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冠
(廈門大學嘉庚學院,福建 漳州 363105)
2014年,在哥倫比亞大學一路從生物、物理學士、新聞學碩士讀到英文博士,后又在耶魯大學任英文教授十載,現(xiàn)已轉型成為專業(yè)作家的William Deresiewicz,發(fā)表了他的新書ExcellentSheep:TheMiseducationoftheAmericanEliteandtheWaytoaMeaningfulLife(以下簡稱ExcellentSheep)。該書一經(jīng)發(fā)表就在美國教育界乃至普通民眾中引起了巨大反響,Deresiewicz以其掌握的第一手美國頂級學府的錄取標準和教學資料,對美國現(xiàn)行的越來越注重“服務學生”和“收益”的精英教育提出了嚴厲批判,主張教育應該回歸“人文”。ExcellentSheep可謂是Deresiewicz教育思想和主張的集大成之作,迅速在世界范圍內得到傳播。該書在被介紹到中國后,與2012年北京大學錢理群教授提出的“精致的利己主義者”的說法形成呼應(1)《北大清華再爭狀元就沒有希望》,《中國青年報》2012年5月3日,第3版。,正在形成并掀起新一波對大學教育的反思。
在討論“大學在培養(yǎng)什么”主題之前,先來整理下Deresiewicz在ExcellentSheep中的主要觀點。該書所講述的內容大致可分為三個部分(2)書中這三部分內容是糅合在一起的,筆者考慮到概述的直觀性和準確性,將內容剝離后萃取邏輯線索。:第一部分描述了著作面向的對象——“被誤導的美國精英”(miseducated american elite)的現(xiàn)狀;第二部分重點講述從“舊貴族”(old aristocracy)教育模式轉向“新英才”(new meritocracy)教育模式的美國頂級學府存在的問題,并認為這些問題出現(xiàn)的最重要原因是當今大學盛行的“唯物質”(materialistic)傾向——為了獲取更多的收益和校友捐款,而將學生有意地向為數(shù)不多的高收入行業(yè)輸送;第三部分則是對大學教育的思考和主張,認為大學教育的核心是為學生能夠過“有意義的人生”(meaningful living)提供機會、幫助和引導,大學應該回歸“人文”。如果ExcellentSheep的內容僅止于此,那么它與常見的高等教育批判文章幾無差別,并不足以引起巨大反響。事實上,該書最大的價值是揭露了美國高等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在美國頂級高等學府的錄取標準方面,各大學在篩選申請者時最核心的基準是申請人能為大學帶來眼前和未來的收益,收益越大越好(3)出自:Deresiewicz W,Excellent Sheep:The Miseducation of the American Elite and the Way to a Meaningful Life,F(xiàn)ree Press,2014。后文Deresiewicz的觀點都出自該書,不一一標注出處。。這種基準的邏輯表現(xiàn)是,在篩選申請人時,以申請人的家境和未來的成就作為最關鍵的考核標準,被錄取的申請人在畢業(yè)后若取得成功,將為學校帶來排名上的提升和資金捐助上的回饋。該書進一步指出,為了吸引更多的精英申請人,各大學狂熱追求排名,為此不惜鼓勵完全不可能被錄取的申請人前來申請,從而降低錄取率;同樣為了追求排名,各大學不斷提高畢業(yè)率,以至于大學的各種考核流于形式。該書這一部分內容運用了翔實的資料和嚴謹?shù)臄?shù)據(jù)分析,使得其對當今美國高等學府批判的可靠性大幅提升。在講述美國頂級高等學府現(xiàn)行教育時,該書著重強調了它們的“唯物質”傾向,在規(guī)劃學生的未來時存在清晰的高收入行業(yè)導向,一切的教育都指向確保學生在畢業(yè)后能夠獲得金錢上的“成功”,而這種“成功”最終將為學校帶來更多的校友捐助收入。為了達成這一目的,美國頂級高等學府甚至不惜松動其對畢業(yè)生的資格審查,幫助學生在“簡歷競賽”(arms-race of resume)中脫穎而出。Deresiewicz認為,美國大學的這種傾向一方面降低了其畢業(yè)生的質量,另一方面忽視了對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培育并誤導了學生的生涯規(guī)劃,使得美國的精英階層背離了“有意義的人生”這一“正途”,進而給整個美國社會都帶來了方向性的困擾。除了對學生的教育存在偏差,Deresiewicz還認為,在美國頂級高等學府供職的教員們也誤入了“唯物質”的歧途。教員們普遍追求科研成績,在教學上花費的時間被壓縮到了最少,且力求不耗心力。同時,美國大學現(xiàn)行的排名機制進一步助長了頂級高等學府及其教員這種追逐科研成績的傾向,把大學變成了充斥著“刷簡歷”的學生、“刷科研”的教員以及“刷收入”的學校運營者的場所。在大學這個傳承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的精英集散地,唯獨沒有什么人愿意把心力花在“啟迪學生的人生追求,幫助他們過‘有意義的人生’”這一主題之上。
