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曉燕
夏日的一個傍晚,太陽已經落山,潿洲島四野寂靜,一輪明月從海上升起來,好像與潮水一起涌出來。月光照耀著大海,隨波浪閃耀。月色與沙灘融合在一起。灘上有兩只小船,深黃色的油漆大塊地脫落,露出木質的鐵銹顏色,斑斑駁駁,如同一幅上古的畫。周圍安靜極了,只有那一排排細浪起伏著,發(fā)出微微的呼吸聲。在灘的周圍是一片茂密的樹林,林中開有金色、白色的花,一束束地在林中穿插著。林子的后面,是一排排希臘風格藍白相間的小屋。這排小屋是潿洲島生意最旺的一座酒店。在這個酒店里,有一位像仙女一樣的美人,而且是久負盛名——這家酒店的主人。
她來了,走出酒店就是沙灘,赤足佇立在海邊,眼前的一切,讓她如醉似夢?!昂I仙髟?,天涯共此時”在耳邊響起,月色如水撩撥著她敏感的肌膚,脫下長衣,雪白的肌膚,修長的雙腿,盈盈一握的腰身,甩開一頭長發(fā)自由飛散,一絲不掛地縱身一躍,融入了大海。
“我來了!”這不是她第一次裸泳,每當夜晚,她都會去擁抱大海,一個人靜靜地去和大海交流,讓身體的每一個毛孔都嘗到快感,海水觸摸她游魚般的身子,魚兒都游到她的身邊,仿佛她就是海里的公主,她游到哪里,她的身后總有一群小魚兒緊隨相依,扎扎她的腳,碰碰她玉一般身體,吻吻她的背,她感到舒服極了,無拘無束,心與身的完全放松,自由暢快的感覺,十分地愜意。
風,輕拂藍銀如醉的海。月,在水里慢慢地游。月光下的海,是溫柔的,安靜的,使她產生太多的遐想。她真的很想知道這一望無際的大海到底有多深、多廣、多大、多迷人,海的那邊應該是通往外面的世界的,令人向往。
有了勇敢的第一次夜游,以后每當夜晚,每當夜空只留下了一輪孤月的時候,她總會獨自去親近這片海。
黑夜里,獨自一個人面對茫茫大海,她也怕過,一個人在大海里太渺小了,夜晚更是孤獨無助,但她第一次活過來了,她的膽量就撐大了,內心也就慢慢慢慢地強大起來。她從第一天晚上獨自下海之后,就抵擋不住神秘的誘惑,把死亡當作了享受,成為她排解憂愁,讓心安靜下來的最好時刻。
她愛上這片海,是一次偶然。那是在2009年的一個初夏,與一位好友散心來到潿洲島,朋友走了,她卻一個人留在了島上。從踏上島的那刻起,她被島上的一切深深吸引,如同找到久違的愛人,不想離開這里了。她迷戀上這片寧靜、尚未開發(fā)的小島。
那是20年前的潿洲島,火山噴發(fā)的遺址遺貌清晰凸現,蒼涼古樸,島上有一片片天然的仙人掌,一片片相思樹,一片片香蕉林,退潮的灘上,有海螺、貝殼、海石花等五光十色、千姿百態(tài),還有深扎在灘上的根雕,奇特,豐富,近兩公里灘長,這一定是多年來浪推浪涌留下的自然杰作,要不是在潿洲島,很難看到這種奇觀。她不忍離去,不停地撿拾,也帶不走那么多寶貝,有一種貝殼酷似耳朵,潔白如玉,天然去雕飾的美已衍化成藝術品。要問這個地方叫什么,它叫月亮灘。村民們撿起這些寶貝,或串成項鏈,或串起門簾,在路邊去賣,偶有上島的游客只要花上1至3元就可買上一串五彩貝螺,掛在胸前,十足海邊特色。每當想起,她就后悔當年沒有更多地收藏下這些天然海飾品。
島上民風淳樸,風情別致,那一幢幢民居都是用火山巖和珊瑚礁壘積而成,一磚一瓦盡顯古樸,座座村落連接著大海,一條條小路彎彎曲曲最終通向的是大海,小路兩邊野草野花瘋長。早上雞鳴狗叫,預示一天的開始,車馬稀,人口疏,完全是世外桃源之景象。島上偶來一個外地人,慢慢就傳開了,格外打眼。整個島還處于原始狀態(tài),未被開發(fā)。島上淡水資源不足,經常停水停電,生活條件還比較落后,幾乎沒有什么旅游設施,找不到一家能留得住人的酒店。
