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鴻想
“絲綢之路”的概念最初是由德國地質學家費迪南·馮·李?;舴以?877年首次提出的。它指的是連接著中國與河中和印度,以絲綢之路經濟交易為介質的東西交通路線。在這條貫通歐亞大陸文明之路所輻射的廣闊區(qū)域中,蘊含著極為廣泛的政治、經濟、文化交流的意義,它形成了中西方文化西進東漸的生長條件,使絲路文化成為中華文化的重要來源之一。絲綢之路根據(jù)路線不同,分為海上絲綢之路和陸路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在秦漢時候產生,是我們迄今所知道的最古老的海上航線;陸路絲綢之路是漢武帝所派使者張騫在艱難困苦的環(huán)境下逐步走出來的,這條道路在記載中被保留使用了十五個世紀之久。
秦漢時期,我國歷史上第一次多民族統(tǒng)一,并共同生活在這片古老而遼闊的土地上。各民族間音樂文化交流日益頻繁,相互吸收,共同創(chuàng)造和繁榮。造就了中華民族所特有的多姿多彩的音樂體系。西漢武帝擴建了國家音樂機構——樂府,廣泛地收集各地區(qū)各民族的民間音樂進行整理、加工、改編和創(chuàng)作,同時派遣外交家張騫兩次出使西域,張騫歷經千難萬險終于開辟了一條橫跨亞歐中西、名垂千古的絲綢之路,使得沿途各民族各國家的音樂和樂器陸續(xù)進入中原。自此中華民族音樂的成分愈加豐富,掀開了中西音樂文化交流的新紀元。
地處在中原腹地的洛陽是絲綢之路的起點,我們祖先從這里到西域所走過的道路,長達七千多公里,跨越了亞、非、歐三個大陸,這條道路最終在歷史上被稱為是中外人民的友誼之路。因為由這條路西運的貨物中輸出的物品中,數(shù)量最多的是中國生產而又最為西方人所欣賞珍視的絲綢,故歷史上人們把這條道路稱為“絲綢之路”。
絲綢之路對西方人在文化層面上的最大的意義,是中國文化和科技的許多精華通過絲綢之路被介紹到西方,包括天文、醫(yī)學、音樂、建筑等領域的知識,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古代中國四大發(fā)明中的三項:造紙、印刷和火藥。四大發(fā)明改變了世界歷史的進程,絲綢之路上的交流傳播,便是其發(fā)揮世界性影響的前提。
在物質上,商業(yè)往來帶來了器具牙角、皮毛、植物,香料、顏料、礦石金屬、武器、書籍、樂器等等。精神領域里的中亞、南亞、西亞乃至歐洲的文化財富中的以佛教為首的各種宗教,沿著絲綢之路奔涌而來。外域文化對中國本土文化的影響深刻而久遠。中國文化之所以強大且歷久不衰,根本原因在于中華文化敢于并善于包容吸收了太多的異域文化基因,中國之所以能在漢代鼎盛時期開通茫茫西域,也正是體現(xiàn)了當時中國國力強盛、文明高度繁榮的景象。
通過歷史與現(xiàn)實的多向交流,人們深切感知橫跨歐亞的絲路使各民族的音樂文化彼此相互依存,形成了有著多種內在聯(lián)系的整體,實現(xiàn)了學術意義上的鑿空,形成世界文化多元一體的格局。絲綢之路沿線區(qū)域音樂文化的成長,離不開周邊民族音樂文化的投射、融匯和滋養(yǎng)。音樂作為道路中最重要的“催化劑”,各民族音樂文化的發(fā)展歷史,更是直接帶動了中西文化的發(fā)展。隨絲綢之路傳入的樂器文明也為中華文明的興盛增添著色。
現(xiàn)如今我們所知道的中國民族樂器包含了兩個部分:一部分指的是在中華大地土生土長的原始先民所創(chuàng)造和培育的文化產物;另一部分是對絲綢之路交流中傳入的新樂器的吸收、改造、融合與改造,從而在新興樂器的生命里增添了我們中華民族的氣質與文化內涵,在傳播的過程中被歷史與廣大群眾認可,收入中華民族樂器大家族。
絲綢之路上的樂器音樂與舞蹈藝術的傳入,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中國音樂歷史文明的進程。無論是新穎的音樂舞蹈風格,還是異國特征的各類樂器,都突破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結構模式,為古老的中國音樂文化注入了新鮮的血脈。
