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速寫這個比較傳統(tǒng)的繪畫形式已經很少有人提及,也少有人把速寫貫穿到繪畫生涯里去,更少有人能堅持畫速寫并把速寫當成日常生活里的一種習慣。其實速寫既是繪畫藝術的一種獨立表現形式,又是繪畫創(chuàng)作前期收集和積累素材的一種藝術手段,也是最能反映藝術家繪畫天賦和創(chuàng)作才情的形式。從繪畫藝術發(fā)展史來看,速寫的繪畫表現形式起源很早,早在原始社會的洞窟壁畫和巖畫中就可見其發(fā)端。后來速寫演化成西方早期油畫家創(chuàng)作前的準備草稿,在18世紀以后真正成為一門獨立的藝術表現形式。
從繪畫表現手段和方法上看,素描和速寫是相同的,沒有本質不同,區(qū)別僅在于二者繪畫過程的時間長短不同、表現形式不同。素描與速寫都是為造型藝術服務,都是非常簡單、鮮活、率真的一種繪畫表現方法,是作者洞察、研究和表達造化的一種繪畫方法。理解素描與速寫的關鍵在于洞察其相互共生共存的關系:速寫可以被看成是素描的前創(chuàng)階段,素描是速寫的深度刻畫與表現。一般來講,速寫畫得好,則素描一般也不會差,反之亦然。
速寫的概念比較寬泛,它既指素描,又可稱為草圖、素材、寫生,它們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既互相依存又獨立成章,也沒有一個明確的界限。平時所說的速寫僅是與素描相比較而言的概念,速寫中的“速”,并不是速度,也不是匆匆忙忙的敷衍潦草,而是用快速記錄的方式表現物象,把繁雜的形象符號化,把紛亂的自然秩序化,但是這種記錄方式不是飛快如火箭彈射,更不是飛毛腿一掃而過,而是與造型的要求一致。速寫是在瞬間抓取物象的同時把物象的整體特征、比例關系、疏密變化、形象動態(tài)、周邊環(huán)境等因素進行提煉加工和再創(chuàng)造,是從自然物象到心中之象再到手中之象的一個轉化過程,正如鄭板橋畫竹:從眼中之竹到手中之竹再到心中之竹,從而使最終的素描作品、速寫作品呈現出鮮明的情感個性特征。
古人講“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的確,生活中有諸多物象看似尋常,仿佛已經司空見慣:荒野里閑置的老房子,斑駁脫落的油漆輪廓,拾荒的老人,火車站、地鐵里各種姿勢的人們,圍欄里交織在一起的鐵絲,村頭盤旋交織一起的電纜線、電話線、網線等,這些都有一種樸素的美。其實美無處不在,一些美樸實無華而無人問津,不是因其不具備美的元素,而是缺少發(fā)現美的眼睛,缺少表現美和捕捉美的能力。古今中外優(yōu)秀的速寫作品都來源于畫者深入生活,體驗生活,才能把身邊熟悉的人和物、熟悉的場景、感動的瞬間用速寫的形式記錄下來,沒有這些因素的積淀,畫出的作品肯定是空洞的、概念的、沒有生機的。眾所周知,寫生就是寫生機勃勃的自然萬物,就是把造化自然的美提煉概括出來。畫速寫一定要強調生活的重要性,讓畫者面對現實生活的物象,通過觀察、比對、感悟、提煉,從而錘煉出符合自己心性和感知的個性化作品。生活對繪畫者來說,不僅是客觀存在的自然造化,更是對現實生活中生意、生機的把握。
當前有不少藝術院校和專業(yè)畫家缺乏基本的生活體驗和認知,沒有得到生活的歷練,有些人甚至提出“畫速寫已經過時了”的可笑觀點,這是何等膚淺與片面。繪畫者要經常深入生活,了解和熟悉生活中的繪畫元素,要從看似平凡的物象里總結和抽取出適合創(chuàng)作的繪畫元素,進而觸發(fā)起自己的繪畫欲望,把自己原來固化的思維、習慣的構圖、油滑的表現以及麻木的視覺慣性格式化。畫一幅畫要爭取做到不重復、不復制,努力做到無處不入畫,無處不生活,無處不藝術。繪畫史上不乏這樣的先例,達·芬奇就經常悄悄地觀察旁人漫不經心的動作,用幾根線條簡要地勾下來,力爭不讓被畫者覺察,否則被畫者一旦有意識地擺出姿態(tài),以致所作的動作就失去了生活表現出來的自然感和鮮活性。從達·芬奇畫速寫的事例中,我們不難領會到,只有做生活的有心人,深入生活、認真觀察、真實表達、有感而作才能創(chuàng)作出好的速寫作品。
