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昂哲
【摘要】《聊齋志異》是清代小說家蒲松齡創(chuàng)作的文言短篇小說集,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读凝S志異》中有很多關于科舉士子的篇章,如《葉生》《司文郎》《王子安》等,塑造了大量形形色色、有血有肉的科舉士子的形象。這些科舉士子形象成了《聊齋志異》中的一大亮點,同時也成了研究《聊齋志異》以及作者蒲松齡不可回避的話題。本文總結了《聊齋志異》中科舉士子群體的特征,通過分析這些特征的形成原因,并結合作者蒲松齡的個人經(jīng)歷來探究其思想觀念。
【關鍵詞】《聊齋志異》;科舉士子;蒲松齡;社會內(nèi)涵
【中圖分類號】I207?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1)36-0015-02
一、科舉士子群體的特征
(一)癡心多情
“癡心多情”是《聊齋志異》中的科舉士子們最普遍、最突出的特點。例如《阿寶》中眾人看到美麗的阿寶“品頭題足,紛紛若狂”,只有孫子楚“獨默然”。等到大家都走了以后發(fā)現(xiàn)他“猶癡立故所,呼之不應”。孫子楚回家后“終日不起,冥如醉,喚之不醒?!奔胰藨岩伤麃G了魂,使勁拍打他,他則說:“我在阿寶家?!焙髞韺O子楚的魂魄化作一只鸚鵡終日陪伴在阿寶身邊,終于感動了阿寶,二人從此成就了一段佳話。
又如《花姑子》中迷路的安生在借宿過程中對花姑子產(chǎn)生了愛慕之情,見四下沒人,對花姑子說:“睹仙容,使我魂失。欲通媒妁,恐其不遂,如何?”見花姑子沒有回答,安生竟然進入花姑子的閨房,“長跪哀之”。見花姑子奪門欲去,安生竟然“暴起要遮,狎接臄”摟住了花姑子,意圖與其接吻……種種在今天看起來近乎“瘋狂”的行為,正是科舉士子們癡心多情的直觀表現(xiàn)。
(二)重情重義
《聊齋志異》中很多科舉士子不但癡心多情,而且重情重義。他們對待感情十分專一,一旦獲得愛情便會矢志不渝、從一而終。如《鴉頭》中王文的妻子鴉頭被老狐精捉走,王文一直對鴉頭念念不忘。后來打探到鴉頭的下落,與兒子一起將其解救出來,一家人終于團聚。
又如《魯公女》中的張生,與魯公女的鬼魂一見鐘情,相約十五年后再續(xù)前緣。十五年后張生不忘約定,二人歷經(jīng)種種坎坷最終修成正果。這種重情重義的品質(zhì)不僅體現(xiàn)在愛情方面,有時還體現(xiàn)在友情方面。如《葉生》中的葉生,受到縣令的賞識,心懷感激,全力幫助縣令的兒子考取功名?!盎陱闹?,竟忘死耶”竟然忘了自己早已死去多時了。
(三)熱衷功名
《聊齋志異》中的科舉士子們往往十分熱衷功名,蟾宮折桂、金榜題名是每一個科舉士子的最高理想和終極目標。他們“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皓首窮經(jīng),以至老死牖下仍不悔悟。如《書癡》中郎玉柱嗜書如命,相信“書中自有顏如玉”,于是“晝夜研讀,無間寒暑”,二十多歲了也不知娶妻,盼望著美人自己到來。見到客人“不知溫涼,三數(shù)語后,則誦聲大作,客逡巡自去。”是個典型的“書呆子”。又如《王子安》中的王子安屢試不中,在一次考試后對自己“期望甚切”,于是在臨近發(fā)榜時開懷暢飲,只待著春雷一聲,平步青云。不料卻在醉夢中被狐精戲弄,發(fā)生了“賞報馬”“打跟班”等一系列荒誕不經(jīng)的故事。
二、科舉士子群體特征形成原因
