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雯
小城市相對大城市,似乎處處有煩心之處。田園風(fēng)光的衰敗,城市現(xiàn)代化建設(shè)的滯后,不土不洋的建筑橫七豎八,過去的古風(fēng)與現(xiàn)代節(jié)奏交替進行,但總不搭調(diào)。但是小城市又是絕好的尋訪之地。歷史曾經(jīng)在這里留下豐足的印記,碑、瓦、檐、宇,車水馬龍、販夫走卒,曾幾度將小城盤活成最嘈雜、最風(fēng)流的地域。
重新發(fā)現(xiàn)小城,重申它最古老的功能,也許可以給現(xiàn)代生活提供更為熱氣騰騰的注腳。
明代有儀
銅梁,在重慶的西邊。對于它,人們更多地知道銅梁龍,那一帶擅長的民間技藝是舞龍。而舞龍總是離不開貧窮,當(dāng)?shù)厝艘灿X得窮。除了舞龍。
但是考古隊的勘探,讓銅梁人有了底氣,他們提到了明代。
那是銅梁的盛事。
古有夢游華胥之國,其樂無涯者,現(xiàn)實有追念悵然,寶馬爭馳于御路。而這些“游”與“馳”都少不了陣仗,架勢,虛設(shè)。
這既是禮制,也是風(fēng)俗。
雄兵萬千、激蕩沙場,雕車競駐、節(jié)物風(fēng)流,綺羅飄香、隆重登場,不論是戰(zhàn)前鼓舞,還是盛事逡巡,此姿態(tài)必不可少。大到家國存亡,小到百姓的生老病死,婚喪娶嫁,都需要隆重而莊嚴的儀式。
繁文縟節(jié)中透出的禮儀之統(tǒng),亦是對生命的敬重。儀式感的存在,固然是虛,但正是這份虛勢,才能讓實際內(nèi)容有更深厚的承載。
儀式之重,具象成物,可在儀仗俑等諸俑中觀睹究竟。
中國儀仗俑最為出名的當(dāng)然是陜西西安的秦始皇兵馬俑,那是按照真人大小來設(shè)計的,是皇帝的陵寢護衛(wèi)。迄今為止發(fā)現(xiàn)了4個坑,僅一號坑就有8000多個陶制的兵馬俑。
不過在重慶銅梁,也出土了形態(tài)各異的地方明代儀仗俑等,相映成趣。
在現(xiàn)已出土的銅梁明代石俑里,以張文錦沈氏夫婦合葬墓出土的石俑最為稱奇,如今是國家一級文物,也是銅梁博物館的鎮(zhèn)館之寶,號稱“小兵馬俑”。其秩序整齊,威風(fēng)浩蕩,不過在形制上是微縮,個頭最高的沒有超過30厘米。
這“小兵馬俑”的出現(xiàn),不得不提張佳胤。
張佳胤是張文錦夫婦的兒子,先后在明嘉靖、隆慶、萬歷三朝任職,官至太子少保、兵部尚書,是著名的“嘉靖五子”之一,明代中期的一品大員。張文錦去世時,張佳胤雖只是六品官職,墓葬石俑卻馬虎不得,其完整成套,前面有鳴鑼俑、擊鼓俑、吹奏俑開道,中間是四人抬轎俑,共計22件儀仗俑,以及馬兩匹、傘蓋、書桌、交椅各一件。
張佳胤的母親比較長壽,在世之時,張佳胤又屢獲戰(zhàn)功,官階高升。其母親去世時,張佳胤的權(quán)力已然煊赫超過了父親,官拜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為正三品,沈氏也被封為太恭人,享受四品待遇,所以張母的墓葬行儀規(guī)格勝過了張父,一共有57件儀仗俑。隊伍前面有鳴鑼、擊鼓、吹奏樂隊十二人,中間是八人大轎,加上兩個扶轎的,共十人。轎子前后有兩頂圓形傘,轎子前有兩排文官,后面有三排武將,穿的是鋼鐵不壞之盔甲,手上拿著各種刀槍等兵器,器宇軒昂。
尤其稱絕的是,沈氏墓中的八人肩輿俑,是在一塊整石上雕琢完成的。其整石長41厘米,寬25厘米,高16厘米。古代雕刻者在此完整石頭上,根據(jù)情景細節(jié),雕出八名轎夫,兩名侍女,以及他們抬附著的一乘大轎,其間的鏤空剔透之感,讓空間與人物栩栩如生,其工藝之難,也讓人嘆為觀止。其中一名轎夫彎腰扯掉落的鞋子一景,更讓人忍俊不禁。這么“不嚴肅”的細節(jié),被反映在官宦人家的儀仗畫面中,可謂開明,也可謂真正懂得了藝術(shù)之美。在銅梁這爿巴蜀小鄉(xiāng)里,民間的智慧與審美毫不遜色于廟堂。