在完成了對美國現(xiàn)行頂級高等教育的批判之后,Deresiewicz進一步指出,對美國精英階層的誤導,其實早在大學教育之前就已經(jīng)開始了。他認為,當今美國社會的階層流動系統(tǒng)就是一個“簡歷競賽”的地方,兒童從小就生活在由“好心”(well-meaning)但“揠苗助長”(helicopter)的父母營造的壓力環(huán)境中,強迫他們走一條由“知名學府—專業(yè)學位—高調的華爾街職位或在有威望的醫(yī)學院、法學院深造”構成的階梯式的“成功”之路。Deresiewicz認為,這種“基于階層”(class-based)的成長路線過于狹窄,其膚淺造成了對智慧的戕害和對道德的腐蝕。沿著這一路徑成長起來的兒童被教養(yǎng)成獻媚成人的“刷簡歷者”,努力在SAT測試中取得體面的成績,并用至少是非政府組織的工作經(jīng)歷來包裝自己。要成功地走過這條荊棘路,需要耗費大量的心力,以至于“成功”的學生們普遍帶著“壓抑”和“憤世嫉俗”的情緒進入美國頂級高等學府。在Deresiewicz看來,這樣的學生根本不可能從“無心教學”的教授那里學到什么,他們之所以能夠取得體面的績點,完全是托績點通脹和師生間“互不侵犯條約”(mutual nonaggression pact)的福。這樣不公平的教育系統(tǒng)不但會遲滯社會階層流動,使特權永久化,而且其出產(chǎn)的精英完全脫離也不了解需要其領導的階層(假定需要其領導)。雖然Deresiewicz運用大量的與學生對話的資料和實證數(shù)據(jù)展示了美國高等教育乃至美國社會存在的問題并加以批判,但是無關其結論本身,其整個研究設計存在問題。從研究對象定位開始,Deresiewicz對“excellent sheep”或“被誤導的美國精英”這一基本概念工具的內涵和外延的限定就不是十分清晰。這一概念最初是指向“HYPsters”(4)哈佛、耶魯和普林斯頓三所大學的首字母縮寫組成的指代這三所名校學生的專有名詞。,但有時指向了所有的常青藤學子,有時又指向了“黃金十二大”的全體學子,有時甚至擴展到排名前一百名大學的學生和它們的申請人(5)Coclanis P A,Book Review:Excellent Sheep:The Miseducation of the American Elite and the Way to a Meaningful Life,The Charlotte Observer,2014-10-12,p.4.。概念工具寬泛化,一方面使得研究對象的范圍普適性擴大,另一方面降低了研究的精確性和針對性,進而致使解決問題主張的適用性遭到質疑。Deresiewicz主張要解決當今美國高等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美國社會的影響,從長期來說,需要構造更加平等、低競爭導向的兒童養(yǎng)成和對“成功”定義更為寬泛的社會;從短期來看,則需要在學生和教育機構中復興強調“人性”的人文教育。如此,才能使學生和教育機構甚至美國社會可以清晰、批判性地思考長期失落的道德方向。為此,Deresiewicz甚至不惜打破美國教育界所謂的“政治正確”,將一些與宗教關系密切的高等學府作為“典范”推薦給讀者。這在美國教育界引起批評的同時,得以窺探其“人文教育”外衣下的“保守主義”傾向。概括來說,Deresiewicz使用“excellent sheep”一詞所指代的是在當今高校尤其是以“常青藤”為代表的名校中,活躍的擅長完成任務取得體面績點甚至能夠參加并搞定所有課外活動卻未能成為良好思想者的精英群體們。Deresiewicz認為,這些被稱為“excellent sheep”的精英們不但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也無力進行創(chuàng)造性和批判性的思索,而這些本來是曾經(jīng)的大學教育所應培養(yǎng)的:“我們構建了一個教育系統(tǒng),它批量生產(chǎn)高知的年近22卻對人生應該做什么一無所知的成年人;完全不知道人生目的是什么,也不知道什么是不好的,更不理解如何去找出答案。他們擅長沿著既有的道路前進,卻缺乏想象力去自行開辟,或者說沒勇氣,又或者缺乏自在的自由。” Deresiewicz認為,現(xiàn)今高等教育模式為這些精英們準備的畢業(yè)后的人生是做一個現(xiàn)代機械社會中順服的齒輪。隨后,Deresiewicz在Harper’sMagazine上發(fā)表的文章中也有類似論述,無論大學和公司如何地宣稱它們想要“領導者”,其實真正重點培養(yǎng)的都是順服的追隨者?!艾F(xiàn)在人口中的‘領導者’其實是一群以充滿活力且積極向上的方式將其人生的所有都分享給主管的人。所謂‘領導者’其實是一群不會威脅到那些大而無當?shù)闹鲗д叩男∮兴傻穆犜挼摹 扇恕!?6)Deresiewicz W,The Neoliberal Arts:How Colleges have Sold Their Soul to the Market,2015-09-30,https://harpers.org/archive/2015/09/the-neoliberal-arts/.
