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偉 寧肖波
摘 要:盆景是中國園林藝術(shù)及文化的載體及表現(xiàn)手法之一,蘊含著古人觀天地生物氣象的精神追求,其植物選擇及盆器蘊含著豐富的傳統(tǒng)文化,同時踐行了中國園林“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美學思想。文章在查閱文獻的基礎(chǔ)上,將歷代盆景入畫的作品進行歸總并做分類,以展覽“日月煙霞納一盆—清代盆景文化展”中南京博物院館藏清代書畫中的盆景為重點,探究其中蘊含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
關(guān)鍵詞:盆景;清代書畫;象征意義
1 盆景發(fā)展概述
盆景起源于中國,是以植物、山石、水、土等為素材,經(jīng)過設(shè)計構(gòu)思及藝術(shù)加工,表現(xiàn)大自然風光景致的有生命的藝術(shù)品。依照使用材料與表現(xiàn)景觀的不同,盆景可分為植物盆景和山石盆景。盆景是別具一格的中國傳統(tǒng)藝術(shù)形式,其中包含了園藝、繪畫、陶瓷、詩詞等藝術(shù)形式,按不同主題及思想挑選花草樹木,精心栽培,放置與之主題相符的盆器中,形成微縮的可移動的景觀,置于廳堂、居室,與環(huán)境融洽無間,達到美化居室、增添生活趣味的目的。
1.1 起源
盆景的發(fā)展與中國園林的演進密不可分,早在先秦時代以前(公元221年以前),隨著生產(chǎn)力的提升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作為盆景產(chǎn)生基礎(chǔ)條件的陶瓷藝術(shù)、園林栽培技術(shù)以及愛石風習已經(jīng)形成,其過程先后經(jīng)歷了原始先民的自然崇拜、昆侖神話與神仙思想、一池三山園林形式的出現(xiàn)、縮地術(shù)與壺中天、博山爐與硯山的流行階段等。到了漢代,在河北望都東漢墓道壁畫中出現(xiàn)了插有6只紅花的圓盆,置于方形幾座之上,已有植物、盆器、幾架,包含了現(xiàn)代盆景的所有要素,筆者認為,這可能是我國盆景起源的已知最早的繪畫資料,也就是后世盆景的雛形。
1.2 成熟期
至唐代,中國封建社會達到了興盛時期,政治、經(jīng)濟、文化得到了空前發(fā)展與繁榮,中國古典園林的發(fā)展在這一時期達到了全盛的局面。在這種歷史文化背景影響下,盆景的發(fā)展也進入了成熟期,筆者認為,其理論依據(jù)不僅是因為1971年唐章懷太子李賢墓前甬道東壁壁畫上繪就的手持盆景的侍女(圖1),也因從文獻中考證不乏此時園藝技巧已相當發(fā)達的證據(jù)。
1.3 全盛期
盆景藝術(shù)的全盛時期出現(xiàn)在明清時期,此時園林設(shè)計、園林文化等已日趨成熟。明代造園大師計成的造園理論《園冶》中已歸納出一系列抑景、引景、框景、借景等空間藝術(shù)處理手法,巧于因借、精于體宜,移竹當窗、分梨為院,令有限的建筑空間、山水形成一個完整的獨特的環(huán)境體系,置身其中,有與自然、廣闊天地親身相接之感。這種造景和造園思想有著深刻的社會文化背景與美學理論依據(jù),是文人生活審美化傾向的一種反映。