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靜
摘要:在當前的教育形勢下,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十分重要。因此,在小學提高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有效性十分必要。在小學階段,學生很長一段時間都在學校度過,在學校更應該普及道德與法治的教學,引領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而在當前許多學校對于道德與法治教學的重視程度,教學上各個環(huán)節(jié)都出現(xiàn)了紕漏。因此,本文將針對提高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有效性進行探討。
關(guān)鍵詞:道德與法治;小學;教學;有效性
前言:
隨著近些年的教育改革,對道德與法治的重視程度也越來越高。隨著我國的發(fā)展對與學生素質(zhì)的提高的要求也更大。少年強則國強,因此提高學生的素質(zhì)十分重要,在小學階段,課程相對寬松,教學壓力較小,而這時正是小學生塑造正確價值觀的關(guān)鍵時期,教師需引導學生愛學校,愛老師。因此,就要有效的將道德與法治帶進課堂,提高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效果。
一、提高教師水平,發(fā)揮模范作用
教師要加強對道德與法治教學課程的分析理解,實踐研究采取新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改善教學活動,提高教學的有效性。課堂目的不僅僅是向?qū)W生傳授道德與法治學科的知識,還有引導學生塑造正確的人格。因此,為塑造學生的正確的思想意識,首先教師要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要求教師有高尚的品格,教師要嚴格律己,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用正確的價值觀指導自己的行動,同時用高尚的品格引領學生塑造良好的人格。教師要加強職業(yè)道德修養(yǎng),認真負責工作,樹立使命感,將學生培養(yǎng)成社會所需要的人才。更好的引領學生塑造良好的品質(zhì)和的正確的思想,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yǎng)。教師要提高自己的社會責任感,加強自我激勵,與學生交流,了解學生的需求,從學生的角度提升自己,與學生共同進步。
例如:在學習讓我們的學校更美好這一章節(jié)時,教師就要發(fā)揮其模范帶頭作用。首先在公共場合保持良好的自身形象,這些是大家的就是要求愛護學校的公共物品,我們不亂扔要求不亂扔垃圾愛護校園和班級環(huán)境,大家排好隊就是要求大家維護校園的秩序,我們小點兒聲就是要求在班級保持安靜。教師首先要做到這些要求,進而為學生提供榜樣,成為學生學習的對象,讓學生在愛護校園和班級。
二、重視教學過程,提高專業(yè)程度
很多學校和教師不夠重視道德與法治課程,部分學校仍認為升學率是關(guān)鍵,仍然把學生的成績放在第一位,對道德素養(yǎng)和法律意識不夠重視。面對父母和教師的殷切期待,學生更是在無形中產(chǎn)生了壓力。在教育部提出要上好道德與法治課程時,部分學校只為了應對教育局的檢查,沒有從根本上重視該課程。與此同時,教師也把學生的成績放在第一位,對于學生的道德與法律素養(yǎng)并沒有產(chǎn)生足夠的重視。而家長也沒有關(guān)注到學生這一部分的培養(yǎng),學校、教師以及家長都沒有及時看到道德與法治課程的重要性。而且很多學校只表面上開設了道德與法治的教育課程,卻沒有進行實踐組織教師來上這門課程。而組織上課的老師也是臨時抽調(diào)并沒有專業(yè)性強的教師針對此門課進行備課和教案的準備。學校要重視起教學過程,用專業(yè)性強的教師來上此門課。
教師要重視教學過程,不僅是課堂上的教學內(nèi)容,還要重視起課后學生的學習生活。例如:在學習課程中“做學習的主人”這一主題時,要鼓勵充實學生的節(jié)假日。讓學生在節(jié)假日有所收獲,制定假期計劃表,并于老師檢查監(jiān)督。教師要在課堂上引導學生提高學習的自主性,做學習的主人就是意味著自己有意識地主觀的去學習,而不是被學習支配,被動的去學習。因此,教師要采用合理的教學方法和教學設計,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所以,合理進行教學設計能夠有效提高教學效率。
三、認識學科重要性,增強學生興趣
作為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小學階段,道德與法治學科對于學生的重要性。道德與法治在新一輪素質(zhì)教育體系中占有獨特的核心地位,具有基礎性的作用,是其他課程無法替代的,能夠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道德與法治不僅在日常學習生活中十分重要,其學習對于今后的提高綜合素質(zhì)和發(fā)展都有這深遠的影響,在今后的社會以及日常生活中道德素質(zhì)和法律素養(yǎng)都是必備的技能。因此,教師要深刻認識到這一基本情況,提高上課的效率和質(zhì)量,同時重視自身的提升對于課堂的重要性。學生的整體素質(zhì)很大一部分都取決于課堂上的效果。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是素質(zhì)教育的一部分,教師要深刻認識到課堂和學科的作用,認識到自己的重要性,激發(fā)自我提升的動力。教師是學生在成長路上以及幫助學生塑造正確三觀的塑造者,以身作則,發(fā)揮示范作用,提高教學效率。
教師要重視自己的自我提升,要重視自己的課堂效果。在每節(jié)課后寫下反思報告,不斷完善課堂水平,更新觀念,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需求變化,更新完善自己的思想。提高自己的社會責任感,加強自我激勵,與學生交流,了解學生的需求,從學生的角度提升自己我們的教學目標明確的指出教師要在教學中要注重學生的道德修養(yǎng),要把學生當做課堂的主體,圍繞學生開展教學,促進學生的道德修養(yǎng)和全面發(fā)展。所以在進行課堂教學時一定要把學生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例如:在課堂過程中,多和學生溝通,分享自己的故事和觀點,從而引導學生開展對話,向教師打開心扉,尊重學生觀點,鼓勵學生交流,從而形成良好的師生關(guān)系。在走進我們的老師這一章節(jié)時,我和學生分享自己讀書時候的故事,講一講自己小學時候是如何學習的,也讓學生談一談自己的感受和體會。在這一過程中提高了學生對我的信任感,讓學生學會了愛老師,更容易讓我訴說自己面臨的困難,也更容易參考我的意見,對我進行課堂教學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結(jié)束語:
學生成績的提高,價值觀的塑造,每一項都離不開教師的諄諄教誨,也離不開小學道德與法治的課堂教學。因此,教師要在日常的課堂之中,要通過發(fā)揮教師的作用,重視教學過程,提高專業(yè)水平以及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學科重要性,激發(fā)學生興趣等手段來優(yōu)化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有利于引導學生愛學校、愛老師,更有利于學生樹立一個良好的品質(zhì)和人格,形成有效的教育網(wǎng)絡。
參考文獻:
[1] 章樂. 小學德育課程實效性的提升策略——兼論統(tǒng)編小學《道德與法治》四年級教材的特點[J]. 課程.教材.教法,2019,39(10):24-29.
[2] 鄧壽忠. 小學道德與法治中德育的滲透[J]. 讀與寫,2021,18(7):41.
[3] 王慶偉. 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德育教學策略探究[J]. 中外交流,2021,28(5):1443-1444.
[4] 劉向華. 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上的德育滲透[J]. 中外交流,2021,28(2):1493-1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