如果ExcellentSheep僅僅是對高等教育乃至現(xiàn)代撫育模式的控訴,那么它已經(jīng)足夠有力了,但正如Deresiewicz在副標題中所暗示的,他試圖指出一條通往“有意義的人生”的道路,例如對于剛進入大學的新生,他認為積極的扶助手段應該是以新生所處的階層為基礎來規(guī)劃,而非通過競爭性的考試進行成績排名。此外,SAT和GRE等本應用來評估智能但實際上只對能夠支付額外補習費用的中上階層有利的測試系統(tǒng),都應該被拋棄。盡管使高等教育給每個人都帶來好處的最終方法肯定是高等教育免費,或者起碼要盡可能地便宜一些,但是這意味著增加稅負,且在美國這種新自由主義市場上還會面臨教育貸款和教育經(jīng)費短缺等問題。此外,Deresiewicz為如今的大學生乃至所有人提出了能使教育和生活充滿意義的建議,即“人文教育”。他認為,唯有“人文教育”才能培養(yǎng)人的思考能力,從而使其成長為有質疑精神的思考者,使人獲得為自己思考的空間,進而敢于挑戰(zhàn)包括父母在內的所有權威,并知曉為自己生活的方法。這是Deresiewicz所相信的唯一的可能不快樂但是能讓人滿意的方式:帶著自己的選擇乃至差錯,過完自己的人生。因此,Deresiewicz推薦年輕人尤其是中上階層出身的人(而非所有人)應盡量避免就讀于知名高校,而應求學于那些專注教育并仍把自我培育作為核心的小型人文高校。Deresiewicz對于高等教育依舊是推崇的,對于大多數(shù)人來說,高等教育仍然是獲得一份體面工作的必備條件,而Deresiewicz宣稱自己只是希望學生們能夠從事一份對他們來說有價值、真正喜歡的工作。Deresiewicz也指出,全社會都有必要關注精英高校中的精英學生們,因為在美國如今的英才教育體系里,有且只有他們才有潛力和渠道獲得擁有極大公共權力的職位。Deresiewicz認為,excellent sheep現(xiàn)象在當今各國高等教育體系中都是普遍存在的,只是在以美國為代表的發(fā)達國家中顯得尤為嚴重,其產(chǎn)生的影響是使精英群體缺乏獨立的批判思考能力,進而造成整個社會的停滯不前,而這一問題的解決方法是讓精英群體回歸“人文教育”。這種看似對于傳統(tǒng)“順服”品質的批判,最終還是回歸到了傳統(tǒng)的“人文教育”,Deresiewicz的“保守主義”立場昭然若揭。
ExcellentSheep在國內被譯為《優(yōu)秀綿羊》(7)陳心想:《“優(yōu)秀的綿羊”進華爾街》,《新聞晨報》2014年12月12日,第8版?;颉冻G嗵俚木d羊》(8)萬維鋼:《精致的利己主義者和常青藤的綿羊》,《南方周末》2015年7月30日,第11版。。其實,excellent除了有“優(yōu)秀”這個含義外,其詞義更加傾向于強調被修飾對象的“精致”,把ExcellentSheep翻譯成《優(yōu)秀綿羊》可以算是中規(guī)中矩的直譯,但是翻譯成《常青藤的綿羊》就不免有些一知半解的自作聰明了。顯然,譯者對書的內容有所涉獵,但只是大略瀏覽,所以才會給出這種嘩眾取寵的錯誤“意譯”。如果詳讀該書,在翻譯該書的核心概念“excellent sheep”時就會發(fā)現(xiàn),這個概念一方面是強調其指代群體的“光鮮”和“精致”,另一方面暗示了他們對社會流俗的隨波逐流,因此在翻譯sheep一詞時還需要考慮其隱喻的“膽小、怯懦、馴服”等貶義引申(9)英國柯林斯出版公司著,柯克爾譯:《柯林斯COBUILD高階英漢雙解學習詞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1年版,第497頁。。據(jù)此,這本書完全可以被翻譯成《精致的馴服者》。