如果說生活是速寫素材和靈感的來源與基礎,那么寫生就是把生活素材和思維靈感轉變?yōu)樗賹懽髌返淖钣行Ш妥钪苯拥氖侄?。從一定意義上講,如果沒有對景寫生,作品也就沒有了生動性和沖擊力,如同翻模復印別人的作品,或者復制自己,作品的效果可想而知。在繪畫訓練中,寫生是提高速寫藝術技巧最有效的途徑。我國近現代畫家徐悲鴻、黃胄、王盛烈、周思聰、吳作人、劉國輝、葉淺予諸先生的作品,其造型主要靠速寫寫生來訓練,他們直面生活,深入基層,與生活在最底層的勞動人民打成一片,共同生活,在互相熟悉和認知的過程中抓取、捕捉人物的動態(tài)、特征等,描繪、勾勒出成百上千的第一手速寫素材,為創(chuàng)作鋪設了一條高速路。
當前在一些美術院校和各種培訓機構的基本功訓練和教學過程中存在許多短板和弊?。褐恢禺嫷孟癫幌瘢蛔⒅禺嫷脺什粶?;只注重死板照抄,不注重個性塑造;只注重應試內容,不注重功夫在畫外;等等。學生只會被動地蜷坐在角落里,極盡精微地對細枝末節(jié)沒完沒了地描繪,缺乏主觀靈活的處理能力,缺乏敏感精確的造型能力,缺乏生動整體的內在感知能力,從而導致培養(yǎng)出的藝術人才存在很大缺陷:藝術感覺麻木不仁,造型能力萎縮不振,表現方式機械刻板,只能成為復制臨摹不能主觀創(chuàng)造的“畫呆子”。甚至于當下已經幾乎很少有人畫速寫了,認為是“雕蟲小技”而不屑一顧,只醉心于精雕細琢的長期素描。還有一個不好的現象,就是有的人學畫之初就開始刻意模仿大師的“變形”,這種故意的“變形”是為變形而變形,是做作淺薄的,是浮皮潦草的,是一種不切實際的虛假,是一種不負責任的偽藝術。真正的變形是在一定審美品格的基礎上對物象進行再加工、再創(chuàng)造的過程,其中不乏對形體結構的無限夸張,不乏對畫面布局進行大刀闊斧的整合優(yōu)化,不乏對點線面、黑白灰之間的節(jié)奏、韻律、對比、穿插、重疊、遮擋、疏密等各種關系進行統(tǒng)一。此外,一些寫生團下鄉(xiāng)去寫生采風,拍了很多風光人文照片,卻很少動筆用速寫本記錄,過分依賴相機、手機上的照片,或者是微信、抖音的圈里的一組組風景照、自拍照、美女美食照,很少看到一些簡練概括的速寫作品。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畫者對生活、對自然、對物象的敏感度,使畫家對生動鮮活的物象產生了一種惰性和麻木,而對相機和手機產生了依賴性。雖然相機、手機具有精準、快捷、方便、逼真的優(yōu)勢,但手繪的速寫更具有手機不可替代的功能,能夠抓感覺,記印象,能主觀處理和整合,還能根據情感需要進行再加工和再創(chuàng)造,從而在畫速寫的過程中就已經有了今后創(chuàng)作的思路和題材。所以我們說沒有寫生的訓練,速寫永遠無法臻至化境,拋棄寫生的速寫作品必然在形式上是僵化的,情感上是蒼白的。
寫生和默寫是速寫的兩種表現方法,二者互相依存而又獨立存在。寫生是直接面對自然物象進行描繪,側重物象客觀的真實性,是一種被動表現;默寫是憑借心中的審美意象和對生活真摯的情感加以再創(chuàng)作,側重畫者的主觀感受,是一種主動表達。
