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李文淵 董圣鴻 顏玉枝
(江西師范大學心理學院,江西省心理與認知科學重點實驗室,南昌 330022)
花錢一定會使人快樂嗎? 答案是不一定的。Zellermayer (1996)發(fā)現(xiàn)個體與金錢分離時會感受到一種心理痛苦,并首次提出了支付痛感 (pain of paying)的概念。支付痛感在人類消費行為中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首先,支付痛感能夠簡化消費決策的心理加工過程,幫助人們更快地做出買或不買的消費決策(Prelec & Loewenstein,1998)。其次,支付痛感具有一定的適應性作用,能很好地幫助人們克制過度消費,防止個體陷入寅吃卯糧的窘迫境況。再次,支付痛感解決了個體經濟行為中目光短淺的問題,而人類已經被證實是目光短淺的——眼前的利益會讓人忽視未來更大的利益(Laibson,1995)。
雖然支付痛感能夠幫助人們在消費過程中有效分配資源,但是Zellermayer 認為,如果個體在消費行為中感受到的支付痛感過高或過低,就可能導致“強迫性購物”和“強迫性不購物”兩大心理問題。
首先,當個體感受到的支付痛感過低時,個體會陷入強迫性購物的心理問題當中。強迫性購物在行為上具體表現(xiàn)為無法克制的購物沖動,而這種沖動性購物已經成為一種社會問題:2015 年,一位李姓女士一年內因購物花光丈夫二十多萬元積蓄,并欠下六萬多元債務,丈夫無奈提出離婚 (賈曉寧,2015);2019 年“雙 11”當天,杭州一女子網購一夜花掉 10 萬元(廖艷,薛莎莎,2019)。沖動消費帶來的問題不僅僅發(fā)生在國內,一項調查報告顯示,英國人一生會沖動消費6500 次,人均花費14.4 萬英鎊(約130 萬人民幣)。在根本用不到的商品上,消費者每年人均花費高達 9000 英鎊(Bancroft,2019)。
Ridgeway,Kukar-Kinney 和 Monroe (2008)將強迫性購物定義為消費者表現(xiàn)出的重復購買傾向,以及缺乏對購買的沖動控制。強迫性購物行為給當事人帶來的是巨大的精神痛苦,包括羞恥、內疚、懊悔、抑郁、絕望、焦慮和憤怒。除去精神痛苦,伴隨而來的還有大量購物帶來的社會后果,頻繁的家庭爭吵、 個人財政赤字、 工作遇到問題等 (Benson &Eisenach,2013; Weinberg & Gottwald,1982)。
隨著科技進步,電視購物和網絡購物進一步刺激了強迫性購物的發(fā)生。Lee,Lennon 和 Rudd(2000) 發(fā)現(xiàn)強迫購物與電視購物曝光率呈正相關。在該研究中,大約有10%的電視購物者有強迫購物傾向,而在普通人群中大約為 6%~7%(Muller,Mitchell & de Zwaan,2015)。網絡購物亦是如此,一項調查研究發(fā)現(xiàn),在1490 名網絡服裝店的顧客中,17.7%是強迫性購物者 (Kukar-Kinney,Ridgway,& Monroe,2009)。王影、 賀曉琴和銀成鉞(2016)回顧了一系列國內外文獻指出,網絡為購物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使得消費者可以隨時隨地自由購物; 有些個體在傳統(tǒng)消費渠道中不是強迫性購物者,卻是網絡強迫性購物者。不僅如此,在美國和其他發(fā)達國家,強迫性購物者都呈現(xiàn)逐年增加的趨勢(Muller & de Zwaan,2004; Neuner,Raab,&Reish,2005; Muller et al.,2015)。除了購物渠道,有許多研究認為,逐漸便捷化、多樣化的支付手段,便利的購物流程,以及購物中的各種折扣與促銷手段也導致強迫性購物逐年增加 (姜云喬,2019;許銘嘉,陸小倩,2019)。