她住在一個漁民家,視上賓對待,如同天上掉下個林妹妹,聽她講島外的故事,她的人生和夢想。她大方地給這家漁民一摞錢,著實讓這家老婦吃驚,祖祖輩輩沒見過這么多錢,感謝她的幫助貼心。她與他們一家五口熟絡起來,一起下海捕魚,一起下地摘菜,一起看日出日落。她也見到不少自助游客,也有跟團旅游的,慢慢地上島的外來人越來越多,上島的游客大都當天返回,不會久住。在半個月的時間里,她把24平方公里的海島走了一遍又一遍,島上多少人、生活情況幾乎都摸了個遍。
在潿洲島走出了感情,離不開潿洲島了。雖說島上不富裕,但靠海吃海,島外的人隔段日子會來收購一些曬干的海產品,就能換回糧食、油鹽醬醋,自家門后再種點蔬菜,日子也算推得走。她在島上看到了商機,決定要在島上開發(fā),做點自己喜歡的事情,也得到了村民們的支持。恰巧這個時候,她的伙伴又來潿洲島看她,兩個人一拍即合,在潿洲島投資搞酒店。
在潿洲島北岸建起了一座酒店,集商務、旅游、休閑度假功能于一體,就地取材,用經常年海浪沖刷后的廢舊老船木打造木質的大門、窗欞、隔斷,墻體材料用了島上千年珊瑚蝕化后的巖石來砌成,面對大廳服務臺的前面是一個大花園,種植了格?;?、鳳凰花、三角梅、迎春花,這些花花期長,一年四季都有花開。花園中間是假山和噴泉晝夜噴著水。整個酒店三面都是花卉,一面是銀色的沙灘連接著蔚藍的大海,每個房間有兩道門,一道通向小廣場花園,一道通向沙灘。站在酒店外打望,讓人驚艷于兩排白色小屋一間連著一間,每一間都連著花園,連著海岸與大海,酒店的特色在于盡顯自然于內的低調,加之無敵海景,充滿熱帶風情、完全私密的獨立空間,給人帶來溫馨的家居式海濱度假體驗。這里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凝聚著她的心血。
她做酒店很專業(yè),從上到下,從理念到執(zhí)行,從銷售到服務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的協(xié)調,每一個動作一氣呵成,沒人糊弄得了她。她不用尺,只要放眼一看,腳步一走,房間的尺寸就量出來了,就知道一個標房布兩張床的寬度。有一次她出差回來,就發(fā)現房間床的距離留得不夠,設計人員還不以為然地說“不會錯的”。結果尺子一拉,真的是出問題了,于是忙賠不是。她果斷地從洗手間著手改起,把洗手間往回退50CM,保證房間格局與空間舒適度,大家由衷地佩服她。
潿洲島有酒店了,而且標準不低,消息不脛而走,生意日漸紅火起來,一房難求。哪知,天有不測風云,一場超強臺風讓她遭受重創(chuàng),直接損失上百萬。當然臺風不是沖著她來的,2014年第9號那場“亞馬遜”超強臺風,先后三次登陸華南沿海,正面襲擊潿洲島,島上16000多人受災,8000多間房屋被損毀,樹木被連根拔起,島上幾乎所有香蕉樹倒伏,斷水斷電多日,災情嚴重。然而,面對災情,她卻顯得異常的平靜,她說自然災害嘛,無法回天,重整旗鼓,慢慢修復重建好了,有方向就有動力。
