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慶燕
【摘要】文言文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的老大難,存在著機械化翻譯字句、忽視章法與文學的結合、泛化文化內(nèi)涵等多方面問題。文本細讀為文言文教學擺脫現(xiàn)有困境開辟了新路徑。本文從文言文文本細讀教學的必要性與可行性、文言文文本細讀教學策略的應用兩部分進行分析,以期幫助一線初中語文教師提高教學效率,提高學生學習文言文的積極性。
【關鍵詞】初中;文言文;文本細讀;教學
引言:傳統(tǒng)的文言文教學方法,主要分為串講法、誦讀法、評點法等,教學成果追求的是學生能否正確的理解詞句的意思,教師在教學中大部分將文言文閱讀課上成了語法課,使得學生難學難懂,教師難教且不出效果,這就反映出教師在文言文教學中教學策略不當?shù)膯栴},也對初中語文教師提出了更高的專業(yè)素養(yǎng)要求。教師要在文言文教學語境下,以文本為核心,樹立正確的文本細讀觀,找準切入點,抓住文本的細微之處,多層次多角度地挖掘文本內(nèi)涵,帶領學生深讀、細讀,逐步提升學生的細讀感悟與體驗。
一、文言文文本細讀教學的必要性
一是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語言敏感度。初中語文教學的最主要目的是提高學生對于語言的理解能力和運用能力,文言文精煉簡潔、言簡義豐的特點,更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語言敏感度和駕馭能力。二是有助于增強學生對文本的辨識度。近年來語文教學越來越注重文體的教學,這在中考、高考作文命題中越來越明確規(guī)定文體上有著鮮明地體現(xiàn)。我們傳統(tǒng)的初中文言文教學中,教師往往將文言文當成一個大類來講,忽略其文體分類,但這并不代表文體就不重要,以臣子上表給君王的奏議類文章為例,其本質是為了通過委婉華麗的文詞表達一種主張或者道理,如果教師不能抓住這個特點,只是單純地解讀字面意思,或者將奏議類文本弄錯成哀悼類文章來講解,則會使學生的理解出現(xiàn)偏差。三是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文學審美水平。語文教材中的文言文都是經(jīng)歷過時間淘洗,選出的文學精華,用詞典雅、情感真摯,如《岳陽樓記》《醉翁亭記》《愛蓮說》等經(jīng)典文章的學習,都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文學審美能力。
二、文言文文本細讀教學策略的應用
(一)細讀題目,把握文章主題
題目是一篇文章的核心和眼睛,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內(nèi)容,把握這篇文言文的主題。要仔細分析題目的來源、所要傳達的內(nèi)涵、提供的線索、更深層次的意義等,教師在整合這些信息的基礎上開展教學,將有效避免出現(xiàn)過分解讀文章的現(xiàn)象。比如,可以通過引導學生預習,查找文本背景,了解文章創(chuàng)作時的社會環(huán)境和作者的心理狀況、作者的人物形象及特點等,學生通過自主學習來收集背景資料,學習的積極性也能夠得到充分地調(diào)動。此外,教師要深入理解和分析文言文題目和內(nèi)容之間的聯(lián)系,充分利用文章題目切入教學,引導學生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
(二)細讀語言,體味作者情感
語言是作者表達情感的重要工具,短小精煉、含蓄耐讀的文言文更是如此。但初中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很難快速地從文本中提煉出文章的重點,這就要求教師在文言文教學中,在疏通文言文大意的基礎上,注重對語言的細讀、分析和鑒賞,幫助和引導學生細細品味語言的妙處,體會作者的情感,感受文本的魅力。王先霈指出文本細讀要重視文本“識詞斷句,要從一個詞、一個句子進行細讀”,加上文言文與現(xiàn)在間隔時間較長,更需要一字一句地精讀細讀。對語言的細讀,從文本中的關鍵字、關鍵詞著手進行分析,逐步過渡到關鍵短語、句子的理解把握,最后是文言文段落、篇章的宏觀理解分析,層層遞進、反復推敲,挖掘文字背后深層次的意義,水到渠成地了解作者的真實意圖。
(三)探究問題,深入理解文本
文言文教學中高質量的教學提問意義重大,一方面能夠幫助學生快速地理清文章的思維脈絡,進一步把握住作者的情感思路,另一方面能夠訓練學生的思維,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文字表達的思想感情。提問要注重回歸文言文的文本,以教材為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對文本進行深入的梳理和剖析,合理把握每一處設問的內(nèi)容,同時注重問題的層層遞進、環(huán)環(huán)相扣,通過問題來提升學生細讀文本的興趣,提高課堂交流、思維碰撞的頻率。同時,教師在問題設計上要注意與教學內(nèi)容、目標、方法的統(tǒng)一和融合,結合初中生的認知能力、理論基礎等實際情況,按照由簡至難、由感性到理性分梯度設置,并堅持引導為主,尊重學生給出的回答,幫助學生理清思路。此外,除了教師提問之外,也要引導學生主動質疑,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結束語
文言文文本細讀教學是契合初中語文教學標準,必將成為趨勢的教學策略,能夠幫助學生養(yǎng)成自主有效的閱讀習慣,結合自身情況逐步形成一套自己的文本細讀方案。同時,通過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文學鑒賞能力、傳統(tǒng)文化素養(yǎng),能夠進一步推動初中生德智體美全面地發(fā)展。因此,初中文言文文本細讀教學策略應該得到充分地重視和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肖夢華.文本細讀,淺教深悟:核心素養(yǎng)下中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J].教育觀察,2020,9(31):75-77+97.
[2] 劉蕪潔. 初中文言文文本細讀教學策略研究 [D].新疆:新疆師范大,2016.
[3]張潔琪. 文言文教學“文本細讀”策略的誤用與正解[D].湖南師范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