這一時期隨著城鎮(zhèn)化的大發(fā)展,在人口密集的城市,如何保持林泉之思,怎樣才能不下堂筵而能做窮林泉之壑?盆景正是滿足這種所謂臥游方式的最佳載體。這一時期涉及園藝種植技藝和盆景賞玩之趣的理論專著頗豐,如清代康熙年間陳淏子的《花鏡》、蘇靈的《盆玩偶錄》、高士奇的《北墅抱翁錄》、汪灝的《廣群芳譜》及吳其浚的《植物名實圖考》等近30部著作。與此同時,盆景的形象也越來越多地出現(xiàn)在書畫、文學作品及社會場景中,在美化、裝飾生活的同時,其所代表的美好吉祥象征意義也反映了人們托物言志、追求美好生活的夙愿。
2 繪畫中的盆景
盆景作為美化居室和裝點庭院的一種藝術(shù)形式,在古代繪畫中一種是作為畫中環(huán)境因素出現(xiàn)(分為室內(nèi)和室外),另一種是在體現(xiàn)生活審美的花鳥畫中呈現(xiàn),還有一種是出現(xiàn)在壁畫及磚雕、石刻等上面,本文不做探討。盆景入畫的具體時間尚待考證,一般認為是從盆景成熟期的唐宋時期開始大量出現(xiàn),這一時期盆景在于宮廷擺飾的同時,在民間也開始流行,并且文人士大夫也以制作盆景為時尚,客觀上為盆景入畫創(chuàng)造了社會條件和文化基礎(chǔ)。按照分類:反映美化室外環(huán)境的,作為園林雅集中陳設(shè)出現(xiàn)的,如宋徽宗趙佶繪《聽琴圖軸》(圖2),高松綠竹下一人正在撫琴,旁邊二人傾坐俯仰靜聽,前方怪石之上陳設(shè)一盆景;作為室內(nèi)裝飾的盆景有現(xiàn)存臺北故宮博物院的《十八學士圖》,圖的左前方蓮花型大理石臺座之上,陳設(shè)一松樹盆景,還有北宋張擇端作《明皇窺浴圖》中所見的浴室中陳設(shè)的松樹盆景與盆栽荷花;宋代花鳥畫中出現(xiàn)的比較典型的盆景有現(xiàn)存臺北故宮博物院、楊萬里楷書題句的景運光昌仰圣萬年青盆景及宋代繡菊花簾軸,均是這一時期的代表之作。
元代由于高壓統(tǒng)治,文人、士大夫的社會地位低下,很少有玩物欣賞的雅興,因此,元代盆景文化在傳承宋代的同時,也沒有大的發(fā)展,盆景入畫的作品鮮有出現(xiàn)。但同時期的書籍及壁畫有相關(guān)主題的表現(xiàn),如元代王德信的《奇妙全相注釋西廂記》一書的插圖中,多次出現(xiàn)擺飾于庭院的盆景,壁畫中所見如位于山西芮城縣的元代永樂宮壁畫中所繪的大型樹木盆景。這些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元代庭院中陳設(shè)盆景的情況。
明清時期,隨著中國園林進入全盛期,傳統(tǒng)文人畫、花鳥畫均出現(xiàn)了極大發(fā)展,出現(xiàn)了眾多代表人物,盆景入畫的作品不僅數(shù)量眾多,表現(xiàn)形式及象征意義也日趨成熟。一是體現(xiàn)庭院裝飾的盆景,如明代仇英繪《金谷園·桃李園圖》,畫中描繪了西晉石崇在洛陽郊外金谷建造的名園景色,畫中繪有牡丹花臺及大型山茶盆景。另有反映清代皇家室外陳設(shè)的畫作,如《乾隆皇帝撫琴圖》,圖中可見園丁正在養(yǎng)護盆景。丁觀鵬所繪《宮妃話寵圖》中所見松樹盆景與大型蘭花盆景及《弘歷歲朝圖》(圖3)中所繪屋檐下陳設(shè)一經(jīng)久不凋的南天竹盆景。還有反映室內(nèi)陳設(shè)盆景及花鳥畫系列中反映文人風格及體現(xiàn)吉祥寓意的歲朝類書畫,種類繁多。本文將挑選展覽中具有典型代表的書畫,詳細探究其中的象征意義。