現(xiàn)今有著“彈撥樂器之王”稱號的琵琶是在絲路傳播的過程中脫離母體文化、遠離起源地,輾轉數(shù)千里來到中華大地生根發(fā)芽,產生了深遠的藝術影響力的一件代表性樂器。“批把”最早在東漢時期的劉熙《釋名·釋樂器》中出現(xiàn)的一句話??梢娮钤缙诘挠涊d沒有對批把這一樂器的形制多加描述,但我們卻由此可見胡批把在漢代是已經傳入到了中國(因當時的文字還未創(chuàng)作出來“琵琶”二字,故將其寫作“批把”。)
從曲項琵琶傳入我國到二十世紀以前,曲項琵琶的發(fā)展一共經歷了兩個高峰時期。第一個高峰時期為隋唐時期,琵琶盡管有改革的雛形,但是不夠成熟也不盡完善,所以第一個發(fā)展高峰時期的琵琶以其外來樂器的本質狀態(tài)在中華大地初生根;第二個高峰時期為明清時期,琵琶在華化過程中,不管是樂器形制、演奏形式、名家名曲都有了突出而卓越的成績,證實了其以中國民族樂器的姿態(tài)深入扎根。
隋唐時期絲綢之路最為繁盛,洛陽是絲綢之路的東段起點,又是對外文化交流的中樞。中原地區(qū)的開放與包容對周邊民族及國家有著極強的吸引力,許多西域和外國人在洛陽定居,逐漸在道德觀念、婚姻、宗教信仰、習俗等方面產生文化認同,而外來文化的交融,也深深影響著中原民眾的社會生活。音樂文化發(fā)展十分繁榮,可以用盛況二字來表達。在當時的政治往來密切的時代,為了擴大統(tǒng)治區(qū)域,戰(zhàn)爭、貿易來往十分的密切,佛教文化傳入中原。宮廷樂舞在當時藝術中占據(jù)一席之地,而曲項琵琶作為各類樂隊中的必備樂器而紅極一時。特別是在從絲綢之路上傳入的龜茲樂、疏勒樂、安國樂、高昌樂等音樂表演形式中曲項琵琶更是被推崇至極。流傳而來的音樂大多都以小國家的名稱或地方的名稱來進行命名,并且在西域各國的眾多樂舞樂隊當中,曲項琵琶充當著主奏和伴奏樂器,在佛教雕塑、石窟、壁畫的背景中也有著相當數(shù)量的曲項琵琶出現(xiàn)。
明清琵琶藝術高度成就之一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琵琶譜的誕生。曲譜的傳承為后世研究這一時期的琵琶藝術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使得許多珍貴的琵琶古譜得以保存并流傳后世。明清時期也被稱為是手彈琵琶的高峰時期。
中國琵琶藝術在二十世紀正式從傳統(tǒng)邁向了現(xiàn)代,在經歷了兩千多年滄桑變換的琵琶,達到了另一個高峰時期。在樂器的形制上,開始以十二平均率為標準,對琵琶的形制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探索,開始嘗試在六七品之間再加一品,發(fā)展成為四相十三品;經歷了三十年代的六相十八品,終于在六十年代定型成為流傳最廣的六相二十四品。改革開放的推進掀起了中國當代音樂文化思潮,當代琵琶音樂創(chuàng)作也在這一思潮中掀起了一股激流并持續(xù)至今。不論是專門為琵琶創(chuàng)作獨奏曲、協(xié)奏曲,還是將琵琶納入其他重要作品編制中,均可見琵琶這件樂器,受到了作曲家們極大的青睞和重視。當然不乏一些躬身于創(chuàng)作的琵琶演奏家們,他們駕輕就熟的以自己演奏經驗大膽涉足創(chuàng)作出獨特角度的作品。自此不論是專門為琵琶創(chuàng)作獨奏曲、協(xié)奏曲,還是將琵琶納入其他重要作品編制中,均可見琵琶這件樂器。
目前藝術的傳承仍然主要依靠學校傳播,沒有系統(tǒng)的制度體系和傳承傳統(tǒng)藝術的教師,那么中國傳統(tǒng)樂器藝術將難以生存和發(fā)展。
雖然我國民族音樂文化有著深厚的歷史,但是在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高速發(fā)展的今天,民族音樂文化在高等院校學生們的生活中仍屬于被忽略的文化藝術。國內外的流行音樂仍然充斥著學生們的課余生活,中國民歌、中國民族樂器、國粹京劇都逐漸被流行音樂、影視音樂所替代。并且大學的課程不同于中小學音樂課,藝術課程不再是必修課,而是以通識選修課的身份存在大學課堂。這種局面的出現(xiàn)一定程度上使得人們心目中文化課為主要課程,而藝術音樂對大學生的未來發(fā)展并不會產生太大的影響。學校不重視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勢必造成學生輕視民族音樂文化。發(fā)展傳承民族音樂,高校應當承擔起這份責任。
