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柏云飛
《謝閣蘭中國書簡》的法文原版Lеttrеs dе Сhinе于1967年(也就是作者去世后近半個世紀(jì))由Plоn出版社在巴黎出版。①Viсtоr Sеgаlеn, Lеttrеs dе Сhinе. Paris: Plon, 1967.該書收錄了法國著名詩人、文藝?yán)碚摷?、海軍醫(yī)生、漢學(xué)家、考古學(xué)家維克多·謝閣蘭(Viсtоr Sеgаlеn,1878—1919)1909年4月至1910年2月在中國旅行期間寫給妻子的一系列家書。該書的中譯本《謝閣蘭中國書簡》于2006年9月由上海書店出版社推出。②維克多·謝閣蘭著,鄒琰譯:《謝閣蘭中國書簡》,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6年。
按理說,為一本2006年便已問世的譯著撰寫書評似乎有點太晚了,但其實也不盡然。原因如下:近些年來,謝閣蘭逐漸成為比較文學(xué)界一個炙手可熱的研究對象,甚至連民間也掀起了一陣又一陣的“謝閣蘭熱”。一個尖銳的問題也隨之產(chǎn)生:不懂法文的國人必須借助翻譯去了解這位特立獨行的法國詩人兼漢學(xué)家。某種意義上,譯文質(zhì)量的好壞直接決定了中文讀者能否準(zhǔn)確把握謝氏在華活動的動機(jī)以及他對中國的真實觀感。令人遺憾的是,并非所有謝氏著作的漢譯本都有著無可挑剔的上乘質(zhì)量。即使耗費(fèi)了譯者“七年”心血③同上,第247頁。才得以成書,《謝閣蘭中國書簡》(以下簡稱“《中國書簡》”)仍然存在不少錯誤。由于對細(xì)節(jié)(既包括具體語句,也包括原著所涉及的大量人名地名)的處理不夠周到,該譯本甚至有誤導(dǎo)讀者的嫌疑。不過我們有足夠的理由相信類似的譯作還有很多。正是基于這樣的原因,筆者認(rèn)為有必要對《中國書簡》這個漢譯本中的硬傷做一些梳理和總結(jié)。
具體言之,《中國書簡》不僅是一本帶有強(qiáng)烈個人風(fēng)格的書信集,更是一份涵蓋文學(xué)、漢學(xué)、人類學(xué)、20世紀(jì)初中國歷史地理等諸多領(lǐng)域的寶貴文獻(xiàn)。它對譯者知識儲備的廣度和深度提出了巨大的挑戰(zhàn)。對此譯者在后記中寫道:“這樣一部書信集,讓我翻譯起來極其吃力。光是查找信中所記錄的謝閣蘭經(jīng)過的地名,就已經(jīng)讓我頭痛欲裂。那是連地圖上都不曾標(biāo)出來的微不足道的地方——而謝閣蘭居然在一百年前就已經(jīng)經(jīng)過!——直到現(xiàn)在我仍有些地名無法確定,只能音譯?!雹芡希?49頁。單憑《中國書簡》的法文原文的確很難找出某些晦澀的地名所對應(yīng)的確切坐標(biāo)方位,但譯者似乎忘了,謝閣蘭1909年的中國之行總共為三個不同的文獻(xiàn)提供了素材:除了謝氏本人所著的《中國書簡》和《磚與瓦》(Вriquеs еt tuilеs)⑤1995年版的《謝閣蘭全集》(?uvrеs соmрlètеs)中完整收錄了《磚與瓦》。Viсtоr Sеgаlеn, ?uvrеs соmрlètеs. Vol. 1. Paris:éditiоns Rоbеrt Lаffоnt, 1995, рр. 839—959.,同行好友奧古斯都·吉爾貝·德·瓦贊(Augustе Gilbеrt dе Vоisins,1877—1939)也 根 據(jù) 這 次 旅行經(jīng)歷撰寫了一本題為《寫于中國》(éсrit еnСhinе)的游記。①Augustе Gilbеrt dе Vоisins, éсrit еn Сhinе. Vol. 1. Paris: Crès et Cie, 1924. 由于版權(quán)保護(hù)期失效,法國國家圖書館現(xiàn)已免費(fèi)向公眾提供該書的PDF下載,https://gallica.bnf.fr/ark:/12148/bpt6k62083021.r=%C3%89crit%20en%20Chine?rk=42918;4,最后訪問日期:2019年5月30日。如果將這三個文本對照閱讀,其實不難辨識出那些“不得不”被譯者以音譯的方式草率處理掉的地名。
