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小亮
人物名片
精神醫(yī)學主任醫(yī)師,教授,深圳市性學會會長,廣東省性學會副會長。原深圳市計劃生育協會常務副會長、北京大學性學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性學會性心理、青少年性教育專委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會性心理健康專業(yè)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從事婚姻與性治療以及青少年性教育工作30余年,出版國內首部《婚姻與性治療》專著。
關于性,父母想得比孩子多
性教育工作者們永遠在重復一句話:“你覺得性教育可能太早,但壞人可不嫌你的孩子年齡太小?!边@些年來,國家的青少年性教育在發(fā)展,但大多數父母對孩子的性教育依舊保持著諱莫如深的態(tài)度。
其實,今天的孩子對于性知識的渴望和了解程度,遠遠超出大人的想象。
深圳市性學會之前做過一個專門針對深圳中小學生的專項調查,里面設計了70個與性有關系的問題,比如“你知道從哪里可以買到安全套”“什么是性騷擾”“什么是自慰”“男生女生各自的第二性征是什么”……幾乎所有接受調查的學生都完整地回答了70道題,不留空白。
后來我作為評審參加了一所學校舉辦的性知識比賽,學生分為4組,每組都有男有女。其中一個環(huán)節(jié),女孩搶到“遺精”,男孩搶到“月經”,臺上的學生嚴肅地搶答、思考,臺下觀戰(zhàn)的老師和家長代表反而忍不住陣陣竊笑。我在驚訝之余總結說:現在的學生將性知識當科學看待,把性想歪了的,并不是孩子。
上述調查和活動讓我深有感觸,學生們的答案準確與否是另一個層次的問題,但從踴躍回答問題的認真態(tài)度來看,他們對性知識是充滿好奇的,而且通過各種途徑已經有了一定量的積累。他們迫切地需要正確的性知識獲取渠道,同時也敢于把自己知道的說出來,渴望與人交流,獲得正確的指導。
從性健康的角度看青少年性教育,其實分為4個層面:消除對性的恐懼感、消除對性的羞怯感、消除對性的罪惡感、消除對性的虛偽信仰感以及正常性反應的壓抑。如果這4個層面的負面感覺不被消除掉,孩子今后在性心理或性功能方面有可能會出現紊亂或障礙。如果社會對性教育一直諱莫如深,家長不提、學校不提,孩子也會慢慢覺得性是骯臟的、下流的、擺不到臺面上的。
無知會造成誤解,還會造成傷害。我們在調查研究中發(fā)現,那些活潑開朗、接受過科學性教育的孩子,遭受性侵害的概率相對少一些。一旦壞人意圖實施性侵犯,他會立刻辨別并大膽呵斥對方:“你這樣是不對的,放我走,不然我叫人了!” 這樣的孩子外向、敢說,接受過健康的性教育后,他們不會視性為洪水猛獸,對性侵害也有基本的辨別能力和求救技巧,更敢于去防范和反抗。
我們應該把能否對孩子進行科學的性教育,作為考量父母合格與否的重要指標之一。性,太隱秘、太難控、太美好,也太荒謬……你不可能時時守護在孩子的身邊,小時候有可能被猥褻,成人之后也可能被性侵,乃至遭遇約會或婚內強奸。唯有讓孩子知道性的真相,才能生出能力保護自己,主張自己在性方面的安全權和隱私權。關于性教育,父母想的多是沒用的,做的也要多。
性教育的阻力,是“怕”
孩子成長的速度遠遠超過我們的預期,即使我們與他朝夕相處。青少年時期的性教育關系他們一生,與他們成人后的性道德、婚戀觀、家庭觀念都密切相關。