強迫性購物愈演愈烈,而目前強迫性購物的治療方式卻還十分有限。Benson 和Eisenach(2013)使用了心理動力學治療、 認知行為治療、 辯證行為治療、動機訪談、正念以及接受和承諾治療六種咨詢方式對強迫性購物進行了為期12 周的治療,依然收效甚微。因此,他進一步提出該問題的主要治療方法還是沿用之前的口服抑郁癥藥物治療。然而Lejoyex和Weinstein (2010)總結了一系列藥物治療后,認為很少有對照研究評估藥物對強迫性購物的影響,也沒有任何藥物呈現(xiàn)出治療效果。而支付痛感已經被發(fā)現(xiàn)能夠有效遏制購買行為,并已發(fā)現(xiàn)與強迫性購物存在一定的關聯(lián)性。除此之外,支付方式、折扣與促銷手段也被發(fā)現(xiàn)與支付痛感存在顯著相關性(Mazar,Nina,Shampanier,& Ariely,2017; Soman,2001; Zellermayer,1996)。綜上所述,為提出新的心理治療方式,研究支付痛感以對強迫性購物進行干預具有重大的意義。
Zellermayer(1996)認為支付痛感不僅與強迫性購物有關,還與“強迫性不購物”有關。有許多消費者在應該購買的物品上過于吝嗇,而強迫性不購物現(xiàn)象一直沒有得到研究者的重視。有研究發(fā)現(xiàn),相比于購買了自己不想要的物品,錯過購買自己想要的商品令人產生更多的后悔情緒(Frederick,1995)。而支付痛感感受性強的人——吝嗇者在消費中就表現(xiàn)出消費過少的情形,他們能意識到自己的消費行為,并對自己的消費角色感到不滿意 (Rick,Small,&Finkel,2011)。
從社會層面上來說,除了強迫性購物帶來的無意義消費之外,消費是被社會所鼓勵的行為。合理消費一方面可以提升個人的生活滿意度和幸福感 (楊振,2020),另一方面也能增加社會經濟活力。而強迫性不購物者既無法滿足自己的需求,又浪費了社會資源。從幫助個體進行合理消費以滿足個人基本需求的角度看,支付痛感亦有待研究。
因此,為了幫助研究者更好地開展支付痛感的研究,本文通過梳理支付痛感有關文獻,闡述了支付痛感的理論基礎和生理基礎,總結了支付痛感相關研究,并對該領域內的研究進行了評價和展望。
傳統(tǒng)理性人假設認為,人作為經濟活動的主體,在經濟活動中如同一臺機器,沒有任何主觀心理感受和倫理道德。隨著越來越多的證據駁斥理性人假設,人們越來越關注情感因素在決策中發(fā)揮的作用。在這一背景下,陸續(xù)有研究者探討了支付痛感的理論解釋和生理基礎。
Irving Fisher (1930)最早提出的跨期選擇理論認為,消費者是在包括現(xiàn)在在內的不同時間點上,無感情地進行消費。支出的分配是為了使總效用最大化,在這個模型中,決定花還是不花,僅僅是一個有效分配資源的問題,現(xiàn)在的支付導致的只是未來消費效用的下降。但實際上,交易并不只是一種簡單的二選一任務,人們在交易的過程中常常會獲得一種直接性的痛苦,F(xiàn)isher 自己也承認了其理論的不完備性(Zellermayer,1996)。