從絲綢之路文化交流我們不難可以看出:政治、經濟、文化必須要經過交流與融合才能日益發(fā)展和壯大。民族音樂同其他事物一樣,如果不進步,那么終將會被淘汰,因此民族音樂應緊跟時代的步伐。將時代學生耍的音樂元素融入民族音樂文化,當中適當加以創(chuàng)新以吸引更多的大學生,使其愛上這一代的民族音樂化。為民族音樂注入新鮮血脈。去其精華去其糟粕。
二十世紀末以來,我國高等院校在藝術傳承方面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在近幾年國家支持和藝術專業(yè)自身的不斷豐富下,我國高校藝術地位逐步提升,也引進了先進的管理辦法和教學設備,師資隊伍也逐漸專業(yè)化。但是傳統(tǒng)的音樂教學觀念依然對高效藝術課堂有著深厚的影響,仍然以傳授給學生音樂知識和教會他們演唱為主,在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人才沒有明確的標準。但高等音樂的傳承與發(fā)展,不僅要傳授學生音樂知識和技能,更應該提高學生提取和處理信息、獲得新知識、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與人溝通和合作的能力,增強學生發(fā)散性思維的意識。
在藝術審美的普及化過程中,更應該結合相關的時代背景、文化背景,充分認識音樂的內涵和底蘊。通過音樂與文化為一體結構來實現(xiàn)開闊學生藝術視野、培養(yǎng)具有創(chuàng)新型高素質人才的目標。教師可以對中外音樂學習內容進行穿插教學動心結合的方式,有助于學生的學習思路,加深學習影像增強民族音樂熏陶的時間從而扭轉學生對本國民族音樂文化不自知的現(xiàn)狀。還可以結合新型媒體來豐富民族音樂文化課程內容激發(fā)學生興趣,循序漸進的引導學生深刻認識了解面對音樂文化。在課堂當中加入民族樂器知識和器樂演奏欣賞,將學習內容擴寬,從而促進我國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與傳播。
藝術社團作為融合劑順勢而生,在專業(yè)類學生和普通類學生中間架起一座橋梁,也使得音樂在普通學生眼中不再成為一種高標準、高門檻的藝術。技術訓練的目的是創(chuàng)造藝術之美。在樂曲演奏中沒有脫離感情的技術,也沒有脫離技術的感情。因此在教學中,要求演奏時不要將感情、技術和理念分離開來培養(yǎng)學生對自然、生活的洞察力和審美情趣。對于中國民族樂器社團的第一課應該是美感的培養(yǎng)。因為美是音樂創(chuàng)造之本,如果沒有對美的感悟就不會體會到《十面埋伏》的陽剛美、《霸王卸甲》的悲壯美、《塞上曲》的陰柔美、《月兒高》的大氣美。試奏一段優(yōu)美的旋律,激發(fā)學生對美的想象。
立足時代,逐步完善。全球一體化中文化發(fā)展呈現(xiàn)個性化,民族器樂曲是中華民族文化中最具民族個性、最具世界性的文化藝術,對民族器樂的審美傳承,必須雙腳扎根中國大地,同時包容、兼收、并蓄,取傳統(tǒng)精華,同時推陳出新,用新的思想觀念和方法去完善民族音樂傳承工作。只有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才能保持民族音樂文化的先進性,永葆中華民族音樂的無限魅力。
在我們國家高度認同和充分肯定民族自信、文化自信的今天,我們更應引導學生認真從傳統(tǒng)文化中學習我們祖先留給我們的物質與精神文明,從中華文化千年來不斷的傳承發(fā)展去研究每個時代存留下來的藝術與審美。由中國傳統(tǒng)民族樂器,向世界和未來介紹和展示中國的文化。
物質層面的絲綢之路,已經成為世界歷史文物最豐富厚重的文明古跡。精神層面的絲綢之路,時至今日仍然是被供世人不斷倚靠的支柱和脊梁,自古至今散發(fā)著對人類社會的進步發(fā)展源源不斷的正能量。
通過絲綢之路交流孕育而來的中國民族樂器——琵琶在歷經“華化”后在中國民族樂器史、中國音樂史乃至世界音樂史都占據(jù)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是中國大學生學習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歷史不可跨越的燦爛篇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