或許,這點困難對她來說真算不了什么,她活下來本來就是一個奇跡,她成長的過程就是歷經磨難的過程。她認天不認命,她一路走來在不斷地改變自己的人生命運。就說她出生的那天吧,命懸一線,差點從“胸面翻到背面”,一個人惡狠狠地說:“讓她死去好了!”因為她的出生,給這個貧困的家庭帶來的不是喜悅,卻是不安與煩躁。這個家要的是一個兒子,可接連下來生了三個女娃,太多了,家境本不富裕,盼生一個男的,結果又是一個女娃,家里人都不想要了。她的出生在萬籟俱靜的夜晚,一陣有力的哭聲劃破了山村的寂靜,驚醒了祖輩與父親和姐妹,這么響亮的哭聲,滿屋人歡喜肯定是一個男孩,但結果令全家徹底失望了。爺爺的氣全撒在這女嬰的娘身上,靠在床一角的爺爺嘆氣后,又極不耐煩地說:“你把她翻過來不就拉倒了嘛?!睜敔斠贿呎f著一邊穿鞋,要來幫她娘下決心。就在這要死要活的緊要關頭,一直蜷縮在門外不吭聲的父親終于出聲了:“慢,她,好歹是一條生命,能活是她的造化,活不了隨風去好了……”父親一句話救了她的命。這個布依族家庭,日子夠緊巴了,再添一個,看誰命大了。黑夜里寂靜的山村獨亮著一盞螢火蟲般的煤油燈直到天亮,卻照亮了她未來的生命。
家,太窮了,她的童年生活就是放牛、打柴、割草,還有就是上山爬樹摘野果子充饑,只要能吃,野草莓、野櫻桃、野楊梅,地里的紅薯,溝里的魚,去刨、去撈、去挖、去燒,童年給她最多的記憶就是餓。
她父親當過兵,在部隊學有技術,轉業(yè)后在一個零配件修理店做工,一家人全靠他掙點錢回來,但孩子多,三代人加起來一桌都坐不下,吃了上頓沒下頓,日子過得十分慘淡。母親務農也沒多少收成,這個家,多少年的溫飽問題不能解決。到了讀書的年齡,因為家窮,也沒辦法送她上學。
幾個姐姐小學未讀完也都輟學。父母也從未想過要送她上學,本來就是多余的,且她又淘氣,像個男孩子,村上的人都叫她假小子,四處放養(yǎng),晚上才回家來。但她從小有股倔強,不讓她干的她偏干。她羨慕村上會讀書識字的哥哥姐姐,她無數次趴在學校教室窗口踮著腳尖,伸著腦袋,聽教室里老師講課。她被轟走,她又偷偷回來,隔墻偷聽窗內的聲音,那些聲音是她聽到的最美妙的天籟之音,朗朗的讀書聲,讓她渴望上學。她上山挖野果掏鳥蛋、下河撈魚捉蝦蟹,到鎮(zhèn)上去賣,一分一分地掙學費,她下定決心必須上學。
她終于上學了,學習成績優(yōu)秀,上了小學上中學,上了中學上高中,離家也遠了,家對她來說也很淡漠,沒有人管她問她,只有到了晚上父母在床上數數人頭才數到她。
在她十五歲上高二那年,學費欠得越來越多了,學校不讓她進校門。她想到了外出打工掙錢。出去打工,往哪里去,背井離鄉(xiāng),兩眼一抹黑,從未出過門。就在這個時候,村上一親戚給她介紹了一個外地男人,說帶她去打工,外面的世界多么精彩,讓她熱血沸騰,她千恩萬謝地就跟他走了,心想去闖外面的世界。哪知道,工沒打上,她被拐賣到另外一個村,帶去了一個陌生男人的家,給她帶來的是一生中的噩夢。這個家也在農村,比她家日子也好不到哪里去。她不從眼前的男人,但無奈在威逼中他們發(fā)生了關系。
一天,她感到惡心,再后來感到肚子里面有東西在動,去問別人,才知道自己懷孕了。就這一次讓她少女的身份改寫,她痛不欲生,死的念頭都有了,但一想到肚子里的孩子,想到生下的孩子又怕沒有了媽媽,她忍住了,她帶著恨生下了這個孩子。那時她才16歲,什么也不懂,孩子預產期多久、應哪天出生全然不知,唯有以淚洗面。
她不從那男人,但為了生活下去,為了孩子,她什么都干,煮飯、種菜、插秧、喂豬、做豆腐,啥都干過,各種苦都吃過,但日子還是好不起來。那男人喝多了,或者不高興了就打她,凄涼、無助,內心充滿怨恨與屈辱,幾次欲逃,都被抓回來更是一頓暴打,看管也越來越嚴,一時半會難以插翅飛走。為了改變命運、讓兒子的后半生不要再像他爸,她要離開這個家的念頭從未滅過。孩子一天天地長大,慢慢地對她的看管就松起來了。
一天,她的男人在外喝了很多酒,跌跌撞撞回家,一頭倒在床上就呼呼大睡了。男人的父母走親戚又不在家,就在這個月黑風高的夜晚,她以冒死的勇氣出逃,出逃!
