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
摘 要:自媒體時代,媒介信息的傳播主體、傳播方式、傳播內容等都發(fā)生了顯著的變化,把關人缺失、虛假信息泛濫、話題嘩眾取寵等現象充斥著各種自媒體平臺。當代大學生如何從紛繁復雜的媒介信息中分辨良莠,提升自身的媒介素養(yǎng),是大學生媒介素養(yǎng)培養(yǎng)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自媒體;媒介素養(yǎng);信息傳播;把關人
注:本文系江蘇第二師范學院“十二五”校級一般項目“自媒體視域下大學生媒介素養(yǎng)提升策略實證研究——以江蘇第二師范學院為例”(JSNU2015YB02)研究成果。
當代大學生群體是最早接觸互聯網的“網絡原住民”。在數字媒介時代,自媒體由于其信息傳播的豐富性、多樣性、交互性和娛樂化特征,日益受到大學生群體的青睞。在自媒體平臺上,每個人既是信息的接收者和消費者,也是信息的發(fā)布者和傳播者。海量、碎片化的信息可以極大地滿足自媒體受眾的信息需求,但負面影響也日漸凸顯。因此,如何使當代大學生群體從紛繁復雜的自媒體信息中分辨良莠,提升自身的媒介素養(yǎng),是大學生媒介素養(yǎng)培養(yǎng)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自媒體的內涵和傳播特性
自媒體作為伴隨著Web3.0時代到來的一種全新的媒介形式,在傳播方式上日益形成了融合文化的特性。如亨利·詹金斯所言,各媒體平臺的融合與分化,“把原先彼此間很少交流互動的各種不同受眾匯聚到一起”,使信息以數字化、電子化的形式瞬間在全球傳播,形成了“意義與知識的合作生產、問題解決的共享”等全新的傳播文化[1]。具體而言,它主要具有四個方面的特點。
一是傳播主體的去中心化。在傳統(tǒng)媒體時代,信息接收者主要通過報紙、雜志、電視、廣播等中心化的媒體平臺獲取信息。彼時的信息是一種稀缺資源,媒體在信息傳播中居于中心地位,擁有話語的主導權。在傳播內容上,信息會經過媒體把關人的篩選和審查才予以公開發(fā)布。與之迥然有異,自媒體在信息傳播方式上是去中心化的。數字技術打破了少數人對傳媒資源絕對壟斷的格局。只要符合媒介平臺的相關規(guī)定,每一個用戶都是信息源,人人享有媒介的話語權,可以自由地發(fā)布信息。區(qū)別于傳統(tǒng)媒體點對面的信息傳播方式,自媒體就像是信息網絡中的多個節(jié)點,在信息傳播中呈現出了多節(jié)點放射性的傳輸結構,消減了原有傳統(tǒng)媒體時期傳播中心的存在。去中心化的特點賦予了自媒體用戶平等使用媒介的權利,使其能夠相對自由地行使自身的媒介話語權。但是,把關人的缺失,也使信息質量參差不齊,需要大學生們認真篩選與甄別。
二是傳播方式的交互性與虛擬社交。在傳統(tǒng)媒體時期,信息的發(fā)送、傳播與接收方式是單一的、扁平的、自上而下的,是一對多的傳播模式。傳播者是整個傳播過程的中心,而受眾只能被動地接收信息,具有信息反饋滯后的特征。而借助于移動互聯網良好的交互特點,自媒體可以打破空間和時間的限制,實現高效便捷地實時交互,讓接收者獲得良好的互動體驗。自媒體平臺通過直播交互、跟帖、彈幕等多種交流方式,讓受眾在接收信息的第一時間就可以發(fā)表觀點,即時反饋,形成有效的參與式交流。隨著移動互聯網的飛速發(fā)展和手機智能終端功能的不斷完善,自媒體可以更好地提供虛擬社交的擬態(tài)環(huán)境,滿足用戶個體的社交需求。但與此同時,在個體缺乏自律的情況下,受眾容易滿足于自媒體所提供的擬態(tài)環(huán)境,沉迷于虛擬的社交體驗,忽略了真實社交的重要性。
三是傳播內容的碎片化。由于發(fā)布篇幅和容量的限制,自媒體所發(fā)布的信息大多呈現出零碎、片段的特點,往往不能全面、完整、系統(tǒng)地呈現過程或者提供較為深入的觀點,更多呈現的是零散的信息。如果受眾想要對一個事件有全面的了解,則需要通過自己的提煉和綜合才可以觀其全貌。而與此同時,社會生活的快節(jié)奏使得人們的日常時間也呈現了碎片化的特征。自媒體的內容碎片化、形式娛樂化的特征很好地填補了人們碎片化的時間,可以滿足人們在快節(jié)奏下的娛樂需求。這樣的契合度自然也催生了自媒體的傳播內容日趨向碎片化的方向發(fā)展。
四是用戶使用習慣的標簽化。傳統(tǒng)媒體在信息選擇和傳播過程中都有著把關人的角色,傳播內容是經過層層篩選和審核的,信息質量有一定的保證。但在自媒體傳播中,即便自媒體平臺有相關的規(guī)定,但實則傳播內容的把關人是缺失的。大多數自媒體用戶在選擇和發(fā)布信息的時候,更多是以自己的興趣和主觀訴求為根據,其內容更多呈現鮮明的標簽化特征。而受眾在接收信息的時候,首要選擇的也是信息的話題性和個人趣味,就像讀取一個個標簽,傳播內容的深度則不在受眾對信息的價值判斷中。由于自媒體深受這一特征影響,其平臺傳播的信息質量不僅良莠不齊,具有快餐文化的膚淺性,而且會誘使用戶傾向于選擇標簽化的話題,沉溺于虛假信息的修辭邏輯中,形成信息繭房效應。
二、媒介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內涵與發(fā)展
