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文利
(南昌大學,江西南昌 330031)
對于如何處理邊緣群體與主流群體的矛盾,實現(xiàn)邊緣群體的救贖這一問題,魏斯伯格曾通過對猶太人的研究,將邊緣人的生存方式劃分為四類:平衡、同化、回歸、超越。
平衡意味著遵從,而非解決邊緣性問題,即當邊緣群體身處主流世界,一味地屈從,拋卻內(nèi)心的焦灼與個體的反思。此時的邊緣群體屬性未變,但是話語權卻進一步喪失,最終成為絕對的邊緣人。克萊文杰對約塞連因恐懼而逃避戰(zhàn)爭的行為嗤之以鼻,大加指責,儼然成為“第二十二條軍規(guī)”忠實的捍衛(wèi)者;哈弗邁耶瘋狂地迷戀著飛行,甚至在前期作戰(zhàn)時從不采取規(guī)避動作,而是要親眼看著“炸彈落地開花,噴射出橘黃色的火焰”,似乎在滿足一種變態(tài)的快感。這個荒誕的非理性世界一方面使飛行員感受到直接的壓迫,另一方面又讓其處在一種“溫水煮青蛙”似的狀態(tài)之中,漸趨盲目沉淪,似乎被壓迫的理所當然,而反抗自然不具有任何意義。此時,邊緣群體選擇以平衡的方式向主流群體妥協(xié),其自我意識也在漸趨瓦解,直至淪為主流群體的附庸。
然而,相對于主流群體,邊緣群體在力量方面勢必處于弱勢,甚至當基本的生存需求都無法滿足時,就會出現(xiàn)被迫的服從。羅曼?先欽《葉爾特舍夫一家》中葉爾特舍夫一家人在被逼無奈之下從城市搬往鄉(xiāng)村,開始他們的邊緣人生活,起初葉爾特舍夫和妻子瓦蓮京娜極度不適應鄉(xiāng)村的生活,并且對鄉(xiāng)民們的陋習與粗俗嗤之以鼻,可日子總的過下去。為了生活,為了基本的溫飽問題,一家人也開始了售賣兌水酒精的勾當,在現(xiàn)實的困境中掙扎求生,精神也漸趨迷失。相對于哈弗邁耶無意識的服從,葉爾特舍夫一家的屈從起初是為了生存,也即他們是在意識到自我的不良境遇下做出的無奈的選擇。但是,以上結果均顯示出,一旦邊緣群體妥協(xié)沉淪,無論是自我意識喪失還是被逼無奈,其結局均為在困境漸趨迷失自我。
所謂同化,即為主流群體接納吸收,成為他們當中的一分子。面對社會資源的分配與地位權力的高低,邊緣群體與主流群體勢必存在極大的沖突。此時,邊緣群體渴望發(fā)聲,其反抗之音必定損害主流群體的利益。而主流群體在壓制其反抗未果時,便會想方設法以利益誘之,將其納入自我的陣營。當約塞連行事過于乖張,甚至威脅到卡思特之流的地位榮譽乃至生命安全時,科恩中校同意讓其回國,不過要其答應一個卑鄙的交易——“喜歡我們,加入我們中來,做我們的伙伴。不論是在這里,還是回國以后,都要替我們說好話,成為我們中的一員。”這項卑鄙交易的目的就是讓約塞連為主流群體所同化,與他們同流合污,成為這個荒誕世界的維護者,從而繼續(xù)迫害像約塞連一樣的飛行員。約塞連最終放棄這個罪惡的交易,原因在于他認為自己回國的理由是已經(jīng)完成了五十次以上的飛行任務,而不是官方報告中偽報的原因--為救卡思特上校而被納粹刺客所傷。這種對同化的拒絕與反抗或許會使邊緣群體面臨絕處逢生的境遇,也即“柳暗花明又一春”,就像拒絕了罪惡交易的約塞連獲得精神的救贖一般;但是,也有邊緣群體秉持著“不撞南墻不回頭”的愚勇,帶著自以為決絕的勇氣進行無謂的反抗,最終喪失存在的意義。
同時也有邊緣人主動融入主流群體中,希望掌握話語權,成為具有自身價值的“備受尊敬的邊緣人”,進而為邊緣群體發(fā)聲。桑拉德?希斯內(nèi)羅斯的《芒果街上的小屋》中埃斯佩朗莎意圖通過寫作的方式“走出限制女性個體的空間”,獲得邊緣話語權,得到美國社會的認可。這種積極地融入并非對原始族裔的拋棄,而是對作為邊緣群體的墨西哥族裔的真正救贖。埃斯佩朗莎的積極融入與約塞連的反抗不同,她是通過一種更為溫和的方式進行微妙的抗議,但是二者殊途同歸,其目的與歸屬都在于話語權的獲得。然而,邊緣群體與主流群體之間的矛盾是歷史發(fā)展的產(chǎn)物,一定程度上具有不可調(diào)和性,這就使得群體之間的融入并非易事。如在現(xiàn)實的文學創(chuàng)作中,許多拉美女性作家希圖通過寫作的方式融入主流作家行列,但是,文本的虛構性與現(xiàn)實的殘酷性讓這種融入及其結果似乎流為空想。