美國頂級高等學府英文教授對他們高等教育養(yǎng)育“精致的馴服者”的指責,恰好應和了我國頂級高等學府中文教授對我們高等教育制造“精致的利己主義者”的批評(10)魏干:《誰造就了“精致的利己主義者”》,《民主與科學》2012年第2期,第80頁。。將“精致的馴服者”和“精致的利己主義者”放在一起比較后發(fā)現(xiàn),它們有很多的相同點:首先,它們都是“精致”的;其次,它們指向的群體都是當今社會中的精英分子及其預備隊;再次,在問題的解決方法上,Deresiewicz主張復興“人文教育”并據(jù)此扭轉社會的價值取向,建立指向“有意義的人生”的價值導向,而對于如何改變中國大學培養(yǎng)“精致的利己主義者”的現(xiàn)狀,錢理群認為應加強“人文教育”、回歸傳統(tǒng)道德,可見兩者的解決方法雖然都打著“人文主義”的旗號,但實質上都是“保守主義”導向的;最后,它們的始作俑者都是頂級高等學府中的“語文”(一個英文、一個中文)教授。
當然,兩者也存在明顯差異。首先,美國“精致的馴服者”強調的是“馴服”,是精英群體對當下商業(yè)社會的順從和對完整人格、有意義人生的放棄。而中國“精致的利己主義者”強調的是“利己”,是精英群體與當下商業(yè)社會的媾和,是對傳統(tǒng)道德規(guī)范和文人風骨的拋卻。與“精致的馴服者”已經(jīng)形成專著理論不同,“精致的利己主義者”雖然普遍指向了中國受過高等教育的群體,但是缺乏統(tǒng)一的表述和分析論證,更多流于對社會現(xiàn)象的批判。其次,在成因論證方面,Deresiewicz主張社會大環(huán)境的影響才是根本,且承認初等教育對兒童的戕害,美國高等教育雖然是其批判的對象,但是他也承認美國高等教育的主要罪過是隨波逐流,不但沒有糾正社會產(chǎn)生的問題,還進一步加劇了其演化。而中國“精致的利己主義者”一說在缺乏統(tǒng)一論證的同時,多數(shù)持此論者都將批判集中在中國的大學教育,選擇性地忽略了初等和中等教育的影響,雖然也提及社會作為外部因素的影響,但更多的是對中國大學教育的批判,在整體論證上既不嚴謹也不全面。最后,“精致的馴服者”“精致的利己主義者”兩種說法所關注的重點和引發(fā)的社會思考及影響也不盡相同。前者所關注的重點更多地落在個人發(fā)展和自我實現(xiàn)之上,注重探討現(xiàn)代高等教育對學生追求“有意義的人生”傾向的破壞以及對探索何為“有意義的人生”和如何為此展開實踐的能力的疏失。后者則更加關注接受高等教育的精英群體對于社會產(chǎn)生的影響,認為精英群體對于自身利益的追逐會對社會的整體運行產(chǎn)生不利影響,其關注重點從“個人發(fā)展”轉向了“個人與社會的互動”。不過,兩者引發(fā)的社會反響甚為相似,中美兩國都不約而同地加強了對“道德”導向的社會氛圍的培育,只是在具體操作層面,美國更傾向于借助公共媒體在社會層面營造對“有意義的人生”的共識,而中國則主要通過在高等教育中加大思想道德教育和文化素養(yǎng)培育的比重,試圖直接糾正高等教育精英群體的“利己主義”傾向。
“利己”本是經(jīng)濟學為了研究需要而對人性作的劣化假設,再愚蠢的經(jīng)濟學者都知道人性不可能只有“利己”一個面(11)林莎、鄧春玲:《“經(jīng)濟人”利己與利他行為的理論分析》,《社會科學戰(zhàn)線》2005年第6期,第191-196頁。?!袄骸鄙踔潦侨诵灾凶畈恢匾囊粋€面,只不過在一個“利己”的殘酷世界中也能通行的規(guī)律必然可以在有“人情”的社會中運轉得更加圓潤。對經(jīng)濟學基本假設的一知半解,造就了普通民眾對“利己”的誤讀。從古至今,人性的善與惡是一個永恒的討論主題。