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念,賈 振,史留舉,郎竟余,趙 鋼
血栓性淺靜脈炎是指發(fā)生于體表靜脈的血管腔內發(fā)生炎癥反應并伴有血栓形成的疾病,病變常累及四肢淺靜脈,并以下肢最為常見[1]。有報告顯示每年下肢血栓性淺靜脈炎的發(fā)生率為0.64‰[2]。其臨床癥狀表現為受累靜脈區(qū)域出現紅腫,常伴有觸痛性條索狀結節(jié)。因其過去常被認為是自限性疾病且病情較輕,故常不受患者重視。目前,有研究證明,若失治誤治,本病可能發(fā)展為深靜脈血栓,嚴重時引起肺栓塞而導致患者死亡[3]。本研究應用銀黃洗劑治療下肢血栓性淺靜脈炎31例,效果滿意,現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1月—2019年11月于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周圍血管病科收治的診斷為下肢血栓性淺靜脈炎的患者62例,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1例。兩組間性別、年齡、病程及發(fā)病部位比較,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可比性。見表1、表2。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表2 兩組患者發(fā)病部位比較
1.2 納入標準 1)符合下肢血栓性淺靜脈炎的診斷標準[4];2)性別不限,年齡18~65歲;3)患病部位為單側肢體。4)患者依從性良好,簽署知情同意書。
1.3 排除標準 1)患病部位為上肢或雙側肢體;2)因靜點藥物引起的化學性血栓淺靜脈炎;3)因下肢缺血性改變引起的淺靜脈炎;4)患病部位發(fā)生潰瘍及合并皮膚病者;5)對治療藥物過敏及有嚴重心腦血管疾患和肝腎等重要器官發(fā)生嚴重疾病者。
1.4 治療方法 兩組均給予常規(guī)治療:應用巴曲酶(北京托畢西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30295.)0.5 BU加入生理鹽水150 mL中,隔日一次,靜脈滴注。此治療前應及時行凝血功能測定,當血纖維蛋白原濃度低于1.8 g/L時,禁止應用本藥物。并及時監(jiān)測標測心電圖,血壓水平以保證用藥安全。同時給予地奧司明片(南京正大天晴制藥公司,規(guī)格0.45 g/片)1片/次,2次/d,口服。在此基礎上,對照組給予硫酸鎂溶液浸濕無菌紗布后在病變部位濕敷,2次/d,每次20 min。觀察組給予銀黃洗劑浸濕無菌紗布后在病變部位濕敷,2次/d,每次20 min。兩組患者均以5 d為1個療程,連續(xù)觀察2個療程,共計10 d。
1.3 評價標準
1.3.1 癥狀積分標準 參考《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5]中制定的癥狀分級標準,對病變部位皮膚色紅、患肢腫脹、疼痛及筋脈硬索結節(jié)四項癥狀進行評價,并以0分表示無癥狀,1分表示癥狀輕微,2分表示癥狀較重,3分表示癥狀嚴重。
1.3.2 臨床療效標準 參照《中醫(y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6]制定,并按照以下公式計算總有效率,見表3。
表3 療效評定標準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 25.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比較采用秩和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癥狀積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各癥狀積分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各癥狀積分均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癥狀積分比較
2.2 治療前后兩組相關實驗室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超敏C反應蛋白及纖維蛋白原數值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超敏C反應蛋白及纖維蛋白原數值均低于治療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觀察組超敏C反應蛋白數值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兩組間纖維蛋白原數值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實驗室指標比較
