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軍,張新華
普洱學院 經濟管理學院,云南普洱665000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對維護我國邊疆民族自治地區(qū)乃至國家的安全穩(wěn)定和長治久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云南民族眾多,文化差異明顯,在邊疆民族團結穩(wěn)定和國家長治久安方面具有重要的戰(zhàn)略意義。高校少數民族大學生年輕有活力、有知識、現代化程度比較高,他們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強弱直接影響未來民族地區(qū)的發(fā)展與進步。
2015年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云南時要求云南努力成為我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qū)。2020年習近平總書記再次考察云南時強調,“云南是我國少數民族種類最多的省份,民族問題、宗教問題、邊境問題相互交織”,要求云南努力在建設我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qū)上不斷取得新進展[1]。為了完成這一光榮而神圣的歷史使命,云南省人民政府多措并舉,在經濟發(fā)展、民生改善、民族關系、民族文化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顯著成效。云南高校少數民族大學生作為建設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qū)的重要力量,在民族工作中具有獨特的優(yōu)勢。然而,他們的政治素質高與低、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強與弱,將直接關系到民族地區(qū)的穩(wěn)定和發(fā)展。因此,要大力培育并鑄牢其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發(fā)揮其在云南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qū)建設中的中堅作用。
云南地處祖國西南邊疆,多民族聚居,山地眾多,交通不便,經濟發(fā)展相對落后。雖然現在已取得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勝利,但很多少數民族地區(qū)還處于“兩不愁三保障”的初級階段,實現鄉(xiāng)村振興任重而道遠。少數民族大學生作為本民族的高層次人才,在本民族群眾實現小康、實現鄉(xiāng)村振興中將發(fā)揮重要作用。大力培育他們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讓他們深刻把握和領會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內涵,激發(fā)他們的使命感、責任感和熱愛中華民族和本民族的熱情,以時不我待的精神投身鄉(xiāng)村振興的偉大實踐中,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在云南少數民族大學生中大力培育并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增強他們“三觀、一體系、四認同”思想觀念,可以有效防范和抵制境內外敵對勢力的西化和民族分化企圖,增強少數民族大學生自覺抵制宗教極端思想,有效化解各種民族矛盾,促進民族團結,使他們理想信念更加堅定,擔當作為意識更強,責任心更足,為推動云南社會和諧穩(wěn)定和各項事業(yè)發(fā)展做出貢獻。
云南少數民族大學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培育,是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yè)培養(yǎng)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設者的關鍵舉措,是高等教育“四個服務”戰(zhàn)略目標實現的重要保障。加大培育并鑄牢他們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可以使部分少數民族大學生存在的理想信念意識淡薄、價值觀念扭曲、擔當意識缺乏等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消除狹隘的民族意識、極端的宗教意識,確保他們政治上合格可靠,成為祖國各項事業(yè)發(fā)展進步的重要力量。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于2014年被正式提出以來,云南各高校在培育少數民族大學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上,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仍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五個方面[2]:
少數民族大學生雖然步入大學,接受新思想、新知識和新文化,但由于長期受本民族宗教信仰、文化特點、生產方式的影響,對“多元”與“一體”的關系仍存在認知不足的問題。有些少數民族大學生只堅持“多元”文化主義,而忽視了“中華民族”這個“一體”,這對培育少數民族大學生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造成不利影響。
民族團結進步教育是培養(yǎng)少數民族大學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內容。云南各高校雖已開展了許多富有成效的民族團結進步教育活動,但在持續(xù)度和深度上還有待進一步挖掘。如,在貫徹實施過程中仍存在思政課程教學手段單一、參與性不強;課程思政融入生硬;參與主體單一;理論灌輸多,實踐教育活動較少等情況,導致培養(yǎng)少數民族大學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效果不盡理想。
云南地處祖國西南邊陲,以山地高原為主,雖然脫貧攻堅站取得了全面的勝利,但仍存在發(fā)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現實問題。就大學生來看,部分少數民族大學生會因為家庭貧困而產生自卑心理,排斥與同學的正常交往,就會感到更加孤獨,甚至會將生活中消極不滿情緒逐漸轉化為對國家、對民族政策的抱怨。這些給少數民族大學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養(yǎng)成與培育帶來了負面影響。