半夜三更了,周圍安靜,狗沒叫,雞沒鳴,唯有雨后的青蛙在田野里此起彼伏叫得很起勁,好像是在大合唱一樣。她的心緊張地咚咚直跳,才三歲的孩子已經熟睡,忍痛逃離時已顧不上“沒娘的娃”了。
她輕輕地開門,深一腳淺一腳地走出了這個山村。她心里只有一個念頭:離這里越遠越好!迷路了,黑暗中她摸索著前行。遠遠地聽見山里狗叫,心一慌,腳一滑,從坡上滾了下去。就這樣連滾帶爬走到天亮,發(fā)現路邊停著一輛不知去哪里的貨車,她偷偷地爬上去,餓了啃一口自帶的干糧。
車顛顛簸簸盤山而行,也不知走了多久,睡睡醒醒,在一個小城停下來,她又偷偷地從車上跳了下來。聽人說,到廣東去能打到工。于是,就順人指引的方向到汽車站,她買了一張去廣東的票,然后又去了東莞。
身上僅有的一點錢只夠買票,坐了火車坐汽車,連續(xù)幾天下來身無分文了,她只能去沿途餐廳幫忙洗碗,討人家的一口飯吃。幸運的是,她到了東莞,第一天就在一家酒店找到了工作。老板見她長得有模有樣,身材高挑,算是美女級別的,一眼就看中了。
她每天面對堆成小山一樣高的盤盤碟碟、大碗小碗,總是洗啊洗,還要擦地板、沖洗廁所,見什么干什么,她不怕苦和累。到了冬天,水冷刺骨,手裂口了,膠布纏起來繼續(xù)洗。白天干活顧不了傷口,到了晚上才感覺疼痛,又想到孩子,牽掛、內疚,直感到痛心。
打工不懂的東西很多,好多事都是懵里懵懂的,從窮鄉(xiāng)僻壤來到一個開放城市,生怕做不好被人家辭退,她小心翼翼地做事,一點點地彌補自己的過失,一點點地成長進步,慢慢被認可了。
她人很聰明,又有文化基礎,經過短短的一個月后,她憑借著自己的勤勞和對崗位的敏感很快做順手了。三五個月后,老板給她漲了工資,又過了三五個月老板又給她加工資了,她的自信心就慢慢增強了。當她逐漸發(fā)現努力可以換得更好的生活以后,夢想悄然地在她的心里滋長,她更加努力,不斷努力,盡量把事情做好,那就是自己賴以生存發(fā)展的法寶。
2002年時候,她的月工資漲到了5000塊錢,到年終的時候,公司效益好,還有一兩萬塊錢的獎金,經濟上沒問題了,還可以說很豐厚。
她實在太想孩子了,夜不能寐,幾乎要崩潰了,她央求她的二姐把孩子偷偷帶出來見一面,她也只能連夜趕到縣城,為的是在車站里見一面孩子。相見時,母子抱在一起,淚水流在一起,放不開手。分別時,狠下心安慰孩子:“有一天媽媽一定會來接你,接你……” 只要一有機會,她就想方設法去看孩子。
在她離開那個男人后的幾年中,那男人到處找她,有一次竟找到了東莞,差點撞上。父親給兒子灌輸的是媽媽是壞女人,多少次與孩子見面要把孩子從山村接出來,孩子都不愿跟她走,直到那個男人得病死了,她才把孩子從山村接出來,已經是10歲了,也才是她們母子真正開始新的生活。
孩子的童年,她少女那一段發(fā)生的事情,在她的生命里有抹不去的陰影,心情郁悶,經常在噩夢中驚醒。她帶著孩子一起去看心理醫(yī)生,她要走出陰影,讓自己脫胎換骨,獲得新的人生。她慶幸自己與孩子的溝通慢慢正常,孩子有向上健康的心理。孩子很理解母親,感受到媽媽的不易,沒有媽媽正確的選擇,就沒有他幸福的今天,可能會跟爸爸一樣好吃懶做,成了東家走西家竄的混混。她給孩子最好的學校最好的教育,直至送去國外留學深造,這是她們母子倆共同的希望。
