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通訊員 丁梅華
昨天早上已到去上班的時間,媳婦看我還在電腦跟前坐著,便問今天怎不見你那么積極了,再不走就要遲到了。我說,昨天不是跟你說我今天開始休假了。媳婦一聽,連忙說我還真把這事忘記了,那你休假別天天坐在電腦跟前,出去轉轉,看看有沒有合適的冬菜買上一點,到冬天菜貴得要命。
說起冬菜,我不由得想起上世紀80年代初,由于種種原因在家輟學兩年的我,獨自一人從江南水鄉(xiāng)來到新疆伯父家,原以為賺一點錢就可以回去了,不料伯父卻讓我又一次走進了校門。伯父和我相處的時候,才說起上學的事。原來他先跟伯母商量說,奶奶這么多年一直都由我爸爸照顧,現(xiàn)在我這么小的年齡就不上學了,將來能干啥,不如把我接過來培養(yǎng)成人,也對得起我父母這么多年一直照顧奶奶。據(jù)他說,當時還開了家庭會議,我的堂兄、堂姐、堂弟們都同意后,才讓我來的。
伯父雖說當時是某農(nóng)場連隊副連長,但生活并不富裕,一大家人平時吃的菜全是伯母在房前屋后自己種的,夏天吃不完的菜,勤儉的伯母就會晾曬起來,或者腌制起來,等著冬天吃。豬也是自己家飼養(yǎng)的,一年一頭或兩頭,年底宰了也不賣,鮮肉一時吃不完,伯母會做成臘肉、臘腸,或者在化雪前,把肉切成一塊一塊的,放到鍋里加工好后放進壇子,下一次吃的時候挖上一勺子。就這樣,在伯父家的日子,大半年都可以吃上肉。
伯父唯一買菜的時間,就是在冬天來臨時。新疆冬天時間長,半年時間無法種菜,完全得靠吃冬儲菜,當然也包括伯母夏天晾曬的干菜和腌制的咸菜。
那些年,農(nóng)場每家每戶都有菜窖,菜窖大概有1.5米深,寬度和長度是根據(jù)這家人人口的多少而定的。冬季主要儲存的是洋芋、蘿卜、大白菜,被稱為新疆的“老三樣”。伯父家的菜窖很大,也較深,所以下菜窖拿菜便成了我的任務。記得房前屋后種的青辣椒下霜前采摘下來,沒有吃完的,在菜窖放上一段時間后,全部變成了紅辣椒,當時我就覺得很神奇。
興許是我貪玩的緣故,有一次下菜窖拿完菜,我忘記了蓋菜窖門,等發(fā)現(xiàn)時大部分白菜已被凍掉,受凍的白菜好像總是炒不熟似的,吃起來喀嚓喀嚓的。為此,我沒少挨伯父一家人嘮叨。也正因此,后來我養(yǎng)成了干什么事都認真的態(tài)度。
而今,我因工作調動的緣故,已由農(nóng)場搬到城市,伯父母也都相繼去世,菜窖儲存冬菜的日子漸行漸遠?,F(xiàn)在的冬天,來自南方和溫室大棚的蔬菜品種繁多又鮮嫩。雖說也備冬菜,但只是象征性地買上一點,也許這是受過去農(nóng)場生活的影響。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