默寫又叫默畫,是一種憑借記憶的寫生創(chuàng)作,不是把物象背過以后的復制,而是根據初看物象整體的感覺和第一印象迅速地捕捉畫面,在腦海里存儲下來,經過一定的思考和判斷后進行二次加工處理,還要根據籠統(tǒng)的記憶和審美來加以補充和完善,故速寫也常帶有默寫的成分。不間斷的寫生和默寫活動可以形成一種繪畫習慣,一種洞察自然的慣性,從而不自覺地使畫家處于一種思維活躍的創(chuàng)作狀態(tài)。古代畫家十分強調“靜而求之,默識于心,閉目如在眼前,下筆如在筆底”,比如顧閎中的《韓熙載夜宴圖》,完全憑記憶作畫,這非??简炓粋€畫家的默識心記能力,在沒有機會現場寫生的情況下,還能讓畫面圖式和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如此精美完整的畫面是經過畫家細心揣摩、精致觀察、高度概括的,否則不能呈現出這種效果。此外,石濤也提出“搜盡奇峰打草稿”,這并不是普通意義上的對景寫生,而是在踏遍大好河山、游歷名山大川之后的爛熟于心,心手合一,把胸中之丘壑在一定的情緒和狀態(tài)下進行整合歸納概括,逸筆草草,左右逢源,如心中之泉噴涌而出,這是一種再創(chuàng)造、再加工、再提煉、再表現的美好過程。
“造型”和“造形”一般是通用的詞匯,但細品起來二者卻有著不小的差異。造型應該稱為“寫形”。一般意義上的造型能力是指對物象的比例、透視、明暗、層次、黑白灰等素描因素的描繪能力,造型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一個畫家的創(chuàng)作能力和未來發(fā)展,而提高造型能力的快捷通道就是畫好速寫。畫家平時應養(yǎng)成畫速寫的習慣,速寫本不離手,可以隨意勾勒,也可深入描繪,可以記錄生活,也可以表達一種狀態(tài),形式各異,靈活多變。速寫有三種基本功:練眼、練手、練心。一是練眼,就是訓練眼睛的整體觀察能力,由一雙平凡人的普通眼睛練就成具備觀察物象整體關系的能力,練就科學的觀察和分析方法。二是練手,每日動手畫速寫如同洗臉刷牙一樣養(yǎng)成日常習慣,開始不求太準確,只求大概形態(tài)動態(tài)生動,進而逐漸追求神韻、情感,讓畫面給人一種似曾相識又捉摸不定而且高于生活的神秘佳境。三是練心,首先博覽群書,文史哲、儒釋道皆備于我,功夫在畫外,用以滋養(yǎng)心田,洗滌心靈,以豐富的知識提高境界;其次游歷名山大川,神游四海八方,汲取自然氣息,心境空靈,天人合一。以上訓練要堅持不懈,就得心應手地表現千變萬化的自然物象、人物神情。只有量的積累才會有質的飛躍,才會有爛熟于心的心性表達和自由發(fā)揮的瀟灑。
總之,速寫作為一種能迅捷表現事物特征、反映生活、傳達畫家思想情感的繪畫藝術形式,越來越得到了畫家們的重視,但是只有深入地理解素描、生活、寫生、默寫、造型、創(chuàng)作等有關影響速寫生成的多種關鍵因素,理清這些因素之間的相互關系、作用和影響,才能提高速寫藝術的水平,創(chuàng)作出優(yōu)秀的速寫藝術作品。
王天
字添,號木頭瓜子、妙寶堂主、拾得齋主人。1972年出生于山東新泰。先后就讀于泰安藝術學校、曲阜師范大學、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師從杜滋齡先生。結業(yè)于中國國家畫院人物畫高研班,師從張江舟先生。深造于文化部首屆全國畫院專業(yè)人員人物畫高級研修班。中國青年美術家協(xié)會理事、中國國家畫院張江舟工作室畫家、中國藝術研究院杜滋齡工作室畫家、鳳凰美術院副院長、泰山學院藝術學院客座教授、泰安市美術館展覽公教部主任、泰安市青年美術家協(xié)會主席。
作品多次入選全國性美術展覽。
出版專集有《得意忘形——王天意筆人物小品集》《中國國家畫院張江舟工作室作品集·王天卷》《文化部全國畫院專業(yè)畫家國畫作品集·王天卷》《妙寶·拾得——王天水墨作品集》《緣起泰山——王天書畫作品收藏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