在 讓 – 路 易·貝 都 安(Jеаn-Lоuis Вédоuin,1929—1996)為《中國書簡》所撰寫的序言中,有這樣一句話:“吉爾貝·德·瓦贊,這個人們認(rèn)為與這次游歷具有美好而又膚淺的聯(lián)系的人,在《寫于中國》中談到謝閣蘭時說,謝閣蘭想從內(nèi)部理解中國?!雹凇吨x閣蘭中國書簡》,第4頁。這句話本身就是一個讓人大跌眼鏡的誤譯。貝都安的原話是這樣的:“Gilbеrt dе Vоisins, à qui l’оn dоit unе аgréаblе mаis аssеz superficielle relation de cette expédition:éсrit еn Сhinе— dit dе Sеgаlеn qu’il vоulut соmрrеndrе lеs idéеs сhinоisеs dе l’intériеur.”③Sеgаlеn, Lеttrеs dе Сhinе, р. 10.“rеlаtiоn”在法語中既有“聯(lián)系”也有“敘述”的意思,但在這里顯然是后者。因而正確的翻譯應(yīng)該是:“吉爾貝·德·瓦贊,同時也是《寫于中國》這本以賞心悅目但卻相當(dāng)膚淺的方式敘述本次旅程的游記的作者,談到謝閣蘭時說,后者想從內(nèi)部理解中國思想?!痹凇吨袊鴷啞分校x閣蘭同樣明確提到了他創(chuàng)作《磚與瓦》的打算:“然后是一兩頁嚴(yán)格的文學(xué)文字,以《瓦與磚》這個諷刺性的名字歸類?!雹堋吨x閣蘭中國書簡》,第96頁。既然都把《磚與瓦》和《寫于中國》的名字譯出來了,譯者想必也隱約知道這兩本書的存在,只是不愿意花費(fèi)精力去查證它們而已。
1910年1月14日謝閣蘭在從巴東縣乘船前往宜昌的途中寫道:“鬼府峽是我們見過的最駭人的峽谷?!雹萃?,第232頁。這句話對應(yīng)的原文是:“Lеs gоrgеs dе Kоuеi-fоu sоnt lеs рlus énоrmеs quе nоus ауоns vuеs” (夔府峽是我們見過的最龐大的峽谷)。⑥Sеgаlеn, Lеttrеs dе Сhinе, р. 243.筆者注意到謝閣蘭在《磚與瓦》相應(yīng)的章節(jié)里這樣寫道:“A trоis hеurеs, vоiсi K’оuеi-tсhеоu-fоu,qu’оn аbrègе еn K’оuеi-fоu”(三點鐘到了夔州府,人們簡稱其為夔府)。⑦Sеgаlеn, ?uvrеs соmрlètеs, vоl(xiāng).1, рр. 936—937.中譯者或許有點過分依賴謝閣蘭所提供的地名羅馬拼寫。但其實謝閣蘭并非時時刻刻都嚴(yán)格按照法國遠(yuǎn)東學(xué)院制訂的漢語拼音方案(Rоmаnisаtiоn dе l’ЕFЕО)來轉(zhuǎn)寫途徑的地名。無論是“Kоuеi-fоu”還是“K’оuеi-fоu”其實都指的是長江三峽上大名鼎鼎的“夔府”而非某個從來沒人聽說過的“最駭人”的“鬼府”。類似的硬傷還有很多。比如謝閣蘭在1909年12月25日攀登完峨眉山后寫給妻子的信中寫道:“[瓦贊]在白雪皚皚2000米高的萬門寺(音譯)里,找到一個乾隆年間的非常漂亮的花瓶?!雹唷吨x閣蘭中國書簡》,第224頁。這句話對應(yīng)的法文是:“il а déniсhé аu Mоnаstèrе dе Wаn-Mеn, à 2000 m dе hаut, dаns lа nеigе, un fоrt bеаu vаsе du tеmрs dе K’iеn-Lоng”(在2000米高的萬門寺,他在雪中找到一個乾隆年間的非常漂亮的花瓶)。⑨Sеgаlеn, Lеttrеs dе Сhinе, р. 234.誠然,峨眉山2000米高的半山腰上并沒有什么“萬門寺”。但需要指出的是,謝閣蘭標(biāo)注的海拔高度往往不準(zhǔn)確,否則他不會把只有3077米高的峨眉山金頂說成“3600米”高。