孩子是一張白紙,如果我們大人給予他們規(guī)范、嚴肅、科學的性知識,他們就會以正面的態(tài)度面對;如果我們遮遮掩掩、回避躲閃,媒體、網絡上的不良信息卻鋪天蓋地,孩子才會開始危險的嘗試。
所以,我們一定要對青少年性教育引起重視。性教育的內涵很廣,它絕對不只是“生理衛(wèi)生”和“防性侵”,它是在培養(yǎng)一個孩子的社會觀念和生活觀念:要不要戀愛?要不要結婚?要不要生育?與什么人發(fā)生性關系?與多少人發(fā)生性關系?是否利用金錢、權力、暴力手段發(fā)生性關系?這些太重要了,對國家來說,未來的棟梁一定要在這方面把基礎打好了,才不會出現工作和情感、愛和性撕裂的問題,孩子的身心才會更健康。
現在網上講性的東西太多了,什么都講,甚至有很多稀奇古怪的東西,這些對于孩子有很大影響,他們會模仿。
這些年,我和眾多同仁在做青少年性教育時,感到最多的阻力是來自各方面的“怕”,老一代的性教育家稱之為“如履薄冰”。做性教育,研究的過程中要找人、要進學校、要找家長。別的宣傳和宣講課題可以提供出具體的研究成果、步驟和好處,性的教育往往被人戴著有色眼鏡審視著,校方和家長都持保留態(tài)度:“你這個研究如何對學生負責?能產生什么立竿見影的效果?能保證萬無一失嗎?”所有人,都在害怕。
性調查的目的是做好性教育,研究者必須有道德、有擔當,要為孩子、家長、校方、合作者等各方考慮,不能用片面的數據給他人帶來麻煩或傷害。性教育對領導層也是個考驗,培養(yǎng)政治上可靠、專業(yè)上可信、人格上可依的性教育專家,才能夠保障性教育的研究工作順利開展和可持續(xù)發(fā)展。
近半年,黑龍江以及珠海某大學,都發(fā)生了學生涉性事件,當事人是學生情侶,沖動來了沒有去賓館,而選擇在教室發(fā)生性行為,被監(jiān)控攝像頭拍了下來傳播于網絡。這確實不是一件好事,因為教室是讀書自習的地方,但這屬于偶然事件,并不是如網民所說的—學校、學生存在很大問題,甚至要整改學校、處分學生。
這樣的壓制行為并不科學,也不合適。因為出了這些問題,恰好是我們加強性教育的一個契機。加強學校性教育,實施預防性侵害的三級預防,建立起完善的性侵犯應對體系,對全社會都有借鑒意義,壞事變好事。如果壓下去了,將來這樣的悲劇還會重演。
錯誤的性教育,隱蔽又常見
許多成年人的性問題、婚戀問題,都和他們孩提時期沒有接受過科學的性教育頗有關系。
1982年,我從醫(yī)學院畢業(yè),最開始在精神醫(yī)院工作。作為一名精神分析醫(yī)生,關注性問題是天經地義的。因為從國外或以往經驗來看,來做婚姻治療的很多都是女性,而婚姻治療中,最重要、最多的問題就是夫妻性生活不和諧,需要進行性治療。我做夫妻婚姻治療和性治療的前輩,是性學大師馬斯特斯與他的妻子約翰遜女士。
20世紀60年代,美國華盛頓大學婦產科教授馬斯特斯與他的助手、后來成為他妻子的約翰遜女士,不顧社會偏見,運用科學的手段研究性心理與性行為,獲得驚世駭俗的發(fā)現。夫妻兩人根據研究結果出版《人類性反應》一書,被稱為人類性學研究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經典著作。在這本書里,他們揭示了人類性反應的基本規(guī)律,將其分為興奮期、平臺期、高潮期與消退期。他們夫婦與克羅德尼一起編寫了《性醫(yī)學教科書》,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吳階平院士主持翻譯了該書,并于1982年出版,取名為《性醫(yī)學》。從此,我國開啟了現代性醫(yī)學時代。
馬斯特斯和約翰遜的故事在2013年被拍成電視劇《性愛大師》,在全球范圍一度成為熱播劇,人們開始更加關注性教育、性學家和性醫(yī)學。