媒介素養(yǎng)的說法最早起源于西方。最早提出“媒介素養(yǎng)”一詞的是英國文化研究學者利維斯(F.R.Leavis)和湯普森(Denys Thompson)。他們在1933年出版的《文化與環(huán)境:培養(yǎng)批判的意識》一書中,率先倡導媒介素養(yǎng)教育。美國媒介素養(yǎng)研究中心在1992年將媒介素養(yǎng)定義為:人們面對媒介各種信息時的選擇能力、理解能力、質疑能力、評估能力、創(chuàng)造和生產能力以及思辨的反應能力[2]。艾達·基里亞科卡(Aida Kiryakoca)等學者在其研究中指出,受眾媒介能力是媒介素養(yǎng)教育的結果,體現在媒介批評、媒介知識、媒介消費和媒介設計等方面。研究中以大學生為研究樣本,其研究結果也表明大學生媒介素養(yǎng)問題的關鍵在于媒介素養(yǎng)教育的結果[3]。
我國學者對于媒介素養(yǎng)的概念并沒有統(tǒng)一的界定。媒介素養(yǎng)涉及對傳媒信息的認知、批判和使用的整合能力,它集中體現了現代人的綜合素質。它至少包含三個層面的內涵:一是指人們所擁有的獲取、分析、評價和傳輸各類信息的能力,側重信息的認知過程;二是指媒介如何對社會產生功能的知識體系,側重信息的傳輸過程;三是指理解媒介信息在制造、生產和傳遞過程中受到來自文化、經濟、政治、技術等力量的強制作用,側重于信息的判斷和理解能力。大學生媒介素養(yǎng)的主要內涵是大學生通過媒介平臺搜集信息、理解信息和保存信息的能力,辨別媒介信息的真?zhèn)魏驮u估其價值的能力,以及主動利用媒介提升自身素養(yǎng)的能力。作為媒介使用的主力軍,大學生群體的媒介素養(yǎng)提升是值得我們去關注和思考的。
三、大學生媒介素養(yǎng)提升策略
第一,大學生群體要樹立正確的媒介意識。大學生是高校媒介素養(yǎng)教育的主體,主體的主動性、自覺性的發(fā)揮程度直接關系到媒介素養(yǎng)教育實效的高低[4]。大學生群體應樹立科學正確的媒介意識,使用自媒體的過程中加強自我管理、自我控制的能力。對于自媒體信息要有甄別意識,主動提升自身的思考能力,積極主動地參與媒介素養(yǎng)提升的相關學習和實踐中,運用自媒體的共享、互動等優(yōu)勢提升自己的媒介素養(yǎng)。
第二,高校應開設媒介素養(yǎng)課堂,搭建自媒體實踐平臺。對于大學生群體而言,在高校接受媒介素養(yǎng)教育是最為有效的。因此,高校應根據自身的條件和學生需求建立相應的媒介素養(yǎng)培養(yǎng)體系。這個體系應有明確的培養(yǎng)目標,科學系統(tǒng)的培養(yǎng)內容,組建專業(yè)的教師隊伍和實踐平臺,開設相關課程。與此同時,結合高校的學生活動,充分發(fā)揮高校自媒體的引導和參與功能,給學生鍛煉的機會,將活動平臺提供給學生。
第三,媒體要加快發(fā)揮把關人角色作用,起到示范作用。自媒體時代,各自媒體平臺要加強監(jiān)管和引導,完善行業(yè)規(guī)范,主動發(fā)揮把關人角色作用,對平臺中的不當言論和發(fā)布者進行有效有力的管理,提升自媒體信息傳播的質量。
媒介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媒介環(huán)境的瞬息萬變和媒介信息的紛繁復雜,客觀上要求大學生群體必須提升自身的媒介素養(yǎng)與思辨能力。這需要充分調動高校、相關部門、傳媒與大學生群體的積極性與能動性,全方位地培養(yǎng)當代大學生對媒體信息的獲取、篩選、制造、傳輸與批判接受的能力。相關部門要從宏觀層面提供制度和政策上的保障,高校要發(fā)揮在媒介素養(yǎng)培養(yǎng)與提升中的主體地位,媒體要發(fā)揮示范作用,而大學生群體則要主動提升媒介素養(yǎng),樹立正確的媒介意識。通過多方聯動形成合力,不斷完善大學生媒介素養(yǎng)的教育。
參考文獻:
[1]詹金斯.融合文化:新媒體和舊媒體的沖突地帶[M].杜永明,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8.
[2]THOMAN E.Skills and Strategies for Media Education[J].Educational Leadership,1999(5):50-54.
[3]KIRYAKOVA A,OLKAHOVAYA T,RODIONOVA T.Axiological Foundations of Media Education in Modern University[J].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5(12):143-149.
[4]秦永芳,吳瓊.當代大學生媒介素養(yǎng)的缺失及培養(yǎng)[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2):99-102.
作者單位:
江蘇第二師范學院傳媒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