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小雙 馬蓉
【摘要】目的:依據動脈瘤破裂出血術后出現的相關癥狀,總結整理1例動脈瘤破裂出血患者在實行相關手術治療后的效果分析。方法:優(yōu)先評估動脈瘤破裂出血患者的基礎病情狀況,詳細了解相關手術的特點,給予患者一定的安慰和鼓勵,幫助患者建立治療的信心。同時囑咐患者在治療期間需特別注意的相關事項,并提前制定具體化的處理措施,以確保得到良好的治療效果。結果:動脈瘤破裂出血患者在接受顯微手術夾閉瘤頸治療后,住院時間和手術時間明顯縮短,就GOS評分分析,患者的治療有效率較高,后期恢復效果較佳,術后也不容易出現腦積水、術后感染并發(fā)癥,且術后死亡率較低。結論:對動脈瘤破裂出血患者實行有效的手術治療時,需保持細致化的操作標準,最大程度減小手術創(chuàng)傷,以便于可積極改善預后。
【關鍵詞】動脈瘤破裂出血;臨床效果;方法
【中圖分類號】R651 ? 【文獻標識碼】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12.200
動脈瘤是由于動脈壁的病變或損傷,形成以膨脹性、搏動性腫塊為主要表現的病變,且以劇烈性疼痛感、肢體壞死等癥狀為主,若不采取及時性的治療便很容易造成主動脈瘤破裂致使出現大出血等情況,進而還會引起心腦血管系統(tǒng)疾病。倘若腦血管患者的局部顱內動脈管壁出現異常,致使顱內壓持續(xù)升高,則很容易引起腦動脈瘤破裂出血,破裂出血后便會嚴重損害患者腦內部的神經組織,使之出現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受到嚴重影響的狀況。動脈瘤破裂出血是非常緊急和危險的情況,出現破裂出血后卻得不到及時性治療的死亡率是非常高的,而且也會嚴重影響患者后期的治療效果[1-2]。伴隨醫(yī)療技術的持續(xù)性發(fā)展和進步,針對動脈瘤破裂出血已經開始應用顯微手術予以治療,其中以顯微手術夾閉瘤頸治療為主,此種治療方法同時也具有一定的優(yōu)勢,但最佳的治療時機還需進一步探討,一般以早期治療為優(yōu)。本次研究決定對1例動脈瘤破裂出血術后患者治療效果進行分析,現報道如下。
1 ?病例介紹
患者,女,49歲,患者因持續(xù)性的噴嚏而誘發(fā)頭痛、頭暈等癥狀,加上還伴有肢體乏力、意識模糊等足有一小時而入院接受相應治療,從發(fā)病位置送至醫(yī)院的途中還出現過一次嘔吐情況,嘔吐物呈非咖啡樣,且依舊處理乏力狀態(tài),情緒不高,同時還存有焦慮、不安等負面情緒。入院后優(yōu)先實行體格檢查顯示,動脈瘤破裂出血患者的溫度低于正常溫度且僅有36.5℃,其血壓、呼吸、脈搏分別為148/87 mmHg、20次/分、66次/分,其脈搏嚴重偏低。經初步診斷發(fā)現,動脈瘤破裂出血患者的神志始終處于模糊狀態(tài),即呈嗜睡狀態(tài);雙側瞳孔等圓等大,目光無焦點,且呈現放空狀態(tài);經細致化比較發(fā)現,動脈瘤破裂出血患者的左側瞳孔對光反射遲鈍,右側瞳孔對光反射靈敏,由此可知,患者兩側對光的感知度各有差異性。其他體格檢查顯示患者的四肢張力正常,且左側下肢肌力為Ⅲ級,右側肢體肌力則為Ⅴ級。輔助檢查顯示,動脈瘤破裂出血患者在外院CT檢查顯示為蛛網膜下腔出血,本院CTA檢查顯示為:(1)左側大腦中動脈M1-M2交界區(qū)動脈瘤。(2)大量蛛網膜下腔出血?;颊咴谌朐汉髮嵭性\斷后發(fā)現,動脈瘤破裂出血屬于:(1)自發(fā)性蛛網膜下腔出血。(2)顱內動脈瘤破裂。動脈瘤破裂出血患者入院實行診斷后則于入院當日在全麻狀態(tài)下實行顯微手術夾閉瘤頸治療,并在間隔兩天后在局麻狀態(tài)下實行腰椎穿刺術,留置終池引流管。