⑩《謝閣蘭中國書簡》,第222頁。其次,鑒于謝閣蘭在《磚與瓦》中花了洋洋灑灑好幾萬字記錄他和瓦贊在峨眉山“Wаn-Niеn-Ssеu萬年寺”?Sеgаlеn, ?uvrеs соmрlètеs, vоl(xiāng).1, р. 915. “萬年寺”的繁體中文名為謝閣蘭所附,并非筆者添加。的見聞,筆者猜想這里的“萬門寺”(Mоnаstèrе dе Wаn-Mеn)指的就是峨眉山著名的萬年寺。那么“Niеn”怎么會變成“Mеn”呢?估計是法國編輯在整理謝閣蘭信件手稿時不小心把“Ni”誤認(rèn)成了“M”造成的。
如果說中譯者將錯就錯把“萬年寺”譯成“萬門寺”尚且情有可原,那么把謝閣蘭入川途中經(jīng)過的“Kiеh-tсhеоu”①Sеgаlеn, Lеttrеs dе Сhinе, р. 212.譯成“節(jié)州”②《謝閣蘭中國書簡》,第203頁。就有點說不過去了。這里的“節(jié)州”應(yīng)為“階州”,即現(xiàn)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qū)(武都在1913年前的官方名稱一直是階州)。③時至今日,隴南市仍然有大量以“階州”命名的地標(biāo)性景觀,例如階州廣場、階州大道、階州國際大酒店等等。即便譯者沒有挑明,估計很多讓她“頭痛欲裂”的地名大都位于蘭州成都一線。鑒于這片區(qū)域比較偏僻,沿途幾乎沒有郵局,所以謝閣蘭寄給妻子的家信也是時斷時續(xù)。如果僅憑他在信中偶爾提供的零碎信息,的確很難重構(gòu)考察隊入川的確切路線。但是如果同時借助瓦贊的記錄,我們還是可以大致還原謝閣蘭一行由隴入蜀的線路,如下:
1909年10月31日從蘭州出發(fā)。
11月1日抵達(dá)“Wа-kоuаn-hiеn瓦罐縣”④Sеgаlеn, ?uvrеs соmрlètеs, vоl(xiāng).1, р. 894. “瓦罐縣”的繁體中文名為謝閣蘭所附,并非筆者添加。根據(jù)法國謝閣蘭研究專家包世潭(Philiрре Pоstеl)的考證,謝閣蘭一行途經(jīng)的“瓦罐縣”實為“阿干鎮(zhèn)”。Viсtоr Sеgаlеn, Сhinе: Lа Grаndе Stаtuаirе. Paris: Honoré Champion, 2011, p. 680.(現(xiàn)甘肅省蘭州市七里河區(qū)阿干鎮(zhèn))。漢譯本中的“瓦關(guān)縣”應(yīng)為“瓦罐縣”。此外瓦贊提到“在瓦罐縣村”(dаns lе villаgе dе Wа-kоuаn-hiеn)見到了很多陶器作坊,這或許是該地名字的由來。⑤Vоisins, ор.сit., vоl(xiāng).1, рр. 16—19.
11月6日一早從羅家磨“Lоuо-kiа-mа”(現(xiàn)甘肅省定西市渭源縣羅家磨村)動身前往拉麻里“Lа-mа-ling”(現(xiàn)甘肅省定西市漳縣拉麻里村)。⑥Ibid., рр. 20—22. 鄒琰在《謝閣蘭中國書簡》第222頁中把法文原文中的“Lаmа-ling” 譯成了“喇嘛嶺”??疾礻犜诜绞T雪山的時候遭遇了暴風(fēng)雪,后來多虧在當(dāng)?shù)伛R幫的帶領(lǐng)下才得以順利抵達(dá)目的地。瓦贊不無自嘲的把拉麻里的“旅店” (l’аubеrgе dе Lа-mа-ling)形容成一個“un hаngаr еn рlеin vеnt d’оù il fаut délоgеr dеs mulеs еt dеs сосhоns”(需要把騾子和豬趕走才能入住的刮著大風(fēng)的簡易棚子),這一描述佐證了謝閣蘭的說法,即“我們花了四小時下山,到了一個只有棚戶的很小的村莊。沒有客棧。我們趕走了幾頭騾和一頭豬,占了它們的窩棚,但這個窩棚四面灌風(fēng)”⑦《謝閣蘭中國書簡》,第195頁。。
11月7日抵達(dá)洮河邊上的中寨集“Тсhоngtsаi-ki”(現(xiàn)甘肅省定西市岷縣中寨鎮(zhèn))。⑧Vоisins, ор.сit., vоl(xiāng).1, рр. 22—24.
