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動畫大師宮崎駿出產了多部極具影響力的電影作品。作為一個出色的故事講述者和創(chuàng)作人,他的多部作品都體現了他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環(huán)境惡化的擔憂。本文以《千與千尋》為例,分析了女主人公千尋所代表的女性在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對人類未來的思考。
關鍵詞:《千與千尋》; 女性生態(tài)主義
中圖分類號:J954?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6-3315(2021)11-154-002
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出產了多部影響力巨大的動畫作品。其中《千與千尋》在2001年上映時引起了極大反響。該片也獲得了包括柏林電影節(jié)金熊獎,最佳動畫電影,最佳亞洲電影在內的多項大獎。宮崎駿在《千與千尋》中不僅塑造了一個自立堅強的小女孩的形象,也通過故事和場景表達了他的生態(tài)思慮。近年來,生態(tài)主義批評一直是學界比較關注的問題。多位學者徐筱虹,韋清琦等都從生態(tài)批評角度解讀了很多作品。
宮崎駿的動畫作品大多涉及人類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和平主義及女權(徐筱虹,93)。因此,《千與千尋》中的女性生態(tài)主義表達也毫不令人意外。片中恢弘的自然場景,對環(huán)境惡化的擔憂,以及女性成長話題的涉獵都鮮明地揭示了他的生態(tài)保護意識和對女性主題的思考。
1.人類的貪婪和環(huán)境惡化問題的警示
宮崎駿的作品具有極強的想象力,為人們展現了一個個魔幻而又美麗的世界?!肚c千尋》里不可思議的自然景觀,很好的表達了宮崎駿對自然的熱愛。無論是廣袤的原野,異世界里詭異而又多彩的非人類景觀,還是海上列車,都體現了宮崎駿眼中優(yōu)美宏大而又神秘的自然世界。宮崎駿童年為避亂舉家搬遷到鄉(xiāng)下,在鄉(xiāng)村,他自由自在地與大自然親密接觸,大自然的神奇和美麗滋潤著他幼小的心靈。(徐筱虹,98)對大自然的熱愛和感恩一直貫穿在他的作品中。除了表現出自然的宏大,對人類的慷慨,宮崎駿也無法忽視人類的無序發(fā)展給自然帶來的破壞和傷害。更可怕的是人類對自然的掠奪變成了一種日常。而且在人類的眼中,這是一件毋庸置疑并理所當然的事情。千尋的父母是日本最尋常的工薪家庭。影片的開頭,千尋的父母因為搬家要到新的地方,開車踏上去往新家的旅程。影片很好地表現了日本千千萬萬個普通家庭的日常。爸爸工作,媽媽也許工作,也許兼職,也許是家庭主婦。父親工作努力,媽媽和藹可親,安慰著不愿意因為搬家離開朋友的千尋。這是一個幸福,和諧而又普通的家庭,展現了日本社會最尋常的風貌。可是千尋的父母在異世界里見到美食無法自拔,在沒有得到允許的情況下大快朵頤,結果變成了豬。這前后的反差足以讓觀眾大吃一驚之余不由得反思,他們似乎只是在沒有獲得允許的情況下吃了不屬于自己的東西,應該得到如此嚴重的懲罰嗎?然而,人類對自然的索取從來都沒有得到過允許,對自然的污染也是隨心所欲。如最近的核污染污水排放事件,在多國抗議的情況下,日本政府仍然一意孤行。這次事件引發(fā)的不只是生態(tài)災難,更會影響沿海各國,甚至內陸國家的生活。海洋占陸地面積的70%,地球上所有的生靈都會淪為這次人禍的犧牲品。我們不禁要問:為了得到生活中的便利,付出如此大的代價值得嗎?人是有局限的物種,也是還在演變和進化的物種。在人類的演化過程中,也曾犯過無數錯誤走過許多彎路。從生態(tài)危機和生態(tài)思想的角度來看,人類幾千年來所犯的最致命的錯誤就是以自己為中心,以自己的利益(而且主要著眼前利益)為尺度,沒有清楚而深刻地認識到與人類的長久存在生死相關的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整體利益和整體價值。(王諾,107)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在被踐踏,被破壞,人們對此視而不見。對利益的追逐,對舒適生活的要求,使人類變得貪婪麻木。地球和自然作為被侮辱和損害的一方,總有一天會不堪重負。