19世紀,約翰·斯圖亞特·密爾(John Stuart Mill)用“經(jīng)濟人”(Homo Economicus)這個現(xiàn)今世界范圍內最具影響力的人性假設,幾乎終結了應用社科學界圍繞人性的爭論。人性成了一個與其他概念工具并無本質差別的研究工具,并隨著科研技術的改進而不斷進化。時至今日,雖然逐漸出現(xiàn)了“社會人”“復雜人”等人性假設,但是發(fā)展得最為完善也最廣為接受的依舊是經(jīng)常被等同于“自利人”的“經(jīng)濟人”假設。無論出于何種人性假設,其目的都是便于科研。即便是在文學作品中,這種對人性的假設也比比皆是,雖然這些人性假設在增強科研成果可靠性或推進劇情沖突方面發(fā)揮了不容忽視的作用,但是必須意識到“所有假設都是假的”。任何關于人性的假設都是工具性的、非真實的,就像作為一切社會科學源頭的“理性人”假設遭到了來自美國哲學家威廉·巴雷特《非理性的人》的挑戰(zhàn)一樣,任何關于人性的假設都不是恒定的。這些假設都是根據(jù)人類的實際需要出現(xiàn)的,也將隨著人類需要的變化而作出調整。在人類歷史中,“利己”和“利他”的爭端在很多時候幾乎被等同于“惡”與“善”的沖突。亞當·斯密提出的“利他源于利己”的說法在一定時期內的一定程度上統(tǒng)一了“善惡”之爭,但也未能從根本上泯滅各方在“人性”認知上的分歧(12)事實上,很多分歧的出現(xiàn)是由于各方所主張的結論的適用范圍不同。舉例來說,在討論成本和收益的經(jīng)濟人假設時,其適用范圍是學術研究中的政治和經(jīng)濟領域,并且探討的是普遍性,而反對者往往喜歡用實際生活中的特殊事例來反駁。。“自利”作為利己主義的核心要素之一,雖然因亞當·斯密的《國富論》而聞名,但實際上最早和最深入對“自利”這一行為進行討論的卻是研究利己主義的哲學家們,甚至亞當·斯密本人對“自利”這一人性假設的討論也主要是在其著作《道德情操論》之中。在解釋人類形成道德判斷的基準時,亞當·斯密認為,在他的時代,這種道德評價的邏輯回路是基于人的“自利”傾向的(13)Robert F,Biography of Smith,Liberal Democrat History Group,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14 May 2008,Retrieved on 11 June 2008.。從根本上來說,利己主義是一種定性的道德指標,認為道德健全的行為人應該從“自利”出發(fā)來規(guī)劃自身的行動。中國的語文工作者由于缺乏相應的專業(yè)知識,在面對當今中國的高等教育問題時,首先看到的就是“利己”這個舶來品,但是對于美國的語文工作者來說,“利己”卻是理所應當?shù)倪壿嫵霭l(fā)點,根本不值得關注。Deresiewicz筆下的那些“刷簡歷者”顯然是“利己”的,在努力追求個人收益的最大化,但也可以看出,由于美國社會和教育體系篩選“成功”者的標準與中國不同,當中國強調“刷分”時,美國教育體系強調“刷簡歷”??梢?,“精致的馴服者”“精致的利己主義者”說的是同一伙人、同一個問題,只不過在美國社會中“利己”不是主流價值觀批判的對象,而在中國社會中“馴服”也不是主流價值觀批判的對象。事實上,美國主流價值觀是鼓勵“個人利益最大化”,而中國主流價值觀是鼓勵“乖順”。比較來看,“利己”雖然與中國傳統(tǒng)價值觀不和,但作為現(xiàn)代社會的邏輯起點,并不能動搖現(xiàn)代教育的發(fā)展,相反“馴服”才可能會造成教育和社會發(fā)展的停滯,因此,“精致的馴服者”所揭露的問題遠比“精致的利己主義者”來得嚴峻。在筆者看來,東西方語文工作者在對大學教育進行批判時都誤解了同一個問題,即“如今的大學到底在培養(yǎng)什么?”