她的新生從東莞起步,修復自己找到了入口。她是一個很堅強的女人,敢于直面人生,最敞亮地接觸心理醫(yī)生,她把心安度好了,增強了事業(yè)信心。她暗暗地發(fā)誓,要把自己塑造成內外兼修的女人。她做事從不叫苦,眼中有活,分內分外的事都主動去做。她不斷升職,在五星級酒店、國際聯合酒店、索菲特、伯爾曼都干過,做到餐飲總監(jiān),這也慢慢地拓寬了她創(chuàng)業(yè)的平臺,建立了良好的人際關系。
有了志向和追求,人越發(fā)往高處走,在東莞高檔酒店幾乎都有她的身影和業(yè)績,也吸收了更多的經驗。在東莞她還參與了一家五星級酒店的籌建,從最初的選址、酒店的設計、施工圖紙,到各種功能的布排、裝修、所有的設備設施的選購等,她凡事用心,同時也豐富了閱歷,增長了才干,升華了她的人生與專業(yè)水平。。
早在2002年的時候,東莞就引進ISO質量體系認證的培訓,她就是那批最早參加國際質量體系認證培訓的學員,這讓她受用一生。因為無論走到什么樣的酒店,都可以利用當時所學到的東西來為這個企業(yè)制定一系列的標準,有了一流的管理意識和管理理念。
作為五星級酒店餐飲總監(jiān),她培養(yǎng)員工要有三個服務意識,一是要有為客人服務的一種心態(tài),客人就是上帝;二是服務好自己的老板,不要辜負了業(yè)主;三是要有服務好自己的意識,注意自己的儀容儀表、個人衛(wèi)生都有一系列的標準,應知應會。
她對東莞充滿了感情,東莞是她人生轉變的起點,事業(yè)成功的奠基。她練就了自己的能力,這一定是別人無法帶走的,只有自己有能力,檔次提升了,走到世界任何一個角落都會發(fā)光。東莞職場生活使她一天天成長,成熟起來,她自信又自豪,歷練她在酒店業(yè)的強勢和自足,也得到了第一桶金。
一生下來差點被“滅”了的她,誰曾想過她的未來干得那么出彩,成為酒店業(yè)的女強人。不向困難低頭,不向命運屈服,是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人,詮釋了布依族人豪放開朗,堅貞不屈,努力奮斗改變自己命運的性格。
可就在她事業(yè)興旺的時候,父親突然去世,讓她又一次受到沉重打擊,好長一段時間解不開心結,無法排解。
她爸爸重病了,她在東莞聽說后第一時間趕回家。當她趕到家時,卻沒看到父親最后一眼,已蓋棺下葬。她的到來,離父親下葬的時間不過幾分鐘,相隔距離幾步之遙,沒有人等她,無視她的存在,棺材已放下井坑,蓋上大石板,隨后石灰漿灌、封土。她連哭帶爬上了山坡大聲疾呼:“等等,我回來了!我回來了!”慟哭聲凄慘,在場的村民無不動容,整個村寨籠罩在悲哭聲之中,卻沒有打動家人,就幾分鐘蓋棺了,父女陰陽相隔。她見狀,向棺木撲去,一家人拉住她不能動彈,任憑她如此悲傷,也沒讓她看上父親最后一眼。她不明白,為何這樣對待她?為何家人這么心狠?她暈過去了。這時,天空飄起了雨滴,現場一陣慌亂,迅速舉行完安葬儀式。