由于人類的野心和無序發(fā)展,生態(tài)環(huán)境也隨之受到了極大的破壞。在《千與千尋》中,我們可以看到人見人躲,臭氣熏天的腐爛神原來是一位河神!河神的地位大約相當于中國神話傳說中的龍王,能控制降雨和天氣,直接影響人類的收成??梢哉f人類的富裕和豐足都要靠河神的賜予。而電影中的河神卻飽受人類的摧殘。他的體內充斥著人類隨意扔進河里的垃圾,除了扳手酒瓶這樣的“常規(guī)”垃圾,人們甚至把建筑廢料,自行車和馬桶也都扔到了河里,使原本清澈的河流變成了湯婆婆口中的腐爛神。被玷污的河神,當然會對人類展開報復,只不過我們太過貪圖眼前的舒適和便利,選擇忽略而已。油屋里的服務員早已養(yǎng)成了尖酸勢力的個性,他們對有錢的客人大肆追捧,對邋遢如神的客人避之不及,對新來的無依無靠的千尋百般刁難??吹綗o臉人的金子,一個個喪失理智一般,對其瘋狂取悅。這般嘴臉,把人類的貪財逐利、見利忘義表現得淋漓盡致。
在宮崎駿的世界中,人和大自然應該是合二為一,互為一個整體。然而在人類追求發(fā)展和生活水平提高的過程中,忘掉了這一切應建立在和諧的環(huán)境基礎之上。對環(huán)境的破壞反過來也會殃及人類,人類終將會受到懲罰。
2.女性(母性)與自然的融合
在各民族的神話和隱喻中,最原始的神大多是女性,比如蓋亞女媧這樣的“大母神”。她們與大地相聯系。(唐晶,李靜34)而大地正是生態(tài)系統(tǒng)賴以生息繁衍的最基本的載體,幾乎成為自然生態(tài)的象征。按照西方猶太-基督教的人類中心主義傳統(tǒng),人是萬物之靈長,世界之中心。在人類中心主義視角下,自然并不是一個有生命力的整體,而是為了滿足人類的各種需要可以被分割,利用的物化對象。(韋清琦,李家鑾。7,8)而根植于文化之中的男權制,把女性弱化,物化,讓女性成為了男性的附屬(如圣經中女性由男性的肋骨生成)。顯然,女性與自然的地位是相似的,兩者有一種“同病相憐”的親近性。(韋清琦,李家鑾。8)在影片中,千尋擔當了這個和自然融為一體的女性角色。她雖然只是個小女孩,但純真善良,富有同情心,重視和他人的友誼,熱愛自然。千尋會因為手中花束的凋謝而悲嘆?;ㄊ窃瓉淼呐笥褌兯徒o千尋的禮物,對千尋來說有不同尋常的意義。不僅因為花束代表她不忍舍棄的朋友,也因為花束代表著自然和純真,是她和原來的學校,原來的朋友的一種連結。這種連結被粗暴地打斷,就像人類離開自然一樣無法生存。在影片的開頭,千尋就對搬家的行為表示了抗議。因為搬家對于一個孩子來說,意味著離開朋友,重新開始。這就像一棵樹,在已經適應環(huán)境的情況下被連根拔起。植物可能不適應新的自然環(huán)境而水土不服,千尋也可能不適應新的社會環(huán)境而無所適從。年幼的千尋初到了另一個世界,不但受到湯婆婆魔法的影響,很快忘了自己的名字(在白龍的幫助下,她后來又記起了自己的名字)。因為離開了自己的世界太久,千尋的身體逐漸變得透明。這寓意著離開賴以生長的土地,離開大自然,人類很快就會失去自我。白龍在離開他的家以后,也忘了自己的名字,很快變成湯婆婆手下的傀儡。用蜘蛛爺爺的話說,“眼看著他的眼神越來越兇狠!”背叛自己的家園和環(huán)境,不管是人還是宮崎駿畫筆下栩栩如生的各種動物,生物,都會無所適從,逐漸異化。
被困在油屋后,千尋迅速成長起來。不但適應了體力勞動,也逐漸交了朋友。蜘蛛爺爺在她困惑的時候給她指路,盡其所能幫助她。她的師傅小玲,對待她從排斥到接受到保護,也體現了母性的關懷。雖然小玲也貪圖金子,但在油屋中的她始終向往遠方的城鎮(zhèn),并發(fā)誓總有一天要離開油屋。對自然和遠方的熱愛一直貫穿在宮崎駿的作品中。這是一個不變的主題,雖然我們可能失去生命中所珍愛的東西,但只要懷有希望,就有重新實現夢想的可能。