其實,銅梁亦是明代墓葬發(fā)掘集大成之地。
從1973年至2012年間,銅梁縣共整理了60多座明墓,發(fā)掘出儀仗俑500余件。這些石刻俑除了反映官宦出行的排場之外,還反映當(dāng)時官宦人家的生活。有的明墓中的石刻就有供桌、糧倉、書案、石椅、石床、車馬、官轎、箱柜等生活用品,不僅轎夫、仆人、武士的穿著和神態(tài)如神,連反映官宦人家酒桌之上的美味佳肴的石刻,都十分精美,可謂活靈活現(xiàn)。
當(dāng)年曾大量參與銅梁明代墓葬考古發(fā)掘的工作人員劉華鋼,現(xiàn)在已調(diào)至銅梁區(qū)博物館。每天逡巡這些石俑,或給友人講解這些石俑來路,仿佛夢游到明朝,華冠麗服,坊間趣樂,身臨其境。
全前溪墓出土的明代儀仗俑,官威井然,不輸陣勢。墓主全寅,是明代嘉靖時期的銅梁商人,經(jīng)商有道,富甲一方。同時又樂善好施,曾捐資修建全德橋、文廟等,被時人稱為“義士”。這些石俑于1999年銅梁區(qū)城市改建修筑道路時被發(fā)掘。有鳴鑼俑、擊鼓俑、吹奏俑、四人抬轎俑、侍從俑以及書案等。置于最后的案臺以及座椅,玲瓏逼真,座椅上無人,但墓主人的亡靈似乎就在其上。全寅一生為商賈之列,少暇觀書,但對文化的眷戀和崇敬,透露其明器之間。書案旁有一婢女手持圓盒,畢恭畢敬,這紅袖添香之意,符合了中國傳統(tǒng)讀書人的審美意趣。從墓主人生前捐資文廟之實,再觀其葬身隨品,讀書少大概對他來說是一種遺憾,也是一種來世的償還和心愿?!叭f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或可隱約有現(xiàn)。
值得一提的是,在銅梁明代石刻中,還有一種特殊的四人女性抬轎俑。她們的出現(xiàn)撕開了明代日常生活的一角。
四人女性抬轎俑表情歡快,每個人的眼睛都笑成了月牙兒,雖然抬轎的動作不一,洋溢著女性的甜美和爛漫。在古時候,男性轎夫很普遍,女性轎夫卻很少,女性以“三寸金蓮”為美。但“三寸金蓮”顯然是承受不了體力活的,這些明代石墓中出土的女性轎夫俑,則從另一個側(cè)面反映了當(dāng)時銅梁較為開化的民風(fēng)民俗。
不過,翻閱史籍,女性轎夫也是應(yīng)時而需的社會工種。唐宋時,若家中無男丁,這家人便被稱為是女戶,這女戶要是貴為王侯將相級別,出行就得坐轎代步。男女授受不親,伺候她們的轎夫則統(tǒng)一由女性擔(dān)當(dāng)。明朝初年,明太祖朱元璋下令“取福州女轎戶”到南京服役。當(dāng)時,閩南一帶,民風(fēng)純正,禮法不拘,所以女子并不強行裹足,閩南婦女以轎夫為職業(yè)的不在少數(shù)。
明代,女轎夫主要供宮廷大駕、婚禮、選妃以及親王、公主婚配時使用。洪武皇帝以后,女轎夫就不多見于正史之中了。只在一些皇子公主婚禮中,仍有專職負責(zé)抬鳳轎的女轎夫偶爾出現(xiàn)。京城北遷后,宮中肩輿大多開始使用內(nèi)宦,而宮外轎夫則應(yīng)差達官,只有男性服務(wù)。因此宮廷女轎戶逐漸成為夕陽產(chǎn)業(yè),淪為宮廷禮儀中的一項配套差役。
奇怪的是,明代中后期,女轎戶在民間反而更為多見起來,開始出現(xiàn)在大戶人家的后宅閨園中,為遵守禮法的豪族內(nèi)眷服務(wù)。
“花光滿路,何限春游;簫鼓喧空,幾家夜宴?!庇^銅梁明代石俑,恍如置身一部《夢華錄》,雖為身后之事所雕造,何嘗不是現(xiàn)實地方文化的復(fù)刻與翻版?