Thaler(1980)提出了心理賬戶理論,該理論認為隨著金錢心理位置的改變,其心理意義也會改變。根據心理賬戶理論,Thaler 提出了兩種效用:交易效用和獲得效用。交易效用是指消費者在消費中獲得的感知節(jié)省,而獲得效用是指消費者在消費中感知到的價值盈余(Thaler,1985)。不論是 Fisher 的跨期選擇理論,還是Thaler 的心理賬戶理論,歸根結底都是典型的經濟學假設,并沒有考慮到人們的情感因素。而事實上,人的情感因素不僅在決策中占有關 鍵 地 位 (Guth,Schmittberger,& Schwarze,1982),在消費決策中也占有關鍵地位(Hirschman &Holbrook,1982)。
根據心理賬戶理論,Prelec 和 Loewenstein(1998)提出了心理賬戶的雙通道理論。該理論描述了消費的快樂和支付的痛苦之間相互作用的機制,并得出了它們對消費行為和消費享樂的影響,由此支持了“支付痛感”理論的合理性。雙通道理論認為,人們在購物時會同時激活兩個心理通道,一個通道如同心理賬戶理論,人們會記錄消費的正效用,而另一個通道則記錄付款的負效用。為了更加清楚地說明這一理論,Prelec 和 Loewenstein(1998)在文章中舉了一個有趣的例子,當計程車計費器滴答滴答的響聲刺激著你的神經之時,你乘坐計程車的便利舒適感就迅速減少。心理賬戶的雙通道理論兼顧了消費決策中的理性因素和情感因素,很好地解釋了支付痛感的成因及作用機制,因此為大多數研究者所接受。
人們常說,“這么貴,花這么多錢,真是心疼?!蹦敲?,支付痛感是否只是一種隱喻的抽象概念而并非具體存在? Zellermayer(1996)通過將支付痛感和生理痛感進行對比來推斷支付痛感的存在,因為這兩者之間存在極大的相似性。不論是哪種痛感,當疼痛不在人們掌控之下時 (如風濕帶來的疼痛和不使用短信卻必須支付綁定的套餐費用),人們會感受到更強烈的疼痛; 延續(xù)性疼痛對兩種痛感都有放大作用(如病人被告知病痛還會持續(xù)很久和持續(xù)數年支付汽車的保養(yǎng)費)。
Knutson,Rick,Wimmer,Prelec 和 Loewenstein (2007)通過 fMRI 證實了它是切實存在的,它和腦島的激活以及內側前額葉失活有關。腦島的功能直接和生理痛苦以及經濟損失有關 (Kuhnen &Knutson,2005; Wager,Atlas,Lindquist,Roy,Woo,& Kross,2013),而內側前額葉與預期收益有關 (Knutson,F(xiàn)ong,Bennett,Adams,& Hommer,2003)。
支付痛感不是一種軀體痛覺,而是一種心理痛苦,或稱為情感痛覺(affective pain)。情感痛覺不同于軀體痛覺,它是更加高級的痛覺,它具有不愉快、情感、主觀性三大特點。軀體痛覺一定會帶動情感痛覺,但情感痛覺中可以沒有軀體痛覺參與。例如,想像自己摸電門能誘發(fā)人的情感痛覺,但人的軀體并沒有受到任何傷害。另一項fMRI 研究表明,支付痛感所產生的痛覺有前扣帶回皮質的背側和上額回部分以及前腦島參與,而這些部分與情感痛覺直接相關,這進一步證實了支付痛感是一種情感痛覺(Maz ar,Plassmann,Robitaille,& Lindner,2016)。
支付痛感的研究中大都包含對支付痛感的測量,而關于支付痛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兩方面:一是對支付痛感感受性差異人群的對比研究,即吝嗇者與揮霍者的對比研究; 二是支付痛感的影響因素探究。
3.1.1 對支付痛感的直接測量
Zellermayer(1996)最早采用自陳問卷對被試的支付痛感進行了測量,該問卷包含50 個研究者感興趣的陳述 (如大家湊份子錢給一個你不喜歡的同事買禮物),且在每個陳述之后都包含一個問題——“這有多痛苦? ”以及11 個得分選項,得分區(qū)間從-5到5,得分間隔為1 分。
