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歡 張茂林
[摘 要] 智能化時代背景下,高校學生管理工作進入了推陳出新的改革關鍵期。文章從智能化時代高校學生管理的內涵和價值入手,分析傳統(tǒng)高校學生管理的理念、方式以及管理雙方的關系中存在的問題,并有針對性地提出解決措施,從而實現高校學生管理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
[關鍵詞] 智能化時代;高校學生管理;創(chuàng)新
[中圖分類號]G641 ?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1008-2549(2021) 09-0038-02
“創(chuàng)新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是探索高校綜合改革的一個重要領域,是現代大學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當前高校學生管理的重要任務。”在智能化時代背景下,高校學生的思想、行為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傳統(tǒng)高校學生管理方式已經無法適應智能化時代趨勢,高校管理工作要充分利用先進智能技術和大數據支持,探索學生管理發(fā)展的新路徑,促進學生管理的科學智能。
一、智能化時代高校學生管理的內涵與價值
(一)智能化時代高校學生管理的內涵
“高校學生管理是高校對學生在校內外的學習和生活進行計劃、組織、協(xié)調、控制的總稱,它是學校教務管理者按照教育方針所規(guī)定的教育標準,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學生進行各種教育,使學生在德智體幾方面都得到發(fā)展,成長為社會主義事業(yè)的接班人的過程?!敝悄芑瘯r代的高校學生管理是利用智能技術創(chuàng)新管理工作的理念、方式,對學生實施全方位、立體化的管理,從而實現學生綜合素質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動。因此高校應利用智能技術革新管理理念,設計智能化管理系統(tǒng)革新管理方式,優(yōu)化學生管理步驟,簡化管理流程,并使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實施更加有針對性,從而提高高校學生的管理質量,實現學生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
(二)智能化時代高校學生管理的價值
隨著高等教育的不斷革新以及數字化、信息化潮流的涌動,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在智能化時代背景下亟須尋找新的突破口。高校學生管理與智能技術的有效結合對實現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智能化有多方面的價值:一是實現高校學生管理智能化為高校的管理與建設打開新局面,利用智能學生管理系統(tǒng)和數字媒體平臺能夠簡化管理步驟、有效提高管理效率;二是實現高校學生管理智能化能夠將高校管理工作通過互聯(lián)網等渠道及時公開并發(fā)布,使管理工作透明化、公開化、科學化,提高管理質量和水平;三是實現高校學生管理智能化能夠為管理雙方搭建溝通的橋梁,管理者與學生交流的平臺多樣化,能夠及時追蹤學生動態(tài)變化,實施有針對性的管理,實現管理方式的科學化。
二、傳統(tǒng)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存在的弊端
(一)管理理念僵化
傳統(tǒng)的管理理念強調統(tǒng)一、服從的紀律約束,存在著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的約束關系,學生處于被動地位,也很容易由“被動”轉化為“被迫”。在這樣的管理理念下,往往忽視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學生的積極思維不易發(fā)揮。高校學生的思維比較活躍,看待問題的角度比較新穎,如果將其局限于僵化的思想壓迫下,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狀況往往差強人意。嚴格強硬的管理理念雖然有助于培養(yǎng)有紀律、有集體意識的學生,但長此以往受“嚴格管束”的理念影響,創(chuàng)造性的意識還未轉化為具體的實踐活動,就有可能被扼殺在所謂“紀律約束”的桎梏里,學生的積極性被澆滅,逆反心理強烈,影響管理效果,也與高校學生管理的目的背道而馳。
(二)管理方式單一
從制度上來看“我國高校缺乏大學生管理的規(guī)范性文件,在程序規(guī)程上不夠嚴謹,多項規(guī)章制度多是從有利于學校的角度制定的,在客觀性與交互性上缺乏足夠的力度”。由此形成了單一的制度規(guī)范和管理方式,在學生管理的過程中容易忽視學生的個性特質,學生的行為被約束強制,難以保證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傳統(tǒng)的管理方式更傾向于行政化的管理,以班級、年級為單位,管理空間受限,在“少出問題”為目標的管理模式下,學生的發(fā)展空間不足,局限于條條框框的規(guī)范標準中,制約了學生管理功能的發(fā)揮。另外,傳統(tǒng)高校學生管理以空洞的說教為主,以訓導為輔,不斷向學生灌輸管理理念、管理制度,師生之間很難做到平等對話,學生往往消極被動地服從管理工作,管理方法呆板單一,難以適應學生個性化要求。