3 盆景中的植物文化
書畫中盆景植物的選擇并不是畫家隨心所選,而是包含了創(chuàng)作者的精神思想和審美情趣,根植于傳統(tǒng)文化千百年的積淀,既賞心悅目又具有一定的象征意義。下面簡要列舉如下:
①柿子,柿常被視作吉祥果實?!笆痢迸c“事”諧音,柿與橘子組合則表示“萬事大吉”,柿樹與靈芝相配則表示“百事如意”“事事如意”。
②佛手之“佛”與“?!敝C音,具有吉祥、祝福的意義。佛手和石榴、桃配在一起表示“三多”,即多福、多壽、多子。
③牡丹,被視為瑤臺仙子、百花之王,國色天香,名聞天下,被譽為富貴之花。獨本牡丹為景表示“瑤池獻瑞”“開韶祥瑞”“韶春獻瑞”等。牡丹與菊花、玉蘭、月季花等組合,則有“富貴長壽”“玉堂富貴”“富貴平安”等意。
④水仙,有凌波仙子的美稱,春節(jié)前后開花時馨香清純,是人們非常喜愛的案頭花卉。因水仙名中有“仙”字,是吉利的花卉,人們認為用它作吉祥圖案可避邪祛穢,給家庭帶來吉祥。
⑤菊,花中四君子之一,是清高、長壽的象征。陰歷九月初九,民俗常以菊花釀酒,飲菊花酒可健康長壽,因此,菊花在各種吉祥圖案的組合中往往代表“壽”。
⑥梅,花中四君子之一。在傳統(tǒng)吉祥圖案中,梅既預示著春之到來,也預兆著吉祥喜慶,諸如“梅鶯迎春”“梅開春似?!薄懊烽_五?!钡燃檎Z也相應而生。
⑦竹,花中四君子之一,是君子品格的象征。竹與梅并立則成“竹梅雙喜”之圖。又因“竹”與“?!敝C音,竹與梅、石組合稱“齊眉祝壽”,竹與水仙、靈芝、壽石等組合稱“群仙祝壽”。
⑧蘭花,花中四君子之一。蘭花高雅,桂花芳香,人們希望子孫如蘭如桂,以蘭花與桂花相配,表示“蘭桂齊芳”。
以上只是簡單列舉一些書畫盆景常常運用到的植物吉祥圖案的象征意義。盆景植物中還有許多帶有美好寓意的圖案構(gòu)造,本文不再做具體介紹。
4 清代書畫中的盆景文化
清代盆景制作與賞玩空前盛行,畫家利用盆景主題或盆景創(chuàng)作要素將書畫美學、禪意思想、詩文古意、吉祥寓意等融入其間,反映其精神追求與美感創(chuàng)意,以及傳統(tǒng)民俗豐富的象征意涵。下文筆者將挑選展覽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文物,分別從反映文人精神世界的書畫作品以及反映歲朝民俗的系列畫作中,闡釋清代盆景書畫中所蘊含的精神境界和象征意義。
4.1 文人品格
自古以來,歲寒三友、蘭桂齊芳等因為各自的特點而成為君子品格的代名詞,如梅花迎風傲立,蓮出淤泥而不染,松樹四季常青,竹子挺拔不屈,蘭花清雅高潔。這些題材是文人筆下的???,清代盆景書畫中也以此為題材,留下了眾多作品。
清朱熊《菊石圖軸》(圖4),127厘米×28.2厘米。朱熊(1801—1864),字吉甫,號夢泉,又號蝶生,別署墨禪居士,秀水(今浙江嘉興)人。與張廷濟、文后山諸人游,又與張熊、任熊合稱滬上三熊,海派前期重要畫家。長于畫花木竹石,屬于小寫意一派,色彩淡潔。題詩:冷澹秋花不厭臞,未開澆灌費功夫,開時猶恐霜欺壓,預借一枝青竹扶。署名“蝶生朱熊”,紅印“吉父”。紅陶盆內(nèi)栽有紅菊、墨菊,依作者意怕風霜壓垮花朵才在盆中立一竹竿讓菊花依附,旁邊有假山石。作者配的詩文既是在訴菊花栽養(yǎng)的不易,又似自述心境,告訴自己保持挺拔傲骨的氣節(jié)。