2 ?治療
動脈瘤破裂出血患者實行顯微手術夾閉瘤頸治療。在開展治療前先行保守治療--鎮(zhèn)痛、安定劑、臥床休息等,控制患者的情緒狀態(tài)后再使用抗纖維蛋白溶解劑。處理前,提早控制住血壓。早期顯微手術夾閉瘤頸治療需在發(fā)病的24 h內開展治療。手術入路在于患側翼點,完全暴露出患者的瘤體和瘤頸,為暴露腦底動脈環(huán)術中充分磨除蝶骨峪,于顯微鏡下操作,先解剖終池、頸動脈池、視交叉池組成的腦池;將瘤體和瘤頸暴露出來,將瘤頸夾閉,待顯示載瘤動脈完全通暢,瘤體動脈夾閉后,清除血塊,放置引流管,最后縫合切口[3-4]。
3 ?體會
腦動脈瘤屬于常見神經外科疾病,其誘發(fā)病因包括有動脈粥樣硬化、常見損傷、感染等等,且好發(fā)于中年群體,但近幾年有偏向于年輕化的趨勢。腦動脈瘤患者具有起病突然、發(fā)展速度快的特點,且在中年女性群體中的發(fā)病率較高。早期的腦動脈瘤患者會出現體溫升高、出汗、嘔吐等癥狀,但隨著腦動脈瘤病程的持續(xù)延長,患者一旦出現刺激性行為時便會引發(fā)意識障礙,情況嚴重時還會引發(fā)昏迷,危害身心健康。倘若腦動脈瘤患者在早期癥狀出現時未及時接受針對性的治療再出現情緒過于激動或過度勞累等情況便很容易引發(fā)破裂出血,危及生命。目前,伴隨醫(yī)療技術的不斷發(fā)展,臨床上決定采用顯微手術夾閉瘤頸技術對動脈瘤破裂出血患者開展治療,此類治療方法體現了微創(chuàng)原則,且具有較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且實行早期治療可提高治療效果,避免二次出血,同時還能有效降低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增強預后[5]。相對于動脈瘤破裂出血患者而言,顯微手術夾閉瘤頸技術治療兼具微創(chuàng)性和精細化操作,是通過降低動脈瘤破裂出血患者顱內壓的方式來幫助患者有效減輕神經功能損害和腦組織出血等情況的,并借助于精細化的操作和低創(chuàng)傷性降低死亡率,最后還需由常規(guī)治療方法予以配合治療,其目的在于積極預防術后并發(fā)癥和二次出血情況的發(fā)生。
參考文獻:
[1]劉磊,周游.早期顯微手術夾閉瘤頸治療腦動脈瘤破裂出血的效果及預后分析[J].中外醫(yī)療,2018,37(10):96-97,100.
[2]于洪泉,鄧生玉,王桂權,等.早期顯微手術夾閉瘤頸治療腦動脈瘤破裂出血的臨床效果[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8,13(06):32-33.
[3]陳振,張松,晉亞洲,等.支架輔助彈簧圈栓塞與單純彈簧圈栓塞治療顱內破裂動脈瘤療效的對比分析[J].中華神經外科雜志, 2020,36(01):38-43.
[4]劉蕾,牛珮,王哲,等.三維CTA評價顯微手術治療腦動脈瘤破裂出血的臨床效果及復發(fā)預測[J].國際神經病學神經外科學雜志,2018,45(05):448-452.
[5]杜國然,胡秀玉,張秀和,等.用雙微導管技術對顱內動脈瘤破裂出血患者進行介入性血管內栓塞術的效果評析[J].當代醫(yī)藥論叢,2018,16(03):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