水下有春
刻舟求劍,雖然是一個帶有否定意義的中國成語,但縱觀人類歷史,這樣做的人,很可能是科學(xué)家,或者科學(xué)的奠基人。
知道用刻舟的方式,說明他具有數(shù)學(xué)思維,更呈現(xiàn)了其嚴謹之態(tài)。換個角度看,他其實是想在大江大海中找到一個坐標(biāo),能夠考慮坐標(biāo)這種方式,我們就不應(yīng)該嘲笑他。至少他推動了文明的進程。比如怎樣在大江大海中找坐標(biāo),有時可能是海水里的石脊、崖壁,有時可能是船。雖然石頭和木舟的材質(zhì)不同,但是他們確實有共性,即使并不是完全穩(wěn)定的。舟會隨波逐流。石頭會被江水淹沒,時隱時現(xiàn)。
但遠古時期的科學(xué)家發(fā)現(xiàn),有些石頭的出現(xiàn)是有規(guī)律的,于是便在石頭上畫了一條線,這條線,改變了人類文明的進程。這就是水文線。
公元前三千年,埃及人就開始了水文觀測。一塊記錄尼羅河水位的石碑碎片(公元前3500年~3000年)是目前發(fā)現(xiàn)的年代最早的世界性水文觀測記錄,現(xiàn)藏于意大利西西里島的巴勒姆博物館。在今天埃及的菲萊、艾德芙等地的神廟,還遺留有古代的水位測量標(biāo)尺。它被稱為“尼羅河水尺”。
其實,除了埃及,巴比倫、中國等文明古國都是世界上較早進行水文觀測的國家。世界上目前唯一的一座水下碑林博物館就建在重慶涪陵小城,即白鶴梁水下博物館。它是因白鶴梁水下碑林而建造,這是一塊長約1600米,寬16米的天然巨型石梁,僅在春冬枯水時露出水面,石梁中間雕刻有一雙石魚,人們發(fā)現(xiàn)每次當(dāng)水平面正好在魚眼睛時,第二年便會是豐收之年。雙魚兆豐年一說越傳越奇。
這魚如此神奇,以至于中國歷來文人騷客,不吝華美想象,賦予其神妙之功。宋代樂史所著的《太平寰宇記》卷一二○中,載“開寶四年……江心有石魚見……部民相傳豐稔之兆?!彼未跸笾摹遁浀丶o勝》卷一七四寫有:“在涪陵縣下江心,有雙魚刻石上,每一魚三十六鱗,一銜蓂草,一銜蓮花,有石秤、石斗在旁,三五年或十年方一出,出必豐年,唐大順元年鐫古今詩甚多。劉忠順有詩,見在石上。”
明代的《明一統(tǒng)志》《蜀中名勝記》,清代的《全蜀金石志》《重修涪州志》《八瓊室金石補正》等,對白鶴梁石魚都有不同程度的記錄。
中國素有刻石之風(fēng),從秦漢之時便初見其形,此后歷朝歷代盛行不衰。隋唐以后,尤其是宋代,隨著文人文化的興起,事無巨細地在石頭上刻字成為潮流。在白鶴梁上,歷史名人朱昂、劉甲、黃壽、王世禎等題刻均有出現(xiàn),而名氣最大的,當(dāng)屬一代詩人、詞人、書法家黃庭堅。
黃庭堅被貶官至黔州(今重慶彭水),期間也曾到涪陵,也在白鶴梁上留下了墨寶?!霸礁⑽虂怼?,這一墨跡至今被傳為“謎一樣的作品”。黃庭堅自稱為涪翁,可見對涪陵是有深深的感情,沒把自己當(dāng)外人,不過黃庭堅在寫“來”字時,寫成了上下兩部分——不去。寫這句話時,他的貶官之途已然結(jié)束,要離開重慶,在白鶴梁上吹著江風(fēng),悵望長江,百感交集。這究竟是來,還是不去,黃庭堅的真實想法淹沒在時空長河中,后人多種解釋,無非是給白鶴梁又增加了一段佳話。