3.母性與救贖
宮崎駿的動畫作品思考人類和生存環(huán)境的關系,人類心靈成長的經歷,充滿了人文關懷。他的作品中的主角們大多數是女孩或孩童。這也揭示了自然與女性之間特殊的親情關系。一方面,自然,尤其是承載自然萬物的土地,孕育了生命,博大堅忍而又充滿了愛心,正如所有的女性/母親一樣。另一方面,女性的柔情與愛心也像大自然一樣,默默感染和救贖了周圍的人。《千與千尋》中,千尋作為一個十歲的小女孩,在突然被拋入異世界后,經歷了恐懼,困惑,絕望,但她迅速成長起來。面對異世界的光怪陸離,千尋不但沒有被同化,因為她的純真,善良,對自己初心的堅持,反而交到了朋友,獲得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善意和幫助。鍋爐爺爺外形駭人,態(tài)度粗暴,經過相處,他原來是溫和友好的老人家。小玲貪心又有點虛榮,作為千尋的師傅,剛開始對千尋很不耐煩,但千尋用真誠善良打動了她。她不但把千尋當成好朋友吐露心事,更擔心千尋的安危,眼含熱淚叮囑千尋注意安全!湯婆婆的孿生姐妹錢婆婆,本是妹妹的死敵,因此也對幫助妹妹作惡的白龍窮追猛打。在看到千尋不顧危險,只身帶著無臉人坐著海上列車來到陌生的地方,意圖拯救小白龍也被感動。她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幫助千尋,送了她護身符,并原諒了白龍。
千尋雖然年幼,但充滿母性和力量!她完全沒有被世俗的價值觀所感染,沒有表現出絲毫的怯懦,猶疑和貪婪!她的成長,也是她蛻變成一個樂觀堅強具有獨立人格的心理成熟過程。她堅定的目光和不屈不撓的態(tài)度,始終散發(fā)著人性的力量!例如她沒有被湯婆婆的巨嬰兒子嚇壞,反而好心地帶著這個累贅去找錢婆婆!巨嬰在千尋的影響下,不但學會了走路,還學會了用善意報答千尋,在湯婆婆面前給千尋求情!巨嬰從蒙昧無知,自私殘忍,到最后的知恩圖報,粗通人情,正是千尋的母性所展示出來的力量!
白龍在電影里是個亦正亦邪的人物。一方面,他幫助千尋,對千尋展現出了少有的真誠。另一方面,他又是湯婆婆作惡的幫手。他在學習魔法的過程中迷失了自己,忘記了自己的名字,也忘了自己的初心。千尋在白龍受重傷后決定去救他,對于千尋決心去救白龍,蜘蛛爺爺說,這就是愛!的確,千尋可能對白龍懷有愛意,但更多的是對白龍善意的回報!在陌生又充滿敵意的環(huán)境里感受到的友誼和溫暖,讓千尋在崩潰大哭后重拾勇氣,決定活下來面對可能發(fā)生的一切,而這都是千尋母性的體現!她猶如我們腳下的大地一樣包容,一樣付出不求回報。白龍最后找回了自己的名字,也找回了自己的初心,雖然我們不確定他的結局,但至少他的人生又有了希望和方向!
宮崎駿電影里面的主人公在經歷了成長的困惑,煩惱,艱辛后,大多都選擇回到了最開始出發(fā)的地方。無論他們走到哪里都永遠記得回家的路。人類的足跡見證著自身成長,也見證了人與自然的發(fā)展變化。像《千與千尋》里所表達的一樣,只有和自然和諧相處,人類才能繼續(xù)自己的生活。背離初心,粗暴的踐踏大地的賜予,只能遭到傷痕累累的自然母親的懲罰。
參考文獻:
[1]徐筱虹.二十世紀西方通俗文學的生態(tài)批評研究[M]中國紡織出版社,2017
[2]韋清琦,李家鑾.生態(tài)女性主義[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9
[3]唐晶,李靜.生態(tài)女性主義文學研究[M]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9
[3]王諾.歐美生態(tài)文學[M]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
作者簡介:周輝,1973年生,女,四川省鄰水人,南京林業(yè)大學外國語學院講師,研究方向:英美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