東西方對于以大學為主體的高等教育的批評均強調當今大學不再以“啟迪學生過有意義的人生”為導向,并對大學追逐收益、教員追逐科研成果作出了嚴厲的批評。在他們的敘述中,似乎現(xiàn)代以前的高等教育更加專注于對學生的“人文教育”,那么是什么造成了現(xiàn)代大學教育的這種變化,這種變化又是否應被批判呢?要回答這些問題,就要理清以大學教育為主體的高等教育在當今教育體系和社會中的作用,一方面要探討大學在現(xiàn)代社會中發(fā)揮的核心作用;另一方面,要沿著從小學到高中的12年基礎教育所形成的學生培養(yǎng)路徑,來明確以大學教育為主體的高等教育在學生的培養(yǎng)路徑中到底扮演著怎樣的角色。
雖然大學常被以“象牙塔”的稱謂來標榜其在人世中的超然獨立性,但大學實際上一直是人類世界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發(fā)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在現(xiàn)代以前,知識存量的窄小和經(jīng)濟生產(chǎn)及人世運轉的簡單化,使得大學教育完全不具有普及性,并表現(xiàn)出顯著的貴族化傾向。相對當今系統(tǒng)化的勞動生產(chǎn)技能,當時的初等教育就窮盡了對于勞動生產(chǎn)技能的傳授,大學教育則更多地展開對于世界和人生本質這類“終極問題”的探究。盡管由于探究世界與人類本質途徑的不同而衍生出諸多不同的學科,但當時各個學科對于世界和人類本質的探究并非是為了滿足人類世界發(fā)展的技術需求,而是滿足脫離了簡單生存需要的社會精英階層的認知需要,這就使得當時的大學教育不可避免地表現(xiàn)出顯著的“哲學”傾向,進而形成了導師和學生共同專注于探究“有意義的人生”這種充滿“哲學”意味命題的現(xiàn)象。與之相比較,現(xiàn)代以后的人類社會進入了歷史上前所未有的高速發(fā)展期,這就不可避免地帶來了現(xiàn)代社會對于作為知識富集地的大學的功能定位的變化。與此同時,初等和中等乃至高等教育空前普及,人類的平均學習能力有了前所未有的提升,且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使得知識獲取的途徑變得豐富和低廉。在這樣的雙重變化之下,大學的定位和功能不斷演進,直到變成了如今以知識探索為核心職能、服務社會政治經(jīng)濟發(fā)展、引導學生對前沿領域形成認知和探究的知識生產(chǎn)機構。當今大學更多地將知識傳承的功能托付于學生,僅在知識的來源和可靠性上為學生提供指導及支持,重點放在引導學生了解其專業(yè)領域前沿和最新的研究成果,啟發(fā)學生探求“新知”。正是在這樣的轉變之下,大學教員更多地擔負起科研工作,不斷用其新的科研成果來回饋已經(jīng)有了專業(yè)基礎知識儲備的學生。也正是出于當今社會對于大學功能需求的變化以及大學教育主旨的變化,大學不得不轉變其管理機制,引導教育資源和教員向著探究“新知”的科研方向傾斜。在中國的教育體系中,從小學開始,所有的教育都有著明確的終點和未來,就是“優(yōu)勝劣汰”。據(jù)Deresiewicz書中描述,同樣的事情也發(fā)生在美國,只不過相較于只需要“刷分”的中國學生,美國學生需要“刷”更加復雜的簡歷。大學之前的教育有著過于清晰且死板的上升路徑,小學指向初中,初中指向高中,高中指向大學。這階梯似的進學之路,讓每個學生從一開始就盯著一個目標而學習,對達成這個目標有用的就吸收,無用的就舍棄。在殘酷的“升級”競爭中,學生們只知道“站在巨人的肩上可以看得更遠”,卻從來沒人告訴他們其實巨人肩上的高度并不是他們的高度。大學前整整12年的“功利”教育和升學制度,早就扭曲了學生學習的意義。當今社會向學生灌輸著可見的唯物質的“成功”標準,中美兩國各自用了遠不止12年的基礎教育訓練出來的“被誤導的精英們”,怎么就成了大學這個只有短短4年的高等教育的產(chǎn)品了呢?