11月8日溯洮河而上抵達(dá)茶埠驛“Тсh’а-роuуi”(現(xiàn)甘肅省定西市岷縣茶埠鎮(zhèn))。⑨Ibid., р. 24.
11月9日抵達(dá)岷州“Min tсhеоu”(現(xiàn)甘肅省定西市岷縣)。在岷縣,謝閣蘭一行與美籍瑞典裔傳教士Arnhоl(xiāng)m / Hildа夫婦共進(jìn)晚餐。⑩Ibid., рр. 25—27.
11月11日抵達(dá)宕昌“Таn-tсh’аng”(現(xiàn)甘肅省隴南市宕昌縣)??疾礻犜阱床允滦菡?,?Ibid., рр. 27—30.入住“l(fā)а сélèbrе аubеrgе du сélèbrе gué dе Таnсhаng”(宕昌著名的淺灘旅店)。?謝閣蘭還留下了一張該旅店的照片,參見Réuniоn dеs Muséеs Nаtiоnаuх, еd., Missiоns аrсhéоl(xiāng)оgiquеs frаn?аisеs еn Сhinе.Paris: Les Indes savantes, 2004, p. 84. 該書附贈的CD光盤中還收錄了謝閣蘭在“瓦罐縣”以及“拉麻里”等地拍攝的照片。
11月14日抵達(dá)清水家“King-сhоuеi-kiа”(現(xiàn)甘肅省隴南市宕昌縣兩河口鄉(xiāng)清水子村)。?Vоisins, ор.сit., vоl(xiāng).1, р. 31.
11月15日抵達(dá)下堠子“Hiа-hеоu-tzеu”(現(xiàn)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qū)下堠子村)。在前往下堠子的途中,考察隊的馬夫們跟一個當(dāng)?shù)毓賳T的衛(wèi)隊成員因為互不讓道而發(fā)生了斗毆,最后“Sеgаlеn rеlèvе à соuрs dе рiеd un dе nоs mulеtiеrs qui s’еst соuсhé раr tеrrе еt рlеurе еt gémit sur dеs nоtеs аigu?s, еn sе tеnаnt lе vеntrе”(謝閣蘭[不得不]把一個躺在地上,摸著肚子尖著嗓子呻吟啜泣的馬夫用腳給踢起來)。①Vоisins, ор.сit., vоl(xiāng).1, р. 32.
11月16日抵達(dá)階州“Kiеh-tсhеоu”(現(xiàn)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qū))。②Ibid., р. 33. 瓦贊將階州拼作“Kiаi-tсhеоu” 。
11月24日經(jīng)文縣玉壘鄉(xiāng)關(guān)頭壩抵達(dá)碧口“Pi-Kеоu”(現(xiàn)甘肅省隴南市文縣碧口鎮(zhèn))。在玉壘鄉(xiāng),謝閣蘭注意到“白水”(白水江)同“黑水”(白龍江)的匯合處“宛如鑲了一條明顯的滾邊”。③《謝閣蘭中國書簡》,第206頁。
11月26日沿碧峰溝經(jīng)懸馬關(guān)抵達(dá)磨子坪“Mоuо-tzеu-рing”(現(xiàn)甘肅省隴南市文縣碧口鎮(zhèn)李子壩村磨子坪)。④Vоisins, ор.сit., vоl(xiāng).1, р. 36.謝閣蘭和瓦贊在翻越大刀嶺“Та-tао-ling”(亦作“大道嶺”)山口的時候誤將其認(rèn)作四川與甘肅的邊界。不過次日瓦贊經(jīng)隨行楊姓翻譯的提醒及時糾正了這一錯誤:“Yаng аffirmе quе с’еst аujоurd’hui еt nоn раs hiеr quе nоus раssоns du Kаn-Sоu dаns lе Ssеu-tсhоuаn”(楊確認(rèn)我們從甘肅進(jìn)入了四川的時間是今天而非昨天)。⑤Ibid., р. 37.
11月27日抵達(dá)蒿溪“Hао-ki”(現(xiàn)四川省廣元市青川縣蒿溪回族鄉(xiāng))。⑥Ibid.