揭開浪漫的面紗,這其實是一雙科學(xué)世界里的魚。
白鶴梁題刻在重慶涪陵區(qū)城北的長江江心,石梁上刻有自唐代廣德元年(763年)至1963年間,長江涪陵段1200余年間的枯水水文。
其實,在長江三峽庫區(qū)目前留存的水文石刻近200處。其中洪水石刻174處,枯水石刻6處。如此豐富的數(shù)量,在世界上是罕見的。特別是其中的枯水石刻,體現(xiàn)了先民在江水水位觀測方法上的多樣性。
在長江三峽的水文石刻群中,白鶴梁題刻最為璀璨,在它現(xiàn)存的165段枯水題刻中,涉及水位觀察的有108段。為長江航道運輸以及現(xiàn)代水利工程的修建提供了參考,具有很高的科學(xué)價值。白鶴梁也因此被稱為“長江古代水文資料的寶庫”,中國千年“水文站”。
白鶴梁上唐人所見的石魚,是古代涪陵人用來觀測長江枯水水位的獨特標(biāo)尺。每當(dāng)江水枯落,石魚出水后,人們便通過觀察魚眼與水位線之間的距離來判斷江水的枯落程度。
這種水文觀測方法與現(xiàn)代水文站所使用的“水尺零點”(最枯水位的水位起點)的原理相同。石魚最早的雕刻年代應(yīng)該不晚于唐代廣德元年,本有兩尾,現(xiàn)在僅存一尾,以及其上的“石魚”二字,“蓋因歲久剝落,形質(zhì)模糊,幾不可問”。清代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涪州牧蕭星拱在其上重刻雙鯉,并題有《重鐫雙魚記》。
因為修建三峽大壩之故,白鶴梁長久地淹沒在江水中。即便如此,科考人員還是把白鶴梁的精華部分保存了下來,在其上修建了一個博物館。
水下世界是幽暗昏冥的,即便是被保護在艙房中,參觀者要經(jīng)過長長的電梯,去到水下展館部分,距離水平面150余米。經(jīng)過清理的江水浸泡著白鶴梁,好像躺在羊水中的胎兒。透過機艙般的玻璃窗孔,人們借助燈光,或隱約或清楚地看到歷代題刻、銜著蓂草的石魚。幽綠泛黃的水世界,是遙遠的人間,那里曾歌舞升平,嬉笑歡顏?!吧裣筛;?,山水因緣” “觀石魚之兆豐,拂涪翁之遺跡”……甚至元代蒙古人也在此留下一句“阿彌圖太薩塔”,意譯為“生命的意義在于榮譽”,這是川江枯水題刻群中唯一的古代少數(shù)民族文字題刻。
不銹鋼制作的燈管在水下努力照亮過去的痕跡,不過,要想把所有題刻看清楚是不太可能了,參觀窗口旁是題刻的投影,幫助參觀者辨認水中碑林的字跡。在水下環(huán)形參觀廊道,其實非常安全,但常識告訴我們,銅梁鐵壁外均是浩瀚的長江,我們不過是在一個可樂瓶子里參觀水下世界,如此便不由得加快了腳步,好像龍王會隨時發(fā)作起來,讓人心生悚悸。
回到地面,看長江水波瀾不興,對岸青翠欲滴,好像做了一個長長的夢。
愛的清光