在當今社會精英身上所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恰恰是這一群體對當今社會需求和現(xiàn)實的回應。撇開“利己”這個涉及人性本身難分對錯的問題不談,Deresiewicz所提出的“馴服”問題,一方面是由于當今社會已經(jīng)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發(fā)展路徑,個人通過“馴服”于已有的社會規(guī)則,可以在最小的成本支出情況下獲得最快、最有效的成長;另一方面,隨著人類知識的積累和社會復雜程度的提高,相比“保守主義”和“人文主義”誕生的舊時代,現(xiàn)代社會不但在物質發(fā)展上實現(xiàn)了空前的豐富,在知識存量和更新速度上更是之前任何時代都無法比擬的,而這正是現(xiàn)代社會再也無法誕生“百科全書”式大師的根本原因,也是現(xiàn)代人成長周期被極大延長的客觀原因。舊時代的人類在到達現(xiàn)今大學新生的年齡時,多數(shù)已經(jīng)成家立業(yè),他們之所以能夠在這個年齡段開始思考人生的真諦,追求“有意義的人生”,是因為當時的他們已經(jīng)窮盡了時代提供給他們的成長可能,需要自己去探索、發(fā)現(xiàn)和追求自己的人生意義?,F(xiàn)代社會的發(fā)達既意味著更多的成長可能,也意味著更加漫長的成長周期,現(xiàn)代人在大學階段還未窮盡對既有知識的學習,在這樣的情況下支出大額成本去探索類似“何為‘有意義的人生’”這種無益于解決未來實際工作和生活中所面臨困難的問題,不僅是違背經(jīng)濟理性的愚蠢選擇,更是近乎無病呻吟的高談闊論?,F(xiàn)代人并不是不需要“有意義的人生”,也不是不再探索“有意義的人生”,只是這個對“有意義的人生”的追求被延后了。大學就像一個全新的開始,大學前教育培養(yǎng)出來的“嚴重偏科”的學生們,要在大學復健他們作為一個“人”的全部技能。想解決這個問題,不但要從大學教育上探討可能路徑,還要解析社會各界針對大學生“利己”行為進行夸大批判的成因。
當今社會增量放緩,存量競爭加劇,即便我國目前擁有本科以上學歷的人口尚不足5%,但各行業(yè)在吸納和消化高質量勞動力方面已經(jīng)顯得力不從心,大學生就業(yè)難是無法回避的問題。在這樣的情境下,連滿足“后顧無憂”這條被亞里士多德定義為“人之為人”的起始條件都困難重重的情況下,強求莘莘學子無私卻奮進,不免強人所難。可以說,正是外部經(jīng)濟社會競爭的不斷加劇,才使得“利己”成為飽受批駁卻愈發(fā)被大學生廣為接受的行徑,且對于這種行徑的采納,并非僅僅局限于受過高等教育的大學生群體,在社會各階層、各行業(yè)和各種教育背景的人群中,奉行“利己”邏輯的大有人在。那為什么被社會普遍奉行的“利己”邏輯一旦與大學生群體發(fā)生聯(lián)系就會遭遇指摘,為什么社會可以接受經(jīng)濟社會中的“利己”邏輯卻無法認同大學生的“利己”舉動呢?這就不得不從社會對于大學生的期待說起了。自2 000多年前柏拉圖在阿卡德米創(chuàng)立學園伊始,作為高校的教育機構就被賦予了為人類世界培育“精英”的使命,讓人類獲得在“有限”中追求“無限”可能的機會與能力。與此類似,中華文明中對于大學的理解著眼于無限的“大學問”,而非有限的“大樓”,其培育的也應是“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的士人學者。東西方文化對于大學的理解和預期,無一例外地注重對“無限永恒”的追求,而忽視對“有限利益”的攫取。這并非是東西方學者有意地標榜清高,而是源于大學教育在創(chuàng)立初期僅面向脫離物質資源再生產(chǎn)的少數(shù)富裕群體的貴族屬性。大學的培養(yǎng)對象從一開始就被圈定為貴族群體,但隨著工業(yè)化社會的到來,普及化成為大學教育現(xiàn)代化的最主要特征。