(一)科舉制度長期對人性的壓抑
古代科舉士子需要進行長期的苦讀,枯燥乏味的學習生活和長年累月的性壓抑使他們內(nèi)心深處非常渴望有美麗溫柔、善解人意的女子相伴,和自己心儀的女子發(fā)生一場浪漫的邂逅成了科舉士子們共同的夢想。而《聊齋志異》中的女性通常不是人類,而是花妖鬼狐?;ㄑ砗纳矸菘梢允顾齻儞碛谐裁撍椎娜菝?、不同于人類的性格和價值觀、高強的法術等特質(zhì),這些特質(zhì)是現(xiàn)實中的女子所不具備的,是作者理想化的產(chǎn)物,寄托了包括蒲松齡在內(nèi)廣大科舉士子們共同的夢想。這些花妖狐鬼長得美若天仙,這符合科舉士子們作為男性的審美標準;她們開放大方,不像現(xiàn)實中的女子那樣深居閨閣,這滿足了飽受壓抑的科舉士子們的性幻想;她們多才多藝,儼然是士子們的知心密友,這滿足了士子們精神上的需求;她們看重的既不是錢財也不是官爵,而是士子們的才華和人品,這給了家境貧寒、身份低微的士子們極大的自信和鼓舞。與此同時,《聊齋志異》中的科舉士子們也一改現(xiàn)實中的懦弱和窘迫,變得瀟灑多情、風流倜儻,總能收獲甜蜜的愛情,并最終金榜題名。可以說,小說與現(xiàn)實的巨大差異恰恰反映了科舉制度帶給士子們長期的壓抑:現(xiàn)實中的壓抑只能在小說中加以宣泄,現(xiàn)實中無法滿足的愿望只能在虛構的小說中得以實現(xiàn)。因此,《聊齋志異》是落魄書生心中的“白日夢”。
(二)“士為知己者死”觀念的影響
“士為知己者死”出自《史記·刺客列傳》,指甘愿為了解自己、賞識自己的人獻出生命?!笆繛橹赫咚馈痹诤芏嗝髑逍≌f中都有所體現(xiàn),如《水滸傳》中李逵感念宋江的慷慨解囊,從此死心塌地跟隨宋江,為其肝腦涂地,甚至飲下宋江給他的毒酒都毫無怨言,反而說:“生時伏侍哥哥,死了也只是哥哥部下一個小鬼。”又如《三國演義》中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諸葛亮被劉備的真心感動,為了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一心輔佐劉備成就一番霸業(yè)。在《聊齋志異》中也不乏這樣的故事,如《田七郎》中田七郎為武承休報仇,殺死陷害武的縣令;《石清虛》中邢云飛與心愛的奇石六分六合,最終永不分離……從《石清虛》中蒲松齡借異史氏之口所說的:“古語云:‘士為知己者死?!沁^也!石猶如此,何況于人!”可知,蒲松齡是贊同“士為知己者死”的價值觀的,同時他把這種對知己知遇之恩的報答升華為對知心愛人矢志不渝的愛戀,即雙方一旦情投意合、意氣相投,就會生死相依。這也是小說中的科舉士子群體大多重情重義、知恩圖報的原因。
三、蒲松齡的思想觀念
(一)因果相報的佛家思想
縱觀整部小說可以發(fā)現(xiàn),《聊齋志異》中重情重義、知恩圖報的科舉士子們最終的結局大都是圓滿的;而那些薄情寡義、見異思遷的士子最終的結局往往是悲慘的。如《阿霞》中的景生因迷戀阿霞,狠心地將陪伴自己十年的妻子趕出家門。而景生也在冥冥中被人從榜上除名,最后連阿霞也拋棄了他。又如《韋公子》中韋公子行為放蕩、見異思遷,而他最后也絕了子嗣,在悔恨中死去了。由此觀之,“因果報應”的佛家思想在《聊齋志異》中體現(xiàn)的是非常明顯的。蒲松齡一生位卑家貧,自然會從佛家思想中尋求心理安慰。而“因果報應”恰恰可以為他的一生不第提供絕佳開脫的理由。此外,“因果報應”學說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勸善懲惡”的作用。小說中,作者讓善良的人物命運由危轉安、由悲轉喜,最后形成皆大歡喜的大團圓局面;讓邪惡的人物命運由安轉危、由喜轉悲,最后遭到嚴厲的懲罰而下場悲慘凄涼。作者這樣處理故事的情節(jié)發(fā)展,不僅是對善良的不幸者的一種精神安慰,同時也是對作惡者的嚴肅警示,如果再繼續(xù)作惡不思悔改,就一定會遭受上天的報應。因此唐夢賚在為《聊齋志異》所作序中說:“今觀留仙所著,其論斷大義,皆本於賞善罰淫?!?/p>