Thomas,Desai 和 Seenivasan(2011)在研究中對支付痛感的測量進行了改進,他們使用了兩個量表對被試的支付痛感進行測量。第一個量表會呈現(xiàn)一系列關于購物體驗的問題,每個問題都采用1~5五級計分,在1 分旁有一張悲傷的臉,5 分旁有一張快樂的臉,分數越高代表痛苦程度越低。另一個量表呈現(xiàn)了多個選項(惱怒、受限、懊惱、無能為力、被控制、窒息、被抑制、以上都不是)供被試選擇,以了解他們的負面情緒程度。被試可以在這些單詞中選擇1 個或多個符合他們購物情感描述的單詞,選擇的單詞越多表明被試的支付痛感越強烈。Soster,Gershoff 和 Bearden (2014) 對選項稍加改變,在Thomas 等人的量表基礎上,于3 分旁放置了一張無表 情 的 臉 。Lee,Morewedge,Hochman 和 Ariely(2019)則在研究中直接沿用了該量表。這些研究對支付痛感的測量存在兩個問題:第一,使用未標準化的測驗對支付痛感進行測量,其結果偏差較大;第二,這些研究對支付痛感和其共變因素的測量都使用自陳測驗,容易造成共同方法偏差。
3.1.2 對支付痛感感受性的測量
Rick,Cryder 和 Lowenstein(2008)基于人們支付痛感感受性的差異,編制了 “吝嗇-揮霍” 量表(Tightwad-Spendthrift Scale,TW-ST 量表)。Rick 等人認為,人們體驗支付痛感的傾向是不同的。根據這種不同,Rick 等人將人們分成三種類型: 花錢時感受到的痛苦強烈,支出比理想情況下少的人稱為吝嗇者(tightwad);花錢時感受的痛苦輕微,支出比理想情況下多的人被稱為支付痛感揮霍者(spendthrift);支出與理想情況下一致的人被稱為無沖突者(unconflict)。
TW-ST 量表僅有四個項目,總分區(qū)間為4 到26分,得分在 4 到 11 分區(qū)間內為吝嗇者,12 到 18 分為無沖突消費者,19 到26 分為揮霍者。由于整個量表僅有四個項目,項目過少將導致量表信度不高,而信度不高又必將導致其效度不高 (戴海琦,張峰,陳雪峰,2011)。目前,與吝嗇者和揮霍者相關的研究都采用了Rick 等人的TW-ST 量表,這些使用信效度存疑的量表產生的研究結果可能也會存在一定偏差。
Rick 等人(2008)在驗證 TW-ST 量表效度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TW-SP 量表得分可以直接預測負債金額和存款金額,但吝嗇者和揮霍者的收入差異與TWST 量表分無關。也就是說,吝嗇者的開銷小不是因為他們收入低。在該研究中使用TW-ST 量表調查了超過13000 名被試,發(fā)現(xiàn)其中25%為吝嗇者,15%為揮霍者,剩下60%為無沖突者。
Rick 等人在研究中還發(fā)現(xiàn),支付痛感的感受性對消費的影響受框架效應調節(jié),吝嗇者對信息更加敏感,看到實驗材料中出現(xiàn) “小小 5 元 (small $5 fee)”的吝嗇者會比看到“5 元($5 fee)”的吝嗇者消費更多,而在揮霍者中沒有發(fā)現(xiàn)這一現(xiàn)象。
在Rick 等人提出支付痛感感受性差異后,有許多研究者也對吝嗇者與揮霍者展開了研究。Thomas等人(2011)研究了吝嗇者和揮霍者在購買健康食品或垃圾食品中使用現(xiàn)金或信用卡購物時感受到的支付痛感強弱。結果表明:購買垃圾食品時,使用信用卡支付的兩種被試消費差異最小; 而不同的支付方式對吝嗇者有顯著影響,使用現(xiàn)金支付時吝嗇者的消費金額更少,而在揮霍者的消費行為中沒有發(fā)現(xiàn)顯著效應。
