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星宇
(大連市經貿高級中學,遼寧 大連 116000)
對于高中特長生教育而言,其不但與我國高中教育體系的完整性密切相關,而且還關系著我國體育人才的培養(yǎng)以及體育事業(yè)的發(fā)展。所以說,做好高中體育特長生教育工作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在以往的教學中,體育特長生教育有著明顯的“附屬性”特征,特別是在應試教育觀念影響下,體育特長生教育效果并不明顯。對此,體育教師有必要立足特長生教育現狀,加快打造創(chuàng)新化的體育特長生教育常態(tài),從而進一步提升體育特長生教育實效,為我國培養(yǎng)更多高素質和全面型的體育人才。
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德育教育已經成為各學科教學的開展基礎。對于體育特長生而言,他們和普通高中生一樣,有著無限的朝氣與活力,并且自尊心、獨立心較強。但在成長過程中,他們的心態(tài)以及性格還是稍顯稚嫩,如喜歡個性化表現,很容易受到不良文化的影響,經常因為一些瑣事跟同學產生爭執(zhí),甚至大打出手,這顯然是我們不愿看到的。對此,在體育特長生教育實踐中,教師應當加強德育的滲透。例如,教師要做好教學觀察工作,留意特長生在訓練中所展現出來的思想以及品德問題,然后通過積極的溝通與交流,科學的點撥與指引,來逐步消除他們內心的不良思想,校正其學習態(tài)度和品德觀念。與此同時,教師也要結合訓練內容,設計一些德育性質的教育環(huán)節(jié),如在長跑訓練中,教師可讓優(yōu)秀學生講述一下自己的經驗,并適時引出“堅持不懈”“不斷突破自己”的思想觀念;在足球訓練中,通過比分逆轉的實例,來教導學生要“勝不驕敗不餒”“注重團隊合作”等等。這樣一來,不但能助力他們更好地進行體育訓練,而且還會為他們文化課學習提供良好的品質保障,可謂是一舉多得。
我們都知道,體育特長生教育需要伴隨著大量的體育訓練,所以教師必須要保證訓練計劃的科學性與合理性,只有這樣才能實現提高教學有效性和發(fā)展學生能力的雙向教育目的。然而,在體育特長生教育實踐中,由于受課時等因素影響,學生的訓練基本都是圍繞課余時間而展開的,這也給體育特長生教育制造諸多問題。與此同時,由于體育特長生的自學意識普遍較差,很多人都無法在課后做到自覺訓練和系統(tǒng)訓練,這顯然是不利于他們發(fā)展的。對此,教師應當依據體育特長生的特點以及成長需求,對訓練計劃加以優(yōu)化。例如,在足球特長生教育中,教師可將設計小組訓練的計劃,依據學生足球能力、自學能力等方面的實情,秉承異組同質原則,在班內組建多個4-6 人的足球訓練小組,然后以周為單位為他們布置組別訓練計劃,從而以集體之力來帶動個體自主訓練意識的提升,并實現以優(yōu)帶弱、共同提升的教育目標。又如,在籃球特長生教育中,教師可結合每一位學生體能、技巧等方面的實情,布置體能與技巧相結合的“雙重訓練計劃”,詳細布置從周一到周末的交錯訓練目標,如周一練習折返跑、周二練習投籃、周三練習運球...通過系統(tǒng)性的訓練,讓學生的體能以及籃球技能得到穩(wěn)步提升。與此同時,教師還可結合特長生各自的技術問題,在周期結束時,對他們進行針對性的突擊訓練,如專門設置中投、背身單打等訓練教學,從而有效消除學生的籃球技術問題,提高其訓練收益。
教學評價作為體育教育的重要一環(huán),是教學效果的重要保障??茖W有效地教學評價不但能讓教師更好地把握學生學習不足,進而采取有針對性的教學改進措施,提升后續(xù)教學實效,而且還能實現豐富學生學習思路,校正學生學習態(tài)度的目標。但是,在體育特長生教育中,教評環(huán)節(jié)經常以結果為重,這顯然是與素質教育要求相悖的。對此,體育教師也要秉承素質和生本教育觀念,對教評模式加以革新。首先,在教評標準方面,既要看重結果,也要做好對學生過程中所展現出來的韌勁、合作能力、體育道德等品質的關注,以全面化的教評標準助力特長生技能和素養(yǎng)的發(fā)展。其次,在教評方法方面,要在師評的基礎上,將自評、互評以及組評等多種教評形式滲入到課堂,如可讓學生說一說自己的訓練經驗或不足,指引大家進行思考與納諫,從而創(chuàng)設和諧化的體育講堂,提升教育實效。
總之,做好體育特長生培養(yǎng)工作有著諸多現實意義。廣大高中體育教師還需正視體育特長生的身心特點,秉承素質化和創(chuàng)新化的教育觀念,不斷運用新思路、新方法來創(chuàng)建體育特長生教育新常態(tài),進一步提高教學有效性,為體育特長生更好地成長與發(fā)展提供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