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速記】
普通人生寫下“頭白如雪”的許淵沖,時年25歲,一頭黑發(fā)。后來,他的頭發(fā)和眉毛都白了,作文里的句子成了鏡子里的自己,身邊的人都進入了歷史。誰也不知卻又誰都可猜到,這份普通人生履歷中,還有“中國著名翻譯家”的注腳。
1938年,江西清江之濱的永泰鎮(zhèn),17歲的許淵沖中學畢業(yè),要去上大學了,去當時中國最好的大學——西南聯(lián)大。
選大學的時候,許淵沖的考慮因素十分“現(xiàn)實主義”。第一志愿報考西南聯(lián)大外文系,第二志愿是西南聯(lián)大師范學院英語系,第三是武漢大學,第四是浙江大學。為什么呢?“師范學院不收學費,還管食宿,我家經(jīng)濟條件不好,我對教書也有興趣,本想第一志愿報師院英語系,但是后來一想,只知道清華外文系出人才,如錢鍾書和曹禺,沒聽說師院有大師,還有覺得外文系有可能去四川會見中學的老友,就決定第一志愿不報師院了。”
這一“糊糊涂涂”的決定,在不經(jīng)意間將他的一生引入了一條幽深而曼妙的曲徑。在西南聯(lián)大,還沒有翻譯大師許淵沖,只有一個普通大學生許淵沖,他有少年維特一樣的煩惱,也依稀可見將來的“詩譯英法唯一人”。
大學一年級,許淵沖在日記里寫,聯(lián)大門口有兩條路:一條是公路;一條本來不是路,走的人多了,慢慢成了路。但許淵沖不喜歡走大家都走的路,只喜歡一個人走自己的路,“我過去喜歡一個人走我的路,現(xiàn)在也喜歡一個人走我的路,將來還要一個人走自己的路”。
在學霸如云的西南聯(lián)大,在許淵沖的記述中,自己并不算最認真的那個:聽中國通史,雷海宗先生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年代數(shù)字,滾瓜爛熟,但他聽得心不在焉,考試成績僅僅及格。
講到這里,許淵沖沒忍住“凡爾賽”,“上法國文學史時,全班同學都選了法文,只有我選的是俄文,結果考試時,學俄文的居然勝過了全班學法文的”。所以,不難理解,他后來在自己的名片上印“書銷中外六十本,詩譯英法唯一人”。
狂歸狂,許淵沖唯一佩服的同學,可能是楊振寧——當年考西南聯(lián)大的有兩萬人,楊振寧是第二名。大一英文課,葉公超第一次小考,要在一小時內聽寫50個詞、5個句子,回答5個問題,還要寫一篇短文。許淵沖考了85分,楊振寧95分。期末考試兩個小時,楊振寧一個小時就交了頭卷,成績又是全班第一……在《楊振寧和我》一文中,許淵沖對這些考試和分數(shù)記得清清楚楚,就像一個“學酥”對“學神”的久久難忘。
1946年,許淵沖參加留學考試,英文考的是作文和英漢翻譯,作文考題是Youth and Age(青年和老年)。他覺得自己有一句寫得很美,美到多年后他還記得,還寫進了回憶文章里——“When age snows white hair on your head”,把年齡擬人化,把“雪”當動詞用,年齡在你頭上撒滿了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