四川樂山市,最有名的,除了樂山大佛,還有樂山缽缽雞。這是市民層面的審美,樂山小城的“阿里巴巴”們,并不滿足于此,這里有愛,以及以愛的名義昭然天下的性。
食色,性也。這是生前的凡事,也是大事,是人性使然,是順天地自然之意,馬虎不得,違逆不得。死了呢?是不是果真就白茫茫一片干凈,清心寡欲?錯,食色,性也,天地不滅。
第一次在棺材上看見采陰采陽術(shù),我大吃一驚,古人的大膽、浪漫甚至抽象化的文藝精神,與死亡世界相連,絕非驚世駭俗之舉,而是一段時期的文化、民俗。中國古文明的博大精深,此處倒可以探幽一番。
這棺材不是普通棺材,是漢代的石棺。
在離四川樂山大佛不遠的麻浩崖墓葬,出土了這樣一具特別的漢代石棺。
棺身四面皆浮雕。正面為迎客宴飲圖,大肉大酒,十分開懷,四周有神獸護佑。后面為龍虎銜壁圖,龍虎在人們的觀念中,是能幫助、護送人們升仙的神獸靈禽。側(cè)面,也就是死者的頭放置的那一面,是伏羲和女媧的交尾圖,兩位神仙的下半身交合、糾纏在一起,呈舞蹈狀,上身也極盡快樂之狀,伏羲和女媧手中各執(zhí)一個圓盤,一個圓盤里畫著鳥,一個圓盤里畫著蟾蜍,都是美好的仙境之意。
為什么要畫這樣一幅畫在棺材上呢?陰陽交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化生萬物。這是對死者的超度,對來生永恒的一種抽象寄望。而該石棺的另一個側(cè)面,也就是死者腳放置的那一面,則是繪有雙闕,這代表著成仙之門。
食色,性也,可以說這棺材上,全都點到,全都畫到。通常,大部分墓葬、石棺,以及石棺旁的石壁上,都畫著或雕刻著宴飲的場面,畢竟,民以食為天,飲食文化,是根本與必須,而宴飲之樂,也引申為一種通俗意義的快樂。在死后的極樂世界中,美釀仙桃,西王母駕臨,代表著一種富貴生活。口腹之欲通常是墓葬繪畫中的常規(guī)。但以性為主題的繪畫就很少了。
伏羲與女媧是中國神話中繁衍后代的神仙。至于他們有怎樣的愛情,并沒有直接的文字。很多版本里關(guān)于他們的故事就是一筆帶過,如“他們繁衍了人類”。
這一句總結(jié)陳詞,給人極大的想象空間。所以在石棺畫中,給他們的冥界賦予了美好——陰陽采補之樂。這美好是如何的?似乎直到唐代詩人那里才有了美妙的抒寫與表達即“共赴巫山云雨時”,以自然喻萬物的生化來暗喻陰陽交合的現(xiàn)在時和未來時。
繪畫早于文字,在已有的考古文獻中,專家發(fā)現(xiàn)人類最早是用繪畫來記錄生產(chǎn)生活,由此帶來象形文字,以致成就了現(xiàn)在的書籍文獻。
那么采陰采陽用神話人物來象征和表示,和唐詩是一個效應(yīng),也許是那時人們還不便于啟齒,但實際上,都已經(jīng)心存此念。
這只是麻浩崖墓眾多石棺中的一具。麻浩崖墓位于凌云、烏尤兩山之間的溢洪河道東岸,麻浩是其地名,崖墓,是古代流行于樂山的一種仿生人住宅,鑿山為墓的一種墓葬形式。這種墓葬流行于1800多年前的東漢至南北朝時期。這一方2003年于樂山市中區(qū)水口鄉(xiāng)石羊村出土的石棺,很好地詮釋了漢代的生活場景,以及人們大膽和自由的民風(fēng)。
