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姬
(鐘祥市高級技工學校,湖北 荊門 431900)
小洋,男,2004年8月生于湖北省鐘祥市的一個農村,現讀技校二年級。十分在意個人的外在形象,對老師有禮貌,但對父母態(tài)度十分不友好,父母無論怎么對他好,他都覺得是應該的,甚至覺得不夠。沒有規(guī)則意識,上課不是睡覺就是講話、搞小動作破壞課堂秩序,聚眾鬧事,抽煙喝酒,參與網上賭博,找同學借錢不還,大面積紋身,和女生公然在課堂上親熱;欺軟怕硬,喜歡和社會青年一起玩,欺負老實的同學,但被社會青年訛詐時卻幫助其掩飾,不敢告訴父母師長,不敢報警,東拼西湊5000元給對方。
家中4人,小洋、父母和一個已經出嫁的姐姐,姐姐在家全職帶外甥女。父母初中以下文化,對子女寄予厚望,卻不會教育,也疏于教育。小洋足歲后,父母將其留在老家,外出南方務工,想給子女創(chuàng)造更好的成長條件,父母多年未曾歸家,未曾見過孩子。姐弟均由祖母撫養(yǎng),祖母教育方式以寵溺為主。小洋貪玩好動惹事,祖母為其善后。小學低年級,有幾次小洋與同學尋釁打架,祖母求和未果,心急如焚。同學家長不依不饒,老師的批評,同學的孤立,讓小洋又懼又氣又怒,懼同學家長的強勢和自己在班里的處境;氣祖母目不識丁,不能護他周全;怒父母只生不養(yǎng),將自己拋在家里多年不管不問。小洋自此后,但凡出了問題就覺得是別人在針對他,別人不喜歡他,對祖母和父母毫無敬畏心,現今依然如此。
直至10歲,小洋因為在學校屢屢犯錯,屢教不改,父母意識到情況的嚴重性,回到老家接手小洋的教育。對父母歸來,小洋最初有欣喜,但因他犯錯后,父母口頭教育無果就會動手打他。小洋因此覺得很郁悶,開始排斥父母,經常在家里發(fā)脾氣,還曾直言質問父母既然不喜歡他為什么要把他生下來,既然都不管不問那么多年,在他最需要的時候都沒在他身邊,為什么現在要回來。母親心有虧欠,在小洋做錯事情時會和丈夫一起批評小洋,但只要小洋被打了就會維護著他,怪責丈夫。父親一方面覺得需對小洋嚴加管教,另一方面又想彌補這些年的缺失,于是一邊棍棒教育,一邊縱容寵溺。
研究表明,3歲前的孩子離開父母,對親情心理依戀和心理聯(lián)結就被中斷,情緒、行為和精神健康方面可能都會出現問題。由于早年父母不在身邊并且未有意識和小洋保持密切的親子聯(lián)系,在他最依戀父母的階段,得不到最需要的關懷,致使小洋缺乏安全感,產生孤獨感。有無數的案例表明,家長不注重嬰幼兒時期良好親子關系養(yǎng)成,孩子長大后更容易出現對抗教育、叛逆、網絡成癮等現象。青春期是親子關系的危機時期,但這個時期親子關系的問題并不僅僅是這個時期的問題,而是早期親子關系在當下的爆發(fā)。在小洋面對成長階段中環(huán)境轉變、角色轉變、自我概念重構時,他所擁有的親子關系不但沒有給他應有的支持和引導,而且因父母缺乏對他心理變化的敏感性,忽視他的心理需要,缺乏精神的交流,從而拉大親子之間的心理距離,產生了負面影響。
家庭教育作為孩子成長過程中的第一課,它的成功與否直接關系到孩子今后的發(fā)展。缺失家庭教育,就容易使孩子人格發(fā)展難以完善,使得孩子社會化進程緩慢。小洋1歲之前,父母因為受教育程度不高,未能意識到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只顧及孩子的基本需求,欠缺對小洋其它方面的教育引導。1歲后,小洋由祖母撫養(yǎng)照顧。隔代教育以寵溺為主,祖母恨不能事事樣樣代勞,把小洋揣在兜里,如此導致小洋缺乏探索和作為的空間,致使小洋的思想和行為受限,導致小洋在后續(xù)的成長歲月中束手束腳,缺乏主動性。孩子成長過程中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最需要父母、親人的鼓勵與強有力的支持,才能幫助孩子戰(zhàn)勝挫折,逐漸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質。小洋非但沒有得到他所需要的幫助和鼓勵,反而接收到很多的批評與否定,看不到努力的作用與威力,因此產生自卑退縮心理,變得不喜歡休息,上課不是睡覺就是插科打諢,不寫作業(yè),擾亂課堂秩序。