Rick 等人 (2011)發(fā)現(xiàn)不論是吝嗇者還是揮霍者,都對自己的吝嗇者或揮霍者身份感到不滿。該研究對1300 名夫妻進行了調查,發(fā)現(xiàn)丈夫與妻子的TW-ST 得分呈現(xiàn)顯著負相關,但丈夫與妻子的TWST 得分之差的絕對值與婚姻幸福感也呈現(xiàn)負相關。也就是說,丈夫與妻子在支付痛感的感受性上差別越大,婚姻幸福感就越低。同時研究還發(fā)現(xiàn),使用夫妻雙方的TW-ST 量表得分進行l(wèi)ogistic 回歸,還能很好地預測家庭是否負債。
Raghubir 和 Srivastava(2009)聲稱給被試 100美元酬勞,被試有兩種選擇,一種為1 張100 美元紙幣,另一種為5 張20 美元紙幣。在給予酬勞時,將被試分為兩組,其中一組會面臨許多消費誘惑,另一組則不設置誘惑。結果發(fā)現(xiàn),吝嗇者在高自我控制需求條件下,即面臨誘惑時,更有可能選擇100 美元的紙幣; 而同樣條件下,揮霍者在100 美元紙幣和5 張20 美元紙幣的選擇上沒有顯著差異。Raghubir 認為大面額的鈔票在心理上具有難以替代性,從而能夠幫助人們控制消費。而吝嗇者選擇大面額紙幣正是一種為了規(guī)避消費而產生支付痛感的自我控制策略。
Berman,Tran,Lynch 和 Zauberman (2016)在研究中發(fā)現(xiàn),揮霍者比吝嗇者更容易忽視未來開支,吝嗇者們更容易犯下目光短淺的毛病。這與Rick 等人(2008)提出的吝嗇者們更容易忽略機會成本的研究結果一致。
Smith,Echelbarger,Gelman 和 Rick (2017)研究了5 到10 歲吝嗇者兒童和揮霍者兒童的表現(xiàn),發(fā)現(xiàn)在ST-TW 量表中低分組的人數比例 (29.8%)大大高于高分組(6.7%),即兒童當中的吝嗇者人數高于揮霍者,這與Rick 等人(2008)對成人的研究結果較為一致。該研究還發(fā)現(xiàn),年齡越大的兒童越少出現(xiàn)揮霍的傾向,男女兒童在ST-TW 量表得分上沒有顯著差異。父母與孩子的ST-TW 量表得分之間沒有顯著相關性,不過ST-TW 量表得分高的父母更可能認為孩子有高消費傾向。Smith 等人的研究彌補了兒童支付痛感研究的空白,也為塑造兒童的金錢觀和消費行為提供了一定的指導作用。
在支付痛感的諸多影響因素中,研究者對支付方式的討論較多,亦有一些學者探究了影響支付痛感的其他因素。
3.3.1 支付方式對支付痛感的影響
有研究指出,相較于信用卡支付,人們使用現(xiàn)金支付時會感受到更強烈的支付痛感。這是因為錢的損失是立即實現(xiàn)的,且這種損失不會通過抽象金錢體現(xiàn)出來(Soman,2001)。并且由于新興支付方式(如信用卡、手機支付等)使人們在交易中失去了現(xiàn)實 的 金 錢 剝 離 感 (Kamleitner,2008; Soman,2003),也會降低人們的支付痛感。
許多研究結果支持了這一觀點。有研究發(fā)現(xiàn),與現(xiàn)金相比,消費者在使用信用卡支付時會購買更多的商品,即使是常規(guī)性的購買雜貨物品也是如此(Soman,2001,2003; Raghubir & Srivastava,2008,2009; Thomas etal.,2011; Lee et al.,2018)。杜娉婷(2016)發(fā)現(xiàn),相比于現(xiàn)金支付,第三方支付會使消費者在垃圾食品上消費更多; 張美萱(2018)發(fā)現(xiàn),相比于現(xiàn)金支付,使用手機支付會使人們花更多的錢。