(三)管理雙方關系緊張
“主體間性理論認為,主體與主體之間的交往是以主動性為前提的,如果主體之間任何一方處于被動或者消極的狀態(tài),主體之間的交往就失去了真正意義與動力?!币虼嗽凇皣栏窆苁钡睦砟顝娭坪汀按舭鍐我弧钡墓ぷ鞣绞绞`下,管理雙方的地位不平衡,平等對話功能較難實現,容易導致管理雙方矛盾激化,引發(fā)一系列的管理問題。學生被動受管理標準的支配,獨立性意識、創(chuàng)造性能力不易發(fā)揮。教師以“長者”“尊者”的身份對學生進行說服教化,學生往往以“躲避”“順從”等方式服從管理,師生關系容易變得尷尬緊張,管理效果不佳。師生之間缺乏互動溝通,教師意愿不能快速傳達,學生問題不能有效反饋,也容易導致高校學生管理者疲于應對繁雜的管理事務,尤其是在各類敏感時期,不得不“提心吊膽”地采取多種手段防止學生“出亂子”。
三、智能化時代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創(chuàng)新
(一)利用互聯(lián)網信息技術創(chuàng)新管理理念
智能化時代必須將開放、服務、合作的管理理念與互聯(lián)網信息技術深度融合,以此提升高校的管理能力與管理水平。首先,在高校校園網絡的技術加持下,高校管理者應利用智能技術便捷性、直觀性的特點,密切關注網絡環(huán)境,堅定地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管理觀;其次,在管理內容的選擇中應更多地增添趣味性、服務性、知識性等特征,不斷傳輸平等、合作的管理理念,吸引主動積極地參與管理建設中;再次,在高校官網中傳達學生管理理念的過程中重視學生個性需求,改變原有的統(tǒng)一思想、統(tǒng)一標準,采用多元化、民主化的管理理念盡可能適應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最后,利用高校媒體平臺給予學生更多的自由,使學生有效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同時“管”“理”要分家,減少“管”,利用“理”,增加學生的認同感與參與感。
(二)設計智能化管理系統(tǒng)改革管理方式
改革高校學生管理方式的有效手段是結合時代背景,將智能技術廣泛應用于實踐工作。首先,利用智能化管理信息公開系統(tǒng),在制定管理制度的過程中,應保證程序的嚴謹規(guī)范,采用公開透明的方法,廣泛聽取學生的訴求并密切貼合學生實際,采用多元化的評價標準,從而建立一個不斷發(fā)展的學生管理制度;其次,利用數據庫管理系統(tǒng),錄入學生檔案信息使管理空間不再受限于班級、年級,資源得到優(yōu)化配置,提高工作效率;最后,針對傳統(tǒng)的“理想主義的灌輸”的管理方法,高校應盡可能地采用柔性管理的模式,主動了解與傾聽學生的訴求,通過智能化管理平臺,將“灌輸”轉化為“交流”,在這些“交流”中,激發(fā)學生的責任意識與主動性,從而為高校的管理建設出謀劃策。
(三)借助智能化媒體平臺改善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的關系
為改善高校管理雙方的緊張關系,應該以提高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的主動積極性為前提,借助智能化媒體平臺,在互動交流的過程中加強合作,高校管理者在了解學生需要的同時縮短雙方的距離感,并建立合作共贏的關系。首先,利用網絡媒體建立班級群、宿舍群,并及時發(fā)布通知,傳達管理信息;其次,通過網絡郵件,與學生平等交流,掌握學生學習生活動態(tài),關注學生心理健康變化;最后,根據學生朋友圈、視頻動態(tài),以同齡人的角度了解學生,關注學生興趣,對于學生的正能量活動予以贊揚和宣傳。對于學生而言,應盡可能給予管理者尊重理解,在參與管理活動的過程中,提高自身的自我管理能力。通過網絡媒體使管理者的工作公開透明,有利于提高其公信力,對于增強學生對管理工作的認同感、緩解管理雙方的矛盾有較好的效果。
總之,高校要利用先進智能技術探索出一條適應智能化時代的管理道路,不斷革新開放服務的管理理念,采取多元化的管理方式,維持管理雙方良好的合作關系,實現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創(chuàng)新,促進高等教育事業(yè)朝著智能化方向不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倪曉玉,徐曉飛.對多部門協(xié)作的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模式的探析——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為例[J].大學教育,2020(08).
[2]吳志宏,馮大鳴,魏志春.新編教育管理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3]羅文涵.大學生管理的問題分析與機制創(chuàng)新研究[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5(02).
[4]姚雙良.基于主體間性理論的大學生管理研究[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4(11).
[5]姜波.人本理念下高校學生管理的路徑創(chuàng)新[J].華北電力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06).
(責任編輯:王義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