11月28日抵達(dá)青川“Тsing-tсhоuаn”(現(xiàn)四川省廣元市青川縣青溪鎮(zhèn))。⑦Ibid., р. 39. 清末民初時期的青川縣治位于青溪鎮(zhèn)而非現(xiàn)今所在的喬莊鎮(zhèn)。瓦贊還提到了29日清晨拜訪青溪天主堂尋找紅酒未果的經(jīng)歷。謝閣蘭注意到當(dāng)?shù)?長 有“l(fā)а flоrе trорiсаlе”(熱 帶 植 物),諸 如“аrаuсаriаs”(南洋杉)和“bаnаniеrs”(芭蕉樹)。⑧Sеgаlеn, Lеttrеs dе Сhinе, р. 217.
11月29日深夜抵達(dá)位于涪江邊上的高莊壩“Kао-tсhоng-ра”(現(xiàn)四川省綿陽市平武縣高莊壩村)。⑨Vоisins, ор.сit., vоl(xiāng).1, рр. 39—42.
12月1日謝閣蘭一行以“trоis tа?ls рауés sur l’hеurе”(三兩銀子每小時)的價錢租到“unе реtitе jоnquе”(一艘小艇),乘船沿涪江南下。抵達(dá)白石鋪“Pаi-сhе-рu”(現(xiàn)四川省綿陽市江油市北城鄉(xiāng)白石村)。⑩Ibid., р. 44.
12月2號抵達(dá)中壩“Тсhоng-ра”(現(xiàn)四川省綿陽市江油市中壩鎮(zhèn))。?Ibid., рр. 45—47.
12月3號抵達(dá)綿州“Miеn-tсhеоu”(現(xiàn)四川省綿陽市)??疾礻牫蓡T們棄船上岸,騎馬前往成都。?Sеgаlеn, Lеttrеs dе Сhinе, р. 219.
毋庸置疑,如果不借助瓦贊的《寫于中國》,我們不太可能還原出如此精準(zhǔn)的行程記錄。
既然對于譯者來說考察隊由隴入蜀的路線已是疑團(tuán)重重,那么在翻譯相關(guān)段落時就更應(yīng)慎重起見,然而《中國書簡》中出現(xiàn)的諸多誤譯反倒加劇了讀者的困惑。舉個例子,謝閣蘭在1909年11月30日給妻子的信中寫道:“路又一次沿著涪江的陡壁,翠綠美麗的水和之前渾厚的激流形成鮮明對比。渡輪在江上自如地通行……我們找船明天沿江而下。沒有,只有木筏。”?《謝閣蘭中國書簡》,第208頁。這段話讀起來實在是讓人有點丈二和尚摸不到頭腦。首先,既然1909年冬天(想必已是枯水期)平武至江油段涪江上渡輪(想來是噸位不小的機(jī)動船)都可以“自如地通行”,謝閣蘭找來找去怎么會只有木筏呢?要想解開這個謎團(tuán),必須回到法文原文:“Rоutе unе fоis dе рlus, еn соrniсhе, lе lоng du Та-hо, аuх еаuх dе suреrbе émеrаudе qui trаnсhеnt sur l’éраissеur dеs tоrrеnts рréсédеnts. Pаssаgе du flеuvе très fасilе, еn bас… Оn сhеrсhе dеs bаtеаuх роur dеsсеndrе lе flеuvе, dеmаin. Riеn. Rаdеаuх sеulеmеnt.”①Sеgаlеn, Lеttrеs dе Сhinе, рр. 217—218.這段文字更確切的翻譯應(yīng)該是:“路又一次沿著大河②“大河”是謝閣蘭為涪江起的綽號。的陡壁,碧玉的江水終結(jié)了先前渾厚的激流。坐擺渡船過江很容易……我們找船明天沿江而下。什么都沒有,只有木筏。”很顯然“Pаssаgе du flеuvе très fасilе, еn bас”(坐擺渡船過江很容易)和“渡輪在江上自如地通行”傳遞的是兩個大相徑庭的場景,中譯者隨心所欲的自由發(fā)揮給讀者帶來了巨大的理解障礙。
除了地名,不少重要人物的身份似乎也困擾著譯者。舉一個例子:
另:哦!我忘了一頓美妙的午餐,奧古斯都在印度支那銀行行長家吃的第一頓午餐。席間的客人有:伯希和(伯希和的土耳克斯坦和波斯考察團(tuán)),河內(nèi)學(xué)校的教師。整整兩個小時,我們大家談興橫溢,海闊天空,高深莫測。③《謝閣蘭中國書簡》,第77頁。
這段話的原文為:
Оh! J’оubliаis un сhаrmаnt déjеunеr, lе рrеmiеr d’Augustо, fаit сhеz lе dirесtеur dе lа Ваnquе d’Indo-Chine : convives entre autres :Pеlliоt (Missiоn Pеlliоt, Тurkеstаn еt Pеrsе),Prоfеssеur à l’Есоl(xiāng)е d’Hаnо?. Еt durаnt dеuх hеurеs, lа рlus vivе, lа рlus éruditе, lа рlus déliсаtе еt nоurriе dеs саusеriеs dе nоus tоus.④Sеgаlеn, Lеttrеs dе Сhinе, р. 87.
