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艷
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我非常崇拜于永正老師。他不僅溫和、有智慧、讀書好、字漂亮,課堂教學還幽默,深入淺出,寓教于樂?!蹲鲆粋€學生喜歡的老師——我的為師之道》一書是于老師的教育文集之一,深受廣大語文老師的喜愛。該書主要講述了教育的實踐與感悟、對語文教學的實踐與感悟以及憶師友與對人生的感悟等。作為一名班主任和小學語文教師,于老師對學生的尊重與關愛,對語文教學的深度思考,對朗讀與寫的精益求精,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讓我受益匪淺。
于老師的同事朱友明說:“于永正具備甘草的性格?!彼绺什莅銣睾汀?、善于調和,有智慧地處理教育教學中的問題,讓學生健康、和諧、全面發(fā)展。
當發(fā)現學生在語文課上畫畫時,他只是握住了學生的筆,微笑著說:“你把課文好好讀讀,好好琢磨,為課文插附圖,怎么樣?”于老師的心態(tài)是多么平和,他的處理方式是多么恰當。于老師的處理做到了“溫、良、恭、儉、讓”五大美德之首的“溫”,由暴風驟雨變?yōu)楹惋L細雨,這樣處理,學生既不尷尬又能認識到自己的問題,使生生之間、師生之間保持一種和諧的關系。何樂而不為?
于老師在教育學生時懂得把握好“度”,做到“無過無不及”。于老師每次批評學生后,為了平衡學生的抵觸情緒,他總會在最短的時間內找一個恰當的理由鄭重地表揚或者請他做一件事情等等,即“打了一個巴掌,別忘了及時給揉一揉”。這種“中庸”的智慧還被于老師用在鼓勵、布置作業(yè)等各個方面,幫助學生找到自己的“可及”處,努力達到“可及”處,做最好的自己。
陶行知先生說:“我們必須會變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庇谟勒蠋熃塘宋迨嗄陼?,最終把自己教成了“孩子”。作為一名老師,他童心未泯,始終保留著孩童般的好奇心,充滿“孩子氣”,能理解和體諒學生,想學生之想,做學生所做。
其一:他對生活充滿好奇心,經常帶領學生到大自然中觀察、發(fā)現以前沒有發(fā)現的東西,把新鮮的植物搬進教室,讀新鮮的故事給學生聽,發(fā)現生活和大自然的美。其二:他作為“孩子王”融入學生中去,像孩子一樣和學生們一起到野外捉螞蚱,體驗無窮的樂趣,生活變得簡單、快樂。其三:他童心未泯,能理解和體諒學生,承認學生之間的差異并尊重他們之間的差異。其四:他能想學生之想,做學生所做。學習之余,于老師帶領學生出去垂釣、野炊、劃船等等,讓學生在玩中成長。
因為童心未泯,那么“是師非師”理解起來就更容易了。蘇霍姆林斯基說:“老師總是隔著講桌和學生講話。”在他看來,師生關系應該是平等的,我們不應該居高臨下俯視學生,而應該蹲下來看學生,在教學中實現平等對話。他不僅主動和學生打招呼,課間盡可能和學生一起玩,經常講故事,努力讓微笑成為自己的名片,還在課堂上努力踐行尊重、平等、民主的“對話教學”。
在于永正老師的課堂上,他是“最佳演員”。他不僅是“媽媽”“哥哥”“老母雞”等角色,還在執(zhí)教《翠鳥》的一個教學片段時,搖身一變?yōu)槭澜缇G色和平組織的一個成員,在表演故事《狐貍和烏鴉》時,扮演“狐貍”等等,各具特色。他像兒童一樣天真、活潑、善良、好奇乃至于“調皮”,讓課堂“不要太像課堂”,老師“不要太像老師”,構建“兒童的語文課堂”。
與于永正老師相比,我反思了自己,只知道一味地給學生講道理、定規(guī)矩,堅守著所謂的“為師之道”:(1)安排學生打掃衛(wèi)生,我永遠在指揮,很少參與進去,不能做到親力親為。(2)課堂上,我總是一味地要求學生朗讀、表演,沒有親自示范、積極和學生互動,投入到表演中。(3)總認為自己是老師,當自己做錯了事,總是找各種理由為自己開脫,不愿意公開承認錯誤。只有做到“是師非師”,保持一顆“童心”放下架子,蹲下來看學生,理解和體諒學生,師生融為一體,才能讓教育變得簡單、輕松而有效。
作為一名新時代的語文老師,于永正老師認為要把語文課上得有意思,那就得從作文教學和閱讀教學入手。閱讀教學重視朗讀,教師的范讀以及對學生的引導,讓學生掌握閱讀的技巧,如何讀出不同角色的語氣感受文中人物的心理;習作教學要和學生一起寫,不斷尋找適合學生的題材,說練結合,在具體的活動中練習,寫出好文章。
比如,在詞語教學“面頰”時,于老師并沒有讓學生口頭回答,而是請幾位學生摸摸他的面頰,有摸額頭的,有摸鬢角的,當有一位學生只摸對一面時,于老師開玩笑地說:“我只長了半邊臉?”于是,該生用雙手摸了他臉的兩邊,學生開心地笑了。這樣“游戲化”的教學,既讓學生理解了詞語,還充滿趣味性和直觀性。由此可見,想把課上得有意思看似簡單,實則需要我們多下功夫。只有這樣,課堂教學才會輕松,學生學起來更加有意思。
反之,我們總是在課堂上一味地講,灌輸學生知識,學生學起來枯燥、痛苦、乏味,效果不佳,總是覺得上課很累,學生的興趣也不高。就語文教育而言,我得不斷提高自己朗讀水平、寫字水平,潛心鉆研教材,讓課堂有意思,語文知識深入淺出,學生輕松學習,學有所獲。
總之,讀完了于永正老師的這本書,我收獲多多!在以后的班主任管理和語文教學中,我要時刻警醒自己,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向于永正老師學習,在實踐中腳踏實地,不斷地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教學能力、綜合素質能力,做一名學生喜愛的老師,形成屬于自己的為師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