除了樂山,在四川省瀘州市合江縣出土的大量漢代石棺上,也普遍有伏羲女媧交尾的石刻畫像。合江縣漢代畫像石棺博物館收藏了近五十尊東漢至南宋時期石棺,在這些厚實、陰沉的石棺棺身上,大多數(shù)刻有伏羲女媧交尾圖。這種象征良辰美景的春宵之圖,消解了大規(guī)模石棺帶來的恐懼。以1995年合江鎮(zhèn)出土的5號石棺為例,伏羲女媧巨大的尾部似身體般粗壯,他們纏繞成麻花狀,各自的上半身相向而立。
死后還在棺材上刻畫陰陽交合之圖,除了紀念男歡女愛的人世快樂,也是希望墓主人子子孫孫無窮匱也。不管是從私人角度的愉悅,還是從開枝散葉的家族大計為考,都提供了無窮的想象。
重慶出土的漢代石棺,也有不少繪有伏羲女媧陰陽交合的浮雕像。比如重慶璧山縣蠻洞坡崖墓出土的一具棺材,棺身兩側(cè)以及兩端皆有較為豐富的畫像。前端以雙闕為主體畫像。左右闕規(guī)格相同,一左一右位于端面正中。后端以伏羲女媧為主體,兩位大神則更具有人形。左側(cè)應(yīng)為伏羲,頭戴進賢冠,吻部突出,腹部如鼓,右手托舉日輪。而右側(cè)的女媧,形態(tài)與伏羲基本相同,不過是左手托舉月輪。兩人穿著寬袍束腰衣服,手挽著手,而且都長出了人腿,兩腿之間,各有一條巨大無比的蛇,有眼睛有信子,尖頭細身,互相交叉,看上去十分生猛。
三峽博物館里館藏著這些漢代棺材以及伏羲女媧交尾的拓片,摒除常人感到的陰森,也能咂摸出人類視死如生的趣味和生殖美學(xué)來。
看多了棺材上的采陰采陽術(shù),你不禁覺得古人的可愛、質(zhì)樸、笨拙,以至于這些特點交融,顯出了對死后世界用力過猛。這種愛本是好意,是成全,大概是石頭雕刻緣故,所以表現(xiàn)出一種剛硬,少了愛本身的柔和。如果換一種材質(zhì),是不是會更接近愛的本身呢?
至唐代,這個民風(fēng)更為開放的朝代里,在墓葬上也延續(xù)了“陰陽合歡”。
吐魯番的伏羲女媧圖,出于阿斯塔那哈拉和卓古墓群,交河故城附近的墓地也有少量發(fā)現(xiàn),大多在夫妻合葬的墓穴中,一般用木釘釘在墓頂上,畫面朝下,少數(shù)畫則折疊包好放在死者身旁。伏羲在左,左手執(zhí)矩,女媧在右,右手執(zhí)規(guī),人首蛇身,蛇尾交纏。二人上方有以象征太陽的一周畫圓圈的圓輪,尾下是象征月亮的一周畫圓圈的半月,畫面四周畫了象征星辰以線連接的圓圈。我國古代有“天圓地方”之說,女媧執(zhí)規(guī)象征天,伏羲執(zhí)矩象征地。因為絹帛材質(zhì)的柔軟,這種“陰陽合歡”墓葬品就顯得如愛一般柔和了。
愛是溫柔鄉(xiāng)。
夫婦合葬,在墓中放置神仙陰陽交合的畫像,自然代表了世世代代為夫妻的美好意愿??梢娺@生前的恩愛。
生亦何歡,死亦何樂,在這些交尾的墓葬畫上,古人對于人本位還是有著浪漫的理解。
責(zé)任編輯:楊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