2.3 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總有效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6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下肢血栓性淺靜脈炎屬于祖國醫(yī)學中“青蛇毒”、“赤脈”、“黃鰍癰”的范疇。中醫(yī)經典文獻對本病的描述最早可溯源于《肘后備急方》:“惡脈病,身中忽有赤絡脈起如蚯蚓狀?!敝嗅t(yī)學大多認為本病由于濕熱蘊結、寒濕凝滯、痰濁瘀阻、脾虛失運、外傷血脈等因素,使氣血瘀滯脈中而發(fā)病[7]。治療本病時多以清熱利濕,活血散瘀的原則貫穿全程,根據病情的發(fā)生發(fā)展各有側重,并通過應用中藥和中成藥內服、外敷熏洗以及內外合治等方法治療,臨床效果較為滿意[8-10]。現代醫(yī)學則將本病的發(fā)病原因歸納為 Virchow三聯(lián)征即血管內皮損傷、血流淤滯和高凝狀態(tài)。下肢靜脈的血管結構受損和功能異常,可引起靜脈高壓、血液運行緩慢及回流障礙,造成局部血液流變學和血細胞分布改變。血液淤積則會降低血栓發(fā)生于下肢淺靜脈的風險閾值;各種有害細胞因子如血清白細胞介素-1(IL-1)、白細胞介素-6(IL-6)及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等在體內釋放增多并被激活,則會造成血管內皮的損傷和炎性浸潤,并使血小板被激活,而血小板的黏附和聚集,導致血栓形成。局部血運障礙則引起相應靜脈組織發(fā)生缺氧、病變周圍組織代謝廢物堆積、皮膚炎性損害和營養(yǎng)性變化[11]。治療時以緩解臨床癥狀為主要目的,防止患者發(fā)生嚴重并發(fā)癥。治療方式主要包括應用抗凝、溶栓藥物及抗炎、抗感染藥物治療以及加壓治療和手術治療等[3]。目前臨床上治療本病時多采用將傳統(tǒng)醫(yī)學與現代醫(yī)學相結合的方式,以中醫(yī)學的多種驗方和不同劑型及多樣的治療方式配合抗炎、抗凝及溶栓藥物,可有效提高臨床療效[12-14]。趙鋼教授根據自身多年臨床經驗,在抗凝溶栓的基礎上,以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為基本治療原則,自擬方劑銀黃洗劑外敷于病變部位,使藥物經肌腠毛竅而入臟腑,通經貫絡,作用全身,通過疏通氣血、軟堅散結、清熱解毒等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15],在長期臨床應用中證實療效顯著。
觀察組中所應用銀黃洗劑由黃芩、黃連、黃柏、大黃、梔子、紫花地丁及馬齒莧組成。方中重用“四黃”共為君藥,以清熱解毒,行氣活血化瘀;梔子,性寒,涼血解毒清熱,紫花地丁,味苦、辛、寒,清熱解毒,散結消腫,兩者共為臣藥,起到涼血消腫的作用;馬齒莧,性寒,以其為佐藥,取清熱涼血之功。七味藥相輔相成,清熱祛邪,活血涼血,行氣固本,以達祛病之功。現代藥理學表明,黃芩中的活性成分黃芩苷等主要通過減少促炎細胞因子TNF-α、IL-1β等的產生、阻斷TNF-α與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的結合及抑制啟動炎癥反應的絲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的表達,最終發(fā)揮抗炎效應[16];黃連、黃柏中的有效成分小檗堿能抑制IL-6、TNF-α的分泌,從而減少血管炎性浸潤,并減少炎性介質對血管內皮的損傷,抑制血管鈣化[17-18],有研究證實,黃芩苷與小檗堿合用可互補調節(jié)炎癥反應從而發(fā)揮復方協(xié)同效應[19];大黃蘊含的大黃素不僅可抑制TNF-α、IL-6、IL-1β的合成而減少炎性細胞的浸潤,還能減弱脂多糖(LPS)誘導的炎癥反應[20];梔子提取物梔子苷不僅能夠降低血清中IL-6、TNF-α水平發(fā)揮抗炎作用還能抑制血小板聚集達到抗血栓的作用[21];紫花地丁水提物可有效減少巨噬細胞釋放NO、TNF-α、IL-6以及IL-1β等炎癥介質而發(fā)揮抗炎作用[22];馬齒莧水提物可通過抑制MAPK進而使TNF-α等炎癥介質釋放減少而達到顯著的抗炎效果[23]。
本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和對照組的總有效率分別為90.32%、64.52%,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觀察組在改善臨床癥狀及降低炎性反應方面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兩組治療后纖維蛋白原數值無明顯差異(P>0.05)。本研究結果提示,銀黃洗劑的功用重點在抗炎,主要利用組方中藥物的活性成分及相互作用并通過局部的微吸收,調節(jié)體表神經-內分泌-免疫(NEI)網絡平衡,進一步間接調節(jié)體內NEI網絡平衡,以發(fā)揮整體療效[24]。綜上,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應用銀黃洗劑濕敷,可減輕炎癥反應,保護血管內皮,抑制血管鈣化及預防血栓形成而有效改善臨床癥狀,減輕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存質量,并可縮短治療時間,從而減少治療費用,為治療下肢血栓性淺靜脈炎提供新的可行性治療方案,值得在臨床推廣使用。另外,為明確銀黃洗劑組方的抗炎機制及治療本病的作用機理,還需進一步進行藥物、藥理實驗研究,這將是下一步研究的重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