清吳昌碩《籃竹圖軸》,141.5厘米×75.8厘米。吳昌碩(1844—1927),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碩,又署倉石、蒼石,多別號,常見者有倉碩、老蒼、老缶、苦鐵、大聾、缶道人、石尊者等。浙江省孝豐縣鄣吳村(今湖州市安吉縣)人,晚清民國時期著名國畫家、書法家、篆刻家,“后海派”代表,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長,與任伯年、蒲華、虛谷合稱為“清末海派四大家”。此畫作于1910年,紙本,設(shè)色。題文:錢江百丈跨黃河,水自天來臉不波。身已御風馳廣漠,心為寒雨對滹沱。山長莽舞胭脂色,野曠懷河敕勒歌。畢兗成仙空我兮,邯鄲先已夢中函。庚戌七月廿二日半乘汽車渡黃河錢□振衣移啟塵樓興,樓海秋風六快載。轉(zhuǎn)去易占天地否,我來山作空露開。雷粘濕水孤重活,笛點撫秉古韻哀。卻是東方多日,吾襄河兮見琴臺。登?黃鶴樓遇雨。請君休□我,重彬月娟二雁影,西山外笳吹朔氣,前黃產(chǎn)掀大地秋開抱圓天商略,均□去長安為化錢,贈諸貞長,半丁□與□□庚戌秋仲圖□爾善后□。小字:安告吳缶老恩五一八年始卒吾鄉(xiāng)任伯年究心血,事用空渾,存氣味古義,深得石濤青藤之人爭重之,今老矣,不復多得,是年吳先生道出其中同居一室為余作此巨幅,掘指幾十載矣,以吾□寅先見麥貽之己未二月一日般鼎識。右下角鈐朱印。繪有菊花花籃,旁置淺盆菖蒲草。題文說明了時間、地點、繪畫緣由、創(chuàng)作心情等,以畫配文,敘事抒情。
清朱巨山《花卉盆景軸》(圖5),63.9厘米×33.6厘米。朱嶠,字赤城,號巨山,上海人(1703—?),代表作《墨香居畫識》《墨林今話》《海上墨林》。此畫作于1783年,紙本,墨色。題款:壬寅新春寫于碧梧書屋,巨山嶠,是年八十。鈐印兩枚,一為“巨山”朱文印。全幅用水墨,畫面為帶足盆中一株梅樹,梅花盛開,古意蒼然,襯以秀石,地上是一株水仙和文竹。
清鄧啟昌《菊花圖軸》(圖6),163.5厘米×47.1厘米。鄧啟昌,字鐵仙,號跛道人,江寧(今南京)人,僑居上海,生卒年不詳。跛一足,工畫花卉,尤善畫菊。筆力精勁,設(shè)色絢麗,與錢慧安、倪田同時,光緒年間在上海以賣畫為生。題署:鐵仙鄧啟昌。白文印:啟昌□□。鄧氏善畫菊,畫中為三盆菊花盆栽,畫盆寥寥數(shù)筆,只求形似,但盆中花朵十分茂盛,有黃色、白色、肉色花瓣,花的枝葉細密,布局緊湊,高盆中也插了竹竿,色彩淡雅,極具生活氣息??梢姰敃r很多人栽花都會在盆中插桿使之攀附生長。
4.2 歲朝樂事
清代空前繁盛的盆景文化,使盆景擺飾不僅在宮廷各大時節(jié)廣泛使用,出現(xiàn)了眾多反映年節(jié)吉祥寓意的歲朝圖。不僅如此,由于盆景的美好形象和吉祥寓意,在民間也被百姓普遍接受,出現(xiàn)了以此為題材的反映民俗的盆景畫作,這些畫中描繪的訪友、品茗、享宴、表演等場景都充滿濃郁的生活氣息,這些歡愉的場景中經(jīng)常將盆景作為點綴,增添喜慶的節(jié)日氣氛。