但是 Falk,Kunz,Schepers 和 Mrozek(2016)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使用信用卡支付和使用移動支付,人們感受到的支付痛感沒有顯著差異。Boden,Maier 和Wilken(2020)的研究認為,支付痛感只是支付方式影響消費決策的一個原因,其支付便利性也是消費決策影響的重要原因之一??偠灾鄬τ诂F(xiàn)金支付方式來說,非現(xiàn)金的支付方式降低了人們感受到的支付痛感,但不同的非現(xiàn)金支付方式之間還未發(fā)現(xiàn)顯著差異。
3.3.2 其他因素對支付痛感的影響
除了支付方式,現(xiàn)有研究中還發(fā)現(xiàn)一些其他影響消費者的支付痛感因素。Zellermayer(1996)通過線性回歸的方法,得到了影響支付痛感的七個因素:公平,交易越不公平支付痛感越高;投資與消費,純粹的消費支付痛感更高;即時付款或延時付款,付款越是拖延,支付痛感越高;為自己或為他人消費,為他人消費支付痛感更高;付款時機,享受消費后付款支付痛感更高;可控制性,交易越無法控制支付痛感越高;商品金額,商品越貴支付痛感越高。其中,商品金額的影響最低。在不考慮金額的情況下,其他六個因素解釋了83%的支付痛感方差。雖然Zellermayer認為自己找到了影響支付痛感的大部分因素,但后人研究中還是有更多的影響因素逐漸被發(fā)現(xiàn)。
Soster 等人(2014)提出了“美元見底效應(Bottom Dollar Effect)”。他們在研究后認為,當預算不足(也就是美元見底了)時,支付痛感的提高會作為中介變量,使得人們產生消費厭惡。這一效應會受到意外之財的調節(jié)作用,在預算不足時,如果獲得一筆意外之財,將減少人們的支付痛感,提高消費的滿意度。張美萱等人(2018)的研究結果也顯示,手機支付條件下獲得了意外之財的被試比未獲得意外之財被試消費更多。
Mazar 等人(2017)認為,人們都是喜愛折扣的,這可能是因為折扣使得支付痛感降低。但過小的折扣可能會低于人能感受到的閾值,所以幾乎不會對快樂產生影響 (Morewedge,Holtzman & Epley,2007)。Lee 等人(2018)在研究中得到了相似的結論,但Lee 等人進一步指出,折扣可以分為概率折扣(有1%的概率商品免費)和固定折扣(免去1%的商品金額)。在商品折扣很低時,人們更偏好概率折扣,這可能是因為免費這一詞降低了人們感受到的支付痛感。這些研究結果都有較強的實踐意義,既可以應用于商家刺激消費,也可以提醒消費者小心消費陷阱,克制過度消費。
支付痛感從Zellermayer 提出至今已有二十余年,國外已有不少學者開展了大量的實證研究,但國內針對支付痛感的研究才剛剛開始。作為一個橫跨經濟學與心理學的概念,本文整理了一些未來支付痛感可能的研究方向。
強迫性購物問題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日益凸顯,而目前沒有有效的治療方式。在心理治療中,如果沒有器質性病變,治療者總是強調使用心理咨詢手段幫助患者,藥物只作為一種輔助手段使用,因此對于強迫性購物問題的治療應優(yōu)先考慮心理咨詢方法。許多研究已經發(fā)現(xiàn),較高的支付痛感能夠有效遏制個體的購買行為(Kamleitner,2008; Raghubir & Srivastava,2009; Soman,2003; Soster 等人,2014),那么是否可以通過在日常生活中操縱強迫性購物者的支付痛感,以減少其強迫性購買行為,從而達到治療其心理和行為問題的效果?這還有待學者的研究。