隨著經濟全球化與信息化進程的加速,各國間文化交流更加頻繁,為云南高校少數民族大學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培育帶來了挑戰(zhàn)。一直以來,西方敵對國家利用各種媒介工具,以文化產業(yè)、學術理論等為載體潛移默化地宣傳其文化優(yōu)越性,丑化中國社會制度,削弱中國主流意識形態(tài),甚至蓄意挑撥我國各民族之間的親密關系,破壞我國統一的局面。一些少數民族大學生對于西方的言論思潮缺乏基本的辨別力與客觀認知,往往容易走上歧途。
隨著經濟社會不斷發(fā)展和信息覆蓋面的擴大,云南各少數民族地區(qū)大學生學習渠道更加多樣化,不再局限于書本、廣播、電視等傳統媒介,而是通過微信、微博、直播等新媒體進行學習。然而,由于運用主體素質差異和相關部門監(jiān)管不到位等原因,對新媒體的把控仍存在不少問題。有些新媒體的主體會傳播一些低俗、違法和負面的信息,來激發(fā)各民族之間的差異與沖突,誤導少數民族大學生,這對培育少數民族大學生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極為不利。
云南各高校應組織大學生尤其是少數民族大學生認真學習國家的民族理論和民族政策,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增強他們正確的愛國觀、歷史觀、民族觀、文化觀[3],鑄牢各少數民族大學生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堅持推動各民族文化繁榮發(fā)展、交流交融,保護并發(fā)展各民族文化,鼓勵在傳承基礎上不斷創(chuàng)新。創(chuàng)作一大批既有各民族特色又承載中華文化符號的優(yōu)秀文藝作品,通過新媒體將這些符號意義傳播到每一位少數民族大學生中,既彰顯了各民族的文化特色,也能突出各民族對中華文化和中華民族的認同,從而構建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形成“各民族各具特色,各民族人民親如一家”的良好氛圍,讓“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成為各民族共同的理想和信念。
營造“大思政”氛圍,通過師資隊伍全員化、課程體系全覆蓋化、內容載體全媒化和育人過程全程化來構建培育少數民族大學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機制[4]。首先,培養(yǎng)一支專職為主、專兼結合、素質優(yōu)良的思政課師資隊伍。其次,構建以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相互融合的課程體系,結合專業(yè)特點開展培養(yǎng)少數民族大學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教學工作。再次,利用現有信息技術手段,搭建思政網絡平臺,線上線下共同培育少數民族大學生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最后,拓寬育人空間。將校內課堂教學和校園文化活動、校外社會實踐以及家庭教育有機結合,鑄牢少數民族大學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云南應將高校人才培養(yǎng)、科學研究和文化傳承與地方少數民族地區(qū)經濟社會發(fā)展緊密結合。根據少數民族地區(qū)經濟社會發(fā)展需求培養(yǎng)人才,進行科學研究,培育和開發(fā)特色文化產業(yè)和產品;校地基于各自優(yōu)勢協同共建理論學習平臺、研究創(chuàng)新平臺、產學研一體化平臺和學生實習實訓、創(chuàng)業(yè)就業(yè)、社會實踐等基地平臺,在實踐中育人。通過幫扶少數民族地區(qū)共同發(fā)展,共享改革發(fā)展的成果,從而增強少數民族大學生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隨著國際形勢越來越復雜,國外和境內一些敵對勢力通過各種手段侵蝕大學生尤其是少數民族大學生的思想,這對于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培育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因此,云南各高校要加強監(jiān)控、教育和引,從而消解外部威脅。一是強化網絡、新媒體等線上平臺、APP的監(jiān)控力度,認清“網絡水軍”的管理者,把握可能的輿論導向;二是因地制宜,積極通過線上線下開展多種形式的愛國主義教育、優(yōu)秀民族文化和傳統文化活動,創(chuàng)新講好中國故事和發(fā)好中國聲音的新途徑,從而更加堅定學生的文化自信;三是做好各種學術、科技講座的審查審批,采取一事一報和一會一報的審批制度,防止錯誤思潮和思想的侵蝕;四是對少數民族大學生開展黨的民族宗教政策專題學習教育,組織少數民族學生到烈士陵園、民族團結示范園和革命圣地進行紅色文化和民族團結教育,加強理想信念教育,提高政治站位。
一方面,將黨的先進理論和思想融入到各類媒體,尤其是新媒體,努力占領新媒體輿論陣地。同時,要運用馬克思主義民族觀的理論、觀點、立場來優(yōu)化媒介,宣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民族觀,強化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另一方面,堅持正面宣傳、正向引導。大力宣傳民族團結進步典范的地區(qū)、城市、個人,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要“多看民族團結的光明面”,堅持正向積極的輿論引導,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石榴籽”話語便體現了“紅火”“統一”“凝聚”等正向的價值觀念[5]。
云南位于祖國的西南邊陲,是中國面向南亞東南亞的輻射中心。各高校承擔著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大任,因此,要把培育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擺在重要位置。一方面,要強化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育作用,積極開展增強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相關活動。另一方面,要鼓勵少數民族大學生回到民族地區(qū),發(fā)揮所學,促進民族地區(qū)經濟、社會發(fā)展,并將“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進一步帶到了民族地區(qū),在知行合一過程中,真正做到“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