清胡義贊《庚寅生肖歲朝圖軸》(圖7),106.5厘米×43.5厘米。胡義贊(1831—1902),字叔襄,晚號煙視翁,官海寧知州。長于金石考證之學,行楷、山水皆學董其昌,刻印宗秦漢,收藏書畫金石甚富。此畫作于1890年,設(shè)色紙本。題署:歲朝圖—庚寅吉日恭祝鄭盦(古代盛食物的器皿,用同“庵”)夫子大人壽,受業(yè)胡義贊。下鈐紅印。此圖用色濃艷,鼎狀的盆缽,內(nèi)植牡丹艷麗,梅花清雅,旁有一盆水仙置于矮幾上。為胡獻給潘祖蔭祝壽暨拜年的作品。
清顏元《歲朝圖軸》,尺寸135.3厘米×46厘米。顏元(1860—1934),字純生,晚號半聾居士。江蘇蘇州人。油畫大師顏文梁之父。早年師事任伯年,曾臨摹其畫數(shù)十幅,得其神髓。擅畫人物佛像。左題:□張孟皋葉?念丁卯(1927年)歲暮半聾居士顏元寫于粹盦,顏元白文印。右題文:街頭巷尾報,春聲秀百果,登槃名花為笑,醉酒樂陶陶,饞涎欲滴供我老饕,純生又題,“純生”紅印。畫上從前至后放著爆竹、蔬果、茶壺茶杯、食盒(盒內(nèi)有鴨、蝦等食材)、燭臺和一置于幾座上的方盆盆景,盆中插牡丹、水仙等植物,慶賀新年的題材。用筆粗放簡潔,設(shè)色灑脫。
清鄒元斗《歲朝圖軸》(圖8),116厘米×64.2厘米。鄒元斗是康熙時的宮廷供職畫家?!皻q朝”為農(nóng)歷正月初一,“歲朝清供圖”是傳統(tǒng)繪畫題材,包括金石、書畫、古器、盆景等可供賞玩的文雅物品,此類書畫題材為祝賀新年,迎祥納福。此件為絹本立軸,暖色調(diào)做底,上方以花籃圖案作邊框遮幅,畫中有爆竹、印章、彩燈、文竹松枝、插花(喇叭花、牡丹、蠟梅)、香爐、鼻煙壺、朱釵、寶石,筆筒中有手卷毛筆,每一件都描繪出皇家御用的奢華精細,色彩鮮艷明亮,給人喜慶華麗富庶之感。左下角題“鄒元斗恭繪”,兩邊各印兩枚。
清胡義贊《丁酉生肖歲朝圖軸》(圖9),尺寸103.6厘米×44厘米。1897年,紙本設(shè)色。題署:歲朝圖,丁酉吉日仿唐六如(唐寅號六如居士)法,鄭盦夫子大人鈞鑒,門人胡義贊謹呈。印同上。山霧隱約中兩處茅舍,舍前古松參天,紅花松竹假山環(huán)繞,假山石上站著一只公雞。舍內(nèi)一童子烹茶,一童子在炭盆旁打盹,條桌上放書冊、如意、柿子、紅燭等,瓶花插天竺,還有一水仙盆景,皆配木座,靠墻有一圓盆植物盆景,開粉色花朵,枝干斜出,置于藤架上,一派安寧祥和。
5 結(jié)語
盆景發(fā)展到清代,已逐漸成為庭院、居室中必不可少的裝飾物,盆景文化亦擴展到社會文化的各個方面。綜上文所述,盆景文化在書畫中被廣泛應用且題材豐富,從宮廷到文人再到民間,其中蘊含的象征意義不僅反映了各階層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精神追求,也印證了盆景文化深厚的內(nèi)涵和廣博的生命力?!?/p>
參考文獻
[1]李樹華.中國盆景文化史[M].北京:中國林業(yè)出版社,2005.
[2]萬依,玉樹卿,陸燕貞.清宮生活圖典[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7.
[3]張魯歸.中國畫論與盆景(16)[J].園林,2009(9):88-89.
[4]張鋒.歲朝清供 君子懿德 中國古代梅蘭竹菊繪畫作品展概述[J].收藏家,2009(3):3-10.
[5]王振忠.太平歡樂圖—盛清畫家筆下的日常生活圖景(上)[J].讀書,2006(11):12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