一些研究發(fā)現(xiàn),人們沒辦法很好地進行消費以滿足自己的需求。Kivetz 和 Simonson (2002)在研究中發(fā)現(xiàn),有些人需要使用一些手段強迫自己才能放縱自己。在該研究中,實驗人員讓一群女性選擇80美元現(xiàn)金或者85 美元的spa 套餐,并在實驗后對這些女性進行了訪談。這些女性表達出了對spa 的喜愛,但是她們認為80 美元可以用于支付房租、購買食品等生活開銷,因此而克制了自己的享樂開銷。例如有一位女性說:“如果我選擇80 美元,我就可以花在我需要的東西上,而不是我真正喜歡的東西上。(可是)我要去spa 已經說了四五個月了?!边@些人的典型消費習慣與他們的期望消費習慣存在差異,Rick 等人(2008)暗示,其原因正是這類人感受到的支付痛感過高。
沒辦法合理進行消費的人還造成了社會資源的浪費。就像 Zellermayer(1996)指出的,“強迫性不購物浪費了商家的資源,這種顧客在店里閑逛而不買東西,這是對售貨員時間和注意力的浪費?!庇捎诮档椭Ц锻锤心軌虼偈箓€體進行消費,未來的研究方向除了通過操縱支付痛感幫助強迫性購物者外,也可以考慮操縱支付痛感以幫助強迫性不購物者進行正常的消費。
從商家的角度來說,在商業(yè)情境中進行實證研究,利用對支付痛感的操縱來幫助商家,促進其產品的銷售也是值得研究的話題。
在跨文化研究領域,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所調查的三個國家(美國、德國、印度)成人的支付痛感沒有顯著差異(Boden 等人,2020)。而我國與西方消費群體在消費文化觀念上存在很大的差異。中國人提倡勤儉節(jié)約,而西方人追求享受生活;中國人偏好儲蓄,而西方人崇尚提前消費;中國人注重實用性,西方人注重形式(賀曉琴,2010)。那么支付痛感作為影響消費行為的重要因素,其感受的傾向性是否也存在跨文化差異?如果這種差異存在,我們該如何本土化運用支付痛感的相關研究成果? 這些問題都有待討論。
揮霍不僅僅存在于私人消費中,公款消費也是如此?!吨袊伯a黨紀律處分條例》78 條明確指出:“揮霍浪費公共財產,情節(jié)較輕的給予警告或者嚴重警告處分;情節(jié)較重的,給予撤銷黨內職務或留黨察看處分;情節(jié)嚴重的,給予開除黨籍處分?!背R姷墓類盒該]霍包括公款吃喝、公款旅游、超標公車消費甚至賭博(周曉雯,2014)。
公款消費也是一種消費行為,也包含著對消費效用的考量。但公款消費與私款消費又存在一定的差別,揮霍者們在私款消費中“大手大腳”,那么面對公款他們會如何表現(xiàn)? 這樣的人是否不適合管理公款? 此外,對于一般人來說,公款消費是否也會受到支付痛感的影響? 如果能夠研究人們使用公款時的支付痛感,找出其中規(guī)律,也許可以通過操縱支付痛感來減少揮霍公款的行為。
目前的支付痛感實證研究常常要用到Rick 等人(2008)編制的 TW-ST 量表,而 Rick(2018)指出,TW-ST 量表還沒有非英語版本,也沒有在非英語人群中施測過,所以并不清楚翻譯后的TW-ST 量表是否能延續(xù)其效度。TW-ST 量表的另一個問題在于題量過少,該量表僅有四個項目,項目過少將導致量表信度不高,而信度不高又必將導致其效度不高(戴海琦,張峰,陳雪峰,2011)。據此,研究者可以對TW-ST 量表進行本土化修訂,以便國內研究者更好地開展有關支付痛感的實證研究。
總體而言,支付痛感的應用研究較少,而其在心理咨詢、社會生活、政治領域都有一定的應用前景。此外,在支付痛感的實證研究中,對支付痛感的測量方式還有待改進,研究者可以采用自陳測驗與認知神經方法相結合的測量方式,提高測量精度??偠灾?,支付痛感仍然具有很強的研究價值,期待未來更多學者參與到與之有關的研究和探索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