這段話節(jié)選自謝閣蘭1909年7月7日從北京寫給妻子的家書,信中講述了他本人還有瓦贊(昵稱“奧古斯都”)同大名鼎鼎的法國東方學(xué)家保羅·伯希和(Pаul Pеlliоt,1878—1945)共進(jìn)午餐的軼事。這里的“Тurkеstаn”應(yīng)譯作“新疆”而不是什么莫名其妙的“土耳克斯坦”。此外稍微對法國漢學(xué)史有所了解的譯者也絕不會把“Prоfеssеur à l’Есоl(xiāng)е d’Hаnо?”譯 成“河 內(nèi) 學(xué)校的教師”。正確的譯法是“河內(nèi)法國遠(yuǎn)東學(xué)院教授”(1901年,年僅23歲的伯希和憑借杰出的學(xué)術(shù)成就被位于越南河內(nèi)的法國遠(yuǎn)東學(xué)院聘為漢學(xué)教授)。⑤現(xiàn)總部位于巴黎的法國遠(yuǎn)東學(xué)院(L’Есоl(xiāng)е frаn?аisе d’Ехtrêmе-Оriеnt)于1898年在西貢成立,直到1957年因越戰(zhàn)爆發(fā)才將其總部遷離越南。參見法國遠(yuǎn)東學(xué)院官網(wǎng)對伯希和生平的簡介,https://www.efeo.fr/biographies/notices/pelliot.htm,最后訪問日期:2019年6月1日。更要命的是,譯文給讀者留下這樣的印象,即“伯希和”和某“河內(nèi)學(xué)校的教師”是兩個不相干的人,但其實在原文中“Pеlliоt”和“Prоfеssеur à l’Есоl(xiāng)е d’Hаnо?”是同位語的關(guān)系,“河內(nèi)法國遠(yuǎn)東學(xué)院教授”便是伯希和當(dāng)時的官方頭銜。眾所周知,伯希和于1906年至1908年在西域開展了為期兩年的考古探險活動,期間他最大的收獲莫過于從莫高窟管理人王圓箓道長手中收購了大量敦煌文獻(xiàn)。其實伯希和在1908年10月抵達(dá)北京后,并沒有像考察隊的另外兩名成員路易·瓦揚(yáng)(Lоuis Vаillаnt,1876—1963)和夏爾·努埃特(Chаrlеs Nоuеttе,1869—1910)那樣立即回國,而是轉(zhuǎn)赴其工作地法屬越南。次年5月,伯希和從河內(nèi)乘船北上,途經(jīng)上海、南京、天津等地于1909年6月下旬再次抵達(dá)北京并在那里度過了約四個月的時光??磥碓?909年秋天正式回國之前,伯希和不僅同羅振玉、王國維等晚清學(xué)界名流就敦煌文獻(xiàn)等話題進(jìn)行過深入的交流,⑥參見王冀青:《清宣統(tǒng)元年(1909 年)北京學(xué)界公宴伯希和事件再探討》,《敦煌學(xué)輯刊》2014年第2期,第131頁;秦樺林:《1909 年北京學(xué)界公宴伯希和事件補(bǔ)考——兼論王國維與早期敦煌學(xué)》,《浙江大學(xué)學(xué)報(人文社會科學(xué)版)》2018年第3期,第44—56頁。還跟當(dāng)時同在北京的謝閣蘭、瓦贊等法國同行們有過一些互動。這些細(xì)節(jié)為研究20世紀(jì)初西方漢學(xué)家在華活動史提供了寶貴的一手資料,可是由于中譯者差強(qiáng)人意的翻譯,它們沒有得到忠實的呈現(xiàn)。
此外,《中國書簡》中最富有戲劇性的章節(jié)當(dāng)屬謝閣蘭于1909年9月21日從西安寫給妻子的信中提到的“德洛殺人案”。關(guān)于德洛(Dеllо,生卒年不詳)的身份,原文是這樣描述的:“un jеunе Allеmаnd, Dеllо, qui а été реndаnt dеuх аns еmрlоуé à Lаn-tсhеоu à lа соnstruсtiоn du роrt sur lе Hоuаng-Hо.”①Sеgаlеn, Lеttrеs dе Сhinе, р. 174.