規(guī)律,幫助學生在美術學習的過程中找準自己的位置和方向,培養(yǎng)其形成獨立自主學習和探索美的習慣,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
2.隱藏教育意圖——潛移默化
教育意圖可分為“人為”與“非人為”兩種類型,“人為”的教育意圖指教育者有意識地設計教學過程,以達到一定的教育效果;“非人為”的教育意圖受教育者在教育者教育意圖之外受到的教育效果,此過程亦可稱為潛移默化。同理,潛移默化亦可在隱藏教育意圖中得以實現。如何進入沒有空隙之物?唯有無實體之存在。無言之教化是“潛移默化”教育理念在“無為”教育中的體現,而在“潛移默化”理念中促進教育對象對美術學科的理解及對其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是“無為而無不為”教育的關鍵所在。
對于尚未形成審美概念的學生或有一定審美認知的學生,把教育意圖隱藏起來,通過言傳身教使其在自然而然獲得對美的認知,如此體現了“無為而育”的核心理念。在循序漸進的教學中傳授學生相應的知識與技能的同時使受教育者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的熏陶,形成自主學習與自主探索的習慣,有利于推動以發(fā)展學生綜合素質為目的、以培養(yǎng)創(chuàng)造力為核心的素質教育的發(fā)展。
1.溝通教育
溝通是指人與人之間通過有效的語言傳遞信息、交流思想與感情的過程。在美術教育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充分溝通是一種有效的教育手段,是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以便進一步安排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的途徑。缺乏與教師之間的有效溝通,學生容易困于“井底之蛙”的局限思維中,難以突破自己的思維定式而在探索學習中舉步維艱。
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之間的有效溝通是結合認知、情感和人格三個維度相結合的溝通過程,需要遵循真誠的原則,以幫助受教育者健康成長為宗旨有目的性地進行溝通。溝通教育可以是課內的,如通過課堂授課、創(chuàng)設課堂情景、小組學習和討論等方式建立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互聯的溝通網絡;也可以是課外的,課外的溝通具備更多的情感因素,是學生對教師所教的認知信息進行理解和加工之后的一種反饋。縮小與受教育者的心理距離,走進其認知和情感世界以實現情感溝通意味著教師在教學上取得成功。
溝通教育需要教師調整二者的角色定位。在傳統的教育中,教師往往扮演著領導者的角色,而學生則聽從教師的安排與教導,按部就班地進行美術教育活動,這種有“一邊倒”的師生關系無疑極其不利于師生之間的有效溝通。地位的平等、教師對學生的尊重與理解能極大促進有效溝通,一方面引導學生形成健康積極地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另一方面幫助學生樹立自信,探索有個人特色的藝術創(chuàng)作思維。
秉承“無為”的教育理念,通過傾聽了解學生的性情、想法、對知識的認知與掌握程度,在發(fā)現問題的同時找到學生的閃光點,這對美術教學活動的順利實施、挖掘學生的美術潛能有很大的影響和作用。
2.體驗教育
工匠能教會他人方圓規(guī)矩,但不能確保其達到同樣精巧的造詣;“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認識源于實踐,一味盲目向書本和老師學習的后果是難以突破標桿式高度實現創(chuàng)新。在美術教育中,要想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達到較高的造詣,教師須“放手”教學,實行“無為”教育。
體驗教育注重實踐與情感的連接,強調體驗過程中受教育者的自我感悟與發(fā)現。在接受教師傳遞的認知信息之后,能否在此基礎上有所感悟達到情感上的升華,需要受教育者在實踐中體驗,即離開課堂在深入參與實踐中發(fā)展內心的情感體驗,通過感悟進行反思獲取新的知識,激發(fā)獨特的想法和創(chuàng)造力。此外,受教育者能從體驗活動中獲得充分的創(chuàng)作素材和靈感,這與美術教育倡導的從身邊的環(huán)境選擇教學內容的做法同理。地方文化特色背景下成長的人在藝術表達上反映的是其濃郁且特殊的情感感受,能在很大程度上促進個風格的形成,體驗教育亦然。
“無為”的美術教育理念下,教師的“放手”是為了讓學生根據自己對藝術的獨特感覺在實踐中體會事物的自然本質與特征,在體驗中找到創(chuàng)作對象與自身個性的契合點,從而創(chuàng)作出體現個人獨特精神的作品。此過程涉及一個概念:“試錯”。“試錯”是一種信念,即愈挫愈勇直到達至自認為“成功”的精神信仰。創(chuàng)新精神正是在不斷“試錯與改錯”中探索客體規(guī)律而發(fā)展形成的,根據方式的不同可將其分為經驗性創(chuàng)新(漸進式)和實驗性創(chuàng)新(激進式),無論是經驗性創(chuàng)新還是實驗性創(chuàng)新,都離不開“試錯與改錯”。放手讓學生親自自由體驗美術創(chuàng)作,在試錯過程中感悟、進步,才能真正體會到藝術的精髓與靈魂。
3.因材施教
人與人之間存在著很多方面的差異,霍華德.加德納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論認為:由于先天遺傳因素的影響與后天發(fā)展的差異,每個個體的思維發(fā)展水平、興趣點、學習優(yōu)勢及學習方式有明顯的不同,由此形成不同的“個性”?!耙虿氖┙獭彼枷胱钤绶从吃诳鬃拥慕虒W上,孔子認為教師應“聽其言而觀其行”“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并“退而省其私?!痹诋敶Z境下“因材施教”是以教育對象為本體,尊重其文化差異和個人特點,根據不同學生的個性與興趣趨向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指導的一種教育方式。
在美術教育中,“因材施教”策略的實施首先要對學生進行全面而具體的個體性差異的觀察與分析,了解其性格、興趣、認知特點和學習能力等主觀條件,繼而將學生根據認知規(guī)律、學習興趣、學習能力的異同進行分組,設置相應的教學策略實施分層教學。分層教學意味著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和教學評價的多樣化,以確保不同水平的學生實現共同進步,讓不同興趣方向的學生基于自身的條件發(fā)揮自己的長處和優(yōu)勢,大放異彩。因而因材施教對教師有很高的要求,教師需要根據時代的發(fā)展不斷更新知識結構、充實知識儲備、提升教學水平,同時需要充分掌握教育心理學的相關知識、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把握“因材施教”的要點,做到在“無為”的教育理念下正確引導學生的藝術思維的發(fā)展。
老子的“無為”哲學思想被許多教育者運用于美術教育領域,形成“無為而育”教育理念。遵循“無為而無不為”美術教育理念,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的自我教育為教育目標,在充分理解并明確教育本體的前提下,以潛移默化的方式和溝通教育、因材施教、體驗教育的實踐策略,積極引導學生根據個人的個性與興趣實現自我教育,這是一種“常自然”而“成其大”的教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