嚴格意義上講,性治療應該被稱為性心理與行為治療,是一套科學、系統(tǒng)、經過大量研究及實證工作所總結出來的咨詢和治療方法。通過治療,不僅有機會突破各種各樣的性功能障礙,更能增進夫妻感情,使家庭更加幸福和諧。
另外,隨著社會變革的加快,離婚率逐年攀升,婚姻困惑已經成為幸福生活的巨大障礙。在婚姻之中,性問題又是夫妻矛盾的焦點,無論是婚外戀還是性功能障礙,往往婚姻問題是表象,而性問題是實質。離開“性”的婚姻咨詢與治療,是“隔靴搔癢”。比如有一些女性來訪者,小時候受過性侵害或者對性有羞恥感,覺得談性不好意思,與異性交往有所顧忌,所以戀愛時比較被動,在性生活中也不擅表達,造成情感壓抑,和另一半關系出現問題。
從事性教育與性學研究多年,我深刻體會到:夫妻性生活和諧,對于夫妻關系的融洽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無性婚姻的成因當然有很多種,可能有兩方性功能障礙的器質性原因,但更多的是夫妻感情不和導致的性生活失調。也就是說,心理上的不和諧,是導致無性婚姻的重要原因,這必然會讓夫妻進一步冷漠、疏離。
夫妻感情是不同于親情、友情的一種感情。性、愛、婚、育這四者分別是生物學、心理學、社會學、生殖學的基礎,只有這四者相輔相成,才能促進夫妻關系和諧健康發(fā)展。
而從另一角度看,承諾、親密和激情則是影響夫妻關系持續(xù)時間的最大要素。
你可能和閨蜜是友情,也和父母之間有濃濃的親情,但夫妻之間,除了親情、友情之外,一定還需要親密和激情,這是夫妻健康性生活的基礎。導致無性婚姻的因素有很多種,其中心理上的不和諧,很多時候來源于恐懼和負擔,這便和錯誤的、不合適的性教育有關。
幾年前,我聽說某小學舉辦過一場以孝道主題的活動,讓孩子們觀看母親分娩的錄像,意圖讓孩子了解母親生育的痛苦,感受到母親的偉大。然而,看完錄像后,很多孩子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哭著說:“我將來不要結婚,不要生孩子了!生孩子太可怕了,太痛苦了!”還有的孩子回到家里沒有對母親感激涕零,而是躲到房間里怎么都不肯出來……
性教育應該遵循孩子的生長規(guī)律,有針對性、有計劃、循序漸進地實施。可悲,有些教育者既不懂孝道教育,也不懂小學生需要心理健康和幸福感,更在不經意之間毀掉了性教育。之后,這些孩子即使有機會接受性教育,也需要花費很大的努力,才能扭轉對性、對生殖的恐懼和排斥。而這樣錯誤的性教育,不只在生理衛(wèi)生課上出現,在日常生活中也隨處可見,它很隱蔽,但很常見。
性教育是一門科學,甚至是比語文、數學更加復雜的科學,語文數學講錯了,很多時候孩子是看得出來的,他們可以根據邏輯、算式糾正老師,經過層層考試可以得出經驗。但性教育如果講錯了,會有多少人知道?孩子們從何處得到對比和糾正?又會產生多大的影響?
雖然已經從事性教育與婚姻治療30多年,但我仍然感到做得很不夠,性教育路艱且遠。中國是一個14億多人口的大國,現在還沒有真正的有中國特色的青少年性教育體系,性教育者也還走在學習和借鑒西方性教育的路上。我多么希望有更多的有志青年能夠對性教育或性醫(yī)學感興趣,認真研究、教學、臨床,產生更多的青年專家和專業(yè)導師,讓中國的性教育、性心理咨詢、婚姻與性治療科學發(fā)展起來,服務于國家和社會。
性是最基本的人性,只有把握好性與自我的關系,才能獲得持久的幸福感和滿足感。夫妻和諧才會家庭和諧,家庭和諧才會社會和諧,這也是中國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