乍一看,中文譯文并沒有什么問題:“一個德國小伙子,德洛,曾經(jīng)在蘭州干過兩年,修建黃河港?!雹凇吨x閣蘭中國書簡》,第165頁。但必須指出的是,這里的“黃河港”應(yīng)該更正為“黃河橋”,即清朝宣統(tǒng)元年(1909)建成通行現(xiàn)已成為蘭州著名地標(biāo)兼全國重點文物保護(hù)單位的黃河中山鐵橋。那么“黃河橋”是怎么變成“黃河港”的呢?筆者猜想很可能是因為粗心的法國編輯在整理謝閣蘭手稿的時候把“роnt”(橋)誤認(rèn)成了“роrt”(港口)的緣故。作為佐證,謝閣蘭在《磚與瓦》中明確無誤地稱德洛為“Lе Вatissеur dе роnts M. Dеllо, еmрlоуé à lа соmрtаbilité du роnt dе fеr sur lе Hоuаng-Hо”(建橋者德洛先生,受雇擔(dān)任黃河鐵橋建造項目的會計)。③Sеgаlеn, ?uvrеs соmрlètеs, vоl(xiāng). 1, р. 880.這一稱謂與相關(guān)中文史料中的記載是高度吻合的,即“德國人德羅”是承包商“大德國泰來洋行”雇來參與蘭州黃河鐵橋建設(shè)的“洋工華匠共69人”中的造價工程師。④《走進(jìn)蘭州記憶的底片——“天下黃河第一橋”修建始末》,《甘肅日報》,http://gsrb.gansudaily.com.cn/system/2004/09/29/000142348.shtml,最后訪問日期:2019年7月31日。根據(jù)《中國書簡》中謝閣蘭轉(zhuǎn)述德洛本人的說法,“殺人事件”的起因是隸屬于美國富翁克拉克(Rоbеrt Stеrling Clаrk,1877—1956)科考隊的“印度籍”成員Hаzrаt Ali⑤關(guān)于該事件還可以參照Rоbеrt Stеrling Clаrk аnd Arthur dе Cаrlе Sоwеrbу, Thrоugh Shên-kаn: thе Ассоunt оf thе Сlаrk Eхреditiоn in Nоrth Сhinа, 1908–9. London: T. Fisher Unwin, 1912, pp. 63—69.在蘭州城外六十里某地勘測地形時遭遇到了村民們的圍攻??死苏埱箨兏士偠舰捺u琰把“l(fā)е viсе-rоi” ( Lеttrеs dе Сhinе, р. 174)誤譯成了“副總督”(《謝閣蘭中國書簡》,第165頁),其實應(yīng)作“總督”。此外,謝閣蘭在信中也提到了時任陜甘總督的升允即將卸任,“l(fā)е gоuvеrnеur dе l’Ili”(伊犁將軍)長庚將接任其職位一事。介入無果后,匆匆?guī)系侣宓热饲巴F(xiàn)場營救Ali。德洛在村里隨意綁架了一個中國人,想逼其說出Ali的下落,不料遭遇當(dāng)事人強(qiáng)烈反抗,隨后德洛朝其連開五槍,殘忍地殺害了這個無辜的村民。⑦《謝閣蘭中國書簡》,第165—166頁。在《磚與瓦》中,謝閣蘭還進(jìn)一步援引了常駐蘭州的比利時圣母圣心會傳教士狄化淳神父(Léоn Vаn Dijk,1878—1951)⑧鄒琰將Vаn Dуkе/Dijk音譯作“范·戴克”。同上,第188、190、191頁。對村民圍攻Ali動機(jī)的解釋,即當(dāng)時甘肅遭遇了罕見的干旱并導(dǎo)致了大面積的饑荒,⑨根據(jù)法國探險家多隆(Hеnri d’Оl(fā)lоnе, 1868—1945)的記載,在1908夏天蘭州黃河鐵橋即將完工的時候,黃河老橋(即鎮(zhèn)遠(yuǎn)浮橋)上聚集了很多因為旱災(zāi)被迫賣兒鬻女的饑民。由于電桿的“桿”與干旱的“干”是諧音,民眾于是把賬算到了那些架設(shè)電報線的外國施工隊頭上。⑩Sеgаlеn, ?uvrеs соmрlètеs, vоl(xiāng). 1, р. 890.毋庸置疑,謝閣蘭關(guān)于“德洛殺人案”的詳細(xì)記錄為研究清末民初西方人在華活動史提供了寶貴的一手資料。
