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培艷
摘 要: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在閱讀教學中落實核心素質(zhì)觀,應當大力推動教學理念創(chuàng)新,特別是要將群文閱讀作為一條主線組織實施,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分析了群文閱讀的積極作用,從促進群文閱讀深入實施的角度提出了建議。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群文閱讀
作為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閱讀教學向來受到重視,也有很多教師不斷優(yōu)化和完善教學方法,群文閱讀已經(jīng)成為重要的方法之一,但個別教師對此缺乏認識,在組織實施過程中還存在模糊認識,需要引起重視并認真改進,努力使群文閱讀發(fā)揮更加積極的作用。
一、群文閱讀的積極作用
群文閱讀不僅能夠豐富閱讀教學內(nèi)容,而且能夠拓展閱讀教學領域,還能夠逐步培養(yǎng)小學生閱讀興趣。大力實施群文閱讀,還有助于促進“個性化”學習的深入實施,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通過設計,進一步優(yōu)化群文閱讀方法,不斷提升群文閱讀的引導與結(jié)合作用,強化閱讀的系統(tǒng)性和融合性。大力實施群文閱讀,還能夠有效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特別是由于群文閱讀涉及的知識領域比較廣,教師通過有效引導,能夠使小學生學習更多的知識,進而可以促進小學生全面發(fā)展,這對于培養(yǎng)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同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總之,群文閱讀是一種科學的方法和模式,既有利于促進教學融合,也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zhì)。
二、群文閱讀的應用策略
(一)建立群文閱讀指導機制
由于小學生自主學習意識薄弱,要想使群文閱讀取得實效,應當建立相應的指導機制,只有這樣,才能使群文閱讀持續(xù)向前推進。這就需要堅持以人為本,更加重視“以學生為中心”,著眼于促進學生閱讀興趣的提升以及科學閱讀方法的掌握,對群文閱讀進行科學設計,使其更具有吸引力。教師應當進行調(diào)查和分析,了解小學生的偏愛,在此基礎上設計群文閱讀內(nèi)容,以“短文”為基礎,逐步向“長文”拓展。教師在指導時需要強化針對性,如為了培養(yǎng)小學生深度閱讀意識,除了要安排相應的內(nèi)容之外,也要引導小學生做好讀書筆記,并且引導小學生通過“讀后感”的方式與課本內(nèi)容進行融合,并強化小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不僅可以發(fā)揮群文閱讀的作用,而且能夠培養(yǎng)小學生的合作意識和探究精神。
(二)完善群文閱讀運行體系
“多篇閱讀”是群文閱讀的突出特點,因而應當在拓展小學生閱讀思維、豐富小學生閱讀資源方面狠下功夫,努力使群文閱讀運行體系更加科學合理高效。教師應當大力加強群文閱讀資源體系建設,特別是要根據(jù)不同的閱讀主題整理和收集相關群文閱讀資源,既使群文閱讀資源與課本內(nèi)容具有一定的關聯(lián)性,又突出“個性化”,使群文閱讀成為小學生個性化閱讀的重要載體。在優(yōu)化群文閱讀體系的過程中,也要構建多元化閱讀能力培養(yǎng)體系。為了培養(yǎng)小學生的解決問題、綜合理解、語言表達、思維拓展以及寫作能力,可以進一步強化針對性,如將群文閱讀納入“讀寫結(jié)合”當中,既要引導小學生在群文閱讀的過程中加深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也要對好詞好句進行摘抄、理解和記憶,并科學融入作文當中。
(三)推動群文閱讀模式創(chuàng)新
為了使群文閱讀在促進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方面有更大的突破,教師還要在群文閱讀模式創(chuàng)新方面狠下功夫,努力發(fā)揮群文閱讀的多元化功能與作用。要將小組合作學習與群文閱讀進行有效結(jié)合,如每名小學生對群文閱讀內(nèi)容都有各自的偏好和理解,教師可以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引導小學生進行交流與互動,達到“知識共享”的目的,同時對于提升閱讀能力也具有較強的促進作用。推動群文閱讀模式,還要進一步強化群文閱讀的吸引力,努力使小學生對群文閱讀的興趣更加濃厚、對閱讀內(nèi)容理解更加透徹。如在運用PPT開展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將與之相關的課外內(nèi)容融入其中,并通過Flash動畫、視頻等向?qū)W生展示,通過“問題導入”的方式培養(yǎng)小學生的思考與分析能力。
綜上所述,將群文閱讀應用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教師應當在深刻認識的基礎上對群文閱讀進行科學設計,并采取切實有效措施推動群文閱讀向縱深開展。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教師應當著眼于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zhì),將群文閱讀作為閱讀教學的一條主線,重點在建立群文閱讀指導機制、完善群文閱讀運行體系、推動群文閱讀模式創(chuàng)新等方面加大力度。
參考文獻:
[1]俞迪.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小學生作文輔導(語文園地),2021(6):54.
[2]許娜.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的策略[J].語文教學通訊(學術刊),2021(5):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