成長期自我認同感的形成與外界反饋存在密切聯(lián)系,因為此時孩子的理性思維能力和對事物客觀評判能力尚未充分發(fā)展,他們對自己行為判斷的重要標準就是他人的評價。父母常年不在身邊,祖母的過度寵溺,致使小洋上學后未能很好地適應環(huán)境,融入集體,頻頻爆發(fā)的問題,使得小洋聽到的評價都是父母、老師、其他成人的否定和批評,還有同學的疏離和排斥,這些負面暗示強化了小洋的消極的自我認知,造成對自己能力的設限、懷疑。這些過低的評價使得小洋自我意識層面出現了身份認同與角色混亂,出現認知缺陷,對自我的不認同導致信心匱乏。小洋對于他人的言論、動作特別敏感、多疑,常在未確認事實前就已經“確定”他人的任何議論都是針對自己,還沒聽到他人說話就已經“猜測”他人話語中的消極成分,導致與同學交流常有矛盾。
綜上所述,小洋因為早年的親子關系的缺失、早期家庭教育不足、引導不到位,造成小洋的認知缺陷;吸收了過多負面評價,未能形成正確的自我概念,自我認同感過弱,以致諸多偏常行為的出現。
當家長和孩子之間有著很深的隔閡時,家長的當務之急不是行使教育的功能,因為在家長還沒得到孩子的認同、還沒有親密感之前,若強硬進行教育的話,會引起孩子很大的抗拒。鼓勵小洋父母拿出更多的時間,來建立良性的親子關系。小洋住校期間,多采取信息、電話等方式與小洋溝通,了解他心里想些什么,對他的全面發(fā)展和精神需求給予更多關注。小洋放假時,多組織些輕松隨性的家庭活動,來拉近彼此的距離。在和小洋互動的過程中感受他的需要,按照這些需要選擇適宜的滿足和教育的方式。
用加德納多元智能理論告訴小洋每個人的智力結構都不盡相同,鼓勵小洋直面自己的不足,揚長避短,充分利用自己的優(yōu)勢,發(fā)掘潛能。借助科任老師的評價,鼓勵小洋對自己進行正面的認識。為促進小洋及其他同學的自我認同,在主題班會“糖豆”環(huán)節(jié),請同學互相肯定,幫助他們看到自己的優(yōu)點。學習上,根據他的基礎制定對應的學習輔導方案,讓他每天、每周、每月都有所進步,逐漸強化他的自我效能感。
陽性強化法的原理是操作性條件反射,強調行為的改變是依據行為后果而決定的。小洋有惰性,對學習有畏難情緒,主動性欠缺;經常臆想被不友善對待,被輕視。與他一起立下幾點約定,按約定進行賞罰,借此幫助他強化積極的行為,也喚醒了他的自我矯治、自我完善、自我發(fā)展的意識。
同學間的深厚友情對青春期的孩子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有時甚至勝于父母、老師的影響。想要引導小洋融入班集體,班主任召開了“我們都是班里的一份子,一個都不能少”的主題班會,并組織班干部商定幫助小洋回歸集體的對策。通過詩歌朗誦比賽、歌詠比賽、跑操比賽等班集體活動,肯定小洋的參與和表現,在活動中不知不覺幫助其融入班集體。在班集體活動中,強化其體驗人人都是班集體重要的一份子,促進小洋對班級的歸屬感、依戀感,強化他的存在感。
(一)認知方面的改變。小洋逐漸擺脫有色眼鏡,能正面看待周圍的人、事、物;有了一些規(guī)則意識,意識到原先表現的錯誤之處,甚至覺得自己很幼稚、很不成熟。
(二)行為方面的改變。小洋能夠主動融入班級,在老師和班干部鼓勵下能參與集體活動,并想有著優(yōu)異的表現;和同學的關系有了較大的改善,逐漸還清先前的欠款,不再輕易借錢;課堂上做到不打擾老師和同學,在自己能力范圍內努力完成作業(yè)。
(三)自我認同感增強,對自己有了一些新的積極的認知,他在學校找到了自己存在感和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