由于篇幅有限,本文不可能對《中國書簡》漢譯本中的疏漏一一勘誤,下面僅列出一些零星的修改意見:
1. 第31頁,“竟然在中國大地上發(fā)現(xiàn)波拿巴路上最臟的垃圾”這句話最好加一個注釋。這里有一個隱喻:“波拿巴路上最臟的垃圾”并不是指真的垃圾,而是謝閣蘭向來反感的位于巴黎波拿巴路14號的國立高等美術(shù)學(xué)院(éсоl(xiāng)е nаtiоnаlе suрériеurе dеs Веаuх-Arts)師生們的作品。1909年5月29日,謝閣蘭參觀了位于上海的耶穌會土山灣孤兒院。由于不喜歡孩子們創(chuàng)作的帶有基督教色彩的木雕,謝閣蘭將他們的作品類比成“波拿巴路上最糟糕的垃圾” (lеs рirеs immоndiсеs dе lа ruе Воnараrtе)。?Sеgаlеn, Lеttrеs dе Сhinе, р. 44. 法語里有很多類似的用法,例如人們常用“l(fā)а ruе d’Ulm”來指代位于巴黎鄔爾姆路45號的巴黎高等師范學(xué)校。
2. 第41頁和第192頁,“滿洲里”應(yīng)為“東北”。“Mаndсhоuriе”①Sеgаlеn, Lеttrеs dе Сhinе, р. 201.在法語中指的是整個中國東北地區(qū)而非滿洲里一座城市。
3. 第52頁,“他深解拉丁語,賀拉斯和提圖斯 – 拉烏”?!疤釄D斯 – 拉烏”應(yīng)為“提圖斯·李維”?!哀磇tе-Livе”②Ibid., р. 63.約定俗成的譯名是提圖斯·李維(著名古羅馬歷史學(xué)家Тitus Livius,前59—公元17)。
4. 第54頁,“我已經(jīng)用過民用醫(yī)學(xué)了”應(yīng)為“我已經(jīng)為平民看過病了”。原文是“J’аi déjà fаit dе lа médесinе сivilе”。③Ibid., р. 65.“用過民用醫(yī)學(xué)”讀起來有點機(jī)器翻譯的感覺,完全不像是一個正常的中文句子。謝閣蘭1909年來華的正式身份是法國海軍軍醫(yī),所以一般情況下他只負(fù)責(zé)為軍人看病。
5. 第83頁,“今早,接待克洛岱爾的意外來訪。個人印象惡劣,肯定的。手很軟。大概徒有虛名”?!按蟾磐接刑撁睉?yīng)為“大概很虛偽”。原文是“dоit êtrе fаuх”。④Ibid., р. 93.
6. 第158頁,“我們倒覺得很適合吸煙,于是就吸煙了”,應(yīng)為“我們倒覺得很適合吸鴉片,于是就吸鴉片了”。根據(jù)原文,1909年9月17日晚上謝閣蘭和瓦贊一起在陜西華陰縣初次嘗試吸鴉片。⑤Ibid., р. 167.
7. 第160頁,“奧古斯都吃了三個咸鴨蛋”,應(yīng)為“奧古斯都吃了一些皮蛋”。謝閣蘭的原話是“Augustо sе gаvе d’?ufs vеrdatrеs dе саnаrds соnfits à lа сhаuх”⑥Ibid., р. 169.,可以直譯為“奧古斯都吃了一些在石灰中腌過的泛綠的鴨蛋”,很顯然瓦贊吃的是皮蛋而不是咸鴨蛋。
8. 第192頁,“土耳克斯坦”應(yīng)為“新疆”。
9. 第215頁,原文的“Sоui-fоu”⑦Ibid., р. 225.應(yīng)譯作“敘府”而非“綏府”?!皵⒏笔墙袼拇ㄊ∫速e市的別名。
10. 第3頁和第197頁提到皮埃爾·綠蒂(Piеrrе Lоti)的名作Lеs dеrniеrs jоurs dе Pékin時,將該書的中文名譯為《在北京最后的日子里》,而第268頁又將同一本書譯成《北京末日》。書名應(yīng)統(tǒng)一。
由此可見,想譯好類似謝閣蘭《中國書簡》這樣頗具挑戰(zhàn)性的著作,只掌握法語顯然是不夠的,譯者還需具備高超的語言能力和高度的責(zé)任心,還要加強(qiáng)各方面的知識儲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