所謂回歸,即邊緣群體在試圖融入主流群體時承受著巨大的壓力,甚至遭受滅頂似的打擊,最終不堪重負,選擇重新回歸本群體。約塞連起初因為一時的軟弱答應了科恩中校和卡思卡特上校提出的“卑鄙交易”,事后意識到官方報告的虛偽性與交易的欺騙性,最終選擇了放棄,以“開小差”的方式逃往瑞典;后期作戰(zhàn),炮火重重,甚至連癡迷于飛行投彈的哈弗邁耶也開始做出狂野的規(guī)避動作來,甚至在聽說約塞連可以回國時,請求如果被允許帶一個人回去一定要考慮他,這種對戰(zhàn)爭態(tài)度的變化真實地反映了被主流群體真正接納的不切實際性。邊緣群體選擇回歸,同樣會繼續(xù)面臨漸趨喪失話語權的困境,甚至不為邊緣群體所接納,徹底淪為帕克所說的“邊緣人”。如移民在接受異族文化時有著強烈的不適感,但又拋棄了己族文化,在兩種文化中無法尋找到自我真正的歸屬,淪為兩種社會與兩種文化的邊緣人。
同時,邊緣人回歸也存在著意識到作為邊緣人享受的待遇優(yōu)于躋身于主流群體的境遇,無論這種優(yōu)待是精神上的滿足還是物質(zhì)上的給予。狄更斯的《遠大前程》中主人公匹普不滿自身地位的低下,努力躋身上流社會,享受作為主流群體的話語權,但在此過程中,經(jīng)受著身體與精神上的雙重痛苦,最終回歸本性,得到精神上的滿足。在阿列克謝耶維奇的《切爾諾貝利的悲鳴》中,當切爾諾貝利遭受核輻射侵蝕時,部分生活在這里的人并不聽從官方的要求撤離,而是選擇留在故土,其留下的原因并非眷戀故土,反而是因災難而受到政府的救濟故而不愿離開。對于追求這種精神上的滿足抑或物質(zhì)上的優(yōu)遇的選擇,我們不做道德上的批判,僅從邊緣群體生存方式而言,是否應該選擇回歸,回歸后該如何自處的問題亟待大眾的思考。
超越意味著選擇第三條道路來克服兩種文化、兩個群體的對立與沖突,這種超越一方面針對個人,另一方面面向集體。奧爾預先演習過多次飛機跌落時的狀態(tài),學會了海上謀生的手段,甚至其準備的逃生工具明晃晃地放在飛行員面前都未曾惹人懷疑,最終成功逃往瑞典,他已不再是皮亞諾薩島甚至整個美國荒誕氛圍籠罩下的邊緣人物,從而在個人層面上擺脫了兩個群體對立對自我的束縛。約塞連的逃離在文本中留下空白,但是其從頭到尾的抗爭行為對飛行員和軍官都產(chǎn)生了影響,如隨軍牧師由最初對約塞連的瘋狂感到震驚到認識到他并不是一個怪人,并為之提供幫助,直至為約塞連可以回國而激動不已,甚至感染到自己,提出要與卡思特們抗爭到底。由此可見,卡思特上校與科恩中校提出的卑鄙交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與邊緣群體的和解。同樣,約塞連的抗爭行為對于兩個群體產(chǎn)生的這種影響也可以說是一種集體的超越。這種基于個人與集體的超越使得橫跨在兩種文化上的對立與沖突得到一定程度的緩和,也使個人甚至群體得以處于矛盾暫時消解的和平階段。
這種超越也意味著兩個群體的妥協(xié),但是橫跨在群體間的障礙并未得到有效的消除,反而在這種妥協(xié)中愈演愈烈,最終演化成真正意義上的社會變革。莫里哀的《偽君子》作為資產(chǎn)階級與封建王權妥協(xié)的產(chǎn)物,得以在劇院上演,但是兩個階級之間的矛盾并未得到真正的消除,資產(chǎn)階級作為古典王權時期的邊緣性存在必將隨著時代的演進與封建王權進行此消彼長的斗爭。也即邊緣群體與主流群體的矛盾根深蒂固,表面消解的沖突中實則蘊藏著更大的矛盾,唯有社會的變革與發(fā)展才能使群體對立短暫消除,進而形成符合社會潮流的又一新的群體間的對立。
因此,當邊緣群體面臨為主流群體所排斥的狀況時,其可以選擇的出路不盡相同。首先,邊緣群體在數(shù)量上或許與主流群體旗鼓相當甚至更為龐大,但是話語權力的擁有使得二者無法達到勢均力敵,此時,邊緣群體便面臨著無意識的屈服與迫于生計妥協(xié)的狀況。其次,一旦固有的矛盾激化,二者發(fā)生激烈的對抗沖突甚至威脅到話語權的歸屬問題時,雙方將面臨是否接納和主動融入的選擇。然后,當邊緣群體主動融入尋求自我和群體的救贖抑或放棄自我的意識與主流群體同流合污,繼而發(fā)現(xiàn)自身承受著巨大的壓力或者意識到作為邊緣群體能夠享受的待遇更甚之時,便會選擇回歸的道路。最終,隨著時代的發(fā)展,邊緣群體與主流群體的性質(zhì)與力量隨之發(fā)生變化,二者或許能夠通過第三條路超越兩個群體間的文化對立與沖突,實現(xiàn)社會的變革,進而形成促進社會發(fā)展與進步的新的群體間面對話語權的爭奪,周而復始。然而,這種超越并非停留在同一層面上的無限循環(huán),而是秉持著否定之否定的理論邏輯,螺旋式上升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