父親是她的天,心中最大的愛,也是她維系這個家庭僅存的一點點希望,沒能見到父親最后一面,是她一輩子遺憾所不能原諒的。雨水讓她清醒,她的心涼透了,甚至絕望了。她沒有在家停留,帶著極大的悲痛,日夜兼程回到了東莞。
她在母親和姐妹眼中是逆子,她的美麗是禍水,私奔又不安分守己,不守男人不守家,出走就是背叛,她與當地的風俗習慣格格不入,能避就避她。她的心里又一次失控了,她徹夜失眠,不要說工作,連走路都有點搖晃,她心里在掙扎,她弄不明白,親情到底是什么,血緣是什么,她的人生支柱傾塌了,她開始懷疑自己,感到人生沒有意義,連自己的親人都這么冷漠。她想到了出走,到一個不為人所知的地方。
她選擇了潿洲島,她來到了潿洲島,當她來到這里,她發(fā)現這片海域實在太美了。與她同來的朋友幾天后返程,她自己一個人卻留了下來。
一天,她來到月亮灣,心里又泛起那些陳谷子爛芝麻不能自拔,心情復雜難受??吹胶V杏袀€月亮,天上有個月亮,她要尋月亮而去,一個人拖著沉重的步子向大海走去,當走向大海深處命懸一線時,身體本能地抗掙,求生的本能救了她。她太會游泳了,從小在河塘游玩長大,在海中一樣地游刃有余。她忘記了此身何去何從,海中的魚兒在她身旁游來游去,這暢快對她來說沒有準備,驚奇大海的神秘,在不知不覺中,她被海浪推向了沙灘,她仰臥在灘上痛痛快快地大哭了一場,迷迷糊糊地睡著了。一覺醒來已是深夜,這時,房東一家人找她來了,找了她好久,她頓感自己死的心被救活了,失去的是痛苦,獲得的是人間的溫暖與真情,潿洲島給了她新生。
新的一天開始了,她像換了一個人似的,她更愛潿洲島,她要讓自己成為海的女兒,振作起來,先立業(yè)謀生。酒店事業(yè)在她心中胸有成竹,她看好了潿洲島的北岸,擁有一流的海岸線,銀色的沙灘,清澈的海水,這里拍出來的照片不用P,都會美到醉人,完全可以與馬爾代夫媲美。
她說干就干。她租下了北岸兩個緊挨著的農家院子,那是一排破敗的工棚,曾經是一個工地的臨時宿舍。另一個院子里只有一個男孩和拴養(yǎng)著的幾條狗,院子里垃圾遍地,濁氣沖天。
她迅速與業(yè)主簽好合同,辦好了手續(xù)。開酒店涉及部門和配套很多,她還要跑工商登記,找人發(fā)電、打井……在她的腦海里,藍圖已經繪就,計劃、前景已經確定。她認為做酒店就是做自己,她要把酒店打造成美麗舒適和諧之家,希望酒店像她,她像酒店,從而互相不斷超越。她說,資金是流轉的,到誰的手上是以品質說話,堅持到最后的,還是品質,留下財富的還是品質。她在用心做事,做品質,做人。在打造潿洲商務酒店的同時,還承包了北海市兩家知名酒店。
當她事業(yè)有成,經營了一片天地、經濟富足的時候,兄弟姐妹親戚們都紛紛想起了她,羞羞答答地來找她來了,或求經濟上支持,或謀一份工作等等提出了一個又一個要求。她認同了他們畢竟是親人,也希望他們也在發(fā)展中改變自己,在她的公司給了他們最好的環(huán)境和條件,但在與他們的交往和處理工作時,讓她一次又一次感到失望,觀念相左,交流不下去。她好面子,不想說,為了一個完美的家,又試著把母親也接來,讓母親去統(tǒng)籌這個家,也想用她今天所做的一切去讓母親理解她,使母女關系重新開始。