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雨
[摘? ? ? ? ? ?要]? 新時期教育教學大環(huán)境下,高職院校教學改革無疑是當前階段全面提升高職教學質量的重心,而全面創(chuàng)新和改進教學方法則是高職院校教學改革的關鍵。鑒于此,針對新課改形勢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改革策略進行一定的分析和探究,并且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議。
[關? ? 鍵? ?詞]? 新課改;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改革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21)38-0142-02
新課改形勢下,高職院校教育教學各項工作也在積極追求創(chuàng)新、完善和升級。思想政治理論課是系統(tǒng)化、科學化傳播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知識,培養(yǎng)當前高職學生形成正確“三觀”的一門重要課程,并且是當前大學生以及高職學生全面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陣地和重要渠道[1]。客觀而言,新時期我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存在一定問題和不足亟待解決。新課改形勢下,如何有效提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質量和效率,確保思政教學的思想性、實效性與針對性,已然成為當前高職思政教育工作者不得不認真思考和仔細探究的一個重要教育課題。
一、解析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改革的重要意義
(一)改革是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創(chuàng)新建設的重要突破口
當前階段,全面改革和創(chuàng)新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具有極為重要的教育意義和教學價值。首先,這一改革是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創(chuàng)新建設的一個重要突破口與主體方向[2]。這項工作的全面推進符合高職院校學生實際情況,促進學生思想道德水平全面提升,并且不斷提升高職學生自身的政治素養(yǎng)和綜合實踐水平。當前階段,高職院校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中做到與時俱進、精益求精,確保教學手段現代化、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化、教學策略多樣化,能夠最大限度地將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材優(yōu)勢轉變成為教學優(yōu)勢。
(二)改革是新的歷史時期黨的一項極為重要的政治任務
新時期社會發(fā)展大環(huán)境下,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必然面臨著新的挑戰(zhàn)和新的機遇。全面改善教學策略,不斷改革和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實效性、吸引力與感染力是新時期黨的一項重要政治任務[3]。鑒于此,當前階段,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必須要結合教學實際情況,大刀闊斧地在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上進行改革與創(chuàng)新,能夠針對不同學生選取最佳的教學方式和方法。高職思政教師在教學實踐中運用生動活潑、通俗易懂的教學語言以及創(chuàng)建優(yōu)質教學情境和氛圍,讓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內容能夠被高職學生所真正接受和認可,讓高職學生能夠有效培養(yǎng)自身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二、新課改形勢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改革的創(chuàng)新策略
(一)注重“以人為本”,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達到教學相長
“以人為本”是新課改形勢下針對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化改革的一個主體方向和先決條件。高職思政教師首先要做到課堂教學過程中充分發(fā)揮高職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和作用,真正達到教學相長。某種程度上來講,新時期高職思想政治教育實踐過程中高職學生所展現出的主體作用,通常指的就是學生在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學習過程中所展示出的主觀能動性、創(chuàng)造性與自覺性[4]。站在不斷改進和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的角度來看,高職思想政治教師必須要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加強師生溝通、交流與互動。只有加強師生交流,課堂教學氛圍才能更加融洽、輕松、和諧,才能更有生氣,高職學生的思維意識和創(chuàng)新意識才能更加活躍,整個教學才能更具啟發(fā)意義和實踐價值。新時期想要實現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教學中師生之間的良好溝通、互動與交流,高職思政教師應當提前做好認真研究和詳細準備。與此同時,高職思政教師需要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語言平和、態(tài)度親和、公平公正,進而充分展現出“以生為本”的教學宗旨和教學理念,真正達到高職院校思想政治課教學的教學宗旨和教學目的,進而讓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堂教學真正“活”起來。
(二)教師應積極采用動態(tài)化、創(chuàng)新化、過程化的教學方法
在新課改視域下全面開展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的改革實踐過程,教師需要結合教學實際,積極運用馬克思主義的運動、發(fā)展、變化的觀點,并且遵循現代教育教學的主要目標和主體規(guī)律,尊重和遵循高職學生自我性格特點以及認知規(guī)律,積極采用創(chuàng)新教學思維、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等,進而真正打破傳統(tǒng)意義上思政教學信息靜態(tài)的“單向化”教育傳輸模式,擺脫傳統(tǒng)固化、枯燥且機械的教學模式。教師通過動態(tài)化、創(chuàng)新化、過程化的教學方法,全面展示出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教學的創(chuàng)造性、開放性與實效性等優(yōu)勢。平心而論,在不同的教學空間和教學時間內,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改革實踐過程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主體關系無疑是動態(tài)變化的。這就要求高職思想政治教師能夠在教學實踐各個環(huán)節(jié)中善于傾聽每個學生的發(fā)言與想法,進而由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灌輸者”逐漸轉變成為“傾聽者”,讓每一名高職學生擁有表達自我思想和觀點看法的欲望和權利。
(三)教師應精心打造一個立體化、開放式的教學系統(tǒng)
新課改形勢下,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無疑是針對高職學生全面開展思政教育的“第一渠道”。鑒于此,高職思政教師必須要能夠對當代高職學生自身的各種新特點、新理念和新想法進行充分的掌握和考慮。高職思政教師需要了解學生的心理特點、成長閱歷以及知識水平,進而挖掘高職學生在思想政治理論課學習過程中的潛在素質,在教學方法改革過程中做到有的放矢、成竹在胸。實事求是地講,傳統(tǒng)概念下的思想政治理論課較為封閉且固化的“填鴨式”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已然無法和新時期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要求相匹配和相契合[5]。因此,在改革教學方法和策略的過程中,教師必須要尊重高職學生的個性和自由,也就是真正做到“關注差異,人人成才”。精心打造一個立體化、開放式的教學系統(tǒng),進而讓每一名高職學生都能夠擁有展示自我、表達自我的機會和平臺,獲取他人更多的肯定與認可。這就需要高職思政教師不僅要全面加強課堂上的“顯性教育”,還需要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充分發(fā)揮課外“隱性教育”的重要輔助和推動作用。具體來講,高職院校需要全面增強和夯實校園文化建設,創(chuàng)建彰顯新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特點、當今時代特征和學校特色的高職校園文化,進而逐漸形成優(yōu)秀的校風、教風與學風,有效提升高職學生政治素養(yǎng)和道德品質。與此同時,也應當不斷豐富各種實踐教學活動,積極引導高職學生參加各種社會調查、志愿服務、生產實踐以及紅色旅游等優(yōu)秀社會活動,從“理論結合實踐”的角度上全面創(chuàng)新改革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讓全體高職學生能夠參與其中、寓教于樂,不斷加強自我思想政治綜合素養(yǎng)和社會實踐綜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