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和風
【摘? ? 要】第30屆中國新聞獎(國際傳播)獲獎作品體裁多元、題材豐富、視角獨特,合理運用敘事視角,在敘事節(jié)奏方面詳略得當,都取得較好的傳播效果。但本屆作品也存在偏重宏大敘事而輕“小切口”故事、作品語言單一、體裁單調等問題,本文提出了優(yōu)化敘事視角,轉變“聚焦”點,與受眾平等對話,使作品語言和體裁多元化等建議。
【關鍵詞】國際傳播;中國新聞獎;新聞敘事學
中國新聞獎評選從2011年起增設“國際傳播獎”類別。十年來,國際傳播類獲獎作品數量基本穩(wěn)定,作品刊播單位逐漸從中央媒體擴大到一些地方媒體和我國主辦的境外媒體?!吨袊侣劒勗u選辦法》指出,增設國際傳播獎項,旨在激勵優(yōu)秀新聞工作者為我國國際傳播能力建設貢獻聰明才智,推動我國國際傳播能力的發(fā)展。[1]因此,關注中國新聞獎(國際傳播)獲獎作品,就是在關注我國國際傳播事業(yè)的最前沿、最優(yōu)秀的作品。
以往對中國新聞獎(國際傳播)獲獎作品的研究以碩博論文為主,多用傳播學理論分析獲獎作品,也有部分期刊論文從媒介批評、作品賞析等角度展開研究。本文以第30屆中國新聞獎(國際傳播)獲獎作品為對象,以敘事學為視角,研究其敘事框架、敘事主體等內容。
一、獲獎作品的新聞敘事學分析
傳統(tǒng)敘事學看重的是文學敘事,以小說敘事為主,[2]主要研究對象追求的是藝術真實,其手法多為虛構的。20世紀中后期,慢慢壯大的新聞實踐使新聞敘事學呼之欲出,進入語言學學者的研究視野,出現(xiàn)了以荷蘭學者托伊恩·A.梵·迪克《作為話語的新聞》為代表的新聞敘事學論著。21世紀初,曾慶香和何純相繼出版新聞敘事學方面的專著,為我國新聞敘事學研究開創(chuàng)先河。
何純提出,新聞敘事學是把新聞敘事的規(guī)律、原理、方法及發(fā)展作為研究對象的一門學科;[3]曾慶香認為,敘述并非產生于一個社會政治、經濟的真空里,新聞話語并不是一種純凈、透明的話語,而是一種再現(xiàn)、建構的話語。[4]
長久以來,新聞的敘事被視為新聞作品吸引受眾最有效的途徑之一。[5]本文嘗試從敘事題材、敘事視角、敘事節(jié)奏和敘事語言四個方面,探究第30屆中國新聞獎(國際傳播)獲獎作品在敘事方面的可取和不足之處,為提高主流媒體國際傳播作品的質量和傳播效果提供參考。
(一)敘事題材
已有研究表明,人們最能記住反面報道;也很容易記住具有日常生活和小說的敘述方式特征的報道,或者最能煽動人們情感的報道,或與日常生活相關的重大新聞,[6]如個人化的作品、街頭犯罪、事故、災難等。
按照作品體裁,筆者將第30屆中國新聞獎(國際傳播)的獲獎作品分為“時事政治”“經濟建設”“科技醫(yī)療”“社會生活”“文化藝術”“自然環(huán)?!绷箢悾Λ@獎題材的頻次進行了數據分析。分析結果說明選擇恰當的敘事題材,可以獲得更好的傳播效果。(見圖1)
例如,獲獎作品《功夫學徒》以“互聯(lián)網+背景下,科技發(fā)展改善人類生活”為主題,講述了異國學徒在中國導師的幫助下體驗學習職業(yè)技術的故事,在國內外大受歡迎,足以說明體驗式的故事題材和貼近觀眾更能打動受眾。
(二)敘事視角
敘事視角指新聞敘述者觀察和敘述新聞事實的角度,視角的選擇會影響敘事文本的內容。敘事理論學者熱拉爾·熱奈特(Gerard Genette)以“觀看的點”為依據,將敘述視角分為三大類,即:零聚焦視角、外聚焦視角和內聚焦視角。[7]零聚焦敘事是指敘述者大于人物的敘事,也就是傳統(tǒng)的上帝視角全知敘事;外聚焦敘事指的是敘述者小于人物的敘述,這里敘述者“陳述的只是人物的外貌、動作、語言以及所在的環(huán)境,而沒有人物的思想和感情”;[8]內聚焦敘事指的是敘述者等于人物的敘事,多為第一人稱敘事。雖然追求真實性的新聞作品通常采用“外聚焦”為主的敘事方式,但三種聚焦方式在同一作品中可能出現(xiàn)在不同段落中,共同構成完整的故事。[9]
在第30屆中國新聞獎(國際傳播)獲獎作品中,聚焦我國大政方針的作品往往采用“零聚焦”敘事,將政策及制定政策的原因和影響放在同一個作品中。如在《哪些美國勢力在禍亂香港》一文中,作者以客觀史實為基礎,梳理美國在歷次香港問題中的干涉行為,揭露美國政要、駐港領事官員、外國智庫、基金會、媒體等介入香港問題的各種手法。在這篇文章中,“零聚焦”保證了文章觀點有來源、有依據,增強了文章的可信度和說服力。
