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芳
摘要:根據(jù)《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和《普通高中課程改革方案》的精神和要求,高中生物課程分為必修和選修兩個部分。必修模塊選擇了生物科學的核心內容,同時也是現(xiàn)代生物科學發(fā)展最迅速、成果應用最廣泛、與社會和個人生活關系最密切的領域。所選內容能夠幫助學生從微觀和宏觀兩個方面認識生命系統(tǒng)的物質和結構基礎、發(fā)展和變化規(guī)律以及生命系統(tǒng)中各組分間的相互作用。因此,必修模塊對于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yǎng)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選修模塊是為了滿足學生多樣化發(fā)展的需要而設計的,有助于拓展學生的生物科技視野、增進學生對生物科技與社會關系的理解、提高學生的實踐和探究能力。每個模塊都有其獨立的特點,但它們又是統(tǒng)一不可分割的整體,相互之間通過一個或幾個知識點串聯(lián)在一起,形成了高中生物學完整的知識體系。
關鍵詞:模塊;知識體系;聯(lián)系;高考
構建知識體系將知識系統(tǒng)化是各個學科都在提的方法和要領,但是如何構建體系,哪些知識放在一起構建體系很重要,換句話說得找準核心要素,才能以點概面,形成綜合的、更全面的知識網絡圖。選修一與必修模塊中聯(lián)系最為緊密的是必修一,以下是相關的幾個知識點,談談我的看法。
一、酵母菌
關于酵母細胞最早的學習應該出現(xiàn)在必修一的第一章《走進細胞》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的比較,在這里我們只是了解了酵母菌是單細胞的真核生物,有核膜包被的細胞核。關于其代謝類型的了解是在必修一第五章第3節(jié)《ATP的主要來源——細胞呼吸》,酵母菌是兼性厭氧型生物,所以用它來探究細胞呼吸的方式,而這一內容也同時出現(xiàn)在選修一的專題一當中,酵母菌有氧呼吸時大量繁殖,無氧呼吸時酒精發(fā)酵,兩本書中不同的地方是兩個反應方程式不同,但原則上是以必修一的方程式為準。兩本書中都涉及到了物質檢測:二氧化碳(方法一: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方法二:溴麝香草芬蘭水溶液由藍變綠再變黃),酒精(橙色的重鉻酸鉀酸性條件下變灰綠色,可用來檢驗酒駕。該節(jié)的課后題中還考到將酵母細胞離心后分成兩個部分:細胞質基質和線粒體,這兩個場所中進行代謝的過程比較,對本節(jié)課的內容有一個點睛的作用,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記憶。選修一專題四課題3《酵母細胞的固定化》,最終對酵母細胞固定化進行結果分析與評價,就是將固定好的酵母細胞放到葡萄糖液發(fā)酵產生酒精,可以看到產生了很多氣泡 ,同時會聞到酒味 。另外選修一中還介紹了酵母菌的生活環(huán)境、習性、用途等方面。兩本書結合起來我們就更加全面的了解了酵母菌。
二、酶的活性
1、酶的活性是指:酶催化一定化學反應的能力,可用單位時間內、單位體積中反應物的減少量或產物的增加量來表示(選修一增加)。
2、影響酶活性的因素有:溫度、PH、酶的抑制劑等(選修一增加)。
3、影響酶促反應速率的因素:溫度、PH、酶的抑制劑、反應物濃度、酶的用量等。
4、關于實驗:
這部分內容是學生學習的難點。但掌握要領后,會發(fā)現(xiàn)所有與酶有關的、物質鑒定類的實驗大體的思路和過程是一樣的,需要換的就是研究對象和一些小的細節(jié)方面。以下是以果膠酶為例的實驗設計思路。
4.1實驗目的:探究溫度或pH 對果膠酶活性的影響。
4.2實驗原理:果膠酶瓦解細胞壁和胞間層增大果汁產量,果膠酶催化分解果膠增大果汁澄清度。
4.3變量設計與控制:
①確定溫度梯度(或pH 梯度)為5℃或10℃(0.5 、1.0)。
②實驗的自變量是溫度(或pH),控制自變量的方法是利用恒溫水浴鍋(或滴加酸堿等)。
③實驗的因變量是酶的活性,檢測因變量的方法是測定果汁的出汁量或澄清度。
④實驗的無關變量有PH(或溫度),果肉量,果膠酶的用量,保溫的時間等。
4.4實驗步驟:
①前期準備:制備水果泥和果膠酶。
②分組編號,分別添加底物和酶。
③底物和酶分別在各自的溫度下保溫一段時間后,混合。
④混合液保溫處理一段時間。
⑤過濾,測量出汁量并觀察澄清度,記錄數(shù)據(jù)。
4.5結果:以表格的形式匯總。
4.6思考:該實驗與必修I中“探究影響酶活性的條件”實驗有何不同?
前者屬于是定量分析實驗(以數(shù)量形式存在的屬性,如出汁量/澄清度),后者屬于定性分析實驗(通過非量化的手段來探究事物的本質,如通過曲線圖分析歸納低溫、最適溫度、高溫對酶活性的影響)。
生物知識點比較瑣碎,所以學習生物,模塊化很重要,尤其加強選修模塊和必修模塊知識點之間的聯(lián)系,重視必修知識和選修知識的系統(tǒng)化。新課程新教材新高考馬上就要實行,作為一線教師,必然要有新的思考,在幫 助學生和激勵學生去發(fā)現(xiàn)自己、成為自己、成就自己的過程中發(fā)揮應有的作用。
參考文獻:
[1]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生物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選修一,2007,(01)
[2]施良和.凝膠色譜的新進展[J].化學通報,1980,(12)
[3]王慶國 , 劉天明.酵母菌分類學方法研究進展.微生物學雜志,2007年 5月第 27卷第 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