如今大學的門檻被降低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甚至部分發(fā)達國家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大學教育全民化的現(xiàn)象。這就造成多數(shù)大學生在畢業(yè)時實際上并未擺脫基本生存的束縛,即便他們掌握了于“有限”中追求“無限”的技能,也不得不為了獲取基本的生產(chǎn)生活資料而投入到經(jīng)濟競爭中去。要在經(jīng)濟競爭中有所成就,遵循經(jīng)濟活動的“利己”邏輯幾乎是必然的選擇。可以說,正是社會對于傳統(tǒng)大學培養(yǎng)經(jīng)世濟國士人的期待與現(xiàn)代大學畢業(yè)生為了解決生計而“俯首甘為孺子牛”的現(xiàn)實的脫節(jié),才造成了各界對于大學生“利己”的放大性批判。不過,強求一個在象牙塔中養(yǎng)成追求“無限永恒”的技能卻又不得不逡巡于柴米油鹽的普通人“無私”,顯然是有違道義的。事實上,“精致”正是這些在生活的重壓和職場的激烈競爭之下艱難維系“精英”人設的大學生們僅有的體面。想要直面被貶為糟粕的“利己”,就不得不探討是什么讓大學生投入不體面的“利己”競爭中。簡單地將大學生的“利己”行徑歸咎于負責傳遞知識的大學的培養(yǎng),未免高估了大學在人性養(yǎng)成中的作用。
通過上面的論述不難發(fā)現(xiàn),要糾正大學在人才培養(yǎng)導向中所遇到的詰責,既要從源頭上解決大學生源選拔方式中“過度競爭”的問題,也要針對大學人才培養(yǎng)方式作出一定的調整。首先,大學生源選拔中存在的“過度競爭”,其實質是教育資源稀缺和優(yōu)質教育資源過度集中衍生的問題。唯有從根本上加大對高等教育的投入乃至推動實施優(yōu)質教育資源和專家學者在全國高校間的規(guī)律性流動,進而實現(xiàn)優(yōu)質大學教育資源在全國范圍內的有序流轉,才能降低特定高校在大學教育和未來發(fā)展中的重要性。同時,應全面推廣和完善大學教育階段的跨?!稗D學”制度,使學生可以依據(jù)其實際需要,遵照特定程序和標準來獲取其希冀的教育資源。總的來說,唯有降低不同地域和高校間的教育資源差異,才有可能徹底解決大學生源選拔中出現(xiàn)的“過度競爭”問題,從而降低大學前教育對于學生“利己”傾向的培養(yǎng)和放大,使教育的全過程回歸對人的全面發(fā)展的關注,而不再限制于對學生簡單應試競爭能力的培養(yǎng)。其次,在整個現(xiàn)代教育體系中,大學作為唯一一個為學生提供了4年寬松學習氛圍、一定程度上自主選擇學習內容的教育階段,需要在學生自主性和教育有效性之間作出平衡與取舍,即在保證大學生理解和掌握專業(yè)知識的同時,給予大學生相對充分的認知和經(jīng)營自我的時間與空間。隨著大學教育的愈發(fā)專業(yè)化和當今社會知識存量和增量的快速膨脹,大學生無論是在校期間面對的學習壓力還是步入社會后從事的工作難度均有顯著提升,但社會各界對于大學生在工作表現(xiàn)和為人處世方面的期待與要求仍有增無減。在這種情況下,除了通過科普教育和開放性大學建設來增進普通民眾對于大學教育的理解外,如何平衡傳道授業(yè)的學習任務、培育學生探究“新知”的能力和服務社會乃至人類發(fā)展技能之間的關系,正是大學扭轉社會對于大學人才培養(yǎng)主要詰責的關鍵,也是大學在解決相關問題時的主要發(fā)力點。為此,可適當借鑒澳大利亞等國在大學教育改革中的經(jīng)驗:一是提高對于專業(yè)知識傳授和考核的嚴格程度,讓大學生的受教育習慣不出現(xiàn)斷裂,繼續(xù)加強和鍛煉大學生的學習能力;二是提高大學生在課程選擇中的自主性,使大學生在人生發(fā)展的可能性上有更加多元的追求。結合我國不斷擴大教育資源投入的時代背景,唯有從學校和學生兩方面共同入手,雙方共同發(fā)力,才有可能真正解決圍繞大學人才培養(yǎng)導向出現(xiàn)的爭議,從而使大學生真正成長為黨和國家期待的“全面發(fā)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