母親來了,她多想親近她,一次次努力,母親卻無動于衷,極不情愿她的示好,也不認同她的生活方式。相反,她被道德綁架,一家人都指責她,認為她條件好,卻幫助家人兄弟姐妹還不夠,你一言我一語而對她蜂擁攻之。唯有她的二姐這時站出來替她說話,“你們有什么權利指責她,她活下來都不容易,當年有誰想到去找她,她是死還是活。我找過她?!彼愕囊幌?,把一場紛爭鎮(zhèn)住了,事態(tài)有所平息,但遠非這么簡單,最后,還是要的是她的錢才平息。她的心理在一次次突圍,唯有自我救贖,才能撐起這片事業(yè)藍天。
她人很低調,很少在公眾場合拋頭露面,知道她的人少,同行業(yè)也不一定都清楚這幾家酒店背后支撐的是她。只有當她出現在各種藝術展覽時,她的驚艷才奪人眼球:要么披著蟬翼一般的薄紗,杏眼脈脈,凝眸不語;要么一身緊身服飾,甩下長發(fā)齊腰,一浪一擺而過;要么一身少女時裝,透出逼人的青春氣息。
我第一次見到她時,30歲左右,一身職業(yè)裝,收腰上衣下筒裙,白領高管,完全是硬派女人風采。三年過后再見她,著實讓我有些吃驚,好像換了一個人似的,五官沒變,但臉上已消失了歲月滄桑。她發(fā)髻高挽,面容微笑,悠悠地走來,躍動著春之聲的韻律。
當進入她私密的房間時,掀去她那飄逸純白的真絲外衣后,更顯那水蛇一般的細腰“盈盈一握若無骨,風吹袂裙戲蝶舞”,婀娜多姿的身段著實引人入迷。她堅持每天練習瑜伽,心靜、專注、控制、關注呼吸,靜坐冥思,把心歸于平靜,一呼一吸就是一個美妙的奇跡。她能輕松自如地做一字馬、自由倒立等瑜伽所有高難度姿勢,這是她以前不敢想的,但現在完全做到了。瑜伽不僅讓她改變了體型,而且找到了人生突圍的出口,悟到了人生真諦,從“修練”到“冶煉”的過程,把她心靈的犄角旮旯的褶皺熨得平平貼貼,改變了心境,經年的煩惱、多愁、任性,經千回百轉的磨礪,靈魂純美而高貴。
如今,再問起那些不堪回首的往事時,她好像在講述別人的故事,像是對我說又像是喃喃自語:“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此刻,坐在我面前的她很美,優(yōu)雅從容,不凡氣質,魅力綻放。她猶如安徒生童話《海的女兒》那個美麗而善良的美人魚,為了爭取一個“人”的靈魂,不惜犧牲自己的幸福甚至自己的生命,小美人魚愛上的是人類的靈魂,愿意付出一切去交換,因為愛和付出,得到了靈魂上的升華,很令人感動。
她遇見瑜伽,遇見了內在的太陽與大海。瑜伽與大海,是她須臾不能離開的生活狀態(tài)。她每天瑜伽,她每天投身于大海,瑜伽把她冶煉“折疊”成多姿多彩的美人魚,大海把她沐浴在光亮溫暖的海水中,她在瑜伽與大海中共舞。
在與她道別時,她說她屬于大海,縱身一躍跳入海中,與奇妙的小魚漫游,與絢麗的珊瑚、奇異可愛的貝類、海星、水母翩翩起舞,把自己構成了一幅美麗的圖畫。大海帶走了她的憂愁,就像帶走每條河流所有受過的傷,所有流過的淚,她愿把她的畢生的愛讓大海全部帶走,長守美麗的海底世界,成為一個人一生的紀念。
(責任編輯:馬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