在一些“以小見大”的新聞作品中,“零聚焦+外聚焦”的敘事視角在保留生動細節(jié)、采用故事性敘述方式的同時,也體現(xiàn)出了國家、社會的變遷。如《我的家我的國》系列紀錄片展現(xiàn)了新中國70年風雨歷程中取得的成就,拍攝70年征程里的部分人物,探尋百姓的“家國情懷”,揭秘大事件背后鮮為人知的細節(jié)。同樣,《一個朋友引來五個朋友》以2019年召開的山東國際友城合作發(fā)展大會為切入點,用“外聚焦”闡述交往日常,講述山東的對外開放故事。
除宏大敘事,部分獲獎作品(軍人自述、外國人自述等)還采用內聚焦和外聚焦并重的敘事方式,利用第一人稱拉近和受眾的距離。如,《這里是珀斯》中巧妙體現(xiàn)了“重慶元素”:一方面讓記者出鏡講述對兩座城市的不同感受;另一方面通過居住在珀斯的重慶人或者曾到過重慶的珀斯人展現(xiàn)兩地日益緊密的交流。同樣,《我不見外——廈門大學美籍教授潘維廉的中國故事》,通過對潘維廉的采訪,展示他在中國生活30多年來親眼目睹的巨大變化。也有少部分獲獎作品采用純“內聚焦”視角,展現(xiàn)主人公的內心世界。如《那一刻,我代表祖國》,作者以第一人稱回憶經歷的重大時刻,反映中國軍人的擔當和風采。
(三)敘事節(jié)奏
法國敘事學家羅蘭·巴特根據事件在敘事文本中的重要程度,把事件分為核心事件和衛(wèi)星事件。他認為,“前者屬于功能性事件,后者是非功能性事件,功能性事件必須在故事發(fā)展的兩種可能性中做出某種選擇,這種選擇一旦做出,必然引發(fā)故事中接踵而至的下一個事件”。[10]簡而言之,核心事件決定整個故事的邏輯和走向,不能隨意省略和替換,而衛(wèi)星事件綴連核心事件。在新聞敘事文本中,敘述者想要“聚焦”的會著重描述,而衛(wèi)星事件則會被一筆帶過或省略。
這也造就了新聞敘事內容上的節(jié)奏感,表現(xiàn)為敘述節(jié)奏的張弛有度,要求敘述者準確把握文本中的核心事件和衛(wèi)星事件,在敘述中有意識地重點突出核心事件,概述衛(wèi)星事件,刪去贅余事件。此次部分獲獎作品采用“明線”和“暗線”并進的雙重線索結構,突出主題,取得良好的傳播效果。比如《煙火鄉(xiāng)國》用群像的方式多角度記錄當下中國人對幸福的理解和追求。每集紀錄片都對三個普通家庭及其中的主線人物進行長達一年的跟蹤拍攝,這種交叉敘事用小人物的命運交織繪制出一幅民間畫卷,片中人物真實的個性、思想閃光點和由此透露出的自信,都在述說著最鮮活的中國故事。
(四)敘事語言
本屆中國新聞獎(國際傳播)獲獎作品仍以中文作品居多,但是很多作品創(chuàng)作發(fā)布之后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在不同國家進行了二次傳播,獲得了較好的國際傳播效果。但是,向外國人“講好中國故事”依然需要大量熟悉國外傳播規(guī)律和國外受眾愛好的外語人才。在這方面,此次獲得中國新聞獎(國際傳播)一等獎的作品Fighting Terrorism in Xinjiang(《中國新疆反恐前沿》),回溯了近三十年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飽受暴力恐怖勢力、民族分裂勢力和宗教極端勢力之苦的歷史,還原了烏魯木齊“7.5”事件等一系列嚴重暴恐案(事)件,直面國內外觀眾最關心的新疆暴恐事件真相,其聘用的外語人才在工作中大放異彩,為貼合國外受眾提出了很多中肯的建議。
二、從獲獎作品看我國國際傳播作品存在的問題和解決途徑
目前我國國際傳播作品尚存在題材較為單一、視角固定、缺乏多語言作品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筆者提出了幾種解決途徑。
(一)敘事題材——避免宏大敘事,選擇以小見大的視角切入主題
從國際傳播作品的題材來講,小切口、小人物更容易取得良好的傳播效果。在“微時代”,小故事、小人物、邊緣話語、民間故事等,比聲勢浩大的灌輸式宣傳更能打動人。[11]同時,新媒體技術導致的傳播內容碎片化也使得受眾更容易接觸到“小視角”的故事,使得“用細節(jié)打動人心”的內容取得的傳播效果更好。
(二)敘事視角——以平等姿態(tài)與受眾對話