(二)積極入世的儒家思想
蒲松齡自小受到嚴格的儒家教育,他自稱是“仲尼之徒”,儒家思想在其頭腦中根深蒂固。雖然其在《聊齋志異》中也對封建科舉制度、婚姻制度的弊端加以批判,但骨子里仍然是忠實的儒家信徒,從他七十多歲還冒著風雪參加科舉考試這件事可見一斑。他將儒家倡導的“仁政”“愛民”“孝悌”“信義”等思想融入《聊齋志異》里,塑造了一批批生動的科舉士子形象,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如《青梅》中張生孝順父母,自食糠咽菜而把豬蹄留給父母吃,面對夜間來訪的青梅義正詞嚴地以儒家大義勸導她離開。又如《諭鬼》中秀才石茂華當官后遇到鬼魂聚眾為害,他嚴厲地斥責鬼魂的惡行并勸誡鬼魂向善,從此“鬼患遂絕”。因此清代學者馮鎮(zhèn)巒評論讀《聊齋》時“如聞名儒講學”。但是蒲松齡同樣沒有突破時代的局限性,將儒家文化中的一些糟粕保留了下來,如愚忠、盲從父母之命等等,因此需要辯證地加以區(qū)分和看待。
(三)回歸自然的道家思想
蒲松齡自幼喜讀《莊子》《列子》,深愛莊列之文恢詭譎怪的文風,對莊列之文有著極高的評價。他在《〈莊列選略〉小引》中說道:“千古之奇文, 至莊列止矣……余素嗜其書,書成,軒軒自喜曰:‘以莊列奇才,今并驅(qū)七十子之列,寧非快事哉!’”然而莊列之文吸引蒲松齡的不僅僅是汪洋肆恣的文風,其中回歸自然的道家思想更是對蒲松齡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读凝S志異》中有一部分科舉士子并沒有把全部的生命投入到科舉事業(yè)中去,而是看破紅塵、出家為道,回歸到自然的純真中去。如《白于玉》中的吳筠,游歷仙境后對人間的功名不感興趣,“由是前念灰冷,每欲尋赤松游”。又如《賈奉雉》中賈奉雉屢次應試不中,后將“阘茸泛濫、不可告人之句,連綴成文”,竟然高中。事后他覺得以此等文章中舉“真無顏出見同人”,于是便逃離名場、遁跡山林了。這些故事反映了蒲松齡對老莊思想中的“真”與“自然”的推許。這種對道家思想的推舉在《聊齋志異》中有兩種不同的表現(xiàn)方式:一是直接塑造歸隱自然、返璞歸真的人物形象,二是通過刻畫描寫理想化的“真人”“真靈魂”來歌頌自然疏放的出世情懷,從而間接指斥種種異化了的“畸人”,表達對現(xiàn)實的失望、對純真自然的向往與渴求。
參考文獻:
[1]蒲松齡.聊齋志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2]林驊.《聊齋志異》與科舉文化[J].《聊齋志異》研究,2001,(03).
[3]任增霞.蒲松齡與道家思想[J].明清小說研究,2003,(03).
[4]宋秀潔,于連元.淺談《聊齋志異》所反映的儒家思想[J].渤海學刊,1998,(04).
[5]朱祺,王恒展. 《聊齋志異》與佛教文化研究述評[J].蒲松齡研究,20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