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婷婷
(通用醫(yī)療三00醫(yī)院 內(nèi)分泌科,貴州 貴陽 550000)
糖尿病是指一組因胰島素絕對或相對分泌不足和(或)胰島素利用異常所導致的碳水化合物、脂肪以及蛋白質(zhì)代謝紊亂性疾病,病患主要表現(xiàn)為血糖水平升高,由于此類患者存在程度各異的糖脂代謝失調(diào)現(xiàn)象,易形成肥胖癥[1]。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2],2型糖尿病患者中伴隨肥胖癥者占80%,其中腹部肥胖最為普遍。肥胖癥會引起嚴重的胰島素抵抗,導致血脂代謝嚴重失衡,而這不僅會加重病情,還會增加臟腑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當前臨床對于糖尿病尚無有效的根治措施,病患通常需要長時間規(guī)律使用藥物進行干預。二甲雙胍作為臨床T2DM治療常用藥物,其可對胰島素與受體結(jié)合起到增強作用,促使胰島素敏感性提高,減輕胰島素抵抗[3]。近年來有學者發(fā)現(xiàn),在二甲雙胍的基礎(chǔ)上給予重組甘精胰島素后可進一步提升療效。本研究采用重組甘精胰島素聯(lián)合二甲雙胍治療,療效顯著。
1.1 一般資料。通用醫(yī)療三00醫(yī)院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所收治的54例2型糖尿病伴肥胖患者,以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其分為研究1組與研究2組各27例,均經(jīng)過患者知情同意,基礎(chǔ)資料差異無意義(P>0.05),見表1。納入標準:①在進入研究前三個月內(nèi)未使用降糖藥物進行治療者;②自愿作為受試者對象,承諾完成全部研究;③患者符合《中國糖尿病防治指南》[4]中2型糖尿病的臨床診斷標準。排除標準:①哺乳期、妊娠婦女;②近期急性、慢性感染者;③無法完成本次實驗,中途退出者。
表1 一般資料對比
1.2 方法。研究2組給予鹽酸二甲雙胍片(格華止,規(guī)格:0.5 g/片;批號:國藥準字H22020508)予以患者口服,每次口服劑量為0.5 g、每日2次;治療持續(xù)開展8周。研究1組在上述基礎(chǔ)上給予重組甘精胰島素注射液(300U/3 mL/支,甘李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S20050051)進行治療,初始用藥劑量是每次8~12IU,于每天21:00時皮下注射液一次,持續(xù)用藥3個月。
1.3 觀察指標
(1)血糖指標控制情況:分別于治療前后抽取患者肘部靜脈血3 mL,對血液標本中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BG)以及糖化血紅蛋白(HbA1c)水平進行測定。
(2)療效判定標準:①顯效:患者臨床癥狀及體征基本消失,各項血糖指標恢復至正常;②控制:患者臨床癥狀及體征顯著緩解,血糖水平趨于正常;臨床癥狀及體征無明顯變化,血糖水平控制不佳或者病情加重為無效。(顯效+控制)/總例數(shù)×100%=總有效率[5]。
(3)比較干預前后每組病患空腹C肽及體重指數(shù)水平差異。
1.4 統(tǒng)計學處理。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軟件對全文數(shù)據(jù)進行計算,計數(shù)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血糖指標控制情況。兩組治療前血糖水平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經(jīng)過治療后所有患者FPG、2 hPBG及HbA1c指標均得到有效控制,研究1組控制效果優(yōu)于研究2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如表2所示。
表2 兩組血糖指標控制情況對比()
表2 兩組血糖指標控制情況對比()
組別 例數(shù) FPG(mmol/L) 2hPBG(mmol/L) HbA1c(%)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研究1組 47 8.25±1.06 5.15±0.82 11.27±2.34 7.10±1.09 8.72±1.26 6.19±1.03研究2組 47 8.27±1.05 6.34±0.93 11.29±2.35 9.85±1.16 8.75±1.31 7.08±1.15 t-0.092 6.580 0.041 11.844 0.113 3.952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2 臨床成效。研究1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95.74%,與研究2組76.60%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如表3所示。
表3 兩組臨床成效比較[n(%)]
2.3 比較干預前后每組病患空腹C肽。治療前兩組病患空腹C肽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1組空腹C肽高于研究2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干預前后每組病患胰島素抵抗指標對比()
表4 干預前后每組病患胰島素抵抗指標對比()
分組 例數(shù) HOMA-IR HOMA-β(%)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研究1組 47 4.83±1.01 2.21±0.11 48.04±13.0274.28±11.65研究2組 47 4.81±1.03 3.62±0.41 47.85±12.3665.23±10.16 t - 0.081 19.635 0.062 3.435 P - >0.05 <0.05 >0.05 <0.05
隨著近年來飲食方式、生活習慣的逐年改變,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癥的發(fā)病率顯示出明顯升高的趨勢,二者之間相互影響,相互作用,會大大增加病死率,從而使患者的生命安全受到嚴重威脅。
二甲雙胍屬于基礎(chǔ)類降糖藥物,本藥品能夠?qū)C體肝糖原異生情況產(chǎn)生抑制作用,從而促使外周葡萄糖的利用增加,并減少腸壁細胞對葡萄糖的攝取量,促使胰島素抵抗現(xiàn)象改善,有效降低血糖水平。但有研究指出[6],二甲雙胍針對患者胰島B細胞功能的恢復不具有顯著的改善效果,不利于血糖的長期控制。故臨床開始探索更為科學合理的用藥方案。本文研究顯示,兩組治療前血糖水平不存在明顯差異(P>0.05),經(jīng)過治療后所有患者FPG、2 hPBG及HbA1c指標均得到有效控制,研究1組控制效果優(yōu)于研究2組(P<0.05),研究1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95.74%,與研究2組76.60%相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兩組病患空腹C肽水平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研究1組空腹C肽水平高于研究2組(P<0.05)。
綜上所述,對初發(fā)2型糖尿病伴肥胖患者采取重組甘精胰島素聯(lián)合二甲雙胍治療后,不僅能夠顯著提升臨床療效,降低患者血糖水平,還能夠有效改善胰島素抵抗,此方法可廣泛應(yīng)用于臨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