從敘事視角看,合理轉換或疊加視角更能夠體現(xiàn)傳播內容的“對話”屬性,以平等對話的姿態(tài)彰顯我國的大國風范。美國傳播學家羅伯特·福特納認為:“所有的國際傳播都具有政治性,都帶有政治色彩。政治因素是其本質固有的,區(qū)別只在于,有的是公開的政治傳播,有的是隱含的政治傳播?!盵12]從敘事視角來看,采用零聚焦與外聚焦相結合,外聚焦與內聚焦相結合的敘事方式,更能夠在保留故事本身的細節(jié)、人物內心情感的同時引起受眾共鳴,進而促進中外對話,擴大我國的國際傳播影響力。
(三)敘事語言——豐富傳播語種,規(guī)范術語翻譯
目前,我國仍然沒有建立起完備的小語種新聞人才體系,導致許多優(yōu)質國際傳播作品無法在第一時間傳播至世界的各個角落,并且在重要名詞的翻譯方面,也存在脫離語境的問題。因此,建議加強國際傳播人才培養(yǎng),補充小語種人才隊伍,鍛煉國際新聞記者直接使用刊發(fā)語言進行創(chuàng)作的能力,確保優(yōu)質作品可以第一時間播發(fā)到海外。
(四)敘事體裁——多元化,打造全面的傳播平臺
目前,我國國際傳播優(yōu)秀作品的體裁還較為有限,將部分優(yōu)質選題一題多用,將優(yōu)質內容全渠道刊發(fā),可以達到擴大傳播聲量的目的。比如,報告文學等故事性強、細節(jié)多的作品可以改編成紀錄片、融媒體作品,通過多種渠道進行傳播。
綜上所述,中國新聞獎(國際傳播)獲獎作品從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著我國國際傳播的水平,進一步優(yōu)化敘事題材、視角、語言和體裁能夠提高我國國際傳播能力,為展現(xiàn)大國風采貢獻力量。
注釋:
[1]姜飛.如何看待和申請中國新聞獎“國際傳播獎”[J].新聞戰(zhàn)線,2015(21):24-28.
[2]何純.新聞敘事學[M].湖南:岳麓書社,2006.
[3]何純. 關于新聞敘事學研究的構想[J].湘潭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3(04):112-115.
[4]曾慶香.新聞敘事學[M].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5:109.
[5]Knobloch, S. Patzig, G., Mende, A.M. & Hastall, M., Affective News: Effects of Discourse Structure in Narratives on Suspense, Curiosity, and Enjoyment While Reading News and Novels,Communication Research, 2004, 31, p.259-87.
[6]托伊恩·A.梵·迪克.作為話語的新聞[M].曾慶香 譯.北京:華夏出版社,2003.
[7]熱拉爾·熱奈特.敘事話語·新敘事話語[M].王文融 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
[8]李權文.當代敘事學的奠基之作——評熱拉爾·熱奈特的《敘事話語》[J].山花,2009(04):153-154.
[9]Genette, Gérard. Narrative Discourse: An Eassy in Method[M].trans. by Lewin, Jane E. New York: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5.
[10]羅蘭·巴爾特.符號學原理[M].李幼蒸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1988.
[11]李梅.宏大與細小——談新媒介環(huán)境下國家形象片敘事方式轉變[J].中國出版, 2015(04):30-32.
[12]羅伯特·福特納.國際傳播[M].劉利群 譯.北京:華夏出版社